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五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8924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0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第五章.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公共收入形式与原则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设计第三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第四节 我国税制概况,第一节 公共收入形式与原则,一、公共收入形式 1.定义:公共收入也称为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指政府为了履行职能而取得的全部的社会资源总和。形式:税收、公债、其它收入,什么是税收,英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税收是强制和固定地征收以满足政府开支需要的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税收是无偿的,它不通过交换来取得,这一点与政府其他收入不大相同,如出售公共财产或发行公债等。税收总是为全体纳税人的福利而征收,每一个纳税人在不受任何利益支配的情况下承担了纳税的义务。”布坎南认为,“税收是政

2、府为公共服务而筹集收入的一种正常途径。如果我们考虑一种交换的财政过程,税收便是人们取得公共活动利益而支付的价格”。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经济学)认为,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上的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对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收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任何税收都是由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三要素组成”。,2.税收及特征:定义: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3.公债及特征:定义:政府凭借自身信用,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自愿灵活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或政府借助金融市场举债资助公共支出项目,或弥补财政赤字并按约定条件

3、,如期向债权人偿还本息的一种筹资行为。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4、其它收入形式:规费(行政与司法规费)使用费 捐赠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对不同公共收入形式的评价,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公债还本付息,付出代价货币发行通货膨胀,社会震荡收费必须依据“受益原则”,收取的资金数额不大税收避免上述的弊端,二、公共收入原则(一)税收原则 1.效率原则及其实现第一 效率原则的含义及理解(1)经济效率帕累托效率的解释 经济活动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得:政府的税收收入。失:纳税人的收入、对经济的干扰和阻碍。,含义: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增大所得减少所费就是效率。效率意

4、味着税收造成的社会成本最小。经济效率追求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税收影响人们作出决策,进而改变了资源配置,对经济产生以下税收效应:收入效应正常负担 政府征税后,经济资源从私人经济部门转移到政府部门,政府收入收入增加,纳税人收入减少。但是政府收入提供公共产品,改善社会福利,弥补纳税人经济福利的减少,从全社会讲这种资源转移不会造成损失,这就是税收正常负担。,替代效应超额负担 分为两类,一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若因征税而导致的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即发生了征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二是政府征税后,改变商品或经济行为的价格,消费者将选择轻税或无税的商品和经济行为替代重税或

5、轻税的商品经济行为,对市场经济运行发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消费和生产的正常或最佳决策,即发生了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方面的额外收入。,(2)行政效率含义:政府在充分筹集收入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税务费用。税务费用:即税收成本包括课税执行费用与纳税奉行费用,第二 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途径(1)经济效率:税收中性原则与校正性原则“税收中性”:即政府征税不会改变各种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会改变生产者或消费者纳税前后的行为。中性原则就是避免额外负担与替代效应。税收中性原则只能近似体现,校正性原则:税收对某些私人产品进行特别的课征,以校正市场缺陷(外部性)。实现效率目标的关键:合理地划定中性原则与校正性的适当

6、范围。,(2)充分而有弹性原则:充分:指税收应能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弹性:指税收应能使税收收入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并能根据经济周期政策的需要而变动,起自动稳定器作用。,(3)行政效率:节约便利原则 何为节约?减少征管成本。何为便利?方便纳税人、减少纳税成本 税收的征收会产生两种成本:征管成本:指政府部门在实施各种税收计划,征收管理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缴纳成本:指纳税人在按照税法规定纳税的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节约和便利原则强调税种设置具有易征集性、简明性和确定性,这不仅给纳税人带来极大的便利,节省税收交纳的中间成

7、本,而且便利了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降低了征管成本。,2.公平原则及体现第一 公平含义横向相同境遇,福利水平相同 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纵向不同境遇,福利水平不同的人缴纳不同的税。税收公平标准的理论: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第二 受益原则及理解:(1)定义:要求每个纳税者根据他从公共服务中获得利益的水平来相应纳税,即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与他从政府中获得的收益相等。(2)特点:权力与义务对称(3)合理性:与私人产品相同,有收益,就要付出成本。税收就是私人享受公共产品的成本。获益水平的衡量:每个纳税人从公共服务中获益的水平。局限性:,第三 纳税能力原则及理解(1)定义要求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来确定其

8、应承担的税负。(2)衡量标准及困难收入、消费、财产?,收入税:由于对人税比对物税更显公平,而收入是对人税的税基,所以,就公平性而言收入税基是比较优越的。但对收入税基也有争议:其一是以单个人的收入为标准还是以一组人的平均收入为标准;其二是以总收入还是以扣除某些支出后的净收入为标准;其三是以货币收入还是以经济收入为标准;其四 是收入来源的争议。,消费税:以消费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消费意味着一个人对社会的索取,索取越多,纳税能力越强,就应该多纳税。另外,可鼓励储蓄和投资、抑制消费,有助于经济增长。但也有不足:消费税具有累退性。,财产税:以财产作为纳税能力的标准。优点:其一,人们可利用财产赚取收入

9、,通常一个人的财产越多他的支付能力就越强;其二,财产是造成贫富不均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财产征税,从根本上缓解贫富差距。局限性:可能助长高消费,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总结:对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都不可能作过于简单的解释或付诸实施。受益原则所要求知道的每个纳税者从支出方面的受益情况,纳税能力原则所要求知道的纳税能力都不是能简单确定的。在各国税收实践中,税收政策的制定绝大多数是以纳税能力原则而不是受益原则为依据的。根据纳税能力原则,收入、消费及财产都可作为税基,但都难免有片面性,绝对公允且准确的衡量纳税能力的尺度实际上难以找到,实践中以一种税基为主,兼顾其他,以弥补各自的缺点。,(二)公共收费的基

10、本原则 两大原则直接受益与自愿付费原则(联系与税收的区别理解:强制、无偿性)局限性费用标准不宜准确衡量;税费在现实操作中难以区分。(三)公债原则 1、信用性原则 2、与公共收费有偿性的区别(负担性、受益性),三、公共收入规模分析1.公共收入规模的衡量相对规模:公共收入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指标一:各级政府的公共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指标二:宏观税率:国家税收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只能近似表示。,2.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成正比(2)体制(3)政府职能的宽窄,越宽越多(4)税收管理水平(5)宏观经济这些的影响政策,3.公共收入规模的国际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

11、家结果:发达国家的公共收入规模普遍大于发展中国家原因:(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2)经济制度与管理体制的差别(3)发达国家公共福利支出多,4.公共收入规模的中外比较明显偏低。原因:(1)统计口径上的差异(2)经济发展水平低(3)分配体制不合理国家吸取能力的重要性,下降及其后果?,税收制度:国家规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和税收管理体制、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重要性:政府税务机关依法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工作准则和规程。职能:法律依据。,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设计,一、税收要素 税收制度:国家规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和税收管理体制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1.纳税人课税主体(1)法律上的纳

12、税人(2)经济上的负税人,2.课税对象(1)定义: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的标的物(客体)(2)三大对象收入:所得额,所得税商品;商品、劳务,流转税财产:财产的数量,财产税,(3)引申出的基本范畴税源:税款的最终来源税基:从量税、从价税税目:具体征收项目,3.税率(1)定义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课税的尺度)(2)种类比例税率:无论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一般运用于流转税。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又分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二、税收分类八类分类法 最基本的是按课税对象

13、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和流转课税。,流转税流转税是指以商品交换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计征流转税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其计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增值额、营业收入等。流转税是各国的主体税种,在税收总额中占较大比例。其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所得税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它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形成后,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在我国目前开征的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财产税是指以各种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它主要对某些财产发挥调节作用。我

14、国开征的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契税和准备开征的遗产税。,三、税制结构及其设计(一)税制结构选择税制结构:体现在税收体系中各项税种的配置,税源选择和税率安排上。优良的税制结构必然体现出税种配置、税源选择和税率安排的科学性,必然促进税收体系的公平和效率。税制结构选择:又称税制模式,包括税收制度的整体布局和分项构成,是各类税种、税制要素以及征收管理的整体体系。,2、税制结构的两种主要模式: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单一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只设置一个税种或以一个税种为主辅以少数几个性质相近的税种而构成的税收制度。复合税制:是指一个国家由多个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通常税收制度是复合税。,3、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三种模式

15、 现代各国税收制度中的主体税种,不是商品税就是所得税或者低税。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发展中国家以商品税为主体,石油国家以低税为主。各有优缺点。,以所得税为主:以希克斯和约瑟夫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更推崇所得税。优点:(1)所得税给纳税人带来的额外负担也就是经济效率的损害程度较商品税轻。(2)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一般不能像商品税那样可以通过调整价格的办法转嫁税负。政府可以针对性地利用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3)所得税作为一种经济的内在稳定器,可以起到较好的稳定经济的作用。局限性:(1)会抑制储蓄和投资;(2)税额计算较复杂,为偷税造成可乘之机;(3)税收征管实践中实际应税所得很难与理论保持一致。,

16、以商品税为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以商品课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优点:(1)范围广,税基宽,税源稳定,有利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2)征管难度小。(3)有利于刺激储蓄和投资局限性:(1)商品课税具有累退性,公平性差;(2)导致均衡产量减少;(3)税收负担回转嫁给低收入者。以低税为主:中东石油国家,收入不靠税收,4、各国税制模式的选择的依据:生产水平经济体制税收职能资源,(二)税制结构设计1、遵循的原则税收三大原则2、税种配置(解决三大问题)(1)税种配置的实质:研究各个税种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2)税种配置的关键:主体税种的选择(3)西方发达国家倾向于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依据,3、税源选择税源选择

17、的关键是处理好税本、税源、税收三者关系,不使税收侵蚀税本。税本、税源和税收之间的关系是,税本是税收来源的根本,税源是由税本产生的收益,税收则来自于税源,可以作为税源的有工资、地租和利润,如果以这三者作为税源,并将课税的额度限制在这个范围内,则一般不会损害税本;作为生产性资本的财产,属于税本的范畴,一般是不能作为课税对象的,否则就会损害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最终导致国民经济的萎缩,政府收入来源枯竭;一些非生产性的财产,是可以作为课税对象的。如遗产税、赠予税等。,4、税率安排(1)税率总体水平的确定拉弗曲线?(减税政策的理论依据)(2)税率形式的确定比例、累进税率,亦即效率与公平的抉策。,A,O,C,

18、B,税收收入,税率,图 拉弗曲线,D,E,(2)税率形式的确定税率形式的确定面临的选择有两种:比例税率和累计税率。如前所述,比例税率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实现,而累进税率更有助于收入的公平分配。所以,比例税率和累计税率本质上是效率和公平的选择。一般来说,商品税比较适合采用比例税率,而所得税更适合采用累积税率。就税率的总体布局而言,应视客观经济形势的需要而选择侧重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应适当降低税制的累进性。,(三)最佳税制及设计标准最佳税制涵义:一种税制已经处于不需要在进行任何能够获利的改革。(额外负担最小)现代经济学关于最优税制设计的三个标准 效率、中性、便于征收,

19、第三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谁是真正的税负承担者?一、基本概念1、纳税人与负税人(经济上与法律上)2、税收负担纳税的损失 正常与额外负担 直接与间接负担 货币与真实负担,3、税收转嫁(Shifting of Taxation)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提价或压价方式(改变价格的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税款转移给别人负担的过程。4、税负归宿税收转嫁后形成的负担分布结果就是税收归宿(Incidence of Taxation)。5、税负转嫁形式前转?后转?混合转?税收资本化?,前转又称顺转在经济交易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

20、费者的一种形式,即由卖方向买方转嫁。后转亦称逆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进价或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混转或散转税收转嫁均可有一次或多次。可以全部转嫁,也可部分转嫁。同一笔税款,一部分通过前转转嫁出去,另一部分通过后转转嫁出去。,消转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到措施降低生产费用,补偿纳税损失,从而使纳税额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不归任何人承担。税收的资本化政府如向资本品的收益征税,在这项资本品出售时,买主会将以后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从所购资本品价值中预先扣除,从而使资本品的价格下降,税收实际上将由资本品所有者负担。

21、重点或困难是回答:决定税负转嫁的因素是什么?以及能否转嫁?转嫁多少?,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法?假定:完全竞争市场、征收从量税1.“无关性定理”及理解,“无关性定理”及理解(1)涵义?对买者或对卖者征税的惟一差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例:对冰激凌蛋筒的销售征0.5元的税。首先看对买者征税:原价2元、现价2.5元,结果销量减少、卖者降价0.2元、买价为2.3元,谁支付了税?分摊:0.2+0.30.5。其次看对卖者征税:卖者有效价由2元降至1.5元、供给减少、需求不变、卖者提价至2.3元,谁支付税?分摊 0.20.30.5元(2)图形(3)结论,2.供求弹性与税收归宿需求和供给弹

22、性是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供需弹性及含义(调整能力强弱)需求弹性: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购买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商品和生产的供给量(生产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做出的反应程度,税负由买方和卖方分担的比例等于在供求曲线的相应范围内,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之比。即:供给弹性/需求弹性=买方负担份额/卖方负担份额,。Ed=(Q1Q0/OQ0)/(P2P0/OP0)Es=(Q1Q0/OQ0)/(P1P0/OP0)则Es/Ed=P2P0/P1P0,P2P0为买方负担份额,P1P0为卖方负担份额,(1)两种极端情况:1)税收全部由需求方负担:需求完全无弹性或供给完全有弹性。需

23、求完全无弹性,消费者的购买量不会因价格提高而有任何减少。供给完全有弹性,生产者的生产量会因价格的任何下降而减少至零。2)税收全部由供给方负担:需求完全有弹性或供给完全无弹性。,(2)供需弹性与税负转嫁1)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有利于买方2)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有利于卖方3)供给完全有弹性、需求无弹性全由买方承担税负4)需求完全有弹性、供给无弹性全由卖方承担税负,3、引申结论与判断(1)如果课税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易替代产品或用途狭窄的产品,消费者在税收转嫁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是奢侈品,易于被代替,税收不易转嫁到消费者手中。(2)如果课税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生产者在

24、税收转嫁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反之。(3)如果课税范围较窄,则课税产品的替代性较大,税负易向卖方转移。反之则反之。(4)从短期看,产品供给弹性远低于需求弹性,因此税负归宿有利于买方;长期则难以确定。(5)从价税适用原则,三、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法的不足一般均衡分析法1、定义2、税收的溢出与反馈效应假定:对某种产品征税后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由所有消费者与各行业劳动者共负)对资本要素收入征税后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产出效应;替代效应;)分析结论:三点,四、逃税的经济分析(一)税收征收的两种成本与纳税行为1、管理成本及特点定义?直接性。2、奉行成本及特点定义?间接隐

25、蔽性(二)逃税原因的经济分析 1、逃税的内在原因(1)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纳税意识欠缺(3)法律观念淡薄2、逃税的外在原因制度漏洞 税收征管模式不健全 惩罚力度不够,(三)逃税对经济的影响 1、税收收入减少 2、对财税的影响 3、破坏社会公平程度 4、税收道德弱化 5、资源配置发生扭曲 6、逃税活动会使官方统计的真实性受到破坏,(四)消除逃税的政策工具提高查出概率与罚款率第一 基本政策含义第二 查出概率与成本第三 罚款率及量化上的困难其它政策工具及不足降低税率,从源扣缴,非正规约束等,第四节 我国税制概况,一、我国现行税制的现状与问题1、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及现行税制特点(1)改革进程:

26、五次1953、1958、1973、1979 1993,1994(2)改革原则: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3)改革内容:实现税制简化,形成新的税制结构 新税制结构特点: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2、新税制存在的问题七个方面3、完善税制的构想完善税制的目标体现公平原则与完善税制(具体措施)体现效率原则与完善税制,二、加快推进费改税的改革1、改革目标、任务2、现有公共财政收入构成预算内、外收入,制度外收入3、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税轻费重、分配秩序紊乱第一 表现:非规范性与规范性政府收入的两足鼎立第二 规范性政府收费的内容4、税轻费重、以费挤税的后果5、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一 费改税的目的第二 费改税及其措施第三 规范费及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