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462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化系统疾病,郑州大学一附院 消化内科,总 论,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且多为常见病、多发病,在内科临床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常 见 症 状,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早饱、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便、便血等。不同消化系统疾病有不同的主要症状及不同的症状组合,个别症状在不同疾病也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因此体格检查是除了腹部检查,还要注意全身系统的检查。腹部触诊在体格检查中尤为重要。,体 征,实验室和其他检

2、查,一、化验检查 粪便检查对胃肠道疾病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检查方法,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血常规、肝功、凝血功能、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对肝脏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血、尿淀粉酶、脂肪酶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一、化验检查 腹水的检查对腹腔结核、肝硬化、恶性肿瘤的鉴别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用于各种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HP 的发现胃肠道疾病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常用检查方法:13C、14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胃粘膜活检作尿素酶试验等。,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CT 主要用于实体脏器检查,对肝、胆、脾、胰腺疾病有较高诊断价值。X 线检查依然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手

3、段。腹部立位平片为诊断胃肠道穿孔、梗阻首选检查方法。钡餐造影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主要用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三、内镜检查 消化内镜包括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小肠镜、结肠镜、腹腔镜等。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镜在临床应用较 多,技术相对成熟。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也较成熟,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胰腺、胆道疾病的诊治。内镜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对 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有确诊价值。,四、活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 活组织检查:实质脏器穿刺取材,胃肠道内镜下直视取材,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疾病有确诊价值。脱落细胞检查:内镜直视下

4、冲洗或擦刷消化管腔粘膜,收集脱落细胞做病理检查,有助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腹水病理检查也属此范畴。但脱落细胞检查较活组织检查阳性率低。,诊 断,诊断一般包括以下四方面:疾病的诊断(病名)估计疾病的严重程度(轻、中、重)疾病的分期(早/晚期、急性/慢性)明确基础病变或病因,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多为消化系统症状,但许多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伴随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易漏诊或误诊。因此诊断和鉴别诊断为消化系统疾病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诊 断,正确的诊断必须建立在认真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检查等,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医生必须要有较广博的临床基础知识,包括生化、内镜、影

5、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诊 断,治 疗,消化系统的治疗一般分为: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经内镜治疗 手术或介入治疗,一、一般治疗,(1)饮食营养:消化系统是食物摄取、转运、消化吸收和加工利用的场所,不当的饮食和营养会加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展。因此,饮食和营养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一些疾病的治疗可能需禁食、胃肠减压,给予全胃肠外营养,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2)生活安排和精神心理治疗:各种精神因素,尤其是长期高度紧张可以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造成脑-肠轴的紊乱,引起内脏感觉过敏,进而引起胃肠道功能的紊乱。精神心理治疗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相当重要。必要时可给予精神类药物治疗。,一、一

6、般治疗,1.针对病因或发病环节的治疗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根除HP、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等2.对症治疗 针对消化道症状的治疗,如腹痛、恶心、腹泻等。常用药物:抑酸剂、镇痛药、止吐药、止泻药、抗胆碱能药物。,二、药物治疗,三、经内镜治疗,近年来,内镜下治疗发展迅速,在消化道疾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常用治疗方法:出血(肽夹、局部药物)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注射 食管狭窄、贲门失迟缓扩张 胃肠道息肉切除 ESD(胃镜下黏膜剥离术)ERCP 下取石等,四、手术或介入治疗,对经内科治疗无效、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疾病,手术治疗常常是疾病治疗的根本办法或最终途径。常用介入治疗:TIPS(经

7、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AE(肝动脉栓塞化疗)非静脉曲张出血血管介入治疗 布卡综合征血管支架置入术,进展和展望,一、消化系统疾病谱的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原来在西方国家的常见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二、消化道内镜的进展 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已做到无腔不入。超声内镜、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的发展使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无痛内镜的开展更是消化内镜发展中的一 大进步。,进展和展望,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进展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里程碑,使不断复发的溃疡成为可治愈的疾病,甚至对胃癌发病率的降低都有可期望的价值。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开展有望使乙肝所致肝硬化和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下降。肝移植的开展是肝硬化成为可治愈的疾病。,进展和展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