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三十诗律.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0804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5.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九、三十诗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二十九、三十诗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二十九、三十诗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二十九、三十诗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二十九、三十诗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九、三十诗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九、三十诗律.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 律,张 虹,第一节 概 述,一、诗律的概念,诗:说文:“志也。”释名:“之也,志之所之也。”书舜典:“诗言志。”传:“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诗国风关雎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汉书艺文志:“诵其言,谓之诗。”旧唐书经籍志:“诗以纪兴衰诵欢。”,一、诗律的概念,律:说文:“律,均布也。”说文解字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於一。故曰均布也。”格律:中国古代诗、赋、词、曲等体裁的,在创作时的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格式和韵律。,二、诗 体,1.汉魏六朝的诗体古诗 汉魏乐府古辞 南北朝乐府民歌 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文心雕龙乐府:“

2、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二、诗 体,2唐以后的诗体:近体诗今体诗 古体诗古风,三、近体诗格律的产生,齐梁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齐梁沈约:把四声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创造了“永明体”。经过唐初一些诗人的进一步努力,近体诗的格律进一步得到完善,终于完成了中国近体诗形式的固定和规范。,四、格律的利与弊,1.优点:格律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是人类诗歌创作在形式上的一种规范和总结;格律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能引起欣赏者心灵的共振,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分析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绝不能撇开其形式的选择和安排,否则便不全面或不深刻。,四、格律的利与弊,2.不足:定型格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格律的完整必然产生僵化的模式,不能适应感情表达的需要,这就是格律的主要弊病所在。,五、古体诗及其特点,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四言: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五言:五言诗起源于西汉的民谣,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是最早成熟的五言古诗。如: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

4、已晚。弃捐物复道,努力加餐饭。,六言:,七言:七言诗最早的是柏梁台诗。相传汉武帝在长安筑台,与群臣人各一句,赋成句句用韵共计二十五句的柏梁台诗。如: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郡国士马羽林材,和抚四夷不易哉!,杂言:,五古,七古: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它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五、古体诗及其特点,就语言形式来说,汉魏六朝诗歌和散文的区别并不大,四言、五言或七言

5、诗与散文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每句的字数固定,二是要求押韵。至于杂言诗与散文就只有押韵与否的区别了。由于受到骈体文的影响,魏晋以后的诗多用对仗,也与散文相近。,五、古体诗及其特点,古体诗在格律方面主要是要求押韵。1押韵标准:大致说来,汉魏古诗的用韵接近先秦韵部,晋以后的诗韵,越到后来越接近隋唐韵部。2平仄要求:古诗的押韵除了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唐以后的古体诗在押仄声韵时,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和入声韵,不同声调的韵一般不通押。3韵距:可以句句押韵,也可隔句押韵。4韵数:可以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且换韵的次数不限,平仄韵也可交替,还可一字重押。,六、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近体诗虽然有绝句、律诗

6、、排律诸体,但排律是律诗的扩展,所以近体诗一般只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六、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律诗在格律方面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四点:1字句固定 每首律诗限定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五言者称五律,七言者称七律。我们要注意的是,律诗的字句是固定的,但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五言八句或七言八句的都是律诗。因为律诗之所以成为律诗,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格律要求,特别是平仄和押韵。不讲平仄和押韵,五言八句不是五律,七言八句也不是七律。,六、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2押韵严格:近体诗一般要求押平声韵(有极少数仄韵律诗,那是不规则的),用韵的位置只限定在偶句句末,单句押韵只限于首句(称首句入韵)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或“

7、出韵”。,六、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3讲究平仄: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也是近体诗区别于古体诗的本质特点。近体诗每句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4要求对仗:律诗一般要求在中间两联对仗。,六、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出句 对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联(起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颔联(次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颈联(腹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尾联(结联),六、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排律的格律要求: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可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排律是按照律诗的粘、对规则加以扩大的,因此除了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其他的要求一同律诗。,六、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

8、,绝句的格律要求:这里的绝句是指律绝,每首四句,有五绝和七绝两种。绝句在形式上等于律诗的一半,其押韵、平仄与律诗相同,只是不要求对仗。除律绝外,另有古绝,也是每首四句,每句五言或七言,格律要求与古体诗相同,押韵可用仄韵,不论平仄和粘对。,第二节 近体诗的押韵,一、押韵和押韵的位置,1.押韵(也作“压韵”),指的是把同韵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近体诗在句末押韵,因此句末押韵的字,就叫“韵脚”。在近体诗中,凡是同韵的平声字都可以用来押韵。如: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押韵和

9、押韵的位置,2.韵:z h u a ng韵母:韵头 韵腹 韵尾韵:韵腹 韵尾 且声调相同3.近体诗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都是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首句都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二、押韵的标准,隋代陆法言切韵193韵唐朝官颁的韵书是唐韵分195韵(“同用”、“独用”)北宋陈彭年广韵206韵南宋江北平水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金人平水书籍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106韵(平水韵),二、押韵的标准,平水韵平声三十韵,字有多有少,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字多,选用较易,窄韵字少,往往令人受窘;有些窄韵,字数既少,合用的又不多

10、,就被视为险韵。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另外,做诗选韵还需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来选择,有些韵适合于表达高亢激昂的感情,如江、阳等韵;有些韵则适合表达悲哀细腻的感情,如尤、微等韵。,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押韵的规则,1近体诗偶句押韵,无论律诗、长律或绝句,一般只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例外:顾况忆旧游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2近体诗用韵很严,无论律诗、排律、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四、押韵的避忌,1.必须避免“出韵”。2.必须避免“重韵”。3.必须避免用同义 字相押。,第三节 近体诗

11、的平仄,一、平仄和平仄的作用,中古四声 平 平 上 去 仄 入 明末袁子让字学元元云:“大概平声铿锵,上声苍老,去声脆嫩,入声直朴。”,明代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陆龟蒙叠韵山中吟 琼英轻明生,石脉滴沥碧。玄铅仙偏怜,白帻客亦惜。,二、平仄的辨别,中古声调 普通话四声 中古声调 平 阴平 上 阳平 入 去 上声 去声,入声字的辨别,1利用工具书,查找古入声字:辞海诗韵佩文韵府诗韵新编,入声字的辨别,2利用语音演变规律:(1)zh、z、g、j和b、d,可管阳平二百多;(2)zh、ch、sh、r加上k,拼uo皆入不用说;(3)d

12、、t、n、l、b、p、m,拼ie除去爹;(4)e韵除去嗟(旧读jue,今读jie)、瘸、靴;(5)d、t、n、l、z、c、s,拼e皆入宜自知;(6)fa、fo皆入。,入声字的辨别,3.还可以用排除法来排除一些非入声字:(1)鼻音韵尾非入。(2)uei韵非入。(3)zi、ci、si非入。(4)m、n、l、r的阴、阳、上声非入。,三、平仄组合的规则,1“间”的规则:即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这是组句的规则。近体诗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剩下一个音节放在末尾或中间,形成五言或七言的句式。两个音节中的后一音节为节奏点。“间”的规则要求节奏点的平仄相反;剩下一个音节的平仄,要与倒数第三个字的平仄相反。以五言

13、为例。即凡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就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又要用仄。反之亦同。,三、平仄组合的规则,2“对”的规则:即平仄在上下句(一般称出句和对句)中是对立的。这是组联的规则。如出句是仄起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则应是平起句“平平仄仄平”,出句是平起句“平平平仄仄”,对句则应是仄起句“仄仄仄平平”。,三、平仄组合的规则,3“粘”的规则:即平仄在上下联之间是粘连的,这是组联成篇的规则。“粘”的规则要求平粘平,仄粘仄,也就是下联出句第二字(这是节奏点)的平仄必须跟上联对句第二字(节奏点)的平仄相同。具体地说,律诗的第三句第二字要跟第二句第二字的平仄相粘,第五句第二字要跟第四句第二字的平仄相粘,

14、第七句第二字要跟第六句第二字的平仄相粘,平粘平,仄粘仄,由此而联缀成篇。换言之,就是仄起联要与平起联交替出现。,四、律诗绝句的平仄格式,1.五言律诗的四个类型:(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 韵脚(丁)仄仄仄平平(一)甲乙丙丁,甲乙丙丁(二)丁乙丙丁,甲乙丙丁(三)丙丁甲乙,丙丁甲乙(四)乙丁甲乙,丙丁甲乙,四、律诗绝句的平仄格式,2.七言律诗的四个类型(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丁乙丙丁,甲乙丙丁(二)甲乙丙丁,甲乙丙丁(三)乙丁甲乙,丙丁甲乙(四)丙丁甲乙,丙丁甲乙,旅夜书怀 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丨 丨 一 一 丨,一 一 丨 丨 一。一 一 一 丨 丨,丨 丨 丨 一 一。丨 丨 一 一 丨,一 一 丨 丨 一。一 一 一 丨 丨,丨 丨 丨 一 一。,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 一 一 丨 丨,丨 丨 丨 一 一。丨 丨 一 一 丨,一 一 丨 丨 一。一 一 一 丨 丨,丨 丨 丨 一 一。丨 丨 一 一 丨,一 一 丨 丨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

16、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丨 丨 丨 一 一。一 一 丨 丨 一。一 一 一 丨 丨,丨 丨 丨 一 一。丨 丨 一 一 丨,一 一 丨 丨 一。一 一 一 丨 丨,丨 丨 丨 一 一。,送友人进士许棠唐张乔,离乡积岁年,归路远依然。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何处营甘旨,潮涛浸薄田。,一 一 丨 丨 一,丨 丨 丨 一 一。丨 丨 一 一 丨,一 一 丨 丨 一。一 一 一 丨 丨,丨 丨 丨 一 一。丨 丨 一 一 丨,一 一 丨 丨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17、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丨,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丨,一 一 丨 丨 丨 一 一。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丨,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丨,一 一 丨 丨 丨 一 一。,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唐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丨,一 一 丨 丨 丨 一 一。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丨,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丨,一 一 丨 丨

18、丨 一 一。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丨,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新城道中 宋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一 一 丨 丨 丨 一 一。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丨,一 一 丨 丨 丨 一 一。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丨,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丨,一 一 丨 丨 丨 一 一。,重过圣女祠唐李商隐,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丨 丨

19、 一 一 丨 丨 一,一 一 丨 丨 丨 一 一。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丨,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丨,一 一 丨 丨 丨 一 一。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丨,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五、平仄格式的运用,1要避免失粘、失对;2要避免犯“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3要避免“三平调”;五言: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五、平仄格式的运用,4要讲究拗救:诗中凡平仄合乎组合规则的句子叫律句,平仄违反组合规则的句子叫拗句。拗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在后面(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为补救。“拗”就是

20、违拗,“救”就是补救。拗了用救,仍算合律。,五、平仄格式的运用,常见的拗救方法有三:本句自救:第一,“孤平”拗救:五言: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 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一 丨 丨 一 寂 寥 无 所 欢 月 光 明 素 盘,五、平仄格式的运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唐杜甫九日五首(其一)丨 丨 一 一 丨 丨 一 抱 病 起 登 江 上 台,五、平仄格式的运用,第二,“特种拗救”五言: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 王维辋川间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 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 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五、平仄格式的运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

21、杜甫咏怀古迹(其四):蜀主窥吴幸三峡 咏怀古迹(其五):伯仲之间见伊吕 注意:在这种特拗的平仄格式里,五言第一字、七言三字必须用平。,五、平仄格式的运用,对句互救:五言: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五、平仄格式的运用,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王维辋川别业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五、平仄格式的运用,本句自救和对句互救相结合。五言: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李商隐蝉 薄宦

22、梗犹泛,故园芜欲平。,五、平仄格式的运用,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苏轼新城道中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五、平仄格式的运用,明真空检篇韵贯珠集中的类聚杂法歌诀第八: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与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平仄格式的运用,(甲)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乙)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丙)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丁)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第四节 近体诗的对仗,一、对仗和对仗的要求,一、对仗和对仗的要求,1.对仗(

23、对偶、骈偶):就是把两个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的句子,用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造成一种结构相同或相近、意思相关或相反的对子。,一、对仗和对仗的要求,2.对仗的主要要求是:相对的两句必须句法结构相同、词性一致。有时只要求字面相对,结构方面并不严格要求。,二、对仗的安排,(一)律诗的对仗:律诗是“骈散兼行”的。律诗的一般情况是半骈半散:首尾两联是散行的,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则规定要用对仗。对仗是律诗的主要要素之一,但不如押韵、平仄那样重要。因此律诗对对仗的要求也比较宽。一般来说,律诗中间两联用对仗是正格,多于两联或少至一联,或者虽有两联但不在中间两联,都是变格。此外律诗还有全首都是对仗和全首都没

24、有对仗的。长律的对仗和律诗一样,首联对仗可用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要用对仗,尾联一般不用对仗。,二、对仗的安排,(二)绝句的对仗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要对仗也行。一般来说,在格式上是截取律诗首尾两联绝句,则全首不用对仗;格式是截取后两联的,则前联用对仗;格式是截取前两联的,则后联用对仗;格式是截取中间两联的,则全首用对仗。但这些要求也不是绝对的,总之绝句的对仗要求是自由的。这是绝句不同于律诗的地方。,二、对仗的安排,(三)对仗的类别从内容上来看,有正对、反对、流水对和意对的差别。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关的对偶。例如:门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孟浩然题义公禅房)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25、绝句),二、对仗的安排,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反的对偶。例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二、对仗的安排,3.流水对两句意思连贯一气的对偶。它的上下两句,一般有递进、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等关系。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二、对仗的安排,4.意对就是上下两句似对非对,不对又像是对,以事意相关联,别具一格。例如:春风潮水上,饮酒海滩中。芦荡思归客,轻波一海鸥。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二、对仗的安排,从形式上

26、看,对仗除了上下两句相对外,还有当句对、交股对与借对等。1.当句对句中自对的对偶。又叫“句中对”。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夜泊水村),二、对仗的安排,2.隔句对四句两两相对的对偶。即第三句与第一句对,第四句与第二句相对。这种对偶又称为“扇面对”,例如: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何殊。郑谷寄裴晤员外(其二),二、对仗的安排,3.交股对上下两句相对的字词不在相当的位置上,而是颠倒错综的。这种对法又叫“蹉对”或“错综对。例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

27、段云。(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子小饮戏赠),二、对仗的安排,4.借对有借音借义两种。借音对是借同音或近音字与另一个字相对。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吴司户见寻)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二、对仗的安排,借义对是指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却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二、对仗的安排,(四)关于工对和宽对 两个句子对得工整,句型相同,词性一致,而且小类也完全相同,叫工对。如:关河自昔称天府

28、,淮海于今作战场。(李纲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二、对仗的安排,以下几种情况也应算工对: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离堂思琴瑟,别路远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对仗的安排,4.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反对为了工对而凭空虚构: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只求诗对好,不怕两重丧。,二、对仗的安排,对得不十分工整的叫宽对。宽对只要词性相同,就可相对。有的甚至词性不同,也用来相对。例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

29、萋萋鹦鹅洲。(崔颢黄鹤楼),二、对仗的安排,借对(借音或借义)和交股对,也应算宽对。对仗更宽一点的那就是句型不尽相同,半对半不对了。例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夜泊水村)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二、对仗的安排,(五)对仗的避忌1应避合掌:即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例如: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耿沛赠田家翁),二、对仗的安排,但同义的动词或形容词相对,却是允许的。例如:愁客倦吟花似酒,佳人休唱日衔山。(苏轼同曾无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陆游秋思)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杜甫

30、赠韦赞善别),二、对仗的安排,同义的虚词相对,也是允许的。例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2应避同字相对。近体诗要避免同一字出现在出句和对句相当的位置上。不过,有些诗人偶然也有用同字相对。如: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杜甫得舍弟消息),二、对仗的安排,3应避中间两联句法结构相同。近体诗的句法结构,四联要不尽相同,特别是中间两联,更不可一样,以避免结构上的雷同。,声律启蒙,【平仄】平对仄,仄对平。反切对分明。有无对虚实,死活对重轻。上去入声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武法】实对实,虚对虚。轻重对偏枯。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五音】寻义理,辨声音。

31、呼吸对调停。角宫商徵羽,牙齿舌喉唇。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辞尽属清。,声律启蒙,【天文】天对地,地对天。天地对山川。清风对皓月,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地理】泉对石,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圃,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时令】春对夏,夜对晨。夏至对秋分。重阳对七夕,上巳对清明。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声律启蒙,【国号】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晋齐韩赵魏,吴蜀宋陈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人伦】夫对妇,主对宾。父子对君臣。兄弟分内外,朋友别疏亲。日用三纲扶世道,天常五典叙彝伦。【宫室】楼对阁,寺对宫。庭院对垣墉。千门对万户,

32、屋角对亭中。画栋雕梁风殿阁,明堂净室月帘栊。,声律启蒙,【器用】书对画,瑟对琴。笛韵对钟声。宫箫对塞管,晓角对寒砧。炳耀斗牛横剑气,清冷山水作琴声。【鸟兽】莺对凤,雁对莺。犬吠对鸡鸣。龙吟对虎啸,社燕对秋鸿。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花木】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竹对山茶。翠麦舞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一川霞。,声律启蒙,【人事】忧对喜,性对心。意气对胸襟。吟怀对饮兴,思浅对情深。逆旅羁怀藏万斛,佳人娇态笑千金。【身体】头对面,口对身。白发对红唇。咽喉对肺腑,目盼对眉颦。玉骨琼肌非俗子,朱颜绿鬃尽佳人。【衣服】衣对袖,舄对巾。衣褐对书绅。罗帏对珠履,束带对铺茵。礼乐衣冠由上

33、国,文章黼黻美吾身。,声律启蒙,【珍宝】犀对象,玉对金。玉殿对琼京。琉璃对玳瑁,玉烛对银灯。融融春近冰消玉,凛凛冬来雪积琼。【饮食】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烹羔对脍鲤,煮茗对调羹。蓴菜久思犹客旅,盐梅相和待公卿。【文史】经对史,赋对诗。传记对文词。易奇对书奥,训诂对箴规。五行俱下读书日,一举成名射策时。,声律启蒙,【声色】声对色,影对光。柳影对花香。山形对水势,世秀对天芳。去国心如砧韵碎,思乡梦与角声长。【五色】黄对黑,白对红。碧草对青松。朱颜对绿鬓,彩蝶对黄蜂。鸳鸯丹墀先俊彦,貔貅紫塞上英雄。【数目】三对五,万对千。四季对三元。孤秦对两汉,万寿对千年。春过园林花一梦,日长庭院柳三眠。,声

34、律启蒙,【干支】商太甲,李长庚。甲坼对丁宁。庚申对甲子,亥往对寅行。黄甲榜中曾分甲,白丁眼里不知丁。【卦名】乾对巽,坎对离。小过对中孚。同人对大有,既济对明夷。革面小人长蹇蹇,恒心君子屡颐颐。【方隅】南对北,北对东。东里对南宫。山南对岭北,东日对西风。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必向东。,声律启蒙,【半虚半实字】中对外,后对前。月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圃内对林间。檐外松杉滴清露,门前桑柘起寒烟。【又】长对短,盛对衰。大小对高低。古今对终始,否泰对安危。数盘棋罢收成败,一幅书藏息是非。【如似】疑对讶,似对如。似玉对如珠。如烟对似火,似盖对如梳。一川杨柳如丝袅,十里荷花似锦铺。,声律启蒙,【重叠】重对

35、叠,叠对重。岌岌对溶溶。依依对灼灼,喔喔对雝雝。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虚字】然对则,乃对于。往矣对归欤。历然对彰若,乐只对凄然。仁君似此之至也,廉吏如斯而已乎。【通用】堪对可,乍对将。欲绽对初芳。偏宜对雅称,所愧对何妨。低昂北斗夜将半,断续西风天正凉。,声律启蒙,【巧对】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镜花对水月,青眼对白眉。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勤学】歌对读,偶对联。勤读莫迁延。成名应有日,得志可朝天。绿裙著处君恩重,黄榜开时御墨鲜。【得志】新进士,好男儿。得志便扬眉。琼林恩赐宴,玉殿御颁诗。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声律启蒙,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

36、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声律启蒙,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

37、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声律启蒙,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声律启蒙,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

38、。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声律启蒙,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四支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

39、,一架白荼縻。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声律启蒙,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声律启蒙,五微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40、。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声律启蒙,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六鱼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声律启蒙,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谢谢!大家辛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