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赏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831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酬赠诗四首》赏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酬赠诗四首》赏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酬赠诗四首》赏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酬赠诗四首》赏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酬赠诗四首》赏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酬赠诗四首》赏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酬赠诗四首》赏析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酬赠诗四首,节妇吟,了解作者:,张籍(约766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有张司业集。张籍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其诗平易流畅,多有口语入诗。王安石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阅读本诗后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赠珠受珠还珠,被对方的深情所感动。,对丈夫的自豪和骄傲。,委婉拒绝。,讽刺,单就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研究,这首诗反映了一个旧时代礼教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忠臣、孝子、节妇、烈女。”,遵守伦理道德的妇女形象,你赞同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具体分析:后

2、六句,写还珠,为什么还珠,还珠后有何情态。,后六句,写还珠。前四句写还珠原因,后二句写还珠情态。“妾家”句写其富有;“良人”句写其贵重。史记淮阴侯列传:“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这里指“良人”供职朝廷,位置显赫,宠信有加。这里表明自己不会因赠珠者富贵而动心。“知君”句上接“缠绵意”,“事夫”句上接“妾家”句,表明自己早已立誓与夫同生共死,从一而终。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故末二句才有相逢恨晚的说法。“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更比“良人”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婚外恋危机,就被这个贵妇用一波三折的复杂手法,轻易地化解了。

3、由于发挥了智慧,处理得非常艺术,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因此,解决问题,不但要求对、求是,还更要求圆满。,美丽的、有智慧的贵妇人形象,处理问题的手法高明,教师总结:,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从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完全是个比喻。张籍已经接受了别人的聘任,而李师道又派人用厚礼来请他去参加幕府。张籍就写了这首诗辞谢他。诗中的“妾”是张籍自喻,“君”是指李师道。,请联系背景分析作者写此诗的意图是什么?,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

4、形象,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节操。(主旨),比兴的手法,全诗小结,1、此诗以诗代简,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2、此诗通过一位节妇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3、暗示手法的运用。这首诗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较之汉乐府二诗则更为委婉含蓄。,酬乐天频梦微之,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元稹与自居易友善,同倡新乐府,世称“元白”。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新题乐府和乐府古题等诗,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但

5、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他说:“词直气粗,罪尤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背景,此诗作于宪宗元和十年(815)。这一年王承宗、李师道等藩镇派人在京城暗杀了主张平藩的宰相武元衡。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他立即上书要求追查凶手和幕后主使,被藩镇势力以“越职言事”之罪名,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听说后,写有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自居易有梦微之诗相送,此诗便是诗人收到白诗后非常感动而写下的答诗。,“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前二句写了什么内容?,路途遥远,书信不通,感到欣慰,梦中见已,朋友深情。,这是一首和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这时,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

6、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白诗: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曲笔抒情,后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后二句写自己疾病缠身,神情恍惚,虽颇多梦,梦中见到的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想在梦中见到你,却偏偏就没有梦见。元稹在通州因患严重疟疾,身体状况日下,记忆力也大不如前。而“病”除了身体疾患之外,更有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凄苦无比。,“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小结

7、,这首诗通过写不同寻常的梦境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主旨),近试上张籍水部,本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抓住关键词分析。,停待低声入时,点放,让红烛点燃,通夜不灭。,等待天明,拜见公婆。,诚恳,征求意见,重视,本诗是一首干谒请托诗。干谒,是唐代举子向有权势或有名望的人投递诗文以求提拔或奖掖的行为。这首诗写得巧妙,绘声绘色,精细逼真。全诗展现了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令人过目难忘。,作者借新婚夫妇的生活,表现了什么?有何深意?,比兴寄托手法,“三日入厨下,携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课后练习:请分析下手诗中的比兴手法。,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作

8、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十四年中博学宏词科。顺宗永贞元年(805),与刘禹锡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核心人物,时任礼部员外郎。同年八月,宪宗李纯即位,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病死任所。,柳河东、柳柳州,“海畔尖山似剑链,秋来处处割愁肠”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表现了什么?,比喻,从肠断这一思绪出发,将四周的高山峻岭比喻成了无数利剑的锋芒,而自己的愁肠正是被其割断。“海畔尖山”,柳州地处岭南海滨,远离故乡。时值秋季,悲秋之愁,思乡之情,令诗人愁肠百结,肝肠寸断。,“若为化

9、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作者由故乡联想到什么?,化用佛典,写诗人由“望故乡”而心生的幻想:如果能将身躯化作千百亿个,那么我这些身躯也会飘落到众多峰顶遥望故乡。古乐府悲歌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诗人借佛教释迦牟尼“化身”无数的说法,幻想自己能“化身千亿”了。,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比喻,化用典故,总结: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诉说自己迫切的归思和惨苦的心情,希望京城故旧能施援手,使自己不致客死他乡,终老此蛮瘴之地。,这首诗用语险峻,比喻奇特,富有浪漫的想像力。诗人以宏观的眼界,似在俯视整个海滨之地,将一座座山峰比喻成锋利的剑硭,“肝肠”已愁,还遭割断,可谓备受煎熬,这是拈连的手法。诗中还化用佛典,佛祖释迦牟尼能“化身千亿”,诗人明知己之难为,仍作幻想散上峰头,可见对故乡思念之深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沉痛心情。用语险峻,富有浪漫的想像力。诗人另有柳州二月诗:“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写出了诗人在贬地无可奈何的心情,用意正同,可以参看。诗题标“寄京华亲故”,意在借此诗诉说自己迫切的归思和惨苦的心情,希望京城故旧能施援手,使自己不致客死他乡,终老此蛮瘴之地。,总结:,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