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06826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土壤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本章要点,我国土壤资源状况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第一节 土壤资源状况,与土壤密切相关的环境条件(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决定着土壤的类型、性状和肥力水平。,环境条件的差异实质是水、热条件的差异。气候和地形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热的差别;生物群落与生长势是水热状况的综合反应。土体自身的水、热条件是土壤肥力因素;环境的水热状况是决定土壤成分变化的条件因素。,资源是指可为人类所利用并能给人类带来一定效益的天然物质或能量。土壤具有养育植物的功能,给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因此,土壤是一种资源。土壤资源是对具有生产能力的各

2、种土壤类型的总称。,地面上的水热条件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经纬度差异,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海拔高度的差异。热量的水平分布规律是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水分的水平分布受气压带、陆海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各大洲有所不同。欧亚大陆,陆地面积大,陆地降水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距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在温带,我国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种干湿程度不同的区域。水热条件在水平方向的差异决定了土壤类型的水平分布。,土壤的水平分布可分为纬度分布与经度分布性。我国东部湿润区纬度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漂灰土;我国温度土壤的经度分布自东向西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

3、漠土。,灰棕漠土,灰漠土,棕 钙 土,栗 钙 土,黑 钙 土,灰 黑 土,漂灰土,黑土,暗棕壤,棕漠土,灰钙土,黑垆土,褐土,棕壤,砖红壤,黄棕壤,黄壤,赤红壤,青藏高原高山土,红壤,红、黄壤,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布规律为:热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大体上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1;降水在一定海拔以内,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是到达某一海拔高度以后,则随海拔升高而减少。这一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它与茂密森林带相符合,约在海拔10001400之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还受季节、地理位置及坡向等影响。同时,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性随山体所处地理位置而不同。,在垂直带谱中,山麓土壤(基带)是起

4、点,它受到纬度变化规律和经度变化规律所制约。在相似的经度上,干湿程度相近,若基带所处的纬度较高,土壤垂直带谱组成趋于简单,而且相同类型土壤分布的海拔高度较低;在相似的纬度区,由沿海向内陆,则带谱趋于复杂,且相同类型土壤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增高。,不同经度下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a)大兴安岭黄岗山(b)中部天山北坡,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母质与气候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也极其丰富。使得我国土壤资源及其类型较多。全国土壤共有13个土纲,78个土类,301个亚类。,第二节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土地作为资源,在于能为人类所利用,并且具有反复多次利用的特点。土壤资源利用合理,就能为人类永续利用,且生

5、产能力不断提高;如果利用不合理,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与退化,丧失其生产能力。,根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及覆盖特征等因素将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等8个类型。,土地利用现状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持续开发的结果,它既反映了土地系统本身的性质,也反映了目前生产技术水平对土地的改造和利用能力。,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类,中国和世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我国与世界总趋势是一致的,即耕地、草场和林地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土地面积的60左右,农、林、牧业是各国土地利用的主体。但我国

6、土地利用的比例不当:林地比例低,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居第120位,而且分布极不均匀。东北、中南占31以上,华东20.9、西北小于5,华北、西南10左右。难以发挥森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草原的比例较大,约为世界平均值的2倍。我国耕地比例与世界的平均数相当,为10.4,而我国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22以上。因此,耕地人口负荷量超过世界平均值的3倍。工业生产、生活用地比例大,工交、城镇用地占6.9,为我国耕地的2/3,比世界平均值几乎大3倍多,而且还有继续扩大之势。从现状来看,由于耕地后备资源少,土地资源利用重点应该放在调整利用比例,保持现有资源与开发资源

7、的潜力和集约化经营。,土地资源在利用上普遍存在的问题:,1.耕地缩减 一方面,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使得耕地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工业和城市化用地越来越多,导致耕地绝对数量日益减少。2.土壤侵蚀 为增加耕地,垦殖林业和牧业用地为农田。土地表面植被被破坏后,土壤丧失天然屏障,导致土壤风蚀、水蚀、重力侵蚀的发生或加强。据美国环保局调查,耕地的土壤侵蚀量是森林地的200倍。这不仅破坏新垦地,往往还影响原有耕地的生产力。土壤侵蚀除造成土壤及养分流失、淤塞河道、湖泊、水库外,更是污染的传输渠道。据研究,由于土壤侵蚀而产生的污染物瞬息排出量往往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3.土壤污染问题严重,人类在利用

8、土地的过程中,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对土地系统的属性认识不充分,加上人口增长和一些主观因素,造成了一系列的土地利用问题。,美国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侵蚀比较,4.土壤退化 指除土壤侵蚀和污染之外由所有其他利用管理不当所造成的土壤性质恶化和土壤生产力下降,主要有土壤沙化、次生盐碱化、次生潜育化。土壤沙化是土地沙漠化和砂砾化等生态环境退化现象的总称。沙漠化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砂砾化分布于南方湿润丘陵地区,是在一定的潜在自然条件基础上,人类过度的经营活动诱导发生的。沙漠化的自然因素是干旱、大风以及疏松砂质土壤;砂砾化的自然因素是流水和丘陵地区。人为的因素是过度砍伐和放牧而破坏森林和草被,从而使土壤

9、失去保护。土壤沙化是渐进过程。林地次生林地迹地撩荒地草山草坡非农地;草地过度放牧草场产草量减少草被覆盖率降低风蚀加重沙化。次生盐碱化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的现象。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次生潜育化非潜育化土壤在人为干扰下变为潜育化的过程。潜育化的发生要具备一定条件,一是长时间渍水,一是有机质的嫌气分解。次生潜育化土壤常常是由于灌水不当或排水差引起。潜育化土壤表现为土壤Eh低,水土温较低,土烂泥深,还原性物质多等,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第三节 土地资源与人口容量,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的数量与质量相适应地发展。人口的增长会促进物质资

10、料生产的发展,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取决于资源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因此,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取决于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程度。,土地资源具有地域性和再生性,因此土地资源数量虽然有限,但其生产能力却永续不灭,它是生产人类食品最主要的资源。因此,人口的增长首先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同时也受其他资源,如生物与矿产资源的影响。,各大洲自然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具体反应在土地资源承载力上。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下,以土地利用不引起土地退化为前提,土地生产能力及所能承载的人口限度,也即人口容量。,PY/LP一定区域内土地的人口容量(人);Y该区域内土地生产潜力总量(kg);L人均年生活水准量(kg/人),土地人口容量与土地生产力成正比,与人口生活水平成反比。而土地生产力又是由生产条件决定的。因此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是计算人口容量的关键因素。而生产条件起决定性作用。生产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两大类。后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从长远来看,不是限制土地生产力的条件,但目前起一定的制约作用;而自然条件是人类难以改变的,因而是土地生产力的最大限制因子。计算土地生产力的方法一般有外推法和机制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