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安全意识与个人防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0754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救援安全意识与个人防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震救援安全意识与个人防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震救援安全意识与个人防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震救援安全意识与个人防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震救援安全意识与个人防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救援安全意识与个人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救援安全意识与个人防护.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震救援安全评估与个人防护,铜陵市紧急救援中心 程明灿,地震救援安全评估,救援前的准备,出入道路:必须事先规划好一条明确的进出道路。必须保证人员、工具、装备及其他后勤需求能顺利出入。另外,对出入口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幸存者或受伤的搜救人员迅速撤离。紧急集合区域:这是搜救人员紧急撤退时的集结地。医疗援助区:这是医疗小组进行手术以及提供其他医疗服务的地方。人员集散区:暂时没有任务的搜救人员可以在这里休息、进食,一旦前方发生险情,这里的预备人员可以马上替换。装备集散区:安全储存、维修及发放工具及装备的地方。建材仓库:这里存放搜救行动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并在行动时分发。,救援基地的选择,应尽量选择平坦

2、开阔、地基稳固的区域设立救援基地,可以包括医疗援助区、人员集散区、装备集散区及建材仓库等等,注意:避开山脚、陡崖、滑坡危险区,防止滚石和滑坡;避开河滩、低洼处,防止洪水和泥石流侵袭;避开危楼,防止余震引起的二次垮蹋;避开高压线,防止电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地震时,大部分救援工作是由军队、武警、消防队员完成,医务人员协助完成,仅仅有拯救生命的愿望是不够的,没有专业的组织与培训,会对自身与伤病员造成伤害。针对性开办此次培训班。听从指挥,安全第一!(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130多救援者救人时丧生。)不能冒然施救,在安全地点等待,建筑结构工程师或安全员评估建筑物安全情况,听从救援队长指挥,确定

3、救援方案后才能进入建筑物。及时向地震救援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以便能够得到有效地救援帮助。,救援总体要求,轻型救援队一般四至五人一小队,第一名是救援队长(总体把握情况并记录信息,与指挥部联络沟通,描述细节和提出建议),第二名是安全员,其余两人或三人是医护人员。救援队长是第一安全责任人,安全员是第二安全责任人。树立安全员权威,队员必须听从安全员指挥。救援队员需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必须对救援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明确救援行动方案后才能进入。遇到危险及时撤离,重新评估后才能进入。,救援现场危险,救援现场危险:不安全的墙壁、不牢固的楼梯、不牢固的地板、堵住或者卡死的门背后可能堆积着残骸。突出的玻璃碎片、裂成

4、碎片的木头、暴露的尖钉、泄漏的燃气、灌了水的地下室,以及暴露的电线。(行走时移动要慢,每一步都要试探。靠墙行走,下楼梯时沿着墙壁倒着走。)坍塌产生的灰尘下面可能有危险,并可能掩盖受伤的幸存者或尸体。,建筑物结构,坍塌类型和空隙形成:塌陷的建筑通常会形成空隙,为受害者提供了暂时的存活空间。V型坍塌:地板无力负担成吨的残骸,家具、设备或坍塌碎块积聚在地板中央。单斜面坍塌:天花板、地板或其他较大建筑部件的支撑结构一侧完好,一侧坍塌。直落式塌陷:承重外墙受损,毁坏或向外坍塌,地板、天花板、内墙失去支撑,成堆塌陷在一起;家具和塌陷的地板之间可能形成空隙。如果支撑物没有移位,形成空隙利于爬行救援。,安全意

5、识贯穿救出伤员全程,1现场封控 设置警戒线,划好救援工作区域,疏散围观群众,劝 阻盲目救助,遇亲属情绪过于激动情况,选出较有号召力的人担任志愿者,协助维护现场秩序,防止群众进入危险区受到二次伤害。,警戒标识:用来标识工作区域与风险区域以严格控制出入及警告危险。,危险区,危险区,危险区,危险区:,2总体的安全评估 由建筑结构工程师或安全员对废墟倒塌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可能引起二次倒塌的危险地段,并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支撑加固,对水、电、燃气、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综合评估,解除危险。,3设置安全哨 安全员应设在能够通视全局,离队长位置较近的高处,随时向救援队长报告险情,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发出警报指令。主

6、要任务是:(1)监视破拆过程中建筑物的稳定性,一旦有坍塌危险,及时发出中止和撤离指令;(2)监视周边环境,发现建筑物倒塌、滑坡、滚石,及时发出中止和撤离指令;(3)接到余震警报,及时发出中止和撤离指令。!接到撤离指令,无条件服从立刻撤离。救助能救助的伤员。救援人员受伤必须救走。哨音:暂停行动/保持安静:一声长哨(持续3秒)重新开始行动:一长一短 撤离该区域:三声短哨(每次1秒),暂停一下,再次重复直至所有成员撤离!,4搜索幸存者 通过人工搜索(主要采取喊、敲、听方法)、犬搜索和仪器搜索确认是否存在幸存人员及其准确位置。,攀爬瓦砾堆时,应一字排开,上方不得有人。一点动三点不动(必须设安全员)。下

7、撤时亦如此。遇余震或危险时八点不动,等待安全官指令。,搜索密闭黑暗空间时,注意与前方队员保持距离,有情况时随时报告,一侧肢体向前方伸出左右摆动探明情况,注意裸露电线与坠落杂物。,夜间搜索空旷建筑物,打太极进入,手背向外,打开门拉出或站立对侧(气体爆炸或火苗窜出),沿墙边行进,上楼梯时,不得在楼梯扶手侧上楼或扶楼梯扶手。行进一周后,再择路进入中央区。如遇危险,原路返回。未探查区域不得进入,不许入电梯。多房间搜寻,采用“从右开始,并保持右边”,回到原点。,5.建立营救方案及营救通道,根据幸存人员所在方位和被压埋情况,研究制定营救方案。营救方案不能破坏原有的支撑关系。同时须制定撤离方案,遇到险情及时

8、撤出。尽量利用废墟内现有空间建立通道。遇到障碍时,利用设备采取破拆、顶升、凿破方式开辟通道。在清理通道过程中要进行支撑和加固。,救援中随时重新评估是否安全,静一静,再决定下一步行动!,救援时应该:只执行已接受培训并可以完成的任务 永远不要单独工作,最少两个人一起工作 救援前先进行侦察,救援中时刻警惕,这可不是浪费时间。在损坏的楼梯或楼层上,尽量靠墙走。假如要用手清理瓦砾,要带上手套。移除伤者附近的瓦砾时要格外小心。尽量不要接近残垣,使之保持原样,以免发生再次崩塌而破坏现有的空隙。移走瓦砾或者阻碍物的时候要当心(特别是在空隙中),以免发生再次坍塌。在废墟中使用锋利的工具时,要加倍小心。从废墟底下

9、走过或者在它下面实施救援之前,先要用一些物体支撑加固它。,余震及建筑物二次坍塌,及时选择好躲避处,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救援时切忌:在未实施急救前,轻易移动伤者(除非判断伤员生命垂危,必须马上抢救)。吸烟或划火柴,因为救援现场可能会有可燃气体泄漏。在废墟上爬行,或者接触、晃动已经受损的建筑物(除非万不得已)。随意拔出废墟中的木料,这可能会引起再次崩塌。未通知或离开队友进入危险的事故现场。触摸

10、受损的电线。随意乱抛残骸瓦砾你可能得再搬一次。,地震救援个人防护,地震救援是在断水、断电、交通堵塞、通信瘫痪情况下的紧急救援,条件恶劣,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成为重要的安全保障。德国城市救援队 统计救援人员受伤不同部位概率:手部41%;脚部20%;腿部11%;躯干9%;头部7%;眼睛5%;胳膊3%;其他4%。,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个人基本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安全头盔、遮阳帽和保暖帽、全靴(鞋底加固,钢制鞋头)、皮手套两副、乳胶手套十副、安全护目镜、连体防护服(橘红色,醒目反光条及标示)、哨子、头灯、手电筒、护肘及护膝、小刀、指南针、听力

11、保护耳塞、防尘口罩、毛巾(湿毛巾防火灾有害气体)、雨衣、保温水瓶(2L)及净水片或军用净水器、免洗洗手液、个人急救包、防坠落装备(安全带、自锁器)等。其余根据需要适宜添加。个人特殊防护装备:消防服、防化服(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面罩(防菌、防毒)、空气呼吸机(防缺氧);登山靴(救援道路滑坡湿泞)、保暖鞋;,培训班个人防护装备:,帐篷,单兵装备包,救援人员其他防护,1.生态环境破坏,卫生隐患明显增多。地震后初期,断水断电,通讯及道路不畅,房屋倒塌,商业破坏,粪便及垃圾清理停止造成堆积,蝇虫滋生,大量灰尘,人畜尸体腐烂,次生灾害,有毒物质泄漏,生活环境总体陷入紊乱状态。救援人员风餐露宿,与大量安置人

12、员混住在一起,救援任务繁重,救援人员体质下降,个人卫生没有条件处理(没处洗澡),疾病感染机会明显增高,传染病容易传播。对策:救援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每接触一名伤员必须洗手(水源有限用快速手消液),服装定时统一消毒,营区及周围定期消毒,进入帐篷前必须洗消完毕;对每名救援人员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出现症状早报告,早就诊,早治疗;医疗垃圾统一定点存放,专人焚烧处理;宿营帐篷配备蚊帐,发放防蚊虫药物。,2.饮用水受到污染,食品易变质:地震后供水管道受损断裂,井水井壁错裂,倒塌建筑物、粪便、垃圾污染水源,初期供水以消防车及自备带罐体车辆为主,灾民储水用桶、盆,造成饮用水短缺及细菌指标严重超标。地震后一周主

13、要以方便食品、定型包装食品为主,运输途中破裂及天气炎热易变质,后期灾民新鲜食品储存条件有限,食品处理过程简单,易腐败。对策:地震后初期喝自带的矿泉水及方便食品,后期使用政府发放的桶装水及新鲜食品,生活用水统一由供水点集中供水且经过消毒药片消毒及检测合格,严禁进食灾区来源不明食品,不吃冷拌及隔夜食品,不吃腐败食品,餐具要统一消毒。,3.救援人员营养的要求:现场搜救人员:每日每人至少2500ml(包含饮料或果汁2瓶)强体力劳动男子每日进食方便面(3桶)、饼干3包(100g/包)、火腿肠4根(40g/根)、榨菜2包(80g/包)、熟花生米2把(50g)复合营养素片2片。其他救灾人员:每人每日至少1500ml(包含饮料或果汁饮料1瓶)每日进食米饭或方便面(3桶)、饼干2包(100g/包)、火腿肠2根(40g/根)、榨菜1包(80g/包)。复合营养素片1片。如果出现牙龈出血(VC缺乏)、口角炎(VB2缺乏)、阴囊炎(VB2缺乏)等症状,及时咨询医生或补充复合维生素。,4.救援人员水分的补充:正常人每天需要2L,救援时需要3-4L。预先补充,进行任何任务前补充水分;适时补充,工作时每小时进行补充水分(400-800ml/小时);事后补充。饮用清水或是等渗饮料,避免含咖啡因和糖的饮料,清水和等渗饮料21比例饮用。,注意寒冷环境救援时,仍然可能水!时刻监督自己与队友补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