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收入分析-公共预算.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89084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5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收入分析-公共预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共收入分析-公共预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共收入分析-公共预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共收入分析-公共预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共收入分析-公共预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收入分析-公共预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收入分析-公共预算.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收入分析,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但地方政府仍然不断增加的财政压力为什么?地方政府如何缓解财政压力?地方政府行为导致什么后果?,急需加强的中央收入筹集能力,1978年的放权改革极大调动了地方政府增收积极性,但中央收入比例逐渐降低两个比重持续降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比例持续降低,国家能力建设(王绍光、胡鞍钢),收入汲取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重要体现,两个比重持续走低,不利于国家能力提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国家调控社会经济能力降低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比例低:中央调控能力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分税: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权:中央和地方承担各

2、自支出责任分管:国税局(收央税和共享税)、地税局(收地税)集权型分税制:额度大、征收易的归国税,两个比重提高,公共收入的结构分析,分税制后两个比重极大提高,中央和地方收入相对持平但集权型分税制没对事权(支出)进行相应调整,地方政府仍然承担大量支出责任(事权责任,如义务教育支出),分税制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比例,197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比例,地方事权变化少,地方支出持续增加而中央支出持续降低地方支出缺口持续扩大,地方政府各显神通,在支出上,1985年地方支出突破60%;1993年突破70%;2009年突破80%。,跑步钱进、攫取之手与债台高筑,转移支付:一般转移支付:不指定用途(较少)专

3、项转移支付:指定用途,要求配套,逆向软预算约束地方政府向公民和企业收费、罚没、摊派等,债务显性负债:地方政府贷款(央代发)隐性负债:或有负债:担保贷款,可能发生负债,转移支付,面临低收入高支出,地方政府寻求中央转移支付支持。一般转移支付:不指定用途(较少)专项转移支付:特定用途,需要地方配套(较多)转移支付的功能均等化:损有余补不足调控:安排工业、经济布局国家安全:偏向不稳定地区(王绍光)钓鱼:挤出地方资金用于中央目的实现专项转移支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财政负担和困难。,中央地方预算外收入比例,攫取之手,除向上化缘外,还向下伸手逆向软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科奈尔),国有企业不断的向政府要求追加

4、资金;逆向软预算约束(周学光),政府向公民和企业筹集资金不断高涨的土地出让金收费项目持续增加:拥挤费、车牌费罚没收入增加:向企业摊派:向下级伸手:,青岛幼儿园乱收费频现3岁孩子交档案管理费_山东频道_大众网,债台高筑,显性债务,审计署2011 年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0 年底,全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 亿元,占全部地方负债62.62%。其中,以地方融资平台为借款主体的资金量为31375.29 亿元,占全部债务量的46.75%。,隐性债务,截止2010 年年末,可划归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金额总计40065.4 亿元,在整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占到 37.

5、38%。,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 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 亿元,占15.58%。,或有债务,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经济增长:投资型经济增长,记者对今年7、8两月政府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长沙市2012年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额达8292亿广州市要求下半年重点抓好年度投资714亿元的101个重点项目建设和列入省现代产业500强的120个项目贵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政府每年为此规划投入1000亿元左右;广东省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总投资约1万亿元,发改委报告: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融

6、资平台投资约3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剧。,民生压力,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正进入决策层视野。今年四五月间,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城镇化工作的副主任徐宪平带队,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完成了对浙江、广东、江西和贵州等8个有代表性省份的调研,目前调研报告已完成初稿,在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讨论后,将适时报给国务院。(财经国家新闻网2012年08月20日)有一个信息颇值得关注,那就是该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为什么一项惠及民生的改革得不到市长们的支持呢?这其中牵扯的主要是利益问题,也就是需要地方政府拿钱的问题,因为户改牵扯到教育、社保、医疗等重大民生问题。地方政府不愿意改革,

7、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最显著的就是目前都面临财政压力。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重塑地方财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目前有三个:一是土地出让,二是地方债务,三是金融贷款。其中土地出让金是最重要的财源,在某些城市通常占财政超50%以上。,影响,有助于中央(上级)增强财政调控能力;有助于促使地方(下级)政府发挥增收积极性;但侧面促使地方政府变相攫取资金,面临巨大财政风险;极大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公民对政府(地方)的抱怨和不满意;,怎么办?,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做大蛋糕调整央地事权划分,给予地方部分税收自主权,减少其事权份额合理看待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挤压警惕财政幻觉(不知道增加的公共服务其实意味着同样增加税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