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督管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03670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督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督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督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督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督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督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督管理.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技术人员的依法执业,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处 左红云,意义,行政管理-依法执业;法律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百姓;有利于医疗秩序、医师权利的保障;保护医疗机构管理者自身的利益;,三个层面,卫生技术人员依法执业规则,卫生技术人员的概念,医疗卫生人员(狭义):是指已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包括医师、护士、乡村医生、医技人员。注:已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但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不属于医疗卫生监督对象,在此不进行讨论。,基本概念,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医师分为执业医师

2、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和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4个类别。医师从事执业活动应当符合三个条件,首先是经过国家统一的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其次必须经过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第三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基本概念,医技人员:是指专项医疗技术的实施主体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护士:是指依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注册在医疗保健机构从事护理的专业卫生人员。,法律的基本框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规范性文件、文件、标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1027)中

3、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828),执业医师法配套文件,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卫生部关于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暂行规定 医师资格考试考务管理暂行规定 医师资格考试违纪处理暂行规定 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法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医疗事

4、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 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其它略。(详见医疗卫生监督管理法规文件汇编第二部分),执业医师法简介,主要内容:执业医师法规定了医 师的准入制度为考试制度,并规定了报 考资格;规定了医师的注册及执业规则,规定了相应的法律权利、义务和责任。,考试制度,主要内容执业医师资格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医师资格一经取得,终生有效,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剥夺;,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后,必须经注册才能取得依法执业的资格。注册的要求医师进行执业注册的类别必须与取得医师资格的类别一致医师

5、依法取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别医师资格的,只能选择一个类别的一个执业范围进行注册;,例外情况,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类医师,因工作需要,可在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情况下,申请临床类别的至多3个专业进行注册。,例外情况,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工作的临床(公卫)医师,经考试合格获得公卫(临床)资格,可申请增加公卫(临床)类别专业作为执业范围。,医师注册中需强调的问题,重新注册;变更注册;不予注册;注销注册;,重新注册,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的;法律规定的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重新申请注册的人员,应当首先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

6、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组织,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变更注册,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 范围的,需到原注册部门办理变更注 册手续;,不予注册的情形,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病发病期以及身体残疾等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工作的;重新申请注册,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或组织考核不合格的;卫生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注销注册的情形,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受刑事处罚的

7、;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因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有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医师执业证书行为的;卫生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权利,执业医师有权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

8、定的福利待遇;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主要义务,如实告知患者病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遇有灾害、疫情等情况应服从调遣;发生医疗事故或发现传染病疫情依规报告;执业助理医师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执业;,义务的细化内容,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察、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对危急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批准使用的药品、消

9、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的同意。,义务的细化内容,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务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发现传染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现患者涉及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原因死亡时,应当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执业规则,

10、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在注册的地点、按注册的范围、类别执业。,执业规则,执业地点 是指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登记的注册地址。执业类别 是指医师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中哪类执业活动。执业类别包括临床、口腔、中医、公共卫生四个类别。,执业规则,执业范围 是指医师执业的具体诊疗科目。根据卫生部关于执业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共24个专业。依据 卫生部关于下发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卫医发2001169号),执业规则,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执业类别执业;(没有独立处方权,其开具的处方应经上级医师签字后生效)

11、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结合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情况制定),执业规则,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能独立开展诊疗活动;进修医师必须在上级医生指导下进行执业;,特别说明,进修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行医不需办理变更注册手续;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本、硕、博)在毕业前的实习以及毕业后的见习阶段,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诊疗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卫政法发2004178号)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具备申请执业医师注册条件的医师,非本人原因导致未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前,在其受聘的医疗保健机构和工作时间内的执业活动不属非法行医。

12、(卫政法发2007185号),例外情况,医师注册后从事执业活动必须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但是下列情况列外:对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临床医师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等进行临床转科;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等情况。,非法行医,无证行医;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行医;经注册的医师在非医疗机构内行医;没有按照注册的地点、类别、范围行医;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37条的12种行为);,法律责任种类,视情节、性质、后果分别给予:警告;暂停执业6个月1年;没收违

13、法所得,罚款;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责任,在医师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尚末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1、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2、由于不负责延误危急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3、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4、末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5、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法律责任,6、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7、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

14、,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8、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9、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10、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11、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12、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原因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法律责任,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管理责任,医疗、预

15、防、保健机构未依照法律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医师有注销注册的情形),导致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对该机构的行政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民事责任,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照法律或者国家的有关规定处理.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法医师行医,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对于违反执业医师法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有关规定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执业医师由于工作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

16、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依照刑法第335条之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385条之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索贿受贿罪)对于末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336条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有期徒刑、罚金)对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232条、234条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小结,医师资格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取得医师资格后必须经注册才获得依法执业的资格;医师必须按照注

17、册的地点、类别和范围进行执业;医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承担法定责任;医疗机构管理者应加强对人员依法执业的管理;,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主要内容会诊是医疗机构之间的行为,非个人行为;医师不得私自外出会诊;医疗机构提出会诊要求必须遵守一定规则;被邀请方会诊前必须审核相关内容,符合要求方可派出人员;,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医师私自外出会诊;邀请方不具备相应的诊疗条件;邀请方不具备开展申请会诊科目的资质;被邀请方不具备开展申请会诊科目的资质;被邀请方派出医师不具备开展申请会诊科目的资质;,法律责任,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警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吊证;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的,警告或责令

18、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执业医师法第37条;)医疗机构疏于管理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和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来华短期行医的外国医师,外国来华短期行医医师,是指在外国取得合法行医权的外籍医师,应邀、应聘或申请来华从事不超过一年期限的临床诊断、治疗业务活动的外籍医师。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方可从事诊疗活动。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超过1年的要重新办理注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到内地行医的医师应参照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的规定进行管理,但其来华短期行

19、医许可的有效期为3年。,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1992年9月8日卫生部通过了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于1993年1月1日施行。聘用制度注册制度法律责任,主要内容,由在华医疗机构作出邀请或聘用;有多个聘用单位,要分别签订协议;所涉及有关民事责任由聘用单位承担;协议书内容:目的具体项目地点时间责任的承担,主要内容,短期行医必须注册;注册机关为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注册手续可委托聘用单位代办;提供材料齐全;医疗团体来华短期行医,由邀请单位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卫生部批;,主要内容,外国来华医师有效期最多不超过一年,需要延期的,重新办理注册;应依法办理签证,入境停留手

20、续;外国来华短期行医的医师,未办理注册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邀请、聘用或提供场所的单位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外国来华行医的医师,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尊重中国风俗习惯,违反者按有关法规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1993年9月26日,陈敏章部长签署第31号部长令,予以发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护士,护士的概念。护士是指经过国家统一的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1993年卫生部护士管理办法确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

21、度和护士执业注册制度。,核心,护士执业考试制度 领取护士执业证书护士执业注册制度,主要内容,实习人员必须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护理员只能在护士的指导下从事临床生活护理工作;护士的工作职责: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保护病人隐私权未经执业注册不得从事护士工作;境外人员遵循本办法;,护士执业考试,免考的情形 获得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毕业文凭者;(卫生部关于护士执业考试报名资格有关问题的批复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普通高等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毕业文凭者,不包括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和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取得的护理专业文凭;通过教育以上形式取得的护理专

22、业文凭不能作为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考试的依据;未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高等院校招收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以及高等医学院校计划外招收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不得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考试。获得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免考资格的普通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者。,护士执业注册,首次注册。是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首次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注册机关为执业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连续注册。护士注册的有效期为2年,在2年有效期满前60日,护士应申请连续注册。再次注册。中断注册五年以上者,必须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参加临床实践三个月,方可再次办理注册。不予注册情形 在服刑期间 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执行护理业

23、务;违反护士管理办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册者等不予注册。,注册要求,注册时必须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注册时必须提交健康证明;注册时必须提交有效身份证明;服刑期间不予注册;不符和健康要求不予注册;因违法被中止或取消护士资格的不予注册;护士注册有效期为2年;期限届满前60日进行校验。,法律责任,未经注册从事护士工作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非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缴销;护士违反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或拒不履行护士义务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视情节予以警告、责令改正、中止注册直至取消注册。,专项技术人员的依法管理,基本概念 专项医疗技术的实施主体专项卫生技术人员;专项诊疗技术

24、是指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范的各项诊疗技术,包括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性病诊疗业务、医疗美容服务等。,执业规则,通常要求经过专业培训或考核要求,或要求有一定的资格证书或资质;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医疗气功;医疗美容;超声等医学辅助检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基因扩增诊断;,法律法规对专项技术人员执业的要求,母婴保健人员 必须符合规定的技术人员标准(如从事实施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必须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以上医学专业学历证明,已获得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等),经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和家庭接生合格证书。从事医疗气功活动的人员 应当具备具有中医执业医师或中医执业助理医

25、师资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经医疗气功知识与技能考试取得医疗气功技能合格证书。,说明,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有效期3年。有效期满后继续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由原发证机关重新审核;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的执业规则:不得出具虚假医学证明;严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美容管理办法调整对象,美容医疗机构美容主诊医师,美容主诊医师的条件,经过注册的执业医师;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的工作经历(不同学科的年限不同)其中,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医师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牙科项目的医师应

26、具有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中医科和美容皮肤科项目的医师应分别具有3年以上从事中医专业和皮肤专业临床工作经历;经专业培训或进修合格 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从事医疗美容护理人员的条件,具有护士资格,并经护士注册机关注册;具有二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经过医疗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并办理执业注册手续的人员不得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超声操作诊断人员,购置、使用超声诊断仪要求超声诊断仪操作人员、超声诊断人员持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超声医学上岗资格证书;超声诊断人员还应当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

27、上资格;教学、科研机构因教学、科研需要除外(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放射操作诊断人员,经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诊疗人员还应具备与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相适应的资格条件。如开展介入放射学诊疗工作的,须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和放射影像技师;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其他,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包括医生、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要接受岗位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临床基因扩增诊断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持

28、证上岗。依据临床基因扩增诊断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其他,检验师、药剂师、口腔技师等需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卫人发2001164号)的规定具备相应学历,经过职称考试并合格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方能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岗位的工作。,需要明确的概念,非法行医,违反医疗法律法规之许可,开展诊疗活动的医疗违反行为。其违法行为人既可以是自然人(卫生技术人员和非卫生技术人员),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非医师行医,按照执业医师法的及卫生部相关批复的解释,非医师

29、应至少包括两类人:未取得医师(助理)医师资格)和取得资格但未经合法注册;,需要明确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非法行医、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和非医师行医都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但其主体和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有所不同。其逻辑关系应该是非法行医包括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和非医师行医,而非医师行医又包含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中。,医师执业活动中主要违法情形,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主要情形 1、提供虚假的医师资格证书、聘用证明等取得医主要情形师资格证书;2、故意隐瞒、篡改医师不予注册的情形,取得医师执业证书;3、通过买卖、转让、租借等非法手段获取医师执业证书。伪造、变造医师执业证书;,主要违法情形,持

30、证不全(非医师行医)专项技术人员 检查其应持有的医师、护士、技师等资格证书外,还应检查其从事专项技术的培训或者考核及取得相关证书情况。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除检查其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外,还应核查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放射工作人员还应检查其放射工作人员证以及培训考核情况等。,主要违法情形,非医师行医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但未经注册;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未取得医师资格医学实习生、毕业生单独从事诊疗活动;进修医生单独从事诊疗活动;,主要违法情形,未经护士执业注册从事护士工作;未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来华行医的;,主要违法情形,执业不符合法定执业

31、规则;医师私自外出会诊;会诊超出执业范围;其他;,对卫生技术人员依法管理的重点,总则 医疗机构的人员必须合法执业。所谓合法执业,即持有效执业证书(医技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证书)在法定的地点按照法定的类别和范围执业,医师外出会诊需遵循有关规定,执业行为应符合法定执业规则。,日常管理,资质审查 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质的审查,按规定办理注册等手续;依规报告 医疗机构管理范围内的医师有符合注销情形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否则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医疗机构要承担管理责任;日常检查 通过抽查病历、医嘱单、处方、手术记录、处方、门诊日志、收费单、护理记录、检查治疗单等医疗文书 来检查执业行为是否违反执业规则;外出会诊管理 抽查医师二线应急会诊情况,加强对会诊活动的资质审查,防止发生超范围行医;加强宣教培训 让卫生技术人员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案例简介,非法出具死亡证明案;违反执业医师法第22条第1款、第23条规定,给予 警告、机构罚款、当事人暂停执业,责令对相关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非法出具虚假医学文书案;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案;个体诊所挂羊头卖狗肉行医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