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类比.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02241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0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类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类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类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类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类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类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类比.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4,2.4 质量、动量和热量传递的类比,2.4.1 湍流边界层内的三传过程,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241 湍流边界层内的三传过程,在湍流边界层中,除因层流之间相对位移而引起的摩擦切应力 之外,还由于流体质点的不规则运动在层流之间必然要引起的传递过程。以动量传递为例,这种由于湍流混合而引起的切应力称为湍流切应力,用 表示。因而在湍流中,总切应力可表示成(2.4-1),2023/9/24,式中层流切应力。而湍流切应力通常比层流的大好多倍,且其值的大小与流动方向上的脉动程度有关。可以证明,平均湍流切应力(2.4-2)式中,和 分别为x方向和 y方向的脉动

2、速度。设想有一个湍流微团位于平面 上方或下方,到平面的距离为,如图2-8所示。,241 湍流边界层内的三传过程,2023/9/24,这些微团在参考面前后运动,增强了湍流切应力效应。在 处,速度近似为在 处,速度近似为普朗特假定湍流脉动量 是同上述两个量的平均值成正比的,即,241 湍流边界层内的三传过程,2023/9/24,这里的 称作普朗特混合长度。普朗特还假定 与 具有相同的数量级,所以,式(2.4-2)可以写成式中,称为湍流动量扩散系数,其数值仅取决雷诺数和流动的湍流程度等因素。据上分析,式(2.4-1)可以写成(2.4-3),241 湍流边界层内的三传过程,2023/9/24,仿动量问

3、题的研究,湍流中的热量传递可类似用下式表示(2.4-4)式中,为湍流热扩散系数;为热扩散系数。同理,湍流中的A组分质量传递可类似用下式表示(2.4-5)式中,为湍流质扩散系数。,241 湍流边界层内的三传过程,2023/9/24,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由于湍流流动的机理十分复杂,所以EM、EH和ED都无法用纯数学方法求得,一般均应用类比法来解湍流流动问题,即根据摩擦系数,由类比关系推算出换热膜系数及传质膜系数。,2023/9/24,在讨论传递现象相似时,对系统作如下假设:系统具有等物性参数;系统中不产生能量和质量;忽略辐射作用;无粘性损耗;进行低速率的质量传递,所以对速度分布无影响。一雷

4、诺类比在层流中,不存在湍流动量扩散系数和湍流热扩散系数,所以由式(2.4-3)和式(2.4-4)得,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假定 在任意y处都是相同的,并且取壁面处的值。这样将上式从壁面到主流积分得(2.4-6),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在湍流中,雷诺作了一个简化的假定,即整个流动场是由单一高度的湍流区构成,亦即认为不存在层流底层。由于湍流扩散的强度要比分子扩散的强度大得多,即认为;故 与 可以忽略不计,又假定,则得,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同样,将上式从壁面到主流积分,并假设 在任意点上都相等,q和 均取壁面处的数值得(

5、2.4-7)实际上,湍流时存在着层流底层,因而上述简化假定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按普朗特数的定义,并当Pr=1时可得到。比较可以看出,式(2.4-6)和式(2.4-7)是完全一致的。,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也就是说对于Pr=1的流体来说,层流底层与湍流核心中的 是相等的。应用雷诺类比,式(2.4-6)和式(2.4-7)均可改写成此式把换热系数和阻力特性联系起来了。由于在纵掠平板的情况下,代入上式得(2.4-8),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根据传递过程的相似性,可将雷诺类比推广应用到质量传递过程中去,当流体层流流过平板,Sc=1时,边界层内浓度分布与

6、速度分布的关系为(2.4-9)紧贴壁面y=0处的通量可用下式表示(2.4-10),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联立式(2.4-9)和式(2.4-10)得(2.4-11)而(2.4-12),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所以,(2.4-13)将式(2.4-13)代入式(2.4-11)得(2.4-14)由此可见,在 的条件下,式(2.4-14)和式(2.4-8)是类似的。,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二普朗特类比普朗特假设湍流流动是由层流底层和湍流核心组成的,从而导得了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的普朗特类比。因此对于质量传递和动量传递可导得类似的类

7、比。壁面上的切应力 和通量 为常数,对式(2.4-3)积分得,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或(2.4-15)对式(2.4-5)积分得或(2.4-16),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联立式(2.4-15)和式(2.4-16)得湍流核心中的通量为(2.4-17),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联立式(2.4-16)和式(2.4-17)得(2.4-18)将,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和代入式(2.4-18)得或,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依据通用速度分布的理论,式中 的 一项,可以证得在层流底层,其

8、值等于 所以上式可写成(2.4-19),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将式(2.4-19)加以整理,并在等式两边同乘以(其中 L是特性尺度),得此式左端表示为以 为特性尺度的修伍德数:(2.4-20),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三,卡门类比卡门假定湍流流动是由层流底层、过渡层和湍流核心组成的,从而导得质量传递的卡门类比为仿式(2.4-20)(2.4-21),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四切尔顿-柯尔朋类比(j因子关系式)质量传递的切尔顿-柯尔朋类比为或(2.4-22),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式中 为传质j因子

9、,此项类比适用于液体和气体。在0.6Sc2500范围内,它虽是经验公式,但能满足层流流过平板的精确解,若等式两边同除以 得(2.4-23)将层流边界层的布拉修斯解代入上式即得切尔顿-柯尔朋类比(2.4-24),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将式(2.4-23)代入式(2.4-24),并经整理可得(2.4-25)它与传热j因子相类似。当特性系数等于1时,即Pr=1,Sc=1时,得(2.4-26),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此式将三种传递形式联系起来了,若,时,则 所以,(2.4-27)此式将对流换热和对流传质联系起来了,此式适用于气体和液体,在0.6Sc2

10、500和0.6Pr100的范围内。,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j因子关系式仅是用 代替了式(2.4-20)和式(2.4-21)右端分母中复杂部分。最后应予以指出,上述各种形式的类比中,当Sc=1时都能简化成雷诺类比。式(2.4-25)中各项之间的关系示于图2-9中。由图可见,。因此,影响传质的主要因素有式中 为壁面几何形状系数。,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所以,因此,如同湍流换热一样,虽然湍流传质机理较复杂,但根据类比关系可得知传质膜系数与速度、物性及结构形状有关,也为实验和修正指出了内容和方法,给生产和实验研究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其中温度变化将引起

11、和 的变化,浓度变化将引起 变化。,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因此,一般可用、T或 来进行修正,如:对液体而言 对气体而言,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至于修正系数 则根据具体结构进行修正,因此,接下去我们将对平板、绕流、管流进行分析讨论。,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三传类比的物理意义在于对三种不同的传递过程找出其间的共性,以进行综合的考查,并得出其间的一些定量关系,从而可将一种传递过程的规律用于条件类似的其它过程。特别是两种或三种传递经常同时进行,可对其间的内在联系作出估计。,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但是

12、从理论导出的类比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近似性,这是由于事先作了一些简化假定,其中包括:忽略了物性随位置的变化(如传热时假定物性均为定性温度下之值),及“三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传热、传质引起的对流现象)等。其实用意义在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常会遇到缺乏需要的数据,这时可应用类比关系作近似的分析和推算。例如,从易测定的摩擦因数估算传热、传质膜系数,能提供有益的参考。,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例题2.4-1 头部包有湿纱布的“湿球”温度计置于 的空气中,从湿球读得的温度为18。已知壁面处水的摩尔浓度为,空气的密度为,比热为1.005kJ/(kg),以及。试求空气的温度为多少。,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解 水蒸发时通量为相应的对流换热量为式中 为表面温度下水的汽化蒸发潜热,按水蒸气性质表查得。所以,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又所以,,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242 三传问题的类比方法,2023/9/24,图2-8 湍流切应力和混合长度,2023/9/2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