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十防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92809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十防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冬季十防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冬季十防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冬季十防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冬季十防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季十防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十防培训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冬 季 安 全 生 产“十 防”夏子街采油站,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只有防而不实没有防不胜防,防冻凝,防疾病,防油气泄漏,防井喷事故,防工伤,防火灾爆炸,防坠落,防交通事故,冬季“十防”,防中毒,防触电,一、防火灾爆炸,1、加强防火防爆、防触电安全知识教育,尤其是进入油气区、储罐区等易燃易爆区域施工作业时要严格禁止烟火,加强动火控制,严格执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2、消防设施及器材在入冬前要全面检查,严防冻裂,岗位员工对消防器材要做到“三懂四会”。易燃易爆区域要按要求配齐消防设施,并加强维护保养,确保灵敏可靠。3、冬季照明线路必须符合安全标准要求,严禁设备及线路超符合使用。各单位对承包商要加强教育和

2、检查,严禁在工地临设内使用电炉子、电热管取暖做饭。4、要加强拉运油品车辆的管理,拉运油品的车辆必须做到“三件”(防火帽、灭火器、接地链)齐全,有车辆单位要加强对车辆“两证”、“三件”的检查和配备。,5、要加强对各生产、办公场所的防火检查,对动火、用电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杜绝火灾和触电事故发生。6、严格履行动火作业票制度,动火前落实安全措施,加强可燃气体监测,确保安全。7、严格执行用电管理规定,禁止值班室内多种电器同时使用。8、禁止在电暖气上烘烤工服、手套等易燃物品。9、在防火、防爆区域内严禁吸烟,杜绝各类火种。,二、防触电、漏电,1、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加强对临时线路、生产和作业现场用

3、电设备设施的管理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用电设施和电源线路。2、组织开展用电安全检查活动,彻底清理乱拉乱接、闸刀保险等用铜丝、保护设施与设备部匹配等违章用电现象。,三、防工伤,1、为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各单位必须加强 与节日及冬季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标准、操作 规程的学习,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冒险蛮干现象的发生。在发生重大险情和事故苗头的情况下,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排除险情。2、加强新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对达不到操作标准的人员一律不许上岗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结合冬季生产工作特点,要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岗位操作卡,各生产班组

4、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3、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防护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对施工作业中的特殊情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施工中人员不受伤害。,四、防井喷事故,1.选择压井液和压井方法(1)压井液选择 修井压井液的性能参数中,主要是密度选择。选择压井液密度的基本原则是既能满足控制井筒压力的要求,又能确保对气层的伤害最小。(2)压井方法选择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灌注法、循环法和挤注法三种。灌注法是往井筒内灌注部分压井液就能满足压井需要,此方法多用于井底压力不高,作业施工工艺简单,且作业周期不长的井。循环法是将压井液泵入井内,在井筒油套之间的连续回路中进行循环

5、,将设计密度的压井液替入井筒建立平衡。挤注法是从井口向井筒内挤柱压井液而无返出。此法是在不能采用循环法和灌注法的情况下采用。2.配置足够压井液根据设计配置符合条件的压井液,对于无明显漏失的井,配置液量为井筒容积的1.52倍。3.压井、循环压井过程中进行进、出口排量、漏失量、喷吐量的计量。压井液应充分循环,达到进出口性能一致,停泵观察。停泵后发现有外溢或有喷势,应再循环排气观察,直到井内平稳。4.选择安装防喷装置根据地层压力选择安装合格的防喷装置。,5.起下管柱起下管柱是作业施工的重要工序。如操作不当,会诱发井喷。操作时应注意:(1)起下管柱过程中要保持井内液面高度,随时观察井口气显示,发现溢流

6、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处理。(2)按起下管柱操作规程平稳操作。(3)起、下异径工具(工具外径超过套管内径的80%)严禁猛提猛放,防止产生活塞效应而诱发井喷。起带封隔器的管柱前,应先解封,如解封不好,应进行多次活动试提,严禁强行上起。6.不压井、不放喷作业为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压井对地层的伤害,采取不压井作业的井喷预防:(1)高压井实施时,井口必须安装完善的井控装置(高压旋转自封、全封、半封及高压伸缩补尝装置等)及加压装置(不压井起下管柱装置)。全套装置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同时井内管柱须连接相应的井底开关,并确保灵活好用、开关自如。(2)低压井施工时,井口应安装中、低压自封。(3)起下油

7、管过程中随时观察井口压力及管柱变化。当超过安全工作压力或发现管柱自动上顶时,应及时采用加压及其他有效控制措施。7.发现溢流及时关井、处理在作业过程中,有专人观察溢流,发现溢流及时报告,迅速关井。关井后,根据不工况采用相应的压井处理方式,建立井内平衡。,五、防交通事故,1、开展冬季行车安全教育,并根据冬季行车特点,制定一套冬季行车管理办法。针对车型的安全要求,落实防冻、防滑、防雾、防火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冬季行车安全意识。2、认真贯彻落实车辆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车辆的换季保养工作,要采用符合冬季使用的润滑油和制动液、发动机和散热器外壳安装防寒保温罩,尤其是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必

8、须完好可靠,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3、教育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和职业道德,严禁酒后开车、无照驾驶、疲劳驾驶、不“强超强会”,礼让三先确保行车安全。4、车辆在冰雪路面上行驶一定要控制好车速,对道路安全状况必须观察清楚,确保行车安全无误的情况下方可行车。不准高速行车,不准急打方向,不准使用紧急刹车,不准急加、急收油门。新交通法扣分规则。,驾车出行方便的同时要时刻意识到危险存在,六、防油气泄漏,1、安装固定式检测探头(主要以处理站为主)和报警装置。2、拉油、卸油过程中要确保装、卸时间,以免管线内残液流出。3、制定合理的巡检制度,严格按制度进行工艺管线、设备日常巡检,发现泄漏立即处理。4、修井现场

9、做好井控工作,排污池、放空处均铺设防渗膜,并做好地面原油回收、油泥处理工作。5、井区内严禁乱扔油手套、油布、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七、防冻凝、滑跌,1、要为员工配备适当的冬季劳动防护用品及应急用品,针对冬季作业面容易结冰、结霜、易滑的特点,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滑措施,及时清理施工作业面、梯子踏板、走道灯工作面的积水、积雪和冰霜,防止滑倒、跌伤。2、切实落实设备设施的防冻措施,认真做好各类设备设施油水气路和防冻防堵保护,及时更换适于冬季的柴油、机油等油品。3、在进行高空作业、起重作业和机械操作时,对使用的梯子、登高面、吊装部位必须采取防滑措施。接触金属物体时,应带好防护手套,凡遇有大风、雨雪等恶

10、劣天气时,严禁进行高处、起重作业。4、对所有值班车辆暖气、防滑轮胎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到暖气正常,配备防滑轮胎,行车时遇到雨雪天气、湿滑路面要减速慢行。5、停用的设备设施要切断电源,及时放空,防止冻坏设备。6、站区值班室、计量间、工艺管线、井口设备等要配备合适的保温设备,如电热带、电暖气、保温盒等。,八、防中毒,1、封闭的场所必须有通风换气措施,在设备、容器、地沟等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先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坚决杜绝未进行检测盲目进入受限空间的行为发生。2、在有毒有害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护用具,并且监护必须到位,现场必须配备检测仪器和空气呼吸器等应急救援设施。3、进入缺氧或有毒

11、有害的受限空间时,应将与其相通的管道加盲板隔绝,隔绝后要仔细对管道检查,防止因冬季管道内冻凝的介质溶化后泄露。,九、防疾病,1、保持空气流通,天气再冷,也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人员较密集的场所如办公室、公寓、餐厅等区域更应保持足够的通风换气时间,2、作息保持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不要熬夜过度疲劳,坚持室外锻炼,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可适当地进食醋大蒜之类的食品,保持足够的抗病能力,3、注意自身保温,要注意冷暖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防止感冒,消除削弱机体抗病能力的危险因素;剧烈体育活动后出汗更不要猛然间脱去棉衣,造成体温骤降,引起感冒,4、坚持户外活动,户外运动和冷空气的刺激对于

12、增强人体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很有帮助。冬季可以选择风小,阳光充足,一天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在户外运动。,5、饮食科学合理,饮食上坚持多样,平衡,适量的原则。避免偏食,挑食和饮食单一。冬季因为空气干燥,可以适当饮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抗感冒的作用。同时豆制品,鱼虾蛋类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6、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少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地方,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或传染病患者,减少被传染的机会。感冒或传染病患者尽量戴上口罩。,九、防疾病,十、防坠落,防坠落,人员防护,设备设施防护,恶劣天气防护,大风、沙尘暴、雨雪等恶劣天气下,尽量避免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时需配备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等防坠落措施,进行高处作业的设备设施需采取防护栏、防护圈、扶手等防坠落,分享完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