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92417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微生物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兽医微生物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兽医微生物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兽医微生物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兽医微生物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微生物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微生物学.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天津农学院动物医学,兽医微生物学,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兽医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天津农学院动科系动物预防医学教研室制作2003/02/28,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3,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细菌总论 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免疫基础 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免

2、疫技术及应用等。细菌各论 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真菌 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病毒 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性。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实验 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重要病原菌的认识,真菌与病毒培养测定等。,内容简介,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4,第十五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

3、第十六章 肠杆菌科第十七章 弧菌科第十八章 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第十九章 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第二十章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微需氧和厌氧菌第二十一章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第二十二章 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第二十三章 分支杆菌及相似属第二十四章 螺旋体第二十五章 霉形体第二十六章 立克次体及衣原体,第三篇,细菌学各论,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5,第二十四章 螺旋体,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第三节 蛇形螺旋体属第四节 密螺旋体属第五节 细螺旋体属,第三篇,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6,第一节 概述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能活泼运动的

4、原核单细胞微生物。它的基本结构与细菌类似,细胞壁中有脂多糖和壁酸,胞浆内含核质,以二分裂繁殖。依靠位于胞壁和胞膜间的轴丝的屈曲和旋转使其运动,这与原虫类似。所以螺旋体是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一类微生物。螺旋体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也有许多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大部分营自由的腐生生活或共生,无致病性,只有一小部分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7,1.形态与结构 螺旋体细胞呈螺旋状圆柱形,具有多个完整的螺旋。其大小极为悬殊,长可为5-250um,宽可为0.1-3um。某些可通过细菌滤器。细胞的螺数、螺间及弧幅各不相同,在分类上有意义。轴丝 螺旋体的

5、细胞中心为原生质柱,外有2-100根以上的轴丝,又称轴鞭毛或内鞭毛,现亦简称为鞭毛,沿原生质柱的长轴缠绕其上。轴丝夹在细胞壁外鞘和细胞膜之间。螺旋体通过轴丝而运动,主要有3种方式:沿长轴旋转,快速前进;细胞屈曲伸缩前进;螺旋状或蛇状前进。,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8,螺旋体具有不定形的核,无芽孢,核酸兼有RNA和DNA,以二等分横分裂法繁殖。染色特性 都是革兰氏阴性,多数不易着色。姬姆萨氏染色效果较好,可染成红色或蓝色。蓝色多属腐生性螺旋体。常用镀银染色法染色,使之变租而显黑褐色。也用印度墨汁或刚果红负染,螺旋体透明无色,背景衬有颜色,反差明显。以相差和暗

6、视野显微镜观察螺旋体效果良好。能检查形体又可分辨运动方式,甚为常用。,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9,2.培养特性 螺旋体的培养有的较为困难,多数需厌氧培养。但有些属种,特别是细螺旋体(又称钩端螺旋体)的培养并不难。个别致病性螺旋体可采用含血液、腹水或其他特殊成分的培养基培养。有些螺旋体尚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3.分类 螺旋体目,下分为两个科,即螺旋体科和细螺旋体科。细螺旋体科只有一个属,即细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螺旋体科又由螺旋体属、脊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和蛇形螺旋体属五个属组成。其中与兽医有关的主要有疏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蛇形螺旋体属和细

7、螺旋体属。,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0,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1,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 本属成员细胞呈螺旋状,长3-20um,um,每条菌体有3-10个不规则的疏松螺旋,有15-20根轴丝。以螺旋状推进方式活泼运动。用姬姆萨氏染液着色良好。易培养,微需氧或厌氧。伯氏疏螺旋体 是莱姆病(Lyme disease)的病原体。莱姆病最早于1975年在美国的莱姆镇发现,故而得名,现己遍布全世界。此病由硬蜱为传播媒介,感染人和犬、牛、马等动物,致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8、,12,1.生物学特性 菌体细长,长约20-30um,直径约0.2um,有4-20个大而宽疏的螺旋。其鞭毛缠绕着菌体,位于外膜和胞浆膜之间,称之为轴鞭毛。2.致病性 伯氏疏螺旋体致人、犬、牛和马的关节炎,被硬蜱叮咬的部位呈圆环状疹块,之后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可见破行、关节肿胀,发热及淋巴结肿大。硬蜱在吸吮感染动物的血液之后,便可在数年内都具有传染性。啮齿动物是伯氏疏螺旋体的天然贮主。,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3,3.微生物学检查 蜱叮咬部的附近皮肤、患病关节的关节液可用于病原学检测。用暗视野显微镜或作姬姆萨染色等可观察到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培养困难,可

9、用改良的Kelley氏培养基分离培养,培养物每周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血清学诊断可行。ELISA最为常用。犬在感染4周后即可测出抗体,3个月后抗体达高峰,此时犬可持续感染。抗体滴度维持高水平至少18个月。PCR、限制性酶切及DNA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手段亦用于诊断。,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4,4.防治 强力霉素或阿莫西林可用于莱姆病的治疗,但只能一定程度缓解病损,并不能完全消灭伯氏疏螺旋体。在疫区可预防接种。有两种疫苗,一种是全菌灭活疫苗,有不良反应,效果不好。另一种亚单位疫苗,为纯化的OspA。用它免疫犬可产生抗体,当蜱吸血时,伯氏疏螺旋体被抗体阻断,不能

10、从蜱的中肠向唾液腺移行,从而使蜱不再感染新的吮血对象。,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5,第三节 蛇形螺旋体属 蛇形螺旋体属是一个新属,包括猪痢蛇形螺旋体和无害蛇形螺旋体。本属特性 细胞呈疏松、规则的螺旋形,长7-9um,um。有8、9根轴丝,呈屈曲和蛇形运动或移位运动。有机营养。可在含10胎犊、犊牛或兔血清的酪蛋白胰酶消化物大豆胨汤(TSB)或脑心浸液汤(BHIB),36-42厌氧生长。在TSB 血液琼脂平板,38培养48-96h形成扁平、半透明的菌落,大小0.5-3 mm,可呈现微弱或强溶血。,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1、16,猪痢蛇形螺旋体1.致病性 猪痢疾又称血痢、黑痢、出血性痢疾、粘膜出血性痢疾等,由猪痢蛇形螺旋体引起,最常发生于8-14周龄幼猪。主要症状是严重的粘膜出血性下痢和迅速减重。特征病变为大肠粘膜发生部液渗出性(卡他性)、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经口传染,病的传播迅速,发病率较高(约75)而致死率较低(5-20)。2.形态结构及染色特性 本螺旋体形态结构与其属的描述一致,菌体多为2-4个弯曲,两端尖锐。革兰氏阴性,姬姆萨氏和镀银法均能使其较好着色。,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7,3.培养特性 严格厌氧,一般厌氧环境不易培养成功,必须使用预先还原的培养基,并置于含

12、的H2(或N2)和CO2(二者比例为80:20)混合气体以及以冷钯为触媒的环境中才能生长。对培养基要求苛刻,通常使用含10胎牛(或犊牛或兔)血清或血液的TSB或BHIB培养基。在TSB血液琼脂上,3848-96min可形成扁平、半透明、针尖状、强溶血性菌落。4.抗原与免疫性 猪痢疾密螺旋体有两种抗原成分:脂多糖、蛋白质(特异性)。该菌有8个血清型。自然发病猪康复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具有一定的保护力。,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8,5.微生物学检查(1)直接镜检 有以下3种方法。染色镜检:以病猪的新鲜粪便粘液,或病变结肠粘膜刮取物制成薄涂片,染色镜检。多用

13、姬姆萨氏法染色法。也可用印度墨汁作负染或镀银染色法染色镜检。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活体检查:待检样品与适量生理盐水混合后制成压滴标本片,用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下镜检。若每个高倍视野中见有2-3个或更多个蛇样运动的较大螺旋体即可确诊。,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9,染色组织切片检查:将采集的病变肠组织先用10甲醛缓冲液固定后切片,再用维多利亚蓝染色法染色。镜检时可见螺旋体大量存在组织表面及粘液囊腔内,有时数量多到堆积成网状。(2)分离培养:分离培养方法。过滤培养法:将样品作5-10倍稀释,轻度离心,上清用0.8um和0.45um滤膜依次过滤。取滤液直接涂布接种于鲜

14、血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37-38培养3-6d,每隔2d检查1次,当观察到平板上出现溶血现象时,即可挑取可疑菌落,作成悬滴或压滴标本,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0,6.防治 对猪痢目前尚无可靠或实用的免疫制剂以供预防之用。普遍采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控制此病,培育SPF猪,净化猪群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手段。第四节 密螺旋体属(自学)第五节 细螺旋体属 细螺旋体属成员是一大类纤细、螺旋致密,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的螺旋体,故常称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大部分营腐生生活,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生环境中,无致病性。一部分为寄生性和致病性的螺旋体,可引起人和动物

15、的细螺旋体病。,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1,1.形态结构与染色特性 呈纤细的圆柱形,长6-20um,um,um,至少有18个弯曲细密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可弯曲呈钩状。其运动形式多样,能翻转和屈曲运动,也可沿其长轴旋转而快速前进。细胞壁结构与革兰氏阴性杆菌相似。外膜位于原生质柱和轴丝外层,相当于细菌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镀银染色法和刚果红负染较好。用暗视野显微镜较易观察其形态和运动力。,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2,2.培养及生化特性 需氧,对营养要求不高,较易人工培养。在含血清和蛋白胨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钩体某

16、些菌株能产生溶血素。3.抵抗力 钩体pH中性湿土和水中可存活数月,该病主要经水源传播。对热和酸碱环境抵抗弱,4530min,5010min,6010s即可致死。4冰箱中可存活1-2周,-70可保存2年多。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和青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性。4.抗原结构 抗原分两种:表面抗原(P抗原),为多糖蛋白复合物,具有型特异性。内部抗原(共同抗原,S抗原),系类脂多糖复合物,具有属特异性。,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3,5.毒力因子 本病为动物源性疾病。毒力因子主要有:吸附物质、溶血素、内毒素样物质、细胞毒性因子。6.感染途径及其所致疾病(1)传染

17、源 钩体可感染大部分哺乳动物和人。已从50多种动物检出钩体,其中鼠类和猪是钩体的主要贮存宿主和传染来源,排菌期长。(2)感染途径 人和家畜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污染源而被感染。途径:(1)损伤的皮肤黏膜,最为常见;(2)口腔、咽喉头和肠道粘膜;(3)动物咬伤或吸血昆虫的叮咬,引起感染;(4)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4,(3)易感动物及症状 在家畜中以牛和羊对钩体的易感性最高,其次为马、猪、犬、水牛和驴等,许多野生动物,特别是鼠类易感。钩体病临床表现:急性病例的主要症状为发热、贫血、出血、黄疸、血红素尿及粘膜和皮肤坏死;亚急性病例可表现

18、为肾炎、肝炎、脑膜炎及产后泌乳缺乏症;慢性病例则表现虹膜睫状体炎、流产、死产及不育或不孕。(4)钩体病的病程 约持续7-8d的钩体菌血症(前期发热)阶段和持续2-3月或更长时间的钩体菌尿期(后期无热)阶段。在前期阶段,钩体于血、肝、肾和脑脊髓液中,而后期于肾内长期繁殖,经尿排出。,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5,7.微生物学诊断 最后诊断有赖于微生物学检查。检查病料:即发病7-8d内(菌血症、发热期)可采集血、脑脊髓液,剖捡可取肝和肾;发病7-8d后(退热、菌尿症期)采集尿液,死后为肾。方法:(1)直接镜检 可分2种方法:暗视野活菌检查:将病料差速离心集菌压

19、滴标本片镜检。如在暗视野中见有钧体菌的典型形态与运动方式,即可确认为钩体。染色镜检:多用改良镀银法和媒染法。前者使钩体呈深黑色或灰色。后者,钩体呈紫红色。姬姆萨染色片中钩体呈紫色。,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6,(2)分离培养 钩体的培养基很多,常用的有柯氏培养基等培养基。病料接种后,置28-30温箱内培养,每5-7d观察钩体生长情况并取样镜检,连续四周(最多至3个月)末检出钩体者可作阴性处理。(3)动物接种试验 可用于病料内钩体的分离,又可作为菌株毒力测定。动物常用体重150-200g幼龄豚鼠或50-60g金黄仓鼠。一般在接种后1-2周动物出现体温升高和

20、体重减轻,此时即可剖检,取其肾和肝进行镜检和分离培养。主要病变为内脏出血和皮下出血、黄染。,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7,(4)血清学检查 a.显微凝集溶解试验有高度型特异性,既是诊断钩体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又是钩体分型的主要方法。b.补体结合试验。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d.SPA协同凝集试验等用于钩体菌株鉴定、分型、抗原变异等的研究。8.免疫 疫苗有良好的免疫预防效果。初次免疫2d后,应进行再次接种,以后可每年接种1次。所用疫苗应与引起发病的菌株同型,或使用多价疫苗。母牛免疫接种后可使犊牛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在出生后数月内不受感染。,第24

21、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8,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螺旋体?它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有哪些?目前的分类概况如何?2疏螺旋体属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伯氏疏螺旋体引致何病?如何诊断?3蛇形螺旋体属与密螺旋体属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该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猪痢蛇形螺旋体应如何分离培养?4钩端螺旋体的形态及培养特征有哪些?它们的抗原结构与其血清学分类有何关系?钩体的分类有何进展?5概述钩端螺旋体的致病因素及其主要特征,动物钩体病有哪些特点?有诊断意义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第24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9,感谢观看此片欢迎指导,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