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培训教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3420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培训教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培训教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培训教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培训教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培训教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培训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职资格标准开发》培训教程.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任职资格标准开发 培训教程,1,内容提要,一、任职资格管理简介,二、任职资格标准开发,三、任职资格标准案例分析,2,一、任职资格管理简介,3,一、什么是“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是指承担某职位的资格与能力,即担当某职位工作的最基本(最起码)要求。任职资格一般包括知识、行为、经验及技能等内容。任职资格指的是“某一种资格”。即在特定的工作领域内,根据任职标准,对工作人员工作活动能力的证明。例:张三具有“主任工程师”的任职资格。,4,2、NVQS,NVQs(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是指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它几乎覆盖了所有专业,NVQs是指基于国家标准化的

2、职业活动能力的认证体系。我国劳动部正与英国政府合作,引入该系统。引入基本思想目的:加强国内职业化工作首先选择的是NVQ中的行政管理专业在国内选择了一些试点单位(如华为,被选为国家劳动部与项国政府选为NVQ的试点单位,开始中英文秘书职业资格合作项目。个别著名企业独立引进NVQs思想,开发了独具一格的任职资格体系。,5,3、任职资格管理,在企业,通过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与推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一种标准或标准体系一种管理方式一种标杆管理方式一种管理手段提升企业行业化及职业化管理水平一种成体系的管理思想融会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中一种评估机制评估员工能力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最基础的平台,6,4、建

3、立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目的,使员工明确其工作职位的标准要求,明确晋升通道和远景。使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得到认可,从而激励员工。使员工了解到自身的差距及改进办法,激发员工终身学习,提高能力。确定培训需求,设置培训课程,评估培训效果。提供客观、具体、统一的资格论证标准。为招聘、职位晋升、岗位轮换提供依据。为职位等级、工资等级、薪酬调整提供依据。,7,5、对员工发展的益处,明确奋斗目标提供了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明确自己的职业前景能力与资格的评估更加公正、客观、具体有利于加强沟通,8,6、对企业发展的益处,快速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使公司整体工作质量得以改善生产力提高强化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为培训

4、、晋级、薪酬、招聘打下坚实基础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依据。,9,7、任职资格的具体应用,1、职位分析不同的职位(或职位族)有了相应的行为标准,必备知识要求,为各职位任职要求提供了依据。使职位的要求有了明晰的标准。2、招聘对应资格要求对人员进行分类分级考核,易于人员定位,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和效率。3、培训针对不同资格的人员分别进行达标辅导培训,再开发培训,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与工作联系更密切。,任职资格从横向分类纵向分级,将对人的资格要求清晰化,并与工作要求相对应,为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奠定基础。,10,7、任职资格的具体应用(续),4、薪酬资格与职位匹配决定员工的薪酬范围,使薪酬激励更具实效。

5、5、人员选拔经考核认证后可获相应资格,公司可从有资格的人中选拔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6、晋级 通过资格认证,使企业员工技术或技能级别的确定或上升提供直接依据。7、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不同的类别和级别,可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将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相结合。,11,二、任职资格标准开发,12,1、任职资格标准概述,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是任职资格管理首要工作标准开发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职位与职位族众多标准不具通用性需要较高的理论知识,较丰富的岗位工作经验级别的界定不易把握花费时间较多花费的人力多任职资格标准的质量,决定任职资格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效果。,13,2、任职资格的标准结构,企业化的标准结构基

6、于对人和人的行为的更深入理解基于企业管理实践,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做的改进,标准结构,行为标准,单元1,单元2,单元n,要素1,要素2,要素n,行为标准,必备知识,基本条件,职责,素质,经验,绩效,其它,14,3、标准结构中的重要名词解释,1)单元:是可分离出来,具有相对独立意义,可能单独考评并授予证书的职业功能。(一般说,只有所有单元的考评均通过你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例:行政管理任职资格1级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2)要素:是更小的工作活动部分,是完成一个单元工作的实际工作步骤。例:行政管理国家标准三级,有15个单元,33个要素,如第一单元,第一要素:组织你自己的工作。

7、3)行为标准:即承担某部分工作的非常具体的要求。标准描述达到合格的操作及可以观察到的绩效,即具体描述操作的行动及结果。例:行政管理任职资格的第一单元,第一要素,有以下行为标准:A、运用适当的工作方法,最有效地利用时间。B、使自己的工作和同事的工作协调一致。C、最大限度地控制浪费。D、根据既定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15,3、标准结构中的重要名词解释(续),4)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把行为标准进一步细化为标准细则。标准细则:根据某项工作的特色,综合各部门秘书工作的特点,对每个标准进行细化而形成的准则。这些标准细则为考评员对操作是否达到要求作出判断提供细节。例:针对第一单元第一要素的行为标准A,有如

8、下细则:A-1 利用工作日志、时间表、工作清单和工作计划等辅助方法按轻重缓 急程度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工作进度,确保工作效率。A-2 按公司要求,及时、规范地处理例行事务,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 灵活有效地处理例外事务;A-3 同类事情集中处理,提高工作效率。5)必备知识:指与行为标准相配套的对知识的要求,它可证明在某一要素方面在知识上达到了要求。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你开展工作。例:第一单元,第一要素必备的知识。时间管理方法处理例外事项的方法制订计划的方法沟通技巧与方法,16,4、如何开发任职资格标准,按职位族成立若干个开发小组,或按工作性质成立小组。小组成员应由资深专家或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者

9、组成。小组成员可进一步分工。小组提出开发计划。,任职资格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内容是建立完善的、切实际的、系统的任职资格标准体系。企业中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人员都应有相应的任职资格标准。一、成立项目开发组,17,时间分工任务质量要求过程要求评审要求,二、开发过程1、明确标准开发的原则、模式、要求2、提出开发计划,4、如何开发任职资格标准(续),18,三、开发步骤,调研,分类定义,等级定义,提炼单元,提炼要素,提炼行为标准,提炼必备知识,提炼应掌握技能,提炼标准细则,整合平衡,评审,通过,完成,修改,评审,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

10、Y,N,4、如何开发任职资格标准(续),19,5、开发任职资格标准中常见的问题,(一)粗制滥造目标、要求、模式不明确未做调研应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任职资格管理工作本身理解不深分配任务不明确,20,(二)不完整分析、调研不注入对某类工作经验缺乏并理解不透投入不够缺乏相应的模式,5、开发任职资格标准中常见的问题(续),21,(三)不合实际或只适合部分人未深入调研或调研不足对企业、具体的工作特点不太了解对掌握的信息提炼不够只针对一部分人而进行的设计,对整体情况不太了解闭门造车,5、开发任职资格标准中常见的问题(续),22,(四)操作性差标准不具体级等定义不准细则不细,或者过于精细标准未作精选,太繁

11、、太杂,5、开发任职资格标准中常见的问题(续),23,(五)定义不准确对定义的对象不熟,经验不足对定义对象的工作范围了解不够提炼不够自身归纳概括能力差,5、开发任职资格标准中常见的问题(续),24,(六)标准过高或过低,级差不明显或过于悬珠基准不明确或基准本身不合适对工作目标和要求不太了解对企业的情况不太了解对级差没有明确地定义或定义不准,5、开发任职资格标准中常见的问题(续),25,(七)有些标准与实际工作的相关性不大没有弄清工作重点,理解不适彻了解情况不全面提炼不够,5、开发任职资格标准中常见的问题(续),26,三、任职资格标准案例分析,27,一、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剖析一级工程师标准二

12、级工程师标准二、主要剖析的内容为什么只确定五个单元,依据是什么?定义比较,为什么首先要定义?要先比较,该企业是如何进行级别区分的?我们的练习在哪些方面与该案例内容不一致,出入有多大?我们在制定标准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尚不理解是哪些方面?,28,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一级工程师任职资格标准级别代码:E01级别名称:一级工程师级别定义:有一定的子模块开发、测试设计实践经验,独立编程、测试或设计电路等。承担某一产品领域或特定产品技术领域中一般子模块的开发、改进和维护等工作,是子模块功能的直接实现者和操作者。在二级及以上工程师的指导下按计划要求完成任务并保证其质量。按流程、规范完成所

13、承担任务的设计、实现和测试工作 协助验证项目问题解决方案并提供可参考的实施建议 完成所承担工作的文档 完成直接主管分配的其他工作第一单元 完成工作任务1.1 任务计划的制定 在二级以上工程师的指导下,理解所承担工作任务的需求及设计方案,承担/参与具体的设计、测试和维护等工作。理解所承担任务的工作计划、进度及成本目标,在二级以上工程师的指导下制订可行性较强的工作计划。,29,1.2 任务的执行与进度控制 在二级以上工程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工作步骤与方法,设立各阶段工作监控点。按计划及要求进行设计、测试和维护等工作,根据监控点及时检查,确保工作按进度要求进行。在二级以上工程师的指导下,对计划执行中出

14、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交流与汇报。对突发事件及时汇报。对工作中所涉及的产品数据进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等。及时总结工作中的问题、经验与方法,重视经验与方法的收集,并应用于所从事的工作之中;,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30,1.3 任务质量保证 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与流程,各阶段工作结果达到(技术规格说明书的)规定目标。确保承担任务达到产品在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可生产性/可维护性/可操作性/可测试性等方面的要求,达到各项协议、标准要求的性能指标。根据各工作阶段的需要与流程要求,详细记录工作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归档各阶段文档资料。在二级以上工程师的协助下按计划提

15、请阶段评审,(按照评审流程和需要)提供文件数据等资料,积极配合评审,对问题部分做及时的改进。,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31,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第二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2.1 分析问题 对本专业领域/产品设计中的一般问题或网上例行问题和操作问题,通过现象描述/现场模拟/测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方法。2.2 解决问题 及时实施解决业务范围内的技术问题或所从事产品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参与一般任务问题的攻关,在攻关活动中承担一定的任务。详细记录解决问题过程与思路,及时总结归档。2.3 避免问题 发现工作任务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

16、汇报,在二级以上硬件工程师的协助下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和复杂化。,32,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第三单元 技术指导与合作3.1 指导新员工 主动向新员工传授工作经验与心得,与新员工共享资源和信息,主动为新员工提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3.2 技术合作 在部门间或部门内工作接口时,注意应用协作技巧和集体力量,主动配合,进行有效的技术合作。积极参与项目组内或跨项目组间的技术和产品知识的交流和技术理论研讨活动。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遵守公司技术答复行为规范,遵循技术职业道德,签署保密协定,保守公司核心技术秘密。,33,3.3 技术作风 认真对待所从事技术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工作严谨

17、,能正视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并对已承担的部分工作负责。积极参加部门/项目组的技术共享活动、技术工作氛围建设,活跃部门技术气氛。在工作、技术交流中体现出正确的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第四单元 改进与提高4.1 专业技能的提升 主动学习新技术,不断拓宽与工作相关领域的知识面,提高工作技能。继承公司已有的产品技术成果并在二级以上工程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在工作或技术交流过程中,灵活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工作经验等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不断总结改进。,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34,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4.2 实践经验的积累 对技术工作中的失误之处如实记录、分析、总结,找出原因,

18、寻找避免失误的途径和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重复错误。对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记录,分析、找出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在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上形成良好习惯,不断改进与创新。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共事等沟通过程中,善于获取他人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加以应用,对其失误引以为戒,避免犯同样错误。4.3 知识与经验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理解产品发展方向和规划决策,并注意以此指导本职实际工作。重视收集专业技术领域内的各类相关信息,在项目组或职能范围内提供可供参考的技术建议或意见。,35,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三级工程师行为标准,级别代码:E03级别名称:三级工程师级别定义:有较多的模块开发实践经验,进行

19、模块集成及较复杂模块的设计与实施。承担某一产品或特定产品技术领域较复杂模块的设计、改进和维护,对产品质量、成本、进度和客户满意度及产品的可生产性、可维护性或关键技术解决有一定影响,可以指导和培养一、二级工程师,具有新员工思想导师资格和经历,适当的时候可担负一定的小型项目领导职责或作为中型项目的骨干力量。,设计模块详细的方案以满足产品和流程需求;解决本专业领域中较复杂的模块问题;参与中型项目或领导较小项目的计划和实施;完成所承担工作的文档并确保及时知会所有相关人员;完成直接主管分配的其他工作。,36,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第一单元 完成工作任务1.1 任务计划的制定 根据所承担

20、/参与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总体结构、开发/测试工具要求等,承担/参与产品/项目中较复杂任务或核心任务的设计、测试和维护等任务。明确所承担的责任与任务要求,根据现有人员技术水平、资源状况等,制定详细的设计、测试、维护等方案。制定工作计划或按照计划要求,全面考虑现有人员技能、工具、环境等资源状况,考虑所有影响计划执行的关键因素,协助相关人员理解任务需求。,37,1.2 任务的执行与进度控制 细化工作内容或协助项目成员制订个人工作计划,确定具体工作步骤与方法,设立各阶段工作监控点。按计划及要求进行设计、测试和维护等工作,根据监控点及时检查,确保工作按进度要求进行。对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

21、交流与汇报。对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工作中所涉及的产品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等,严格控制版本。及时总结工作中的问题、经验与方法,不断充实部门的共享平台,并按照要求对公司的“货架技术”做出贡献。,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38,1.3 任务质量保证 注重产品综合成本,充分考虑“货架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及未来的技术升级,尽可能一次性做好工作。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与流程,各阶段工作结果达到(产品规格说明书的)规定目标。确保产品在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可生产性/可维护性/可操作性/可测试性等方面达到各项协议、标准要求的性能指标。详细记录工作过程

22、,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归档各阶段文档资料并确保及时知会所有相关人员,推动职能范围内工作文档的建设。按计划提请阶段评审,按照评审流程和需要提供文件、数据等资料,积极配合评审工作,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做及时的改进。,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39,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第二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2.1 分析问题 对本专业领域/产品设计中较复杂问题或网上有较大影响的产品/项目问题,通过现象描述/现场模拟/测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方法。2.2 解决问题 运用公司求助渠道,利用公司已有资源,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或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提交

23、相关部门解决,对难点问题,提请相关部门组织攻关。组织/参与较复杂问题或网上有较大影响的产品/项目问题的攻关活动,在攻关活动中对系统问题/关键问题的处理承担主要责任/起主要作用。详细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路与方法,及时总结归档,并知会相关人员或部门。,40,2.3 预见和避免问题 预见工作任务执行中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较复杂问题的发生。发现工作任务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和复杂化。,第三单元 技术指导与合作3.1 培养新员工 担任新员工思想导师,根据新员工的背景、特长、发展意向等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对新员工产品知识、工作方法、工具使用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与新

24、员工共享经验、资源和信息,主动为新员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新员工的工作内容/性质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作好交接工作,使培养指导工作顺利进行。,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41,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3.2 指导低级别工程师提高技能 参与部门/项目组织的培训、交流活动,按活动要求承担授课、讲解任务,材料准备充分,内容充实、方法得当,并根据结果反馈整理改进。帮助部门的低级别工程师分析、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思路、方法等指导,帮助低级别工程师技能提升成为部门的骨干或有经验者。3.3 技术合作 对所从事的产品/技术涉及的项目组间进度、状态、需求等及时沟通

25、,就存在的资源冲突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进行有效的技术合作。与相关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公司现成技术与已有成果,主动就相互间需求进行沟通,充分利用各部门的技术优势。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遵守公司技术答复行为规范,遵循技术职业道德,保守公司核心技术秘密,学习先进知识与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42,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第四单元 改进与提高4.1 专业技能的提升 根据业务需要与公司发展,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等,拓宽与工作相关领域的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技能。准确把握相关技术的主流和未来发展,通过各种信息获取渠道,有效收集相关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利用。在工作

26、或技术交流过程中,灵活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工作经验等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不断总结改进。,3.4 技术作风与技术氛围 认真对待所从事技术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所承担任务的全过程负责。推动和参加部门/项目组的技术共享活动、技术工作氛围建设,活跃部门技术气氛,并取得显著成效。在产品/技术工作、交流中体现出强烈的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对项目组有较好的影响。,43,4.2 实践经验的积累 对技术工作中的失误之处如实记录、分析、总结,找出原因,寻找避免失误的途径和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重复错误。对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记录,分析、找出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在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上形成良好习惯,不断改进与创新。与他人的合

27、作、交流、共事等沟通过程中,善于获取他人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加以应用,对其失误引以为戒,避免犯同样错误。,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44,4.3 知识与经验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与创新 对项目组或职能范围内的管理和运作方面的决策如任务安排的优先顺序、工作计划的更改、运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等提出有影响的建议。收集、分析专业技术领域内各类相关信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考虑和分析其对现有产品(技术)决策的影响,提出具体的建议或意见。敢于尝试先进技术、方法、工具等,并以市场应用为出发点和检验基准,在产品设计中大胆引用、理性创新。分析、总结业界新技术信息在现有产品上应用的可能性,密切注意其市场应用、

28、用户反应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附件1:某公司技术任职资格标准(5级),45,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出纳一级任职标准,第一节 基本条件,第一节基本条件基本条件:本岗位工作年限满六个月以上(含外公司同岗位工作年限);会计或财经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第二节 资格标准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1.1 公司知识,46,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1.2 专业知识,47,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1.3 周边知识,48,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第二单元 业务技能(2.22.9选择一块即可),2.1 基本技能,2.2 国内结算处(出纳),49,附件

29、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2.3 国际结算处,50,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2.4 现金业务处,2.4 现金业务处,51,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2.5 信用卡业务处,2.6 综合业务处,52,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2.7 存贷业务处(基金管理),53,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2.7 存贷业务处(基金管理)(续),54,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2.8 基金业务处,55,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2.9 综合业务处,56,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2.9 综合业务处(续),57

30、,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第三单元 资源管理,3.1 协调能力,3.2 团队建设,58,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3.3 文档管理,59,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第四单元 素质要求,4.1 基本素质,4.2 关键素质,60,附件1:某公司出纳任职资格标准(2级),4.3 发展潜力,61,附件1:某公司模具类任职资格标准(3级),第一部分 基本条件机械类专业或锻造类专业大专,从事本专业7年以上;机械类专业或锻造类专业本科以上,从事本专业4年以上,可申请三级任职资格。,模具类任职资格(三级)标准,62,第二部分 资格标准第一单元 模具设计,附件1:某公

31、司模具类任职资格标准(3级),63,第二单元 现场技术,附件1:某公司模具类任职资格标准(3级),64,第三单元 技术指导与提高,附件1:某公司模具类任职资格标准(3级),65,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维修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处:静机处科:热交换器岗位:热交换器技师(热交换器组组长)资格:高中(或相当于高中)及以上学历,具有技师资格,十年以上工作经验且至少五年以上核电站检修经验。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热爱热交换器专业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功能:管理协调热交换器检修工作,参与解决重大技术、疑难问题。,66,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一节管理领域,67,附件1:某电

32、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一节管理领域(续),68,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一节管理领域(续),69,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一节管理领域(续),70,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二节安全领域,71,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二节安全领域(续),72,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二节技术领域,73,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二节技术领域,74,附件1:某电厂维修人员任职资格,第二节技术领域,75,附件2:制作任职资格标准的步骤,岗位工作职责、内容。完成基本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检查、了解在同样环境中工作的人的工作行为,发现共同的职责,并且预测将来可能发

33、生的变化了解同一类人的工作范围,工作的基本要求了解同一类人工作的步骤、服务的对象了解同一类人工作评估的基本要素了解同一类人工作实际状况及原因了解同一类人工作差距及差距的表现形式与原因,调 研,步骤1,对某类(如秘书)工作进行定义(如行政管理定义:对系统、步骤和服务进行设立、操作、维护和考评,以协助各机构实现其目标)对工作的范围、内容、难易程度、知识、技能、服务对象、绩效差距、原因和表现形式等进行归纳分类。列出详细的清单对分类和归纳的内容进行提炼,找出具有普遍性的、行为中经常重复的要素。,步骤2,分类定义,76,附件(续),划分工作等级类别、技术等级、类别确定不同等级基本工作内容与范围,应负的责

34、任确定不同等级工作所需的基本行为要求,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及其它素质要求特别要明确等级之间的差异,等级定义,步骤3,确定工作重点,形成其类工作任职资格的诸项单元。这些单元,是可分离出来,具有相对独立意义,可能单独考评并授予证书的职业功能。工作重点是由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岗位的职能确定的;是由长期的工作而不是由短期的工作确定的,是由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工作内容而不是由个别人的工作内容决定的。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不大的因素不考虑。单元一般控制在10个左右。,提炼单元,步骤4,77,附件(续),对一个单元进行分解,分析完成一个单元工作需要的工作步骤或具体工作内容。对工作步骤优化、简化,去掉重复的、多余的、

35、意义不太大,可有可无的步骤,确定关际工作步骤或工作内容。上述优化、简化和精选是建立在调研、观察、分析和经验之上的。,提炼要素,步骤5,应首先确定标准的基准,树立标杆。对级差应反复比较、衡量、区分差异标准适中,并是人本身可控的标准应明确、无歧意标准应是从同类工作目标与要求归纳出来的,切不可脱离实际标准应与等级基本匹配标准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标准应有助于建立一个金字塔型的梯队标准应有一定的前瞻性标准内容应是经过选择,以支撑要素的实现为原则和前提的,提炼行为标准,步骤6,78,附件(续),不是所有的相关知识与技能都列入,而应精心地调研、分析、提炼基本选择原则:“没有这门知识,这个岗位的工

36、作就难以完全胜任,有些工作做起来可能有缺陷,甚至完成不了。”这些必备知识不掌握到一定程度,就不能通过相应单元的认证。哪些列入必备知识与不同的等级有关系。不同等级必备知识是不完全一样的,因为支撑工作的程度要求不一样必备知识应与等级匹配。选择多少必备知识,是以支撑要素为原则和前提的。,提炼必备知识,步骤7,标准细则是对行为标准的进一步细化与分解,目的是让员工进一步了解如何做才能达到标准、考评人员判断任职资格人是否达标提供行为标准细节。是对行为标准进一步细化形成的细则。细则也应精选,根据工作特色,综合工作特点。普遍必需可考察具体,提出标准细则,步骤8,79,附件(续),不同项目组,不同单元的标准应比较均衡一致需进行整合模式应标准化,整合平衡,步骤9,成立评审小组拟定评定标准,评审,步骤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