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第三节(4-3最新详细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0796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第三节(4-3最新详细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第三节(4-3最新详细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第三节(4-3最新详细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第三节(4-3最新详细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第三节(4-3最新详细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第三节(4-3最新详细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第三节(4-3最新详细版).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教材第四、五章)第四章 城市规划编制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4.5城市总体规划 4.5.1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4.5.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4.5.3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4.5.4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4.5.5 掌握城市分区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4.6城市详细规划 4.6.1 掌握详细规划的类型、作用和地位 4.6.2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4.6.3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4.6.4 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4.6.5 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4.5城市总体规划 4.

2、5.1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4.5.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4.5.3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4.5.4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4.5.5 掌握城市分区规划的作用和内容,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大、中城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包括下列内容(一)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

3、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文字说明 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原则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防灾、环境保护、重点建设等提出意见;6、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图纸 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图纸比例为1/5万1/20万,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

4、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区和风景名胜区。2、城市现状示意图:图纸比例1/100001/25000,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3、城市规划示意图:图纸比例1/100001/25000,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4、其他必要的分析图纸。,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人口、用地规模,确定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

5、中心位置;确定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及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协调市区与近郊村镇的各项建设,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

6、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十四部分),体系,规划,支撑,治理 与保护,安全,建设,建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1、基础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条条调查各部门资料调查;块块调查调查各类用地的分布与面积。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综合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评价因素地基承载力、地形坡度、地下水位、洪水淹没、内涝、工程地质。一类用地适于建设用地:地形坡度在10%以下,地下水位低二类用地采取工程措施后适于建设用地:洪水淹没深度不超过11.5米三类用地不适于建设用地:地形坡度超过20%,洪水淹没深度超过2米;丰产农田、矿藏、水源保护区、永久性设施和

7、军事设施等。2、确定经济技术指标,用地条件分析与适用性评价 用地条件构成图式,用地条件,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其它条件,地质、水文、气候地形、生物、其它,用地评定,技术经济条件城市现状条件,综合评价,用地选择,城市布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其它,3、确定城市性质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城市性质与职能的关系 性质 职能 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 标明城市功能的概念 相对稳定(非一成不变)多变 希望的目标或方向 现状 关注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有多个职能 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客观存在,可能

8、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合理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性质决定规划的特征,影响城市规模、用地功能组织及各种设施水平(技术经济措施和用地指标)。建设依据充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依据和方法宏观分析:上级政府(国家、省)计划与规划、区域分工城市自身发展因素分析(如B/N;区位熵定量分析主导的产业部门)方法:定性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不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定位要有依据,不人为拔高(国际城市、世界中心城市)既要避免空洞的“共性”,又要避免不分主次、将各种可能一一罗列表述要准确,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三句话)。,如某市(1980):根据我市自然地理条件、历史特点及现有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将我市建设成

9、为工业、交通发达,风景优美,环境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城市。(过虚)某市(1977):地区所在地,是本省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是一个以支农、机械、基础工业为主,发展轻工、纺织为重点,并相应发展仪表、电子、化工原料的生产小城镇。(过多)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句话),4、城市规模,概念: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后者随前者而变,故通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人口的内涵地域性(实体概念);时间性(阶段性);类别性(三种人)城市人口的构成规划需研究年龄(分成六组,老龄化趋势)、性别(需基

10、本平衡)、家庭(核心化趋势)、劳动(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职业(从事劳动行业占总人口的比例)等构成情况。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的意义是规划的基本参数,影响规划布局结构、配套设施数量和标准。,城市人口预测的依据和方法原理: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量,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方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综合平衡法、时间序列法、相关分析法区位法、类比法、环境容量法人口预测应注意的问题(1)深入细致调查,数据准确可靠,分析科学合理,切勿拍脑袋。(2)80年代普遍偏小,90年代初普遍偏大,带来不良后果。(3)正确认识规模与效益、城市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4)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不能简单

11、用指标。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用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城市建设用地(60120M2/人),城市总体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城乡结合、统筹安排城市布局与区域的土地利用、山水生态、交通网络相互协调功能协调、结构清晰城市布局要保障城市功能的整体协调、安全和运转高效。工业生产协作、设施共享;交通条件;污染与隔离 废气(有害气体工业不宜过分集中,考虑风向、风速,设防护带)废水(上下游,回用);废渣;噪声(远离居住区,防护绿带)居住用地、文教用地应布置在环境较好的地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与科研、高校设施毗邻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储避开居民区,保证隔离地带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对外交通设施的合理规划与方便利用,5、城市

12、总体布局,应避免工业区包围城市,依托旧城、紧凑发展依托旧区和现有对外交通干线,就近开辟新区,循序滚动发展。分期建设、留有余地重点安排好近期建设和发展用地,集中财力、物力,成熟一片,开发一片,滚动发展,形成一个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集中布局模式 可分散布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独立地段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分散组团式布局,台州由三个组团构成,长株潭构建一体化城市(组群),城市结构与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城市用地布局的艺术性在满足城市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和人文条件,对城市进行整体设计,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城市景观要素的“发现”与“建设”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包含轴线组

13、织方式空间序列,秩序感)节点、路径、界面、标志、区域,西方城市轴线实中国城市轴线虚,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由规划文件及图纸组成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含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大城市的分区规划偏重总体规划内容,在中小城市则接近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城市分区规划,4.6城市详细规划 4.6.1 掌握详细规划的类型、作用和地位 4.6.2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

14、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4.6.3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4.6.4 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4.6.5 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分地块以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和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一)规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面积与界线;(二)规定各地块开发强度(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密度、容积率

15、、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三)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四)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五)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必须遵照执行,后者参照执行。规定性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指导性指标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环境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文本中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

16、细则。,规划文本的内容要求1、总则: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2、地块划分及规划控制原则、要求。3、各种使用性质用地的适建要求。4、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5、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6、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7、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8、奖励和惩罚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二)建筑空间布局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三)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五)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六)竖向规划设计;(

17、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5.1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5.1.1 掌握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5.1.2 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5.1.3 了解城市交通交通调查与分析的基本知识 5.1.4 熟悉城市交通规划要求 5.1.5 熟悉城市交通政策的概念及制定原则 5.1.6 熟悉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5.2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 5.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5.4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5.5城市防灾系统规划 5.

18、6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5.7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5.1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5.1.1 掌握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5.1.2 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5.1.3 了解城市交通交通调查与分析的基本知识 5.1.4 熟悉城市交通规划要求 5.1.5 熟悉城市交通政策的概念及制定原则 5.1.6 熟悉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外交通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城市交通道路交通、城市轨道和城市水上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通道)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骨架”要求 划分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用地

19、 联系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用地 组织城市景观(交通功能道路宜直、生活性道路宜自然)满足交通运输要求 道路功能同毗邻用地性质相符 道路系统完整(各级道路级配合理),交通均衡分布(减少交通)适当的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815%2030%)主干道间距7001200米;次干道350500米;支路150250米 有利于交通分流(快速与常规、交通性与生活性、机动与非机动、车与人)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条件(不越级衔接,尽量正交;交叉口道路不超5条,交叉角不小于60)与对外交通衔接得当(内外道路有别,城市道路与场站之间联系方便)满足环境和管线布置的要求 道路最好能避免正东西方向;夏季通风、冬季抗御寒风。,城

20、市道路系统规划影响因素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布局形态、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基本要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2、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功能、骨架要求)3、交通规划初步方案(交通量分配、道路面积密度预测)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深入研究道路红线、断面、交叉口)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含平面图、横断面图)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说明书。城市道路分类 按城市骨架分类 按道路功能分类,快速路联系组团间、中长距离、快速主干路中距离、常速次干路组团内、主干道之间、较低速度,集散交通支路汇集交通量,交通性道路满足交通运输要求生活性道路满足生活性交通要求(步行、自行车),城市干道 网类型,方格网

21、式适于地形平坦城市,交通分散、灵活性大;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非直线系数大;交通穿越中心区。环行放射式以广场组织城市,利于市中心同外围市郊联系;环行干道利于中心城区外的市区和郊区之间的联系;易把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环行干道促使城市呈同心圆不断向外扩张。自由式因地制 宜,不规则布局,非直线系数较大。混合式,北京方格网+环行放射是大城市发展后期形成的效果较好的一种道路网形式,混合式道路系统,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公路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交通性次干道相连;对于特大城市,可以直接引到城市中心地区边缘,连接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环

22、路,再由此环路与城市快速路相连;对于较大城市,通过立体交叉引出联络交通干道与城市快速路网连接;对于小城镇,通过立体交叉引出联络交通干道与小城镇的主干道连接。,公路可以直接与城市外围干道相连,要避免直通城市中心。分离公路与城市道路有二种方式立交、绕城改道,城市交通枢纽布局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三类货运交通枢纽与货物运输有关的城市货流的出行端,包括铁路、公路货站、货运码头、汽车运输站场、仓库等;加强货运交通枢纽与货运干道的联系。客运交通枢纽对外客运设施(铁路客站、公路客站、水运客站和航空港)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公路长途客运设施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或靠近铁路、水运客站

23、附近,并与城市对外公路干线有方便的联系。设施性交通枢纽包括人行天桥、地道和停车场(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规范 大城市为2.43km/km2,中等城市为2.22.6km/km2 建议 大城市为35km/km2,中小城市为2.54km/km2 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规范 大城市为57km/km2,中等城市为56km/km2 建议 68km/km2道路红线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割带,实际宽度根据周边用地功能、交叉口而发生变化。快速路6010

24、0、主干路4070、次干路3050、支路2030米,道路横断面类型一块板道路适合机非交通量一方较大、另一方较小;或两方都不大的状况。能适应“钟摆式”交通流。两块板道路车速大于50km/h时(高速公路、快速路);景观绿化要求;有高差的分割带;机非分离;交通干道布置有产生大量交通量的一侧,设置辅助道路。三块板道路机非分道行驶、景观效果;对向机动车互相影响;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而又有车速、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道。四块板道路解决对向机动车互相影响;交叉口问题多;占地、投资大;一般不宜采用。,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基础资料调查现状交通量在道路上的时空分布,分析产生交通

25、问题的原因交通出行OD调查,交通区划分与城市规划和人口划区相协调;便于把交通分配到交通网上。居民出行调查货运出行调查,对象: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流动人口内容: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目的、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方式:抽样调查(抽样率420%)、采用专业调查人员家庭访问法,抽样发调查表或深入单位访问了解不同货物运输量、货运车辆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货运与城市土地使用特征、经济条件间关系,城市交通规划,确定交通发展目标,设计策略,制定和实施计划。基本作用内容,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协调各种运输方式提出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使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现状交通问题分析规划目标提高城市的经济

26、效率交通需求预测规划方案制定提出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方案,包括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自行车交通布局,以及对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方案的修正,进行运量与运力的平衡,对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规划方案评价效率原则、有效性原则规划方案实施,矛盾交通拥挤、肇事、污染及景观破坏原因交通需求增长(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市交通政策,概念在一定交通发展战略控制之下,政府对涉及城市交通事业所作出的决策。内容基本特征我国交通政策概况,政策目标政策背景区域范围适合区域政策种类执行机构交通法规,针对性与目标效用多相关性与整体性稳定性与可变性向法规延伸,以取得该调控手段的法律效力,目前,我国交通政策不成体系,偏重交通工具、交

27、通管理政策等产业政策及标准性政策,缺乏关于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相关政策和内容。,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与对外交通运输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外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布局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布局、城市干道走向、城市环境及景观。,铁路设施包括两类会让站、越行站是铁路正线上的分界点,间距812公里。中间站是客货合一的小站,多设在中小城市,间距2040公里。规划应尽可能将铁路布置在城市一侧,货场要方便货运,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区段站除中间站业务外,还有机务段、到发场和调车场,进行更换机车、乘务组,车辆检修和货物列车的解结编组

28、业务。,与城市生产、生活密切关联的客站、货站、货场铁路运行设施,如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铁路,铁路客运站中、小城市在市区边缘,大城市必须深入市中心边缘(距市中心23km)数量:特大城市分设几个联系:与城市干道连接,直接通达市中心及其它联运点(汽车站、码头)布局方式:通过式、净端式和混合式,货运站小城市设一个综合性货运站或货场即可;大城市分设若干综合性专业性货运站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站,一般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或消费地区专业性货站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储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一般应在市区外围中转货站应在郊区,接近编组站或码头危险品货站设在郊区,并有一定安全隔离,编组站是铁路枢纽的主要组成部

29、分在城市外围布置(远期规划市区界限以外郊区)占地大(到发场、出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和通过场组成),对城市、交通分割严重,昼夜不断作业对城市环境有较大污染和干扰。要留有发展余地,不应被专用线、货场、工业、仓储包围,以免影响正线的正常运营与作业,应便利集纳车辆,保证主要车流方向有便捷的经路,并使折角车流最少,一般设在铁路干线汇合处,公路公路分类公路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则入境的比重越小,公路越要离开城区大城市宜与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相切而过,不宜深入区内特大城市利用中心区外围环路,不必穿越市中心区公路与城市道路各成系统,互不干扰,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通过,与城市不直接接触,而在一定的入口处

30、与城市道路连接不能将公路当城市干道,国道、省道、县道高速公路、一四级,公路汽车站场的布置,长途汽车站包括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和混合站。,客运站,大城市设置多个,与货运站、技术站分设;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中小城市设一个,或与其他站合并设置。,货运站,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以工业产品、原料和中转货物为主的,布置在工业区、仓储区或货物集中的地区;也可设在铁路货运站、货运码头附近。,技术站担负清洗、检修汽车,占地较大,对居民有一定干扰。,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港口与工业区布置紧密结合(运量大的临港工业)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石油作业区应

31、在城市、港区、锚地、重要桥梁的下游 但不应把岸线全部占用,应留出一,位置:宜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即机场跑道轴线方向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最小距离57公里)。如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则跑道一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至少15公里。若地形条件限制,则设于远郊。距离:不近不远(1030km)避免通讯干扰。交通联系:30分钟以内,快速路联系,机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由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和准公共交通(小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合乘小客车)组成。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各有利弊。考核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迅速缩短行车间隔、建立公交专用道准点是判断公共交通运营好坏

32、的主要标志方便合理布线,提高覆盖率舒适改善候车和换乘条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交车辆配备达到大城市每8001000人、中小城市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公交线路密度达到市中心区34公里/平方公里,边缘地区22.5公里/平方公里。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约为812公里。,公交站场规划,公交车场公交枢纽站公交停靠站,综合性管理、车辆保养和停放的“中心车场”大修厂、保养场、中心站,客运换乘枢纽(三条以上线路,占地12公顷)首末站(一条线路占地1000m2、三条占地3000m2)到发站(占地规模不超过1000m2),同向换乘距离不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方向

33、迎面错开30m平面立交或立交交叉口设置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练习题,1、确定城市性质的常用方法是()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综合平衡、线性回归B、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C、定性分析、区域分配、综合平衡、线性回归D、定性分析、线性回归、综合平衡、定量分析2、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A、城市人口分布B、城市发展趋势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用地的分布,3、地块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 B、用地面积、性质C、容积率 D、建筑密度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有()A、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B、高速让低速、主要让次要、交通性让生活性C、低速让高速、主要让次要、交通性让生活性D、高速让低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5、当道路设计车速为()时,必须设置中央分割带。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第三节复习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