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97082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九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单元溶液,考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的、_的混合物。(2)组成。溶质:_的物质,状态可以是_、_或_。溶剂:能_的物质,_是最常用的溶剂。(3)特征:_性、_性。,均一,稳定,被溶解,固体,液体,气体,溶解其他物质,水,均一,稳定,【思考】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提示:水、酒精等都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但由于是纯净物,故不是溶液。,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有_、_等。(2)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有_等。(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有_等。,浓硫酸,氢氧化钠,硝酸铵,氯

2、化钠,3.乳浊液与乳化现象:(1)乳浊液: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_;其特征是_、_。(2)乳化作用: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_,使油和水不再分层的现象;其特点是能_。,小液滴,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细小的液滴,稳定存在,【特别提醒】乳化与溶解的分散状态不同,植物油能被洗洁精乳化成细小的油滴;植物油在汽油中溶解,分散在汽油中的是植物油的分子。,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判断依据。,不饱和,饱和,(2)二者转化的条件和方法(对于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增加,蒸发,降低,增加,升高,2.结晶:(1)定义:溶质从溶液中以_的形式析出的过程。(2)常用

3、方法。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的物质。,晶体,不大,较大,考点三: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_,某固体在_溶剂里达到_时所溶解的质量。(2)影响因素。内因:_的性质。外因:_。,一定温度下,100 g,饱和状态,溶质和溶剂,温度,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如KNO3。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如_。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如_。,显著增大,不大,NaCl,减小,Ca(OH)2,(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易溶,可溶,微溶,难溶,2.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压强为101 kPa

4、、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_水中达到_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内因:_的性质。外因:温度和压强。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随压强的增大而_。,1体积,饱和状态,溶质和溶剂,减小,增大,考点四:溶液的浓度1.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与_之比。(2)公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其中,溶液质量=_质量+_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溶剂,【特别提醒】溶质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溶质质量。,2.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实验用品:_、_、_、_、药匙等。(2)实验步骤。_、_、_、溶解。3.用浓溶液稀

5、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溶液:(1)实验用品:_、_、_、_。(2)操作步骤:_、_、_。,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计算,称量,量取,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计算,量取,混匀,考点一:溶液1.溶液的组成及特征:(1)组成:溶液属于混合物,从宏观上看,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从微观上看,溶液由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构成。(2)特征:从宏观上看,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从微观上看,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并且在不停地运动。,2.溶液性质的易错、易混点:(1)溶液都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碘酒是棕黄色的。(2)溶液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6、,不是绝对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液也会发生改变。,(3)溶质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但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4)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3.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考向1溶液的形成与性质【典例1】(2015泰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解析】选C。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A说法不正确;溶液是一种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B说法不正

7、确;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C说法正确;溶质有的以分子的形式、有的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D说法不正确。,考向2溶解过程的热现象【典例2】(2014云南中考)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A.B.C.D.,【关键提示】(1)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2)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3)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解析】选B。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氧气,会使气球膨胀起来;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8、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NH4NO3粉末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考向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典例3】(2015成都中考)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2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解析】选A。60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也可能会析出晶体,故A错;固液共存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硝酸钾溶液降温时析出了晶体,说明其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C正确;硝酸钾的溶

9、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故D正确。,【备选习题】(2014佛山中考)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解析】选C。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说明原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剩余的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由于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相等,但溶液质量减少,所以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知识拓展】溶液的分类(1)浓溶液和稀溶液。为了粗略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

10、溶质含量的多少,人们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溶质相对溶剂来说多则浓,少则稀,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溶解是否达到溶解的最大限量进行分类。达到溶解的限量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考点二: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2)标准:在100 g溶剂里。此处100 g是溶剂的量,而不是溶液的量。,(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多溶解的质量。(4)单位:溶解度是所溶

11、解的溶质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1)意义。,(2)应用: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总结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确定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考向1溶解度的概念与意义【典例1】(2013成都中考)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B.20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

12、.20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好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根据溶解度的概念,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其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100 g为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考向2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典例2】(2015南京中考)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 g水加入15 g甲物质中,可得到65 g溶液D.要使

13、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解析】选D。A选项中没有具体到相应的温度,无法进行比较大小;B选项中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相应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选项中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那么50 g水中只能溶解10 g甲物质,可得到60 g溶液;D选项中蒸发溶剂可以使乙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备选习题】(2014聊城中考)如图是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2)a点的含义是;(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4)从A、B的混合物

14、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方法。,【关键提示】(1)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曲线变化平缓,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解析】(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一定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由A曲线可以看出t1时,A的溶解度为25 g。(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比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4)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降温时会有大量的A析出,而B留在滤液里,因此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来提纯A。答案:(1)25(2)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

15、度相等(3)B(4)降温结晶,【方法归纳】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选择结晶的方法或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1.陡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取降温结晶;并可采取降温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2.缓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并可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3.下降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并可通过升温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4.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型的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考点三: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

16、算1.常用公式:(1)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溶液的稀释计算。Aa%=Bb%=(A+m水)b%(A、B分别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a%、b%分别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m水表示加入水的质量),3.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1)解题关键:认真分析反应前后溶液的组成情况,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所需的溶质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注意问题:若反应过程中有气体、沉淀或反应物中有不参加反应的杂质等情况时,可以利用质量守恒法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即: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

17、的质量-反应物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质量。,考向1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典例1】(2015泉州中考)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1)现要配制12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kg;(2)用6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kg。,【解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2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的质量为120 kg20%=24 kg。(2)设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60 kg20%=x12%,解得x=100 kg。

18、答案:(1)24(2)100,【拓展延伸】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考向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典例2】(2015临沂中考)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为测定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 g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关系图。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1)15.0 g黄铜材料中含锌g。(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关键提示】(1)由函数图象确定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消耗

19、稀盐酸的质量。(2)由氢气的质量计算消耗锌及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结合函数图象确定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 g,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40.0 g,根据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消耗锌及40.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从而可以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消耗锌的质量为yZn+2HCl=ZnCl2+H265 73 2y x 0.2 g x=7.3 g y=6.5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8.3%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3%。答案:

20、(1)6.5(2)18.3%(计算过程见解析),实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必记基础知识:(1)用固体与水配制的实验过程。,(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配制)前后,溶液中_不变。,溶质质量,2.问题探究:(1)用固体和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实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从操作看可能是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b.量水时仰视读数;c.溶解时,所用烧杯内有水。从其他因素看可能是a.药品不纯;b.计算错误。,(2)用固体和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实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从操作看可能是

21、:a.称量时,右盘放纸左盘没放纸;b.调整平衡时,天平指针偏右;c.量水时俯视读数;d.向烧杯内倒水时将少量水洒出等。从其他因素看可能是:a.砝码生锈了;b.计算错误。,【典例】(2015滨州中考)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2)图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在标尺位置见下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g;,(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 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解析】(1

22、)根据用固体溶质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应先进行氯化钠的称取,倒入烧杯,然后量取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最后进行溶解,故操作顺序为;(2)图的操作为用药匙取用固体氯化钠;(3)砝码的质量为10 g+5 g=15 g,游码的质量为3.2 g,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15 g+3.2 g=18.2 g;(4)砝码质量因有缺损而变小,故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小于实际所需的质量,导致所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0%。答案:(1)(2)药匙(3)18.2(4)小于,【中考警示】“溶液配制题”解题失分点及应对策略仪器的选取、操作正误判断及误差判断和原因分析是学生的难点和失分点,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明确:(1)明确所配制的溶液是固体和液体还是液体和液体,从而确定步骤和仪器;(2)明确造成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原因,然后对照题目信息作出判断;(3)特别注意:量筒只能用于定量取用液体,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托盘天平一般用于称取固体药品的质量,不用于称取液体的质量;搅拌时用玻璃棒而不能用温度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