《人体免疫系统》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73123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免疫系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体免疫系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体免疫系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体免疫系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体免疫系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免疫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免疫系统》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免疫系统,人体的三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细胞因子(淋巴因子)、溶菌酶。,二、非特异性免疫,什么叫非特异性免疫?,人类通过遗传(即在长期

2、自然进化中逐渐建立起来)而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人人都有、,作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即无特异性),第一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第二道防线,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等,阻止或杀死病原体,消除抗原异物,生来就有,特别提示,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环境,在这些场所中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唾液中杀菌、汗液杀菌等。,三、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T淋巴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T细胞(有抗原受体),转移至脾脏、淋巴结、扁桃体,效应T细胞(具有免疫效应),抗原刺激

3、,B淋巴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B细胞(有抗原受体),效应B细胞(具有免疫效应),抗原刺激,转移至脾脏、淋巴结、扁桃体,1.概念: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如疫苗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的能力。2.特点: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即有特异性。,四、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结构基础),3.抗原,(1)概念:可使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殊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2)特点:细菌和病毒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有时不同的病原体可以携带同一种抗原物质,如牛痘病毒和人天花病毒,所以接种牛痘病毒可以预防天花。

4、,外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自身癌变的细胞和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等也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移植器官、肿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表面也可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它们是抗原物质表面的一些化学基团。,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有的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有的则数量较少且分布于抗原内部。,它们是免疫细胞和抗体识别抗原的标志,但只有暴露的抗原决定簇才能被免疫系统识别。,4.抗原决定簇,成熟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一些结构特异的蛋白质(一种糖蛋白),称为抗原识别受体,

5、每一种淋巴细胞只能识别和结合一种抗原决定簇,所以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是具有特异性的。由于抗原识别受体的分子结构可以有成千上万种,所以淋巴细胞也可以有成千上万种。有些病人的淋巴细胞膜上缺乏抗原识别受体,也就不能识别抗原,不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所以很容易反复地被感染而患病。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5.抗原识别受体,一般具有异物性,抗 原,概念:,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特性:,特异性,大分子性,如病毒、细菌、花粉等;但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等,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6、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它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特定的化学基团起识别抗原功能,人体内的弹片是抗原吗,为什么?,不是。因其无大分子性和特异性。,(1)概念: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2)化学本质:球蛋白(一种蛋白质)(3)性质: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4)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浆、淋巴中,少量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5)合成过程:,6.抗体,抗 体,概念:,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有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来源,作用特点,化学本质,功

7、能,如抗毒素、凝集素等,功能:,与特异抗原结合,发生免疫反应,抗毒素(抗体)外毒素(抗原),凝集素(抗体)细菌(抗原),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产生:,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D,A,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4.免疫细胞主要是()A.吞噬细胞 B.腺细胞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B,D,5.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作用是()A.杀

8、菌作用 B.清扫异物C.吞噬病菌 D.保护作用,6.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7.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A.破伤风 B.百日咳 C.肺结核 D.天花,C,B,C,8、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9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9、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10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B,C,11、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皮肤的阻挡作用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抗毒素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B、C、D、,C,1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A骨髓干细胞 BA细胞 C抗原 D淋巴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特点: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的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淋巴因子)、溶菌酶。,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的类型,免疫系统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