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教育第课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8589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健康教育第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儿童健康教育第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儿童健康教育第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儿童健康教育第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儿童健康教育第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健康教育第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健康教育第课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卫生保健,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小学生卫生保健,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及保健第四章 学前儿童生活与教育的卫生保健第五章 学前儿童营养与饮食卫生第六章 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第七章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救护与安全教育第八章 托幼机构物质环境的卫生,第一章 人体解剖生理知识概述第二章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有关卫生第三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和心理卫生第四章 小学生日常的生活卫生习惯第五章 小学生的学习卫生第六章 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卫生第七章 小学生的饮食、营养卫生第八章 小学生的常见病及其防治第九章 小学生的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第十

2、章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意外伤害的处理,八个专题,解剖生理 身体发育 心理健康 饮食营养,卫生习惯 安全问题 疾病与预防 托幼机构卫生,计划:解剖生理、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用两个月的时间,其余用两个月的时间。成绩:平时成绩20%(考勤、回答问题和作业);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60%。,儿童卫生保健概述,目标:1、理解健康的内涵。2、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重点:健康的内涵,一、儿童卫生保健的概念,儿童卫生保健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学科。,关键词:儿童 健康,二、关于儿童年龄的几种说法,儿童心理学:从出生到18岁,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婴儿期(1

3、至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岁)。教育部门:亲子阶段(1至3岁)、学前或幼儿阶段(3至6岁)、小学生阶段(6至12岁),中学生阶段(12至15岁)、高中生阶段(15至18岁)。法律:198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是018岁。儿童文学:将儿童划分为五个年龄阶段: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少年后期(1518岁),三、健康的内涵,(一)健康的定义

4、,1947年,联合国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提出了健康的定义:“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个定义超越了“没有生理疾病”的健康涵义,明确提出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这种健康观念强调了健康之正向、积极意义,指出了健康的多维特质。(全面的和积极的健康观),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 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

5、ealth)。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二)健康的特质,健康是整体性的。健康是心与身之间,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整体关系和谐的结果,它不仅具有生命形态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形态属性。健康是动态的。它否认了令人高不可攀的“绝对健康”;其次,它说明了没有疾病并不意味着健康,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多种可以相互转化的状态;再次,它强调了健康是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健康的生命并非完全由自然给予,而需要个体的积极参与,健康状况因个体自身活动而不断发生变化。,健康是客观的。个体身心是否健康,可以运用一定的客观指标加以衡量

6、。(客观的测试、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衡量大众健康的标准: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精神饱满,情绪稳定;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5、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7、反应敏锐,眼睛发亮,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这10条准则亦即健康的标准,是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情况而言的,但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有不同的标准,健康是主观的。强调健康的自我知觉,突出了健康的心理层面。健康是调适性的。健康

7、意味着有机体能够有效地适应内外环境,有效对付各种身体威胁的挑战。,儿童健康是系统的和谐发展、持续的正常发展、平等的普遍发展、需要促进的主动发展。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是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观念基础,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四、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提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占15%、环境因素占17%、保健设施占8%和生活方式占60%。,(一)生物学因素,主要指遗传和心理。遗传素质: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是不可更改的因素。例如:同卵双生子的精神分裂症发病一致率为69%,而异卵双生子17.5%。心理因素可以修改,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

8、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问题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传染病)、臭氧层耗减,酸雾、酸雨,室内污染源增多(电磁场污染、吸烟污染、噪音污染等),社会环境:涉及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们健康的根本保证。,(三)卫生保健 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四)生活方式 这是指个体所采取的日常行为或养成的生活习惯之总体表现。它受到风俗习惯、文化信仰、个性特点、经济条件、家庭和同辈等方

9、面的影响和制约,能够对个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它具有可控性和长期性。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个体的动机与健康价值取向。个体是否具有特定的动机,是开始采取或改变现有生活方式的决定因素。例如: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不能想象和体会明天,是缺乏改变当前不良生活方式之动机的关键。(健康教育要让儿童体验到变化,如:身高的变化)团体成员的相互影响。(家庭、同伴)环境品质与生活方式的相互依存。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对生活方式的约束。例如:封建社会的女子“缠足”。,专题一:解剖生理及卫生保健,内容: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儿童各系统形态结构特点及生理功能的规律;儿童的保健要点及方法。重点:儿童各系统形态结构

10、特点及生理功能的规律;儿童保健要点及方法。,第一节人体基本结构,解剖与生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各个系统划分名称、构造、位置。如大脑的形状,在什么位置。人体生理学是具体介绍各个器官如何运作,如何维持人的正常活动。如:肺的呼吸功能、心脏怎样泵血,等等。解剖结构,生理功能。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依赖于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一个解剖结构不健全的人,生理活动就会受到阻碍,相反,通过功能活动(或称生理活动)的反复训练,又能促进人体结构的发展。,一、人体结构概述,头部:头部包括眼、耳、鼻、口、舌等器官和颅腔,颅腔内容纳脑。颈项部:颈项部的前面叫颈部,后面叫项

11、部。它是与头与躯干的连接部分,运动灵活。躯干:躯干前面可分为胸和腹两部分,后面可分为背、腰、骶几部分。躯干部的体腔以膈肌为界分为胸腔与腹腔。腹腔下方骨盆内的部分叫盆腔。四肢:四肢分上肢和下肢。上肢由肩、臂、肘、前臂、手等部分组成;下肢由髋、大腿、膝、小腿、足等部分组成。,图1人体各部分名称头部颈项部躯干四肢【腋窝 腘窝】,图2人体各腔【腔,内空也。说文新附】颅腔:大脑,小脑 胸腔:肺,心脏腹腔:肝,胆,胰,脾,肾,胃 肠盆腔:直肠,膀胱,男女的生殖器官(精囊、前列腺;子宫卵巢),图3人体内部器官,图4 脊 柱 背 面 图,图五脊柱侧面图,二、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一)细胞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

12、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细胞分为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人体细胞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细胞的功能及其复杂,大部分细胞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新陈代谢。此外,每一类细胞还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如红细胞能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具有吞噬作用;肌细胞有收缩作用;神经细胞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具有传导兴奋的作用等。,(二)组织 组织是有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组成,各种组织有其自身的形态和功能特点。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细胞间质是存在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不具有细胞形态结构的物质,它包括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它既是细胞分化

13、过程的产物也是细胞生活的外环境。】,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它覆盖在身体的表面和体内各种内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感受刺激的功能。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少量不同种类的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组成。结缔组织分布很广,肌腱、韧带、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也属于结缔组织,器官与器官之间也存在大量的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起着支持、连接其他组织和器官,输送营养物质等功能。【肌腱,骨与肉的连接处;韧带,骨与骨的连接处】,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分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都有收缩的特性,人体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产生的。骨骼肌组织构成

14、了附着在骨骼上的骨骼肌,这种肌肉的舒张和收缩,能引起颈、躯干和四肢的各种(大)运动。平滑肌存在于胃、肠、膀胱等内脏器官的壁中,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引起胃肠的蠕动。心肌组织构成了心脏的肌肉层,心肌自动地、节律性的收缩,引起心脏的搏动。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具有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没有传导能力,对神经元的正常活动和物质代谢有重要作用,其数量为神经元的10倍,但体积很小。,(三)器官 器官是有多种组织构成、能够行使一定功能的机构单位。例如,鼻子是一个器官,它既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又是辨别气味的嗅觉器官。(四)系统 系统是能够完成一个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按一定顺序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一方面全套的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肝、胰等组成,相互协调完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总结: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由它形成组织,进而 形成器官、系统,最后组成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