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第三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657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第三章.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章 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构成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第三节 贸易条件,2,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构成,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二.世界市场的构成,3,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 市场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或领域,也是商品生产正常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世界市场就是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是世界各国之间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地理概念 经济概念:通过国际交换形成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求关系,4,(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是在地方市场和民族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国内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市场组合而成。世界市场的

2、形成与发展与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相呼应,世界市场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而萌芽,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而发展,伴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后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而最终形成。,5,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18世纪中叶前,陆续出现直接服务于商品交易的新的商业机构第一次产业革命确立了机器大工业生产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最终国际分工体系得以确立,统一的世界市场也随之形成二战后,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程度提高,世界市场日趋成熟,6,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1.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固定的商品市

3、场、专业的商业机构、完备的运输设施。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7,(二)当代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1.,1.世界市场结构日趋复杂2.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区域贸易集团化趋势加强4.垄断加剧,竞争也更激烈,8,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6个构成要素交易对象参与国家订约人国际商品市场形式销售渠道运输与信息网络,9,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交易对象货物:有形商品服务:无形商品,10,参与国家 对于参加世界市场活动国家的分类,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是UNCTAD或WTO分类法,它的做法是将所有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订约人企业与企业主联合组织政府机构国际机构其他机构,11,国

4、际商品市场形式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商品交易所 拍卖(Auctions)博览会、展览会,12,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它是在指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一般为会员经纪人)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商品交易所最早是建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粮食交易所。,13,交易所运作一般采取会员制,只有交易所的会员才可以在场内交易,会员的交易分为两类,一是自营,即利用自有或自筹资金进行买卖交易,二是充当经纪人,代理非会员的个人或企业、机构进行交易,并收取佣金。,14,在交易所中进行的商品交易分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现货交易是实际或当期商品买卖活动,以卖方

5、交货,买方付款完成合约,具有即期交割性质。期货交易合约是买卖双方签订的在将来一个确定时间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某商品的协议。,15,拍卖(Auctions),拍卖有四种基本类型:英式拍卖:拍卖商向众多的潜在买家征求一个初始报盘,或者宣布一个卖者的底价。任何递价,一旦为拍卖商认可就成为不可回撤的立定递价(standing bid)。任何新的递价,当且仅当它高于立定递价才被认可。当拍卖商再也不能得到新的更高的递价时,拍卖物就以等于递价金额的价格,拍板成交给最后和最高的递价竞买者。,16,荷式拍卖:在荷式拍卖过程中,价格在开始时被定在一个被认为高于任何买者所愿意支付的水平上,随后拍卖商就减价,直到有第一

6、个买者通过喊“我的”而接受这一价格为止。,17,第一价格拍卖:这是一种普遍的“密封”或书面投标拍卖,其中最高价竞买者以等于全额投标出价的价格得到拍卖物品第二价格拍卖:这是一种密封投标拍卖,其中最高价竞买者将以等于第二高竞买价的价格得到拍卖物品。这种拍卖形式多存在于邮票拍卖,很少使用。,18,目前,在世界市场中,主要通过拍卖成交的商品都有固定的拍卖地:羊毛:伦敦、利物浦、开普敦、墨尔本、悉尼。毛皮:纽约、伦敦、蒙特利尔、哥本哈根、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彼得堡。茶叶:伦敦、加尔哥达、科伦坡、科钦。烟草:纽约、阿姆斯特丹、不来梅、卢萨卡。,19,博览会、展览会 博览会是一种定期的在同一地点、在规定的期

7、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国家、众多厂商参加展销的国际市场,举办博览会的目的是使参展者展示科技成果、商品样品,洽谈业务,促成贸易。展览会一般是不定期举办的,它与博览会的区别是只展览不销售,通过产品展示,促成会后的交易。,20,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除了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的国际商品交易都叫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这些交易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单纯的商品买卖交易,称为一般贸易 二是与其他内容相结合的商品交易。比如:加工贸易、租赁贸易、补偿贸易等,21,国际商品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要经过的路线,常见的国际销售渠道类型:1出口企业-国外用户2出口生产企业-出口

8、商-进口商-国外用户3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进口商-零售商-国外用户,22,4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国外用户5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6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零售商-国外用户7出口生产企业-零售商-国外用户,23,第一种是国内企业自行出口,直接卖给国外用户,如跨国邮购、网购服务第二种是出口企业避开中间商直接交给出口商出口到进口国,进口商也避开中间商直接卖给用户。多用于大宗商品交易,买卖主集中的情况下。而且这类商品的价格较统一。第三、四、五种大半适用于消费品的交易第六、七种,适用于出口国与进口国的大型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连锁店等

9、形式,24,国际运输与信息网络运输网络 运输网络是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陆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如石油、天然气跨境交易)共同组成。信息网络 企业内部信息网络 企业外部信息网络:商业性信息提供机构、政府设立的贸易促进机构(美国的中小企业出口促进机构)、政府部门(使馆商务处)、各种媒体、INTERNET等。,25,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26,此次博览会共设展位4000余个,.,27,亚洲(北京)工程机械博览会,28,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29,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简介,成立于1848年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是一个具有领导地位

10、的期货与期权交易所。通过交易所的公开喊价和电子交易系统,超过3600个CBOT会员交易50种不同的期货与期权产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达到创纪录的4.54亿张合约。,30,在交易所早期,CBOT仅交易农产品,如玉米、小麦、燕麦和大豆。交易所的期货合约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现包括非保存性农产品和非农产品,如黄金和白银。CBOT第一种金融期货合约于1975年10月推出,该合约为基于政府全国抵押协会抵押担保证券的期货合约。随着第一种金融期货合约的推出,期货交易逐渐被引进到多种不同的金融工具,其中包括美国国库中长期债券、股价指数和利率互换等。另一个金融创新,期货期权,于1982年推出。,31,在过去

11、的150多年中,CBOT的主要交易方式为公开喊价交易,即交易者在交易场内面对面的买卖期货合约。然而,为了满足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CBOT于1994年成功地推出了第一个电子交易系统。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电子交易使用的日益普及,交易所曾将电子交易系统数次升级。最近,在2004年1月,CBOT推出了另一个由领先的LIFFE CONNECT交易技术所支持的新的电子交易系统。,32,CBOT目前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非盈利及非上市的为会员和个人提供服务的Delaware公司。CBOT有数种不同的会员身份,不同身份的会员可参与全部或部分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市场。在CBOT 3600个会员中,1400个为

12、全权会员,全权会员可以参与交易所所有合约的交易。,33,大楼外观,34,英式拍卖 英式拍卖是拍卖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参与竞拍者竞出他们乐意出的最高价。拍卖 终止期限一到,该次拍卖自动结束(如果拍品在距离拍卖截止时间最后3分钟内有人出价,拍卖时间将以此时间为起点自动向后顺延3分钟),拍品将卖给出价最高者。网上英式拍卖一般用于拍卖周期较长(如1天以上)的拍卖。,35,荷兰式拍卖 荷兰式拍卖是一种特殊的拍卖形式。拍品有一个起拍价格(即拍卖的最高期望价格),随着拍卖进行,该价格会随时间的变动自动向下浮动,如果在浮动到某个价格时有竞拍者愿意出价,则该次拍卖即成交。因此荷兰式拍卖的竞价是一次性竞价,即在拍

13、卖中第一个出价的人成为中拍者。网上荷兰式拍卖一般用于拍卖周期较短(如几个小时)的拍卖。,36,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一.国际价值的形成二.影响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三.世界市场价格,37,某一特定产品,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不论其在不同厂商的生产中投入的劳动量多少不同,都具有唯一、统一的价值量,即国别价值。A国 甲厂商:4小时 乙厂商:5小时 丙厂商:6小时产品的国别价值 5小时,38,国际市场上,某商品生产者作为买方与卖方的权利是一致的,二者协商的结果,仍使得国际贸易的原则是“等价交换”,这要求用统一的尺度来确定不同国家商品间进行交换的比率。这一统一的尺度显然应跨越国界。以世界为背景的人类无

14、差别劳动凝结,而不同于以某一国的人类劳动凝结为基础的国别价值,称为“国际价值”,39,国际价值某产品的国别价值:甲国:5小时乙国:6小时丙国:7小时该产品的国际价值:6小时,40,一.国际价值的形成,(一)商品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内容,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决定的。当商品交换变成世界性交换的时候,社会劳动便具有普遍的国际性质。,41,(二)商品国际价值量的确定1.某种产品各国国别价值量的简单算术平均2.某种产品各国国别价值量的加权平均(课本P43),42,(三)商品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异同1.质的同一性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作

15、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43,2.量的差异性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这个平均的劳动单位就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4,二.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一)国际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而变动的。而各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的。,45,(二)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 国际价值量还受各国劳动强度的影响。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成正比例变化。假若所有国家的劳动强度同时均等地增进了,新的较高的

16、强度,就会成为普通的社会标准强度,从而也影响国际上的标准强度,影响国际价值量。,46,(三)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1.如果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商品是在大致相同的正常的国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生产出来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该商品各个国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国别价值量与国际价值量基本上是一致的。,47,2.假定投放到国际市场上的该商品的总量不变,然而在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国别价值,不能通过较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国别价值来平衡,以致于较差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无论与中间生产条件生产的商品相比,还是与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相比,都构成一个相当大的量,那么,国际价值量就由较差

17、条件下生产、出口的大量商品的国别价值量来调节。,48,3.假定在高于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出口量,大大超过在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出口量,甚至同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出口量相比也构成一个相当大的量,那时,国际价值量就由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的国别价值量来调节。,49,举例说明,高:3小时 中:4小时 低:5小时假设世界贸易总量:10000三种情况:高 中 低100 9800 1009800 100 100100 100 9800,50,计算(100*3+9800*4+100*5)/10000=4等于3.3等于4.97,51,三.世界市场价格,(一)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18、1.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态 2.世界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世界市场价格,52,(二)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 1.生产成本 2.供求关系 3.垄断因素 4.通货膨胀,53,(1)垄断(2)经济周期(3)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4)商品的质量与包装(5)与商品销售相关的各种因素(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54,(三)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55,2.世界“封

19、闭市场”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不同,它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56,19702004原油价格的波动,57,第三节 贸易条件,一.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 二.世界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58,(一)贸易条件的定义 贸易条件一般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贸易条件是所有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这样,一方面需要计算出进、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同时还要考虑的基期的选择问题,因而

20、,现实中的贸易条件计算一般采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直接进行比较的做法。,59,1.净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只考虑到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产生的影响,它是以一国一定时期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同期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来反映。具体计算方法为:式中:N净贸易条件 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60,例1: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1995年净贸易条件为:,61,例2: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那么该国1

21、995年净贸易条件为:,62,结论:净贸易条件大于1说明该国(1)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超过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2)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小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即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在上涨),(3)或出口商品价格在上升,而进口商品价格在下降.三种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都得到改善,有利于该国进口能力的提高。,63,净贸易条件小于1说明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低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即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在下降),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这些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都会恶化,进而进口能力受到削弱。,64,2.

22、收入贸易条件(购买力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共同考虑出口规模的变化与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的影响。计算方法为:,65,例1: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出口商品数量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200%,那么该国1995年净贸易条件为,66,例2:接续上例,如果出口商品数量指数是120%,而不是200%,结果会怎样?收入贸易条件的计算结果将变为69.96%。这说明单纯从净贸易条件上看,该国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导致进口能力削减41.7%(100%-58.3%),但由于出口商品数量增加了20%,从而可以部分抵消

23、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变化对该国进口能力带来的消极影响,使进口能力削减的幅度从41.7%降低到30.04%(100%-69.69)。,67,例3:如果出口商品数量指数是80%,又会怎样?收入贸易条件计算的结果是46.64%。这说明出口规模的萎缩与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不利变化共同对该国进口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出口规模的萎缩进一步强化了该国进口能力的下降,使得进口能力的下降幅度从41.7%上升到53.36%,贸易条件继续恶化。,68,3.单因素贸易条件 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该国贸易利益的影响。计算方法为:,69,例1:我们仍然以1990年为基期

24、,1995年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20%和7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50%,计算的结果,净贸易条件为58.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为87.45%,这说明尽管净贸易条件在恶化,但由于此期间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抵消了一部分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不利,使单项因素贸易条件向好的方向发展。,70,4.双因素贸易条件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71,假定上例中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不变,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不变,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70%,双项因素贸易条件等于48.58%,结果说明虽然出

25、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抵消部分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不利,但是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并且进口商品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却在上涨,而且上涨幅度还超过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从而导致出口国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72,结论: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1时,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小于1时,则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73,二.世界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一)当代世界市场贸易条件的变化 1.普雷维什辛格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论。1949年联合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英国贸易条件从1870年的100上升到1938年的170。由于英国出口制成品而进口食物和原材料,发

26、展中国家出口食物和原材料而进口制成品,所以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德国经济学家辛格由此得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从100降为59,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是恶化的。,74,2.世界市场贸易条件的变化 例如: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市场贸易条件的影响。石油输出国在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冲击和19781981年第二次石油冲击中,贸易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发达国家特别是对石油进口高度依赖的国家,贸易条件急剧恶化。,75,(二)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技术进步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市场结构商品质量跨国公司的内部转移价格自然条件,76,三.贸易条件与交换比价的确定,(一)穆勒的相互需求法则(二)提供曲线,77,(一)

27、穆勒的相互需求法则,约翰.穆勒认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国际交换比价界限内,两国之间具体的商品交换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交换比价或贸易条件是否有利,应视贸易双方彼此对另一国出口商品需求程度的强弱而定。只有在相互需求均衡,一国输出商品数量恰好等于另一国输入商品数量时所形成的交换比价才体现商品的国际价值。,78,一个国家以它的产品和另一个国家进行交换,它对另一个国家产品的需求和另一个国家对它的产品需求的数量及需求增加的程度比较,外国对其商品的需求越是超过它对外国商品的需求,贸易条件就对它越有利,贸易条件越是接近外国国内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价,它的一定数量的本国生产的商品就可以换回更

28、多外国生产的商品。,79,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将两个国家国内商品交换比价确定为互惠贸易的范围,用两个国家对彼此产品相互需求强度解释交换比价或贸易条件的变动,进而说明贸易利益的分配。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也可以说是从供给的角度阐明国家之间产品交换比率范围的确定过程,同时强调需求因素对具体国际交换比价确定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次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探讨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问题。,80,(二)提供曲线,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运用相互需求曲线来确定两国进行贸易的均衡贸易条件。,相互需求曲线又称提供曲线,它是用来表示在各种贸易条件或交换比价下,一国愿意为换取或进口一定

29、数量外国商品而提供或付出的本国商品的数量。因而提供曲线可以看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合。,81,提供曲线表明出口产品将随着相对价格的上升而将会有所增加,从另一个角度看则表明进口产品的数量将随着相对价格的降低而有所增加。在这里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它所交换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来表示。,82,83,84,85,马歇尔认为,需求变化导致提供曲线位置的移动,从而贸易条件发生变化。这一结论与穆勒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交换比价的论点相同,只是理论上的推导使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提供曲线同时也证明了贸易条件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率,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就越大,它是通过等量本国商品换取的外国商品数量不断增多来体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