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60848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_端午节实践活动感悟.欢迎阅读!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1】“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又一个承载着诗意的端午节来临。因为屈原,端午节与诗歌联系最亲密。在艾草和粽叶飘香里,古代文人以诗词纪念屈原,并在赞美屈原正直、崇高和爱国情怀时,更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激昂爱国情怀的诗词佳句流传千古。如果说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蒿等民俗活动让人们享受着丰盈物质生活,那么,众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端午诗词,

2、品来就浓郁、芬芳了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千年古国,养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岁月如轮,总有一些东西积淀下来,且越积越厚。如:端午节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对诗人屈原的纪念让节日有了特殊而重要地位;“没有端午,何以中国”,表达端午蕴含着中华文化基因,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爱国情怀始终富有丰富情感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从抱石沉江的屈原,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精忠报国的岳飞;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抗日烈士吉鸿昌,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捍卫祖国荣誉,用热血铺垫伟大复兴梦,这些

3、彪炳史册的事迹浓缩为朗朗上口的诗歌,广为人们传唱,也让与诗韵融通的端午散发着浩然正气,展示端午节激昂的爱国情怀和恒久活力。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信息时代正为诗韵端午提供了新的载体、赋予了新的内涵。端午节穿越千年仍然生机勃发,就在于浪漫诗情与激昂爱国的完美结合,既是崇高激励,又是纯真操守。“诗言志、歌咏言”,端午节最适宜以抒发情感来传承精神。如:过个网络读诗诵诗赛诗的端午,让屈子精神在传承中有了时代气质,获得更大张力。诗歌是深层次文化交流的理想载体,让诗韵端午激昂爱国情怀。屈原作为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中的一盏明灯,需要铭于心、照于行。“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

4、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千年积淀,灿若星辰的华夏传承早已把端午节、诗词文化铸成爱国情怀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过端午节,我们正可打开社交网站、手机软件,无需高谈阔论,更不必豪言壮语,只要将点滴日常凝炼成行,押点韵,轻松互动,就能让浓郁的爱国心、爱国情在网络空间汇成磅礴的洪流,让端午节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2】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

5、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一是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资料有关端午节的新、老照片及相关声像资料,了解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风俗习惯。并通过宣传栏、家园联系栏、网站等多种宣传形式,让师生进一步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增强幼儿热爱祖国之情,鼓励、引导幼儿走进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二是通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词、民间传说,搜集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在班内分组交流学习,表达我们对他的怀念、崇敬、爱戴。三是倡导热心家长给与幼儿包粽子的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食堂帮忙煮好。让幼儿品尝、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四是制作并相互赠送

6、端午节贺卡,鼓励幼儿动脑的同时也多动手,并互相传达节日的问候。五是结合“六一”庆祝活动,各年级组组织幼儿举行“绘美丽祖国”绘画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3】端午节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是中国和世界的“双料”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无论是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还是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龙的节日说等等,端午里

7、无不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芒。屈原是爱国,曹娥是孝道,图腾是仪式,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只有让端午节散发着民族文化的芳香,让饱含文化的端午节熠熠生辉,才能凝聚人心,使人人皆感悟,将端午文化演变成每个个体生命的重要节点,从而汇聚成强大的民族力量和民族精神。古往今来,端午节活动所饱含的文化元素无处不在。人们熟悉的包粽子、戴香包、挂菖蒲、挂哀嚎、赛龙舟等即是证明。虽然地域不同,形式和内容也有一些差异,但都有其共同点,那就是这些民俗活动都饱含着中华民族农耕时代对天文、历史、祭祀、节气、爱国、劳动等内容的总结和敬畏。能流传几千年,从未间断,这不能不说这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之所在,滋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和我

8、们民族特有的宝贵品质,因而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当然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端午节富含各种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仅从节气的传承中我们就可体味到祖先的智慧。而其中的爱国、卫生、孝道等,更透出中华民族擅于总结,凝聚智慧,辛勤劳作,爱好卫生,勇敢向上的品格。屈原在国家利益面前的决绝就是中国人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忠义仁爱、高洁做派、宁死不污、身殉理想、坚贞不渝的高贵化身。因此,只有从这些文化传统中,才能更多地发掘出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使我们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为中国梦而付出全部精力。如今,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端午节的氛围并不浓厚,除了商家热闹的促销吆喝外,端午节不仅缺少文化味儿,更缺少

9、诗意盎然的浪漫氛围,如此过端午节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和遗憾。节日里重商业、轻文化严重。有些人对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似乎不够重视,更多的是在跟商业的风,从而忽略了本该体现民族特质的文化要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端午节视为“粽子节”。这种说法客观地反映了当下端午节的现状,却也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尴尬。我们需要振兴传统节日,更需要对其饱含的文化、道德、价值等进行发掘和传承,从而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实现价值观上的认同,使传统节日焕发生机和活力。因为只有文化认同,才能使大家凝聚起来,从而形成合力。当然,传统文化节日,也一定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增添新的时代元素,以适应当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过传统节日,哪怕是

10、“吃粽子”也要建立在重温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内在提升。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如何深入发掘端午文化,守护端午传统,是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题。如何使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显示出足够的市场活力,也是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内涵,并在新时代中与时俱进地将其发扬光大。无论怎样,中华传统中的文化内涵体现的是人们的共同情感,它唤醒了传统节日对于一个民族的深刻意义。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祖先为我们开创的文化资源,并在新时代中把这种传统节日所代表的文化发扬光大。多一些文化元素的创想,多一些精神价值的倡扬,这对于凝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识

11、,激发正能量,都具有积极意义,如此,才能让饱含文化的端午节更加凝聚人心。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4】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民族文化精髓。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有过对于传统节日的淡漠,以至于中国文化传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得越来越稀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远离传统节庆活动,关心中国传统节日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知道这些节日与内涵的渊源和来由的也不多。给予传统文化和民俗以更加尊崇的地位,自豪地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富有魅力的传统习俗推向全世界,这是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尤其是文化大国的标志。端午节蕴涵着的这种对民族精神品格的追求,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是无价之宝。它

12、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起蕴涵着我们祖先几千年的精神传承。这一传承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就此断绝的话,对整个民族而言都将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情。对于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应该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绝对不能失掉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民俗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其中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和趣味,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来包装着我们,包括端午文化在内的中国民俗文化倘若被遗弃了,那我们也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传统和现代并不是矛盾的,如果我们的社会让人觉得是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也是很传统

13、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生活的话,你会觉得很舒服,要现代的有现代的,要传统的有传统的,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都得以保持。总之,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如能辩证地予以继承、发展、改革、创新,必将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我国传统节日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弘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

14、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还应通过大众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体系化地进行宣传。至少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让社会公众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社会正是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它又有一些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

15、原而产生的。这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此刻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先单调的粽早有了改善,此刻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但是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圆、粽子、茶蛋和大蒜,这是家乡传统的佳肴。大家欢度在一齐,团团圆圆,吃得热热闹闹,津津有味,但对我来说到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就吃厌了。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多么盼望节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过节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平时那有这样好的生活呢想想此刻,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端午节活动心得及感想作文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