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91985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3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龙兴坪,什么是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 纤维组织孪缩与粘连,可使关节活动范围障碍,影响肢体功能。,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加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适应证】,1.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如昏迷、完全卧床等;为避免关 节孪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的患者也需进行被动活动。2.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能够主动收缩肌肉,但因各种原 因所致的关节粘连或肌张力增高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低于3级

2、)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有氧训练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 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心肺功能。3.特殊情况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为保持其相邻关节的功能,可 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防治相邻关节的孪缩和肌肉萎缩,并为新的活动做准 备。,【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仪器设备】,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徒手训练包括自身和他人徒手训练。器械训练包括被动运动训练器、体操棍、手指活动训 练器、头顶滑轮系统和悬吊装置等。,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原则,(1)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决定训练的形式。如被动训练、主动-辅助训

3、练和主 动训练等。(2)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同时确保患者处于正常的身体列线;必要时除去影响活动的衣服、夹板等固定物。(3)治疗师选择能较好发挥治疗作用的位置。(4)扶握将被治疗关节附近的肢体部位以控制运动。(5)对过度活动的关节、近期骨折的部位或麻痹的肢体等结构完整性较差的部 位予以支持。(6)施力不应超过有明显疼痛范围的极限。(7)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解剖平面(额面、矢状面、冠状面);肌肉可拉长 的范围;组合模式(数个平面运动的合并);功能模式等情况下进行。(8)在进行训练中和完成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总体状况注意生命体征、活动部 分的皮温和颜色改变以及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等变化。,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适

4、用于肌力在3级以下患者,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动作。外力主要来自康复治疗师、患者健侧或各种康复训练器械。被动训练的目的是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痊孪肌肉、促发主动运动;同时牵张孪缩或粘连的肌脏和韧带,维持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为进行主动运动做准备。,训练流程,(1)患者舒适、放松体位,肢体充分放松。(2)按病情确定运动顺序。由近端到远端(如肩到肘、股到膝)的顺序有利于瘫 痪肌的恢复。由远端到近端(如手到肘、足到膝)的顺序有利于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回流。(3)固定肢体近端,托住肢体远端,避免替代运动。(4)动作缓慢、柔和、平稳、有节律。避免冲击性运动和暴力。(5)操作在

5、无痛范围内进行。活动范围逐渐增加,以免损伤。(6)用于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可出现酸痛或轻微的疼痛,但可耐受;不应引起肌肉明显的反射性痊孪或训练后持续疼痛。(7)从单关节开始,逐渐过渡的多关节;不仅有单方向的,而且应有多方向的被动活动。(8)患者感觉功能不正常时,应在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完成被动运动。(9)每一动作重复1O30次,每日2或3次。,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外力的辅助下,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助力可由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提供。这种运动常是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的形式。其目的是逐步增强肌力,建立协调动 作模式。,(1)由治疗师或患者健侧肢

6、体通过徒手或通过棍棒、绳索和滑轮等装置帮助患肢主动运动兼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特点。(2)训练时助力可提供平滑的运动;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随病情好转逐渐减少。(3)训练中应以患者主动用力为主并作最大努力;任何时间均只给予完成动作的最小助力以免助力替代主动用力。(4)关节的各方向依次进行运动。(5)每一动作重复10-30次每日2或3次。,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适用于肌力在3级的患者,主要通过患者主动用力 收缩完成的训练。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其目的是改善与恢复肌肉功能、关节功能和神经协调功能等。,(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的运动;根据病情选择体位。

7、如卧位、坐位、跪位、站位和悬挂位等。(2)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所需的关节活动;必要时治 疗师的手可置于患者需要辅助或指导的部位。(3)主动运动时动作宜平稳缓慢尽可能达到最大幅度用力到引起轻度疼痛 为最大限度。(4)关节的各方向依次进行运动。(5)每一动作重复10-30次每日2或3次。,连续被动运动(CPM),是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指标,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粘连和孪缩。,适应证,四肢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儒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人工 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后;关节孪缩、粘连松解术后,关节镜术后等。,禁忌证,连续被动运动如对正在愈合组织产生过度紧张时应慎用或推迟应用。,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对不同关节进行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可选用各关节专用的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器械。训练器械是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械组成。包括针对下肢、上肢、甚至于指等外周关节的专门训练设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