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7661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4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特色文化选介系列之一,张占锦二九年六月,中国传统文化简介系列之一,天干、地支和干支纪时系统一、天干地支的起源和含义二、天干的基本知识三、地支的基本知识四、六十花甲子,引言天干地支应用很广泛一是干支纪时系统。公元2009年又是干支纪年的己丑年;公元1898年为戊戌年,由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维新变法称为戊戌变法;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年为庚子年,该事件称为“庚子国变”;公元1911年为辛亥年,当年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称为辛亥革命;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发生于公元184年,当年为甲子年,起义口号即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二是表示序号,如合同关系双方称为“

2、甲方、乙方”。三是书画作品的时间落款一般不用公元纪年,多采用干支纪年。四是涉及天干地支的成语也很多:成语“寅吃卯粮”是说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用来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丁是丁,卯是卯”是说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一点不马虎。如果说某人对某事说不出有价值的见解,往往说他道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另外,就连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其名字都用了两个天干,等等。,一、天干、地支的含义与起源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传说为黄帝时大桡氏所创。另一种说法更有神秘色彩,主要是来源于

3、山海经中的相关记述。,二、天干的基本知识(一)天干的含义传说古代天有十日,天干即十日之名。十天干中以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二)天干及五行属性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三)天干与方位及季节配属甲乙东方木,属春;丙丁南方火,属夏;戊己中央土,属长夏;庚辛西方金,属秋;壬癸北方水,属冬。(四)天干与人体的关系天干配属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天干配属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

4、,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二、地支的基本知识(一)地支的含义十二地支之名来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原始认识。十二地支中以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二)地支的五行属性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属火,午为阳火 巳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三)十二地支的方位、季节配属十二地支的方位是: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中央土。十二地支的季节配属为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四)十二地支与身体的关系地支与脏腑的关系是:子为耳,丑为胞肚,寅为手,卯为指,辰

5、为肩、胸,巳为面、咽啮,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五)十二地支与脏腑的关系地支与脏腑的关系是:寅为胆,卯为肝,巳为心,午为小肠,辰戌为胃,丑未为脾,申为大肠,酉为肺,亥为肾,子为膀胱。(六)十二属相十二属相又叫十二生肖,按人生年地支来算,具体是指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属相因何用鼠为首?以子时属阳,上四刻乃昨夜之阴,下四刻乃今日之阳。鼠前足四爪象阴,后足四爪象阳故也。其取义用鼠足,有阴阳之分,用鼠为首者,是此义也。如丑属牛,其足分两为偶,双数,属阴,故丑牛是阴。寅属虎,前后足皆五爪,单数,故寅虎属阳。

6、余仿此。需要注意的是,十二属相以立春为分界线,而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分界线。,(七)北斗七星、十二地支与十二月建1.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是在北方夜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包括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前四星组成斗魁,后三星组成斗柄。北斗七星永远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天璇到天枢连线的延长线永远指向北极星,距离大约是天璇与天枢间距的5倍,所以北斗星和北极星的位置可用于辨别方向。一种说法认为北斗七星为七政。尚书舜典:“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由于不同季节夜晚的相同时间,北斗七星斗柄分别指向不同方位,所以,古人根据初昏时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

7、方向确定季节:斗柄在东,天下皆春;斗柄在南,天下皆夏;斗柄在西,天下皆秋;斗柄在北,天下皆冬。2.十二月建: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农历一年之中不同月份的黄昏时刻,北斗七星的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地支代表的不同方位,正月斗柄指寅,二月指卯,十二月指丑,正月又复还寅位,故俗谚称春正为“斗柄回寅”。“十二月建”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月建亦转指月份。,(八)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1.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分

8、别以地支为名称。【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分、宵分等,时间为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时间为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平明、黎明、早晨、日旦等,特指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为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日上、日生、日晞等,特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时间为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宴食、蚤食等,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时间为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隅中,指临近中午的时候。时间为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日正、日午、日高等,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时间为11

9、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日昃、日仄、日侧、日斜等,太阳过了中天偏向西边为日跌,时间为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馎、夕食、馎时、日稷、日夕等,时间为15时至17时。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日没、日西、日逝、日晏、日晦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为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日末、日堕、日曛、曛黄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时间为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时间为21时至23时。,敦煌歌辞总编中十二时辰的

10、歌辞选一:平旦寅,少年勤学莫辞贫。君不见朱买未得贵,犹自行歌背负薪。日出卯,人生在世须臾老。男儿不学读诗书,恰似园中肥地草。食时辰,偷光凿壁事殷勤。丈夫学问随身宝,白玉黄金未足珍。隅中巳,专心发愤寻诗史。每忆贤人羊角哀,求学山中并粮死。日中午,读书不得辞辛苦。如今圣主召贤才,用尔中华长去武。日昳未,暂时贫贱何羞耻。昔日相如未遇时,悽惶卖卜於廛市。晡时申,悬头刺股是苏秦。贫病即令妻嫂弃,衣锦还乡争拜秦。日入酉,金罇多泻蒲桃酒。劝君莫弃失徒人,结交承仕须朋友。黄昏戌,琴书独坐茅庵室。天子不将印信迎,誓隐山林终不出。人定亥,君子虽贫礼常在。松柏纵然经岁寒,一片贞心长不改。夜半子,莫言屈滞长如此。鸿鸟

11、只思羽翼齐,展翅飞腾千万里。鸡鸣丑,莫惜黄金结朋友。蓬蒿岂得久荣华,飘颻万里随风走。,2.与十二时辰相关的记时概念(1)小时-相当于1个时辰的1/2,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叫做“小时”。(2)更点-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黄昏戌时为一更一鼓甲夜,19点到21点;人定亥时为二更二鼓乙夜,21点到23点;夜半子时为三更三鼓丙夜,23点到凌晨1点;鸡鸣丑时为四更四鼓丁夜,凌晨1点到3点;平旦寅时为五更五鼓戊夜,清晨3点到5点。每更又分为五点,每点相当于现在的24分钟。,(3)刻 中国古代的一昼夜十二个时辰最初分为100刻,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这样,

12、一个时辰等于八刻。“小时”的概念传入我国以后,一个钟头包括四刻,每刻15分钟。在古代典籍中更、点、时、刻的概念用途很广。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旧时皇帝“五更三点”上早朝,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时12分。旧有对罪大恶极之犯,“午时三刻开斩”之说。,四、六十花甲子(一)六十花甲子的含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互配合轮转,而成六十花甲子。干支的配合原则是阴与阴配,阳与阳配。按此原则配合就配成了甲子、乙丑癸亥。由于天干起于甲而终于癸,计有十数;地支起于子而终于亥,计有十二数。天干与地支配合轮

13、转,到第二个甲子重见,须要天干轮六次,地支轮五次,恰好环周相配六十数。其原理从数学上说,天干10数,地支12数,两者的最小公倍数为60数。距离目前最近的一个花甲子开始于公元1984年。,在六十甲子中如甲子属阳,乙丑属阴,丙寅属阳,丁卯属阴一阴一阳顺序交替,如甲干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数,称为六甲。每一地支可重复出现五次,以子支为例,有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数。(二)六十花甲子的纳音五行天干有天干的五行,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天干与地支配合后会变成新的五行,称为“纳音五行”。原干支五行称为正五行,纳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因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而组合而成的纳

14、音五行。,1.纳音五行口诀如下: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拓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2.纳音五行巧记口诀:甲乙丙丁一到五,子丑午未一来数。寅卯申酉二上走,辰巳戌亥三为足。

15、干支相加数余五,五行木金水火土。天干配数为甲乙1、丙丁2、庚辛3、戊己4、壬癸5,地支配数为子丑午未1、寅卯申酉2、辰巳戌亥3,将干支数相加,以和数查(大于5则减5,以余数查)得纳音五行为:1木,2金,3水,4火,5土。,(三)干支纪年、月、日、时的简便求法1.干支纪年的简便算法(1)依据公元纪年推求干支纪年由于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而成,十天干按顺序循环使用。也就是说,在干支纪年中,同一天干每十年出现一次,而公元纪年年数采用十进位制。由此推知,某天干必然和公元年份某一固定的尾数(个位数)相对应。天干与公元纪年的个位数对照表如下:,根据上表,凡公元某年个位数为7,其对应的天干必为

16、丁;若个位数是3,则对应天干是癸。换句话说,凡干支纪年称甲某年(如甲子、甲寅)的,其对应的公元纪年的个位数必为4,其余照此表类推。十二地支与公元纪年尾数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换算求得。其依据是,由于地支数目为十二,在六十干支纪年中地支的循环周期就是十二年。在干支纪年中十二地支循环使用时,十二进位的地支与十进位的公元之间对应关系可以表述为:公元纪年的任意年份,如果在除以12后所得余数相同,其分别对应的地支也就应该相同。具体如下表:,公元纪年的任意一年,如果除以12后余数为3,则该年地支必是亥。若某年能被12整除,则对应是申。其余均可照此表类推。例如:求2009年的纪年干支查表可知,公元纪年尾数为9的年

17、份,纪年天干为己;200912=167余5,查表可知,公元纪年年数除以12余5的年份,纪年地支为丑。据此,2009年的纪年干支为己丑。,(2)依据干支纪年及其他条件推求公元纪年知道某一时间段的干支纪年,可以算出公元纪年。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头就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永和为晋穆帝年号,晋穆帝在位时间为345357年,这就是我们所要考察的时间段。另外,我们知道距离目前最近的癸丑年为1973年。那么,我们就依据上述两条信息计算出兰亭集序的创作时间:(1973345)/601628/6027.13 19736027353由此可知,兰亭集序的创作时间为公

18、元353年。,2.按五虎遁、五鼠遁口诀推算干支纪月和干支纪时五虎遁口诀,是用来推算月天干的。因为每年的第一个月建寅,寅的生肖为虎,所以,用这种方法推求月干叫五虎遁天干。五鼠遁口诀,是用来推算时天干的。因为每日的第一个时辰为子时,子的生肖为鼠,所以,用这种方法推求时干叫五鼠遁天干。(1)年上起月五虎遁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推求。口诀用法:凡甲年、己年,一月天干为丙,二月天干为丁,三月天干为戊,其余类推。,例如:推算农历2009年6月的纪月干支。由于农历2009年为己丑年,按照按年上起月五虎遁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当年正月起丙寅月,依次推算可知农历2009年6月的纪月干支为辛未。(2)日上起时五鼠遁口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五虎遁口诀用法类似。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即辛卯时。,例如:推算农历2009年5月14日丑时的纪时干支。由于农历2009年5月14日的日干支为壬午,按照按日上起时五鼠遁口诀:“丁壬庚子居”,当日子时起庚子时,依次推算可知丑时的纪时干支为辛丑。3.干支纪日推算的有关问题干支纪日的推算比年、月、时的推算要复杂得多。一般需要时,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查万年历求得。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