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97850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知识清单一、诗歌的分类,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分,抒情诗,叙事诗,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人、事抒情,借景抒情,描述抒情,按形式分,诗歌,格律诗,散文诗,自由诗,按时期分,古代诗歌,古诗、楚辞、乐府诗,元曲,宋词,唐诗,旧体诗,现代诗歌(1919年“五四”创始,新诗(即新体诗),诗,古诗(唐以前诗歌),楚辞:具有浓郁楚地色彩,代表作离骚,四言古诗: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乐府诗:标题有“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如木兰诗短歌行,古代诗歌,近体诗(形成于唐代),古体诗,绝句,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词(又称“诗余

2、”“长短句”)两宋成就最高。,七言律诗,排律,散曲,杂剧,小令(短小的曲子),套数,二、诗歌内容分类 及赏析要点,怀古诗一般以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为主要内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押平击社会现实。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一、怀古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1、形式标志,(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

3、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2、内容特点,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方法上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这类诗的题目:(1)以物象为题(2)咏(题、赠、赞)+物象,二、咏物诗,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2、内容特点,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

4、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三、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和其他写景诗。,1、内容范围,2、写法特点,3、分析重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景物特征,(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晋升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入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寄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发展起来了

5、,形成一种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四、战争诗,题目中多出現“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1、形式标志,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多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表现战争特征的事件以及战争中人们的心理。,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戌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別多,这类诗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

6、思乡,或写闺中怀人。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別;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五、行旅诗和闺怨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行旅诗,2、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宦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別绪,忧愁伤感;三是表宫中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別看重离別。离別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別,因此离情別绪就成为古

7、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別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別之情,有的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情别绪,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六、送别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1、形式标志,2、基本主题,3、分析重点,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与对友人的担忧思念。,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三、诗歌中常见景物 的象征意义,四、答题技巧,(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8、4)某字能否改为某字?,1、【变式设问】,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的手法(修辞);第二部,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剧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传神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思路点拨】,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在结构上起作用)。,3、【答题模板】,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4、【例题】,1、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9、,2、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的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1)这句诗好在哪里?(2)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3)X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1、【变式设问】,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指出写景的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有时还需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2、【思路点拨】,某句诗用了的手法

10、,写了的内容(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什么变得怎么样,具有的优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3、【答题模板】,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例题】,(1)遭逢:指自己遇到朝廷的选拔。(2)起一经:是指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1256年,文天祥以进士第一名的身份入朝为官。(3)周星:岁星,即木星。木星每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所有古人用周星借指十二年。(4)惶恐滩:赣江十八滩之一,以水流湍急而著称。(5)汗青:这里特指史册。,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

11、浮沉雨打萍”做简要赏析。,这两句诗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手法,把国家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的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1)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1、【变式设问】,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2、【思路点拨】,诗歌描绘了意象,营造了的氛围,组成一幅的画面。,3、【答题模板】,(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12、2)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1、【变式设问】,第一步,明确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思想、心理特征和身份;第二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第三步,联系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是什么。,2、【思路点拨】,定性(“xxx是什么的”形象)+分析(结合诗词内容,抓住细节特征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具体分析诗词使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注意:“什么的形象”是定性词,要准确概括形象的特征。,3、【答题模板】,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例题】,幽篁(hung):幽深的竹林。啸(xi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深林:指“幽篁”。相照:与“独坐

13、”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赏析诗中诗人的形象。,诗人是一个独处竹林,可以自由自在的弹琴唱歌,但又有些孤独寂寞的隐士。,(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请指出这首诗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并举例分析说明。(3)此诗(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1、【变式设问】,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等;(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同、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

14、描写、议论、抒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2、【思路点拨】,这首诗(某联、句)用了的手法,写了的内容(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进行组合),使什么变得怎么样,具有的优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3、【答题模板】,注意: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4、【例题】,(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

15、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戍(sh):守边。(2)关河:关塞、河流。梦断:梦醒。(3)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4)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5)鬓:鬓发。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4)这首诗寄托了诗人

16、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变式设问】,要准确的评价一首诗的思想主旨、情感态度,应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作者、注释和诗词中的形象(人物、景物、事物)、事件、典故、诗词题目及直抒胸臆的的字句等仔细揣摩,根据形象的特征、景物的色彩、事件的性质、典故的内涵及诗歌语言风格,揭示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主旨、情感态度。,2、【思路点拨】,诗中描绘了(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进行组合)的内容,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答题模板】,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4、【例题】,(1)沈佺期:唐代诗人。(2

17、)平仲:银杏的别称。(3)浮客:游子。诗人自指。,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1)这是一首哲理诗,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请说出某联(句)蕴含的哲理。(3)你觉得这首诗蕴含着什么样的哲理?,1、【变式设问】,第一步,点出诗中描绘了什么形象(景物、事物);第二部,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这个形象的什么特点;第三步,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现了什么生活哲理。,2、【思路点拨】,这首诗(某联、句)描绘了的形象,运用了的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蕴含了的生活哲理。,3、【答题模板】,游山西村 陆游

18、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4、【例题】,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t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u)门:敲门。,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哲理:这句

19、诗描绘了作者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表现的哲理是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五、复习巩固,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本诗以 字统领全篇,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雄心壮志。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宏伟的政治抱负,宽广的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实写诗人所见之景句子是:();();()虚写的句子是();()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次写

20、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洪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树木百草,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苍凉慷慨,悲壮激昂,4、第二至第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5、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互文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伟的报复。,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6、诗中的“若”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两个“若”字表明这是写的虚景。是作者的想象之景,

21、有助于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更能突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宏伟的政治抱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这首诗开头一句写景,除了点名时令外还有什么作用。2、首句有哪些意象()3、最后两句运用了()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之情。4、从那些诗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偏远(),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别情绪,扬花,子规鸟,拟人(想象),同情关怀(思念关切),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5、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明月人的特征,月似乎也成了有情之物,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

22、切。,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诗人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D,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

23、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未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做反衬的。,D,3、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伟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

24、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D,4、赏析“朝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阔”字在诗句中是宽阔、开阔的意思。“阔”字神的表现了出了水面广阔无垠,营造出了一种恢弘壮阔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了诗人的豁达心境。,5、“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用的极妙,请简要赏析。,“悬”字在诗中是笔直高挂的意思,传神的描绘出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画面。,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

25、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生”字和“入”字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透漏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最能突出的表达这种思想感情?,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直接的景象是:与“夕阳”相呼应的是:与“天涯”相呼应的是:最能触发旅人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26、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作者 的心情。,枯藤,老树,西风,昏鸦,古道,人家,在旅途中寂寞悲凉,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游子”的思乡愁绪,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A,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D,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这首小令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条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