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第八章专职机构和人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学第八章专职机构和人员.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关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公共关系专职机构一、公共关系部组织根据一定的组织目标,为贯彻本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而设立的专业职能机构具有专业性、协同性、服务性特点公共关系部门被称为是组织的“五官-眼、耳、鼻、舌、喉,公关部门自身特有的功能:1、“情报部”功能2、“参谋部”功能3、“外交部”功能4、“消防队”功能,公关部的工作范围:1、处理内部关系2、处理对外关系3、专业技术制作,公关部的特点:1、了解内情2、便于协调3、效率较高4、成本较低5、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二、公共关系公司由公共关系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以提供公共关系服务为基本工作内容的有偿服务机构
2、公关公司的类型:1、咨询型公共关系公司;2、顾问型公共关系公司3、专项服务型的公关公司4、综合服务型公共关系公司5、与广告公司合营,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关公司:美国的博雅公关公司、伟达公关公司、奥美公司、爱德曼公关公司等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公关代理公司之一:蓝色光标公关顾问机构,公共关系公司的服务方式:1、帮助社会组织进行对外联络与协调2、为委托人的管理决策提供建议和指导3、为客户代理专门的公共关系实务4、帮助社会组织进行内部公关人员的培训5、提供全面代理服务,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1、较为客观、公正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3、较为灵活,适应性强4、不了解内情5、运作成本较高,三、公共关系社团泛指为
3、实现组织目标而组织起来,从事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并开展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群众组织或社会团体。如美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英国公共关系顾问协会;欧洲公共关系联盟;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共关系社团的类型1、综合型社团(公共关系协会)2、学术型社团(公共关系学会、研究会)3、行业型社团(中国煤炭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商业公共关系协会、浙江省新闻界公共关系学会等)4、联谊型社团(公关俱乐部、沙龙、联谊会等)5、媒介型社团(各公关报刊的编辑发行机构),主要职责:1、发展和联络会员;2、宣传普及公共关系知识;3、组织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4、制定公共关系职业道德;5、交流公共关系信息;6、编辑出版
4、刊物;,公关专业人员公关专业人员是指以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为职业的人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为公共关系人员下的定义是:专门从事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人员。,一、国内外有关公关人员素质的研究成果(一)英国公关专家弗兰克杰夫金斯在他的公关关系学一书中对公关人员素质要求:1、与多种人相处的能力2、传播能力3、组织能力4、想象能力5、诚实的品德,(二)美国一公关事务所经理对公关人员素质要求1、既能流利地表达己见,又能适时地听取别人意见2、既要观察敏锐,又要灵活好学具有良好的记忆力3、要通情达理4、要勇敢正直,敢于设想5、要事事严以律己6、要有相当的文化修养、较强
5、的判断能力和一定的领导素质7、富于创新精神8、要有应变能力,并且能做到临危不惧,当机立断9、写文章才思敏捷,一挥而就,文笔优美,10、能在千头万绪的信息中抓住要点,能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11、熟悉商业工作的情况12、精通心理学、哲学和经济学,并熟悉时事政治13、有一定的组织能力14、能有条有理地安排工作,并耐心听取人们对工作安排提出的意见15、对上司不惟命是从16、有外交手腕17、把公关工作看做是一种教育工作而不是社会运动,(四)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1、要有调查研究和分析、综合并提出决策方案的能力,以便起到决策的参谋作用2、要有科学而有效的组织能力3、要有宣传能力4、要有交际能力5、要有适应、自控
6、的能力6、要有表达能力7、要有创新精神,二、公关专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一)良好的气质性格不同气质的人所表现出的恒常性、稳定性不同:1)胆汁质的人较直率、热情、精力充沛,但情绪不稳,易于兴奋冲动,脾气多暴躁;2)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敏捷迅速,善于交际,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多变,做事缺乏耐心3)黏液质的人细化安静,办事稳重、沉着、善于忍耐,但情绪不宜外露,大多沉默寡言,反应较为迟缓4)抑郁质的人办事谨慎、小心,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觉察的小事物,但孤僻、忧郁,行动迟缓,疑虑重重,良好性格1)开朗、耐心、善解人意;2)沉着、顽强、勤于思考;3)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二)优良品德1、真诚可信
7、,实事求是;2、公正无私,乐于奉献;3、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4、光明磊落,襟怀坦白;5、勤奋努力,不断进取,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奉公守法,遵守公德;敬业爱岗,忠于职责;坚持原则,处事公正;求真务实,高效勤奋;顾全大局,严守机密;维护信誉,光大形象;服务公众,贡献社会;精研业务,锐意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公共关系人员1999年职业标准中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三)合理的知识结构 公共关系人员知识结构图,基 础 知 识,专业基础知识,某一领域的知识,某一学科的知识,(四)健全的能力结构1、广泛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指进行人际交往、联络社会公众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推销能力,介绍他人能力,与人相处能力
8、,倾听、赞美、理解他人的能力,吸引、影响、改变、支配别人行为的能力等,2、较强的表达能力运用语言、文字、活动等方式将自己的知识、观点、意见明确有效地传播给他人的能力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1)口头表达能力-站起来要会说“是人才的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要想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符合逻辑的口才;其次,语言要生动,富有情感,具有说服力、感染力,要掌握听众的心理,注重用词、语气、面部表情的协调一致,制造良好的谈话气氛;最后,公共关系人员要注重讲话的策略,一句话,怎样表达、何时、何地要斟酌,忌故意卖弄,信口开河,2)文字表达能力-坐下
9、来要能写“公共关系人员在技术方面的主要两项要求是,有效的文字表达和具有说服力的演讲”-卡特里普和森特合著有效公共关系,3)形体表达能力利用人们的身体器官、躯干形态、面部表情、手势、下意识动作等传达感情和交流信息的方式。,更充分、客观表现人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3、良好的组织能力要求公共关系工作者善于计划、头脑清醒,办事周到细致4、处乱不惊的应变能力应付情况突然变化的能力5、自我控制、调节能力一个人自我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6、独出心裁的创新能力人们创立新思想、新事物和新环境等,以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或适应自我变化的能力,(五)健康的心理素质1、自信【案例】请抬起头来2、热情【案例】控制你的
10、情绪3、开放不能宽恕他人,就是拆掉自己要过的桥,二、公关专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一)良好的气质性格(二)优良品德(三)合理的知识结构(四)健全的能力结构(五)健康的心理素质,三、公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和考评(一)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规格1、通才型,知识面广,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即1/3的企业家,1/3的宣传家,1/3的外交家2、专才型,精通某方面的公关技术技能,(二)公关专业人员的考评CAM考试分两个等级,第一等级有7门考试课程:市场学,广告,公共关系媒介,调查与行为研究,传播实践,商业与经济环境;第二等级针对公关人员的考试课程有4门:商业组织公共关系,非商业组织公共关系,公共关系
11、战略,管理资源,公关员国家职业标准1.1职业名称:公关员 1.2职业定义: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调研、策划、实施和评估以及咨询服务的从业人员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公关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公关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判断、表达、交流和运算能力,学习能力强,形体知觉好。1.5培训要求:晋级培训期限:初级公关员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公关员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公关员不少于80标准学时;公关师不少于60标准
12、学时;高级公关师不少于40标准学时。,中级公关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公关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新闻、广告、营销、管理、秘书)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公关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合格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公关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新闻、广告、营销、管理、秘书)3年以上。(3)具有公共关系专业或相关专业(新闻、广告、营销、管理、秘书)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高级公关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公关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新闻、广告、营销、管理、秘书)2年以上,经
13、本职业高级公关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合格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公关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新闻、广告、营销、管理、秘书)2年以上。(4)具有公共关系本科学历,并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公关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公关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公关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合格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公关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具有公共关系本科学历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或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连续从事相关工作(新闻、广告、营销、管理)6年以上。(4)具有公共关系(方向)硕士以及MBA、MPA学位并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新闻、广告、营销、管理)1年以上。,公共关系意识1、形象意识2、公众意识,3、传播意识4、协调意识,5、互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