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与教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86040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哲学与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儿童哲学与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儿童哲学与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儿童哲学与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儿童哲学与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哲学与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哲学与教育.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哲学与教育,教育科学学院 李宇环,一、儿童有哲学吗?,故事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故事2,一个五岁的女孩克莉丝汀,刚开始学习阅读,认读单词。克:我真高兴我们有字母。爸:为什么?克:因为,如果没有字母,就不会有声音。如果没有声音,也就不会有单词 如果没有单词,我们就不能思考 如果我们不能思考,也就不会有这个世界。,故事3,一堂二

2、年级的语文课师:谁有好办法记住“殖”这个字?生1:“殖”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歹”表形,右边是“直”表声。生2:我查字典知道“殖”是的意识是繁殖、生长。师:殖左边是“歹”本来指死人的残骨,与死亡关,有没有什么问题?生3:殖的意思是繁殖、生长,为什么它的左边是和死亡有关的歹呢?生4:史要是生命也就有死亡时刻,死了还可以再生。,故事4,儿:妈妈,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三角形或四边行或正方形的?妈:是呀?它为什么是圆形的呢?是不是谁把它做成这样?儿:是盘古!?儿:妈妈,怎么太阳系里的行星都 是圆的?只有土星外面有个环形的东西?妈:对呀?这是谁干的呢?儿:妈妈,太阳也是圆的,为什么呢?妈妈:,看了这

3、些故事,你觉得儿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儿童的世界简单吗?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儿童有哲学吗?有,二、儿童哲学的表现,哲学的产生与儿童的生活惊异闲暇自由,好奇心,快乐的时光,童言无忌,哲学的范畴与儿童的思考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关注生死问题,关注自然现象,关注道德判断,儿童是哲学家,我想这个“哲学家”应该是带引号的,他显然和杜威、罗素等成人哲学家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罗素和杜威的哲学是体系化、理性化、概念化和系统化的哲学。而孩子的哲学不是系统化的,更不是成体系的。于伟 儿童是哲学家(2017),三、如何理解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Philosophy with Child

4、renPhilosophy by Children 潘小慧光明日报(2011年06月01日11版),(一)Philosophy for Children,儿童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创始的一项以儿童为对象的哲学教育计划。也因此,李普曼教授被称为“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将儿童哲学建立在儿童思想的研究上,也就是儿童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于“思想的思考”上,于是人们开始思索:(1)关于儿童的思想;(2)对于儿童思想改进的问题。儿童哲学是“为”儿童设计的哲学教育计划,或者可以说是针对儿童的哲学思维训练。简而言之就是带领儿童亲身体验哲学讨论的过程,藉此改进及增益其推理能力,

5、强调思考与推理。因此,所谓“儿童哲学”,就是教导儿童如何思考思想的本质,让儿童亲自体验哲学讨论的过程,和众人一起做推理的活动。,(二)Philosophy with Children,由于哲学背景与家庭制度的差异,欧洲的儿童哲学特点与美国的儿童哲学特点有所不同。欧洲承续古希腊爱智慧的哲学传统,因此,其儿童哲学的重点在于教导儿童喜爱智慧,强调分析和判断。欧洲的儿童哲学,英文为“Philosophy with Children”,涵义为“伴随儿童的哲学”,强调“和”儿童一起做哲学。并不着重使用严谨设计的课本或教材,而是强调带领人和儿童一起做哲学,大人和小孩都可在过程中受益、有收获。在此强调的是以儿

6、童为中心的观点与视野,而开展出的大人和儿童的互动。,(三)Philosophy by Children,儿童哲学的第三种意涵,是“Philosophy by Children”,意即“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儿童的思考特质”。事实上,小朋友的想法没有成年人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与幼稚,它常是具有哲学的趣味与思辨的复杂,值得我们欣赏与品味。,美国儿童哲学家马修斯所撰写的哲学与幼童一书,以生活里唾手可得的儿童谈话为例,论证儿童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与可能性。与儿童对话一书,作者在一所小学内与八位小孩一同对谈故事,他们也许不懂什么是哲学问题,但是他们的谈话和推理却充满了哲学趣味,这些对话经过作者细致的分析,使读者产生

7、对儿童思考的好奇,这便是大人与小孩相互倾听和对话的起点。童年哲学一书,作者作为专业哲学的工作者,发展出他对“童年哲学”的想法,他在书中以哲学的方式阐述童年,阐述儿童的哲学潜能;他探索了孩子的思考方式,也反思了我们对孩子的想法,并试图将童年与成年间的裂缝弥补起来。,孩子像是一本书的作者,父母越有兴趣读他的作品,他就越有动力将这本书写得更加精彩。,四、当我们面临着课堂上一个个小“哲学家”的时候,教育该如何进行?,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除了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外,也可视为一种“儿童研究”或“儿童学”。什么是“儿童研究”或“儿童学”呢?就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确切地说,是以“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人格

8、特质、行为表征和思想的一门有组织、有系统的学问”。如果按照研究的领域,可以粗略分为哲学的与心理的,前者包括儿童人类学与儿童哲学,后者包括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潘小慧光明日报(2011年06月01日11版),基于儿童 唤醒儿童 发展儿童 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基于儿童,基于儿童的身心特点、人格特点、思维发展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教育。1.注意力不集中,想象力丰富,情绪变化快,自我控制能力差2.人格动态发展,不稳定,阶段性,可塑性3.由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过程,依赖具象思维进行思考4.行为方式活泼好动认识与意识到的思维特性,尊重并欣赏的与表现,关注天性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张大冬有效教学:打造以儿童为中心的课堂,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 于伟用“率性教育”保护孩子的天性,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为儿童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特点,率性便是遵循这一规律,而教育就是在遵循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去促进和改变一个人。,总结:,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打破成人眼中的完美接受每个孩子的不完美,你能想出成人眼里儿童不完美吗?,儿童站队松散儿童不守规则儿童写字很丑儿童总是在动,总论,一、儿童有哲学吗?二、儿童哲学的表现三、如何理解儿童哲学?四、当我们面临着课堂上一个个小“哲学家”的时候,教育该如何进行?,任务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