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语文教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09819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大学语文教案.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诗经选讲 谷风,一、诗经简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我国诗歌的源头 共收西周初年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其中5篇为“笙诗”)周王朝 采诗 官察民风(相传孔子删定为305篇)原名诗或诗三百 汉代称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160篇)民歌 十五国风“雅”(105篇)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士大夫 作,用于宴会典礼。“颂”(40篇)用于宗庙祭祀。,十五国风:周南、召南(江汉一带)邶、鄘、卫、王、陈、桧、郑(河南一带)齐、曹(山东)魏、唐(山西一带)豳、秦(陕西一带)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特点:以四音为主 文字简单 重章叠句 咏唱 赋、比、兴 铺陈叙述 比喻 以

2、一物兴起另一物,二、谷风先秦的弃妇诗1、诗中妇女被丈夫遗弃的原因:社会因素:重男轻女,男权。(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家庭因素:夫权。喜新厌旧、忘恩负义。个人因素:逆来顺受,未加反抗。2、谷风、氓、上山采蘼芜、弃妇比较:四首诗的异同点。音乐在水一方Play,第二节“楚辞”选讲 湘夫人,一、屈原生平简介:(约前340至约前278)出生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祖先屈瑕,为楚武王熊通之子,被封于“屈”之地,后代以“屈”为氏。始祖为传说中的古帝颛顼高阳氏。“帝高阳之苗裔合,朕皇考曰伯庸。”(离骚)屈原家乡为湖北秭归县。贵族出身

3、,使他有机会接受教育。学识渊博,同时由于他和楚王同姓,所以培养出较浓厚的宗国感情。屈原生活的时代在战国中期,七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当时最有条件统一中国的是秦国和楚国,但秦国占优势,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更加强大起来,而楚国在吴起变法失败后越加腐败,所以楚国必须和齐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屈原,左徒(兼管内政外交)计划改革内政,并出使齐国,订立齐楚联盟 受到贵族排挤打击 被楚怀王疏远 三闾大夫(管教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子弟)张仪游说,楚王断绝与齐的联盟(受骗)怀王武关被劫 顷襄王即位,做了秦国女婿 屈原被谗,遭流放到南方 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沦陷 屈原在汩罗河投江自尽。,屈原与龙舟赛,二、关于“楚辞”

4、,西汉时,人们把屈原的诗歌称为“楚辞”。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楚辞”集,“楚辞”出现专书。“楚辞”本义为楚人的歌辞,作为一种文体,主要因为它是楚声的文学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方言文学)南方民歌给予楚辞直接影响,但只有经过屈原的努力,“楚辞”这种文体才正式建立,并且在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楚辞的一些特点:,语气词语“兮”神话色彩 北方:史官文化,重人事,讲求实际。南方:巫官文化,信鬼神,富于想象。比兴和象征,三、湘夫人讲析,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配偶神。湘君是湘水神,湘夫人是帝女,居于洞庭之山。因为湘水与洞庭湖相距甚近,所以民间传说这两个神有恋爱关系。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是屈原根据

5、楚国沅、湘一带的民间祭歌为素材,再加工创作而成的两篇抒情诗。二诗的具体内容无疑是描写神灵在爱情生活中的遭遇与追求,并且通过一种祭礼仪式表现出来,然而作者却是把人间的恋爱生活寄托在神灵的形象上。古代的祈神赛会活动,正是人们借以交往、娱乐的好机会,更是青年男女寻求伴侣和发展爱情的大好时机。作为祭歌的“二湘”,名为娱神,实为娱人。诗中抒写男女相恋之情,主要通过一次赴约失约的过程表现出来。,1、盼望与思恋:“目眇眇”“骋望”“远望”(辅以秋景的描写)2、寻找与梦幻:朝驰江皋、夕济西()在水中筑起美丽芬芳的爱巢。3、梦灭与思念:捐袂遗()摘杜若以遗远者。朗诵:橘颂Play,第三节左传选讲 郑伯克段于鄢,

6、一、关于左传 左氏春秋原来是一部独立的历史书,到西汉袁帝时,以刘歆为代表开始认定它是一部解释孔子编定的春秋的著作。他们称春秋为“经”,称解释经书的为“传”,从此称左氏春秋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把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到晋代,经过杜预的改动,又把左氏春秋分年、分条附在孔子修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的后面,并汇集了前人对春秋左氏传的注解,合编在一起,称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但左传的记事并非完全与春秋相符,它本身自成体系。这部编年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二、郑伯克段于鄢讲解,1、故事情节 王位之争 领土之争 武力之争 母子绝情 天伦之乐2、人物性格:郑庄公:阴险、虚伪、

7、毒辣、善于权谋、权势高 于亲情。公叔段:恃宠娇纵、贪得无厌。姜氏:极端自私、偏心。,第四节 史记选讲 李将军列传,一、司马迁与史记(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父司马谈为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博学,精通天文、历数和黄老哲子,有志于整理古今历史。在父亲的影响下,司马迁十岁即能诵古文,后拜儒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师,系统学习先秦典籍。20岁时走出书斋,漫游天下,探幽访古,扩大其胸襟和视野。父司马谈遗命:完成一部详载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通史。从公元前110年正式开始撰述编订工作。,探幽访古:,长沙 观屈原所自沉渊 沅、湘 窥九嶷 庐山 观禹疏九江 会稽 探禹穴 楚 观春申君故城宫室 齐鲁之

8、都 观孔子之遗风,前99年,李陵协同弍师将军李广利抗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推言陵功”,以“诬罔”之罪被处以宫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忍辱含诟,效仿古人被辱发愤之事迹,坚强活下来。前96年,出狱,为中书令。前91年,史记基本完成。初命名为太史公书,东汉时专称史记。史记共130篇,记述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演变,其体例成为正史写作的通用体例。本纪12篇叙述帝王、兼排比大事。世家30篇记述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表 10 篇统系年代、世系、人物等。书 8 篇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列传70篇记人物、民族及外国。,二、李将军列传讲析,1、李广性格:勇敢善战、机智幽默、治军

9、简洁、爱惜士卒,但也有心胸狭窄和残忍的一面。2、不被封侯的原因:朝廷赏罚不公、压制贤能为主要原因,李广个人性格也是其中一个原因。3、选材与结构特点:选取最能表现李广性格的事例,然后主要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一个个事例。4、对比手法:李广与士兵对比衬托其机智勇敢的性格。李广与程不识对比衬托其治军简洁的特点。李广与李蔡对比见出朝廷赏罚不公。,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讲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咏荆轲,一、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魏 吴 蜀 西晋(265317)东晋(317420)(“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291306)宋(420479)北魏(386534)齐(479502)东魏(534550)西魏(535556

10、)梁(502557)北齐(550577)北周(557581)陈(557589),二、短歌行,1、曹操简介:字孟德,沛园谯县(今安徽亳县)人。祖父曹腾为宦官,是宦官集团中地位极高者。父曹嵩为腾养子,官至太尉。社会地位不高,为士族门阀所鄙视。四世之公的袁绍就骂曹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184年,曹操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又参加讨伐董卓联军。建安元年(196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统一北方。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盛的封建帝国。文学上有突出成就,存诗二十余首,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以乐府旧题写诗,如薤露行、蒿里行、短歌行。,曹 操,2、短歌行讲析,招纳贤才,建功立业。诗意

11、回环往复,情感跌宕起伏:人生短促的慨叹求贤建功的急迫心情反复求贤不得的忧思与期待,得到贤士后的愉悦 希望招纳贤才,帮助建功立业,天下归心的愿望。引用诗经成句和运用典故。运用比兴手法。朗诵短歌行Play 插曲短歌行,三、咏荆轲:,1、陶渊明简介:曾祖陶侃,出身孤贫,以军功而达显贵,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公,武功显赫一时,经济上十分豪富,但本人亡故后家境急剧衰败。陶渊明童年丧父,家庭生计维艰。30岁开始入仕,先后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但每次时间都不长,40岁辞官归隐。洁身守志,躬耕自资,以诗酒自娱。427年死于疟疾。好友颜延之为之作诔,并取其“宽乐令终曰靖,好廉自克曰节”之义,谥曰靖节徵

12、士。,2、陶渊明田园诗选:,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采菊图,3、咏荆轲赏析,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故事简介。史记刺客列传与咏荆轲中“易水送别”场面比较。述事散文与诗歌表现形式的比较。从咏荆轲与饮酒比较见出陶渊明创作风格的两面性。,秦汉墓室壁画 荆轲刺秦王,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散文选讲 与陈伯之书,一、作者简介:丘迟(464508),字希范,南朝梁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初任齐,官至殿中郎,后仕梁,官至司空从事中郎。擅骈文,长诗歌,辞采丽逸。二、与陈伯之书讲析 1、著名的劝降书

13、。2、恩威并用,以情动人。3、对比手法。4、运用典故。,投降之前与投降之后的强烈对比 恩 为陈伯之的反梁开脱罪责 圣朝赦罪责功(正面例证)怀柔手段 展示我方功臣名将前途无量 贬低对方威 反面例证说明异族统治者没有好下场 异族统治即将分崩离析 对方岌岌可危情 以乡情乡景打动对方 八方来朝之威仪 北狄前景不妙 促对方详加思虑,第七节 唐诗选讲(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关于唐诗:唐代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繁荣时期。清康熙年间修的全唐诗有诗作近五万首,诗人两千三百多家,包括帝王、贵族、官吏、文士、商贾、僧道、医巫、妇女等,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三四百年中遗留下的诗篇多出两三倍以上。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有五六

14、十个,也大大超过战国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唐诗历史,五言 古体诗 七言 杂言 五言唐诗 律诗 七言 近体诗 五言 绝句 七言,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讲析,1、以时间顺序(月亮的升落时序)来描绘景物。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上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轮”月落西天:“斜月沉沉藏海雾”2、以月光为背景,描绘月光下的各种景象,如潮水、波光、芳旬、花林、白沙、扁舟、楼台、海雾、江树等。朗诵春江花月夜Play 琵琶演奏,第八节 唐诗选讲(二)高适燕歌行,一、关于边塞诗:边塞诗主要指描绘边塞风光、战争以及抒发个人建功立业的壮志。初唐诗人杨炯有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体现了唐朝诗人到边塞建功立业

15、的豪情壮志。著名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燕歌行讲析,1、内涵丰富,概括了唐军将士戌边生活的多个方面。2、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第九节 唐诗选讲(三)李白月下独酌、杜甫羌村三首,一、李白月下独酌 1、李白生平简介:(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先世

16、隋末因罪徙居中亚。李白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家庭可能是富商。“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传说曾为打抱不平而“手刃数人”。20岁在蜀中漫游,登峨嵋、青城诸名山。26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踪所及,几半中国。不屑于科举考试,“一鸣惊人,一飞冲天”,隐居以求仕。天宝元年时42岁,终因吴筠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初到长安,贺知章一见叹为“谪仙人”。玄宗召见时,也“降辇步迎,如见园绮”。因命供奉翰林。,政治理想破灭,又招致权臣们的谗毁,使他感到长安不可久留,上书请还。离开长安后,再度漫

17、游,遇见杜甫、高适。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永王李璘以抗敌为号,请李白参加幕府。后永王被杀,李白也获罪下狱,又被判处长流夜郎(贵州桐梓一带)。“世人皆欲杀”,“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征至巫山,遇大赦,得放还。761年,李光弼率军征讨史朝义,李白请缨杀敌,终因病折回,次年病逝于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天才诗人,他还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但也存在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等思想。,2、月下独酌讲析,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

18、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二、杜甫羌村三首 1、杜甫生平简介:(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杜闲曾为衮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享有不纳税,不服兵役等特权。从小就很“好学”,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20岁结束书齐生活,开始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5岁至44岁困守长安10年。

19、奸相当道,杜甫无法实现政治理想,而且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甸,敝衣何啻悬百结”。,杜 甫,安史之乱后,杜甫和人民一起逃难,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后来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被任命为左拾遗。因上疏营救房琯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屡遭贬斥。由凤翔回鄜州的途中,看到战乱的各种惨象。这时杜甫写下春望、羌村、“三吏”、“三别”等诗篇。759年,杜甫弃官,入蜀后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764年,西川节度使严武举荐他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但只过了六个月的幕府生活,以后都在漂泊。770年冬天,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813年,由孙子杜嗣业把在

20、岳阳的杜甫灵柩归葬偃师。诗人的遗体还漂泊了43年。,2、羌村三首讲析 侧重描写回家省亲时的三个生活场面,展现出当时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A、归家团聚战乱余生,惊喜交集。B、闲居生活无聊郁闷,不甘苟生。C、乡邻慰问时世维艰,感慨深重。三首短诗联合成为组诗,各有侧重,独立成章,又前后呼应,互为联结。其一:“妻孥”、“邻人”、“世乱”其二:“娇儿”其三:“酒味”(禾黍、糟床)“父老”、“兵革”,第十节 唐诗选讲(四)白居易长恨歌,一、白居易生平简介:(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白香山、白傅或白少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陕西渭南县)。出身

21、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从29岁成为进士至44岁时,白居易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志在兼济”,“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他创作秦中吟和新乐府等讽喻诗批评时政,刺痛了当时的权豪。元和10年,盗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认为是书籍以来未有之“国辱”,首先上书请捕贼,被权贵以其越职奏事而造谣中伤,遂使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白居易被迫“换尽旧心肠”,“独善其身”,“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世间尽不关吾事”,“世事从今口不言”,不做朝官做地方官。做地方官时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晚年时常想到人民:“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846年病死于洛阳,葬洛阳龙门山。,白居易,二、长恨歌讲析:,1、长恨歌

22、美化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将现实与虚构、真实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浪漫的传奇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气氛。2、叙事、写景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朗诵长恨歌,第十一讲 词选讲(一)温庭筠更漏子、李煜浪淘沙、柳元望海潮,一、温庭筠更漏子:1、作者简介(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山西祁县)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爱情诗文采绚烂,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方面的艺术成就超过其他晚唐诗人,有“花间鼻祖”之称。,2、更漏子讲析: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水悠,肠断白苹洲。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以含蓄的笔触表现妇女的离愁别恨。,唐代仕女图,二、李煜浪淘沙讲析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抒写亡国之痛与离怀别绪。不事雕琢,直抒胸怀。音乐虞美人Play三、柳元望海潮讲析,第十二节 词选讲(二)陆游诉衷情、辛弃疾水龙吟、毛泽东沁园春,第十三节 清代小说选讲 曹雪芹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