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书愤》比较赏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813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相》《书愤》比较赏析.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蜀相,蜀相书愤比较赏析,杜甫,陆游,1、运用“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并背诵这两首诗。2、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3、通过学习蜀相书愤两首诗,感受爱国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目标,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诵读,bi ho 柏森森 空好音,感情基调?,1、节拍: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2、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解读文辞,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

2、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军中病亡,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韵译,解读文辞,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韵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首联:寻访祠堂 叙事(仰慕),颔联:祠堂春色 写景(叹惋),颈联:丞相功业 议论(歌颂),尾联:壮志未酬 抒情(惋惜),蜀 相,书愤

3、,首联书:恢复中原之志 愤:国土沦丧 颔联书:愤:颈联书:愤:尾联书:愤:,首联书:恢复中原之志 愤:国土沦丧 颔联书:抗金胜利之役 愤:朝廷昏聩 颈联书:人生易老之情 愤:壮志未酬 尾联书:建功立业之愿 愤:报国无门,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知人论世,杜甫-少陵野老:巩县少年-陷身长安-寓居草堂-飘泊夔州-客死湘江。陆游-放翁:科举除名-载浮载沉-绝恋沈园-临终示儿。,蜀相书愤之作者、背景,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找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

4、(1)动乱年代;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3)都体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A、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劳、才略、忠忱。济世雄才天下计 报国忠忱老臣心B、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1、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2、抒发个人感情方面:,A、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自己不得重用、壮志未酬的痛苦。B、书愤中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表达了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3、在表现手法上,A、蜀相先写景后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

5、景,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感慨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B、书愤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用典、对比。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一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这句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拓展延伸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内核,对两首诗不同之处进行了深刻解读,同时也不难发现,不管是杜甫壮志难酬的感慨,还是陆游沙场杀敌的豪迈,从他们俩身上,我们都读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古往今来,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爱国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爱国诗人由此也彰显着他们高尚的品

6、格。那么这种凝结在爱国诗人身上的品格的内核是什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忧国忧民,责任担当,正直无私,自强不息。,比较阅读,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高考演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07湖北)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宫内与宫外对比,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统治者游乐歌舞不理国事,荒淫误国朝代更替,都用了

8、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愤:国

9、土沦丧,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战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愤:朝廷昏聩,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书:年事已高、人生易老之情 愤:壮志未酬,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书:建功立业之愿愤:报国无门,作业:,一、两题任选一题,写出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1、将蜀相和武侯庙进行比较,说说在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2、将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进行 比较,用“知人论世”的观点赏析陆游不同的思想感情。二、背诵和默写蜀相和书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