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学原理简介.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大学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雄 伟(副研究员),安全学原理简介(安全职业培训:安全观与安全认识论),警示:人类学家统计,二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我们要问,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发生事故的日子能有多少天?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最新报告显示,事故的发生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某些惨痛的案例还长期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例如: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1.引 言,1,众所周知,1984年12月,在印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惨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盐酸)泄露恶性中毒事件。给人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1,2500多人中毒死亡,
2、20余万人中毒受伤且其中大多数人双目失明,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的影响,留下后遗症。是世界工业史上罕见的大惨案。,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露事件,1,1.引言,全世界每年因公(事故)死亡人数达到200多万人,是每年全球战争死亡人数的3倍,平均每7秒钟死1人,每分钟死8人,每小时死500多人,每天死6000多人,相当于每天发生一次像美国“9.11”恐怖事件那样的大灾难。这还不包括工伤以外的各类事故人数。人们忧患疾病,痛恨战争,但事故同样让我们心惊胆战,痛苦不堪,让我们失去健康,失去生命,失去财富,失去物质基础。事故是除战争、瘟疫以外的人类大敌。摘自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1,1.引言,据国家安监
3、总局统计,2007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五十余万(506376)起,死亡十余万(101480)人,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413。(相当于每2亿元GDP死亡1人)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3.05(相当于每年每3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死亡1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5.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485。这不仅影响了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影响了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我国近年来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在2500亿元以上,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职业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0多亿元。各类事故和职业危
4、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1.引言,我国一年的事故损失,相当于1000多万个职工一年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相当于近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我国第一部安全经济学的作者罗云痛心地说,1,2.前 言,2.1 讨论说 形式与内容(引导发言)2.2 题目与范围安全学原理 入门与基础 解决认识问题是什么?(理科与工科),2,2.前 言,安全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方向包括: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学、安全管理学 安全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灾害(或事故)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机制以及统计规律,是对灾害(或事故)这种客观事物的认识,为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打基础。安全工程学(硬件问题)和安全管理学(软件问题)是直接解决安全
5、问题的对策和手段。,2.前 言,安全学原理是介于安全科学与安全工程学和安全管理学之间的桥梁,是利用安全科学基本原理指导认知安全工程学和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工具。安全科学安全学原理安全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务虚与务实),安全学原理一般包括五个部分,纵横交叉(哲、理、工、管、文、经等),1.2,职业培训与“去普教化倾向”问题 国民教育体系分四个层级: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师范教育(法国人首创)针对国民教育体系 职业培训教育理论自成系统所谓“普教化倾向”是指将普通学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套用于职业培训。带来的问题:模糊了(高等)学历教育素质培养的指向与职业培训功用性的差异。职业培训的特点:(
6、强化三性)目标性(拟解决的问题)功用性(知道怎么做、做什么、要会做)实效性(效率和近期成效),2.3,2.3 职业培训说,(成人)教学论(主要是教与学的关系)职业培训标准(ISO10015 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安全管理标准(六项职责落实与管理体系建设、目标管理和OHS18000体系)以及安全技术标准,2.4 安全职业培训的三项主要理论基础,2.4,(1)安全问题为什么是预防为主?(2)本质安全与安全本质的区别?(3)安全系统与系统安全的区别?,为体现职业培训的特点,调动思维,看一个案例(北川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提出三个问题,2.5,2.5 三个问题,(1)安全的时空领域划分(定义域划分)(
7、2)安全的本质(3)事故致因理论统觉图,2.6 本次讨论的核心要点,2.6,(拟解决的认识问题),心理形式组织(非逻辑形式组织),2.7 本次讨论的思维逻辑,2.7,无期望心理 侥幸心理 疲劳心理,2.8 本次讨论的内容,2.8,安全管理的三大心理误区及其应对,无期望心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因不期望发生事故,回避或忽视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存在,而产生的心理误区。,3.1,3.1 安全管理三大心理误区之一,辞海中“安”的解释:安全;安稳。国 策齐策六:“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辞海中“全”的解释:完备;齐全。如:十全十美。通常认为“安全”既是:无危则安
8、,无损则全。,3.1.1 安全概念的感知认识,安全的概念: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刘潜教授安全是从物质的危险和精神的恐慌中解放出来获得的自由。青岛贤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的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指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安全原理隋鹏程等 编著,从“安”字说起 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字解释,查说文解字,(王立群讲魏国的安字),“安”字起源于母系社会,女性占统治地位。“安”字表现了父系社会的性别心理 戏言“金屋藏娇”马克思的坚强与美好说“安”字反映了古时期人类保护生产力的本能 女人(安闲)坐于屋中?保护
9、女人,寓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的繁衍增长事关部落种族的兴衰存亡,人力(人口)资源极为重要,人力是主要的生产力。而女人代表人口繁衍的生殖力,女人极为珍贵,保护女人就是保护生产力。,从“安”字说起,从“安”字说起,由此可以认为,创造“安”字的理念,是有记载的“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第一”观念的最早的记录。体现了上古时期人们本能意识中安全和生产力的密切关系。这种穿凿附会的联想是有些牵强的。但重要的是,穿过久远的历史隧道,透过历史的尘烟,我们的想像力回到了上古先人创造文字的年代,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当时的人类文明进化程度,创造“安”字时所反映出的心底的期盼,求安的心态,借助女人
10、安闲坐于屋中的寓意表达了这一期望,表达是十分清楚的。安 安全 一种心态(期望)期盼平安远离危险,3.1.2 无期望心理产生根源及中西方文化影响比较,由比较看出:中国文化注重形式通过形式(外化)实现内化实现道德规范产生了形式美(程式美)产生了“祈福”文化(例)反“乌鸦嘴”文化盼好称颂、趋吉避凶、避讳不详语言言吉不言忧回避或忽视事故危害无期望心理出现(这是一种原始的低层次心态,国有大中型企业很少了),应对无期望心理的对策,一是明确安全的时空领域划分(定义域划分)二是充分认识安全的本质,3.1.3.1 安全的时空领域划分(定义域划分),安全危险(危害)反义词 互为矛盾对立面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
11、发生不期望后 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安全事故 为什么?(安全生产定义域规定),消防安全公安消防局,(慢性伤害)医疗卫生部门,环境 生存安全,政府,环境安全环保部门,企业 生产安全,国防安全国防部、安全部,社会治安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减灾安全(地震、飓风、疾控),公安局,交通安全,公安 交警,职业健康安全,(人、机、料、法、环)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安全,产品安全,质检部门 工商管理,社会 生活安全,3.1.3.2 安全的本质,(安全本质的哲学机理、数理机理、认知价值性)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固有属性。(划分方法不同)事物由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之分(物名、社会现象)安全问题是
12、复杂事物 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必须借助哲学和系统论的思想 科学哲学思想、系统科学成为创建中国安全科学的基础-安全科学原理金龙哲 宋存义 主编,(1)安全本质的哲学机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安全本质观的指导思想(思维统领定式问题)哲学研究的特点:哲学是在人与世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总体关系中把握世界的。(认识与实践,包含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点。(认识的正确性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 的正确反映。规律的本质联系与时空观,非暂态的。价值性)哲学作为对世界总体性的认识,其研究和提问的方式又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批判性哲学的
13、不断前行,马克思的观点、阿布杜勒拉澳夫的观点),安全本质认识中如何使用哲学工具?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安全本质中“安全状态”与“事故(危害)发生可能性”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是其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安全意识滞后生产发展。(人类首先关注的是物质的生产)生产中的事故(危害)是生产活动中的必然伴生物,因为生产中能量的利用,存在着事故危害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危害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发生是随机偶然的,存在着量变质变的关系,是人们不期望发生的,但它的存在却是客观的。,(1)安全本质的哲学机理,事故(危害)是以与安全(状态)相互
14、对立和相互依存而客观存在的。定义:(生产活动中)安全状态与事故(危害)发生可能性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构成安全本质的哲学机理。解释:安全状态与发生事故(危害)可能性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决定了安全本质的客观存在。矛盾双方任何一方的消亡,都决定着本事物的消亡。生产活动一般存在于安全状态,而事故的意外发生和致因具有隐蔽性和随机性。(注意矛盾双方的界面)(3)存在着一定条件下的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存在着可为的价值性。,(1)安全本质的哲学机理,(2)安全本质的数理机理,定义:安全状态与发生事故(危害)可能性互为补集存在。(集合中的补集概念,条件的对立),(交、与)(并、或),在中非S即A,称S为A的对
15、立事件,记:,生产活动S安全状态(Safety)A事故(Accident),(2)安全本质的数理机理,S(安全状态)是大概率事件,A(事故)5%是小概率事件。概率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整体呈统计稳定性,个体(每次)呈随机偶然性(例:古典概率抛硬币)社会统计与企业统计?,(3)安全本质认知的价值性,认知价值:安全状态与发生事故(危害)的矛盾运动相互转化条件可为。*存在着相对时空条件下,事故的可预防性。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刘潜、徐德蜀 安全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3.No3矛盾运动服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一定条件下,存
16、在着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可以促使矛盾的一方相对地成为主导,使矛盾运动相对地呈现一种稳定状态。(相对性的重要性)(肯定道学天人合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其无为而治的消极性、宿命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积极可为),(3)安全本质认知的价值性,例:水往低处流(服从规律的客观性)扬水站现象 水往高处流 人为加入一定的条件(通道与动力)*。实现利用目的 生产活动中,充分条件下,可以使安全状态在相对时空内,呈现相对稳定状态。实现人类应对安全问题的目的。一方面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永远存在(绝对性),一方面相对时空条件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相对性)。因为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充分条件:应对安全问题的3E原则(工程技术
17、、教育培训、法制管理),3.2安全管理三大心理误区之二,侥幸心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由于安全状态存在是大概率事件以及事故(危害)发生的隐含性和随机性,而产生的心理误区。,3.2,3.2.1 事故的概念,定义域:生产活动中事故是一种可能给个人类带来不幸后果的意外事件。陈宝智编著安全原理(第2版)事故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出自美军标882C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某种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伯克霍夫(Berckhoff)事故的概念是指工作场所内由于人和物相互作用并有能量释放而导致人员
18、伤亡和物质损失的事件。R.斯奇巴(Reinald Skiba)工作安全的理论性原则(1998年),3.2.2 应对侥幸心理的对策,充分认识安全的本质(福将说)充分认知事故致因理论完善安全体系建设,3.2.2.1 四种“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green wood)和伍兹(woods)经数学、统计分析许多伤亡事故后发现,当工厂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员时,发生事故次数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存在个体差异)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个人内在倾向。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
19、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又有研究表明,把事故发生次数多的工人调离以后,企业如不改善劳动条件,事故发生率并没有降低。例如,韦勒对司机的调查,伯纳基对铁路调车员的调查,都证实了调离或者解雇发生事故多的工人以后,企业没有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率。除了对人员使用某个工种的考选外,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已被排除在事故致因理论当代论坛之外,只能说明前段研究历史而已。讨论观点:(1)人的行为是不稳定因素(2)人存在着个体差异(3)职业风险理论否定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立场问题),(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93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Heinrich)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安全理论。主要内容论述了事故发生
20、的“因果连锁理论”和“事故法则”。主要观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的环境诱发或者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1)对安全理论有重要的贡献(形成统计和分析)(2)强调人的行为对安全的至关重要(3)“因果连锁理论”过于机械,易导致形而上学(有一定局限性),讨论观点,(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961年,吉布森(Gibson)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
21、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1966年,在吉布森研究的基础上,哈登(Harden)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是某种能量的转移”,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解释两种危险源的概念)讨论观点:本质安全化(人的误动、设备故障、场所影响),(四)系统安全理论 在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系统安全理论应运而生。(系统概念)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起源于三维空间)(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了硬件事故在事故致因中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
22、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伯克霍夫事故概念、哈登的理论)(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安全本质的矛盾对立统一),(四)系统安全理论,(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的危险源的危险性。要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集中选定的风险。(安全的相对性、可为性、系统性)(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
23、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事故与伤害、应急预案说)(发展性、系统完整性),3.2.2.2 事故致因理论“统觉”图(1)“统觉”的概念 来源于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近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806年所著普通教育学是其教育理论的代表作。赫尔巴特的教学心理化思想提出了“观念”和“统觉”的概念。“观念”事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印象。“统觉”将大量的观念纳入意识,吸收、融合、同化新观念并形成观念体系,这一过程称为统觉。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促进观念间的“统觉”的形成。(知识的系统化),(2)事故致因理论“统觉”图,3.2.2.3 完善
24、安全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依法办事(安全生产法规定6项职责落实)参考:安全目标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有6项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落实要点:(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2)生产经营单位有关负责人的安全生
25、产责任;(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4)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5)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经验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连接,注意系统接口(结合部,例:4.28胶济线事件),3.2.2.3 完善安全体系建设,(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接口)常规(传统)安全管理方法(小企业,简单易行)例:加油站 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内容)(1)系统安全分析 主要方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源辨识)、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致命度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2)系统安全评价 主要方法:逐项赋值
26、评价法、火灾爆炸危险评价法、可靠性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一般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评价师做)(3)系统安全预测 主要方法:回归分析预测法、马尔柯夫链预测法、灰色系统预测法、德尔菲预测法(一般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评价师做),3.2.2.3 完善安全体系建设,(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涉及安全经济学、安全经济原理保证有效投入、实施。安全收益即安全产出。通过对安全的投入,促进经济生产增值功能。特点:潜伏性、间接性、延长性、迟效性。(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过程管理重点是过程控制系统连接、可操作性(大道从简)(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
27、援预案;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体系文件 演练 监管检查内容(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编制企业规章 主要内容:企业各级报告人、报告内容、报告时限、上报电话、报告程序、相关注意事项等。,3.2.2.3 完善安全体系建设,疲劳心理:安全生产管理中,由于事故发生是小概率事件,在时间周期上,容易产生的心理误区。(海尔经验 千万次地重复做好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是奇迹)人们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不能完全杜绝事故。安全管理学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材,3.3,3.3 安全管理三大心
28、理误区之三,经常性的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反复强调)形成体系建设的过程控制,3.3.1 应对疲劳心理的对策,经常性的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反复强调)教育的机理:安全教育的机理遵循着管理心理学的一般规律:生产过程中的潜变、异常、危险、事故给人以刺激,由神经传输于大脑,大脑根据已有的安全意识对刺激做出判断,形成有目的、有方向的行动。所以,安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如下:尽可能递给受教育者输入多种“刺激”,如讲课、参观、展览、讨论、示范、演练、实例等,使其“见多”、“博闻”,增强感性认识,以求达到“广识”与“强记”。(安全教育通常是案例警示间接经验)经过一次、两次或者多次反复的“刺激”,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安全
29、意识。安全意识是人们关于安全法规的认识与理论、观点、思想和心理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产活动中对时空的安全感。,3.3.1 应对疲劳心理的对策,学习与教育的规律 人的学习过程需要渐进性、重复性,这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性决定的。人对学习的知识会产生遗忘。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首先进行了研究,并用一曲线规律来描述,称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所示。,3.3.1 应对疲劳心理的对策,记忆百分数,对新员工的入厂教育,即使进行了认真的安全三级教育,并且考试合格,但假若以后不去管它,那么不要多久,按照遗忘规律,他将会忘掉大部分的安全知识。这样就会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规定产生遗忘,或形成错误的再认识与处理,最终必然
30、产生失误行为,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为了防止遗忘量越过管理的界限,就要定期或即使地进行安全教育,使记忆间断活化,从而保持人的安全素质和意识警觉性。如图所示。,3.3.1 应对疲劳心理的对策,要反复教育,更要会教育。教育不当,会产生负效应,在心理学上叫做条件反复刺激形成抑制,例:上甘岭。形成体系建设的过程控制(在做中教)建立过程文件:责任人、责任内容(人、机、料、法、环)、标准、程序、纪录、6S工作法等等。经验要求:三时(日、周、月)三级(班组、车间、企业)纪录和确认(该做的事一定做、海尔经验日清日结、日事日毕),3.3.1 应对疲劳心理的对策,3.3.1 应对疲劳心理的对策,可操作性与“大道从简”
31、(八荣八耻与记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国)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为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科学)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勤劳)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诚信)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守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艰苦奋斗)“仁义礼智信”东汉的白虎通 秦始皇统一文字与小篆推行失败,3.3.1 应对疲劳心理的对策,表格列项画“”、签字、必要的说明(例:幼儿园饮食安全管理)三个环节,4.小结解答提出的三个问题:(1)本质安全与安全本质的区别?(2)安全系统与系统安全的区别?(3)安
32、全问题为什么是预防为主?(安全的本质、事故的特点),4,讨论目的:强化安全观、安全认识论的认知;讨论内容:安全管理中的三大心理误区即应对策略(无期望心理、侥幸心理、疲劳心理)即应对策略 讨论要点:(1)安全的时空领域划分(定义域划分)(2)安全的本质(3)事故致因理论统觉图讨论的意义: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思想方法,初步建立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接口概念 以及安全职业培训实现安全体系建设的思想方法。,4,4.小结,山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服务方向:(1)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及职业培训(2)安全工程(管理)专业网络学历教育“职业资质”嵌入学历教育 管理型并通用型,4,4.小结,谢谢大家
33、!,艾宾浩斯,艾宾浩斯(18501909)是德国心理学家。1837年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因受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启发,决心将实验法应用于研究高级的心理过程,并决定在记忆领域作尝试。发明了无意义音节,并用无意义音节和诗作材料,自己作被试,用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对记忆做实验研究。1885年出版记忆一书,发表了创纪元的研究结果。研究的问题包括学习材料的长短变化对学习的影响,保持作为不同复习次数的函数,遗忘作为时间的函数(即著名的“遗忘曲线”),同一材料的直接联想和远隔联想、前行联想和倒行联想的强度等。1886年任柏林大学副教授,1890年在该校建立了一个心理实验室,并同物理学家柯尼希一起创办了
34、感觉心理学与生理学杂志。随后,开始研究视觉,1893年发表其颜色视觉理论。1894年任布累斯劳大学教授,建立了另一个心理实验室,并于1897年结合对学龄儿童心理能力的研究,创造字句填充测验,后被广泛应用于学业测验和智力测验。他编著的教科书心理学纲要(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分册)曾风行一时。,罗云,罗云(1956),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全国地勘安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灾害防御学会经济专委会委员;世界安全联合会会员(World Conference on Safety Science);中国少儿基金会“安康计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
35、京市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他主持完成了国家及部门10余项科研项目,主编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专利1项。,刘潜简介,中国安全科学开创者和倡导者,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主编。1933年10月出生,山东省沂水县人,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具体组建人之一,曾任该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常务理事、专职副秘书长,第三届副理事长。现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顾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首都经贸大学等6所院校的兼职教授。曾以“安全科学开创者和倡导者”的称号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于1996年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刘潜的学
36、术成就,主要是提出了安全科学,争得了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地位,创建了我国安全学科理论及其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为安全系统学派的形成在理论上和思想上奠定了基础。,隋鹏程简介,隋鹏程,男,1930年6月生。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顾问,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曾担任原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东北大学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经济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兼职教授和冶金安全环保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安全工程教堂和科研工作,被同行业专家誉为中国安全新学科的奠基人和安全软科学的开拓者。出版安全原理与事故预测、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现代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大全、劳动保
37、护技术全书、中国矿山灾害等专著28部,发表学术论文64篇。,陈宝智简介,陈宝智,辽宁法库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陈宝智教授在安全科学理论和系统安全工程研究方面,建立了以事故致因理论为主线的安全理论体系,提出了两类危险源理论。在创建和发展安全工程专业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的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探索和改革,使东北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成为国内最富影响的安全工程专业之一。,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其中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监控及预警技术研究”获劳动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改革安全课教学,培养高质量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获得了冶金部
38、教改成果一等奖。编写的冶金部统编教材矿山安全工程获冶金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出版了安全原理、危险源辨识控制与评价等著作。,伯克霍夫简介,伯克霍夫(George David Birkhoff,公元1884年3月21日公元1944年11月12日)是美国数学家。生于密兹安州上艾瑟,卒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190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威斯康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伯克霍夫的主要研究领域在数学分析和分析学在动力学中的应用、线性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广义黎曼问题等方面。此外,他在引力理论、美学的数学理论等方面也都有创造性的工
39、作。伯克霍夫更是一位十分善于激励他人的教师和研究生导师。他是美国20世纪前期最重要的数学家,他指导的许多博士生都成为20世纪中期最多产的数学家。他曾任美国数学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其主要著作有相对论与现代物理学、动力系统、基础几何学和美学标准等。其子加维特伯克霍夫(Garrett Birkhoff)也是著名数学家。,5.12北川地震中的桑枣中学,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因平时扎实有效的安全防范工作,全校2300多名师生在大地震中用时1分36秒即安全疏散,创造了无一伤亡的“奇迹”。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该校校长叶志平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的超前意识。该校曾先后花费40万元,将造价才16万元的一栋“豆腐渣”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固,消除了隐患;坚持4年8个学期组织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紧急疏散演习,从而做到养之有素,处惊不乱,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