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76190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怀古迹(其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咏怀古迹(其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咏怀古迹(其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咏怀古迹(其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咏怀古迹(其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怀古迹(其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古迹(其三)》.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咏怀古迹(其三),杜甫,题解及背景介绍,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昭君出塞图 油画,昭君出塞图,王昭君,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

2、指昭君出塞的故事。,竟宁元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汉元帝挑选了王昭君作为和亲对象。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于是弹起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落在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了王昭君的别称。,画工弃市,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历代文人多据此为文、吟诗

3、作赋,如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王安石明妃曲:“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王昭君雕塑,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首诗写于唐

4、代宗大历年间,也就是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便说明。,写作背景,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的感情和节奏,h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shu zhng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xng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找出诗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5、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结合注释,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诗歌。,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而写群山为什么?,“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引出歌咏对象,地灵人杰,好山好水好姑娘,衬托昭君美好形象。,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昭君的不幸遭遇?,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心情:幽怨,对画师无耻行为的怨恨 诗歌中运用历史事实的写法,属于什么手法?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

6、空归月夜魂”中哪个字用得最妙,妙在何处?,“环佩空归夜月魂”的意思是,美如明妃,抱恨绝域,因而此句说其死之遗恨未偿,故曰“归魂”;而此“归魂”终属“空归”、枉归。一个“空”字写出明妃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绝域的情状,写来凄极,怨极。真是“往事尽成空,返魂仍梦中。多少伤心泪,雁落归青冢。”,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环佩空归夜月魂”

7、的意思是,美如明妃,抱恨绝域,因而此句说其死之遗恨未偿,故曰“归魂”;而此“归魂”终属“空归”、枉归。一个“空”字写出明妃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绝域的情状,写来凄极,怨极。真是“往事尽成空,返魂仍梦中。多少伤心泪,雁落归青冢。”,“环佩空归夜月魂”的意思是,美如明妃,抱恨绝域,因而此句说其死之遗恨未偿,故曰“归魂”;而此“归魂”终属“空归”、枉归。一个“空”字写出明妃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绝域的情状,写来凄极,怨极。真是“往事尽成空,返魂仍梦中。多少伤心泪,雁落归青冢。”,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

8、毛延寿那般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的力气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昭君怨,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

9、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里面好像只写了昭君的怨恨,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诗人的际遇: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千载之怨),诗人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深沉怨恨),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

10、,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鉴赏咏史咏怀诗的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史事。(弄清史实)2、描写古人史事的原由(体悟感情)3、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即史实态度技巧意在借古伤今或者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拓展延伸:,过华清宫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用典),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前两句有一枝铁戟写

11、兴感之由,后两句借历史典故抒发对赤壁之战的独特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阅读延伸,明妃曲(其一)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阅读延伸,再和明妃曲欧阳修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

12、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阅读延伸,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西施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注:据史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阅读延伸,咏怀古迹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阅读延伸,咏怀古迹其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