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4819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1.1 煤气性质1.1.1 煤气成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是指人工煤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为可燃性混合气体。由于制气原料和煤气的生产、回收方法不同,所以各种煤气的组成部分及所占的百分比也不同,常见的有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连续式直立炭化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常见煤气的成分见表1-1。表1-1 常见煤气的成分,煤气种类,1.1.2 煤气理化性质(1)焦炉煤气 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3623,热值16800-18900kj/m3,着火温度550-650,爆炸极限4.5%-35.8%,理论燃烧温度2150左右。焦炉煤气中的CO含量较高

2、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中毒事故。(2)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热值3349-4187kJ/m3,理论燃烧温度1500左右,着火温度730左右,爆炸极限30.8%-89.5%,含N2和CO2之和近70%,会致人喘息(因氧含量很低)和窒息。(3)转炉煤气 转炉煤气的成分,在吹炼周期内,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而且与回收设备及回时的操作条件有关。转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热值6800-10000kj/m3,着火温度530,爆炸极限18.2%-83.2%。转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比高炉煤气高。以上三种煤气的爆炸极限(下限与上限)数值均相应于其某一特定成分。,1.

3、1.3 煤气中单一气体理化性质任何一种煤气都是由一些单一气体混合而成,其中可燃气体成分有CO、H2、CH4、H2S和碳氢化合物CmHn,不可燃气体成分有CO2、N2和少量的O2,此外还含有粉尘微粒及微量杂质。1.2 煤气中毒、着火、爆炸1.2.1 煤气中毒机理(1)有害气体的基本概念 按对人体的作用,有害气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单纯窒息性气体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见表1-2。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刺激上呼吸道的气体刺激肺脏的气体对中枢神经有损伤的气体,有害气体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下列几种:吸入 由皮肤侵入 吞入(2)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CO具有多种引起缺氧的作用,是一种较强的窒息性毒物。正常时人体中

4、HbO2(氧合血红蛋白)和其他正铁血红素的分解产生的CO反应生成HbCO(碳氧血红蛋白),其浓度为0.5%。只要HbCO不严重地干扰血液中O2的运输,即HbCO的浓度低于20%,是相对无害的。CO与Hb(血红蛋白)结合成HbCO,CO与Hb之间的亲合力要比O2与Hb的亲和力大。CO与Hb结合的速度比O2与Hb结合的速度快。当吸入CO后,血浆中CO便迅速把HbO2中的O2排挤出来,形成HbCO。CO亦和肌红蛋白(Mb)结合,其化学亲和力比和氧的大。一旦结合后也形成HbCO和MbCO,CO的解离是较缓慢的,排出方式主要是通过肺。在常压下,HbCO脱离速度仅为HbO2的1/3600,空气中CO由血液

5、释放的半量排除期平均为320分钟;如吸入一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排除期至80.3分钟,吸入三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到23.3分钟。这是高压氧治疗CO中毒的理论基础。,(3)煤气中毒表现 急性中毒发病较急,症状严重,通常分轻、中、重三级。煤气中毒事故预防(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3)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一氧化碳最高浓度不允许超过30mg/m3(24ppm)。(4)设

6、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5)在煤气区域工作,须2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区,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6)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CO监测仪、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佩戴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准在煤气危害区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毒面具,并有足够的监护和抢救措施。1.2.3 煤气中毒事故抢救 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与一般事故发生后的现场不同,爆

7、炸、坍塌、机械事故等发生后现场不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而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一般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所以,进行中毒事故现场抢救时,救护人员首先应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1.2.3.1 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1.2.3.2 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1.2.3.3 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1.2.3.4 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

8、所赶到现场抢救。1.2.3.5 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1.2.3.6 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仓,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煤气燃烧机量(1)燃烧本质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或氧化剂剧烈化合而放出光和热的物理化学反应。在燃烧过程中,物质会改变原有性质而变成新的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图1-1 着火三角形,上述三个条件在燃烧过程中缺一不可,统称燃烧三要素。但即使具备了燃烧三要素,也不一定发生燃烧。因此,燃烧三要素只是发生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时,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发生燃烧。如图1-1所示。(2)煤气的燃烧 煤气

9、中的可燃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的光和热的物理化学过程称为煤气的燃烧。煤气热值 1m3煤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煤气的热值,单位为kJ/m3。热值也叫发热量,是表示燃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着火温度 燃烧温度 燃烧速度 与测试管的管径有关,一般说来,随着管径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增大,但当达到某个极限数值时,火焰传播速度就不再增大;当管径减小时,火焰传播速度随之减小,小到某个极限直径时,火焰就不能传播,此时管径称为临界直径。如氢空气的临界直径为0.86mm,甲烷空气的临界直径为3.68mm。阻火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而设计的。煤气燃烧时所需的空气量,1.2.5 煤气着火事故

10、预防(1)保证煤气设施的严密性,发现煤气泄漏及时处理。应经常检查:阀芯、法兰、膨胀器、焊缝口、计量导管、铸铁管接头、排水槽、煤气柜与活塞间、风机轴头、蝶阀轴头等。(2)煤气设施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对接地线要定期检查测试。(3)严格执行煤气设施和煤气区域动火作业的管理制度,应事先办理动火证,应有防火措施,并经安全部门检查确认,按规定的要求、时间、地点动火。(4)应尽量避免带煤气(指作业时有煤气泄出)作业,如必须进行则应在降低压力的状况下进行,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5)带煤气作业地点附近的裸露高温管道,应做绝热处理。(6)煤气设施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1.2.6 煤气着火事故处理 煤气设施着火

11、时,处理正确,能迅速灭火;若处理错误,则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灭火时,应设法降低煤气压力或局部停止使用煤气;往着火的设施内通入大量的蒸汽或氮气;保护周围设施不被烧红或烧坏。,(1)由于设施不严密而轻微泄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泄漏处。(2)煤气管道着火,管道直径在100mm以下者可直接切断煤气灭火;管道直径大于100mm者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但煤气压力不得低于49-98Pa,以防回火。煤气压力下降后引起的管道着火,可用黄泥、湿麻袋、石棉布等堵灭、捂灭,也可用蒸汽或灭火器扑灭。在通风不良的场所,煤气压力降低以前不要灭火,否则,灭火后煤气仍大量泄漏,会形成

12、爆炸性气体,遇烧红的设施或火花,可能引起爆炸。(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OOpa(10.2mmH20)。不应突然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煤气设施内沉积物(如萘、焦油、硫化铁等)着火时,可将设施的人孔、放散管等一切与大气相通的附属孔关闭,使其隔绝空气自燃灭火;同时应通入蒸汽或氮气。但灭火后不要立即停送蒸汽或氮气,以防设施内沉积物自燃引起爆炸。,(4)煤气设施已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煤气设施急剧收缩造成变形断裂而泄漏出煤气。(5)煤气阀、水封、压力表、

13、蒸汽或氮气管头等,应有专人控制操作。(6)火警解除后恢复通气前,应仔细检查,保证管道设施完好并进行置换操作后才允许通气。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扑灭了火焰,煤气不经过燃烧直接外泄,则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可能会发生中毒事故,处理不当还可能发生煤气爆炸事故。所以处理煤气燃烧事故,应由事故单位、消防队和煤气防护站共同组成临时指挥机构,以便统一指挥;应设立警戒范围,灭火人员要作好自我防护准备;对已被烧伤的病人,不可盲目处理创面,应由医务人员处理,并及时送医院诊治。1.2.7 煤气爆炸机理 爆炸是系统的一种非常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内物质所含的能量迅速转变为机械能以及热和光的辐射。

14、爆炸具有三大特征,即:放热性、瞬时性和放出大量气体。,(1)爆炸分类 物理性爆炸 化学性爆炸 原子爆炸(核爆炸)(2)燃烧与爆炸的区别 从化学反应角度讲,燃烧与爆炸没有明显的区别。例如:以煤气做燃料时,煤气从喷嘴喷出后,在火焰外层与空气混合,这时燃烧的速度取决于气体扩散速度,作用比较缓慢,所进行的过程就是正常燃烧;但若令煤气预先与空气混合达到相当比例,由于扩散过程已经完成,一经点火,就能发生爆炸。无论燃烧还是爆炸,其所需的能量都由化学反应提供,但在传播过程和机理上则有所不同。(3)爆炸极限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某一极限时,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弥补散失的热量,则燃烧不能

15、进行;浓度超过某一极限时,由于缺氧也无法燃烧。前一浓度极限称着火下限,后一浓度极限称着火上限。着火极限又称爆炸极限。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性气体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爆炸极限可用于评定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愈低,爆炸浓度范围越大,燃爆危险性就越大。例如乙炔的爆炸极限为2.5%82%,氢的爆炸极限为4.1%74%,氨的爆炸极限为15%27%,其燃爆危险性排序为乙炔氢氨。爆炸极限可作为确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标准,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为乙类。爆炸极限还可用于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评定气体生产、贮存的火险

16、类别及设计厂房通风系统、防爆电器的选型等。爆炸极限可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在生产和使用可燃气体的场所,根据其燃爆危险性及其它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通风、惰性气体稀释、置换、检测警报等,以保证生产场所可燃气体浓度严格控制在爆炸极限下限以下。(4)爆炸极限的主要影响因素 初始温度 初始压力 点火源 氧含量 惰性气体 容器 湿度,火焰传播方向(5)爆炸的破坏作用 破坏作用通常有直接的爆炸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火灾三种。1.2.8 煤气爆炸事故预防 煤气发生爆炸除了煤气与空气混合必须达到一定浓度(爆炸极限范围)外,还必须有激发能源。因此,杜绝这两个条件同时出现,即可防止爆炸事故。

17、(1)对煤气爆炸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进行辨识、判断、分级、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2)容易泄漏煤气的场所,应禁止一切火种进入,并设置自动警报器,对自动报警器还要定期调校。(3)各类设备及电器照明应为防爆型的。(4)设置防爆膜与防爆阀,相关的建筑物应有符合规定的泄爆面积。1.2.9 煤气爆炸事故处理 煤气设施一旦发生爆炸,不仅损坏设施本身,还有可能伤人,而且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着火事故,或者产生第二次爆炸。抢救爆炸事故应首先救人,救护人员进入有残余煤气区域时应戴防护面具,抢救组织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1)对已经爆炸的煤气设施,应立即切断其煤气来源,迅速把煤气处理干净,防止第二爆炸。(11.4

18、.1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将剩余煤气处理干净。)(2)对出事地点应加强警戒,以防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对爆炸地点应加强警戒。)(3)在爆炸地点40m以内禁止火源,以防发生煤气着火事故。(11.4.3 在爆炸地点40m以内不应有火源。)(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查明原因之前,不准送煤气。1.3 煤气事故处理规则 1.3.1 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气等事故,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煤气防护站。如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应立即挂火警电话,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立即通知附近卫生所。发生事故后应迅速查明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1.3.2 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应服从统一领导

19、和指挥。1.3.3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进入煤气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应佩带呼吸器,不应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1.3.4 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应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2.基本要求和设计要求2.1 总的要求(1)煤气工程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2)煤气工程设计,应由持有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设计。设计审查应有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气设施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设计和制造应有完整的技术文件。(3)煤气工程的设计人员

20、,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独立进行设计工作。(4)施工应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工程的隐蔽部分,应经煤气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才能封闭。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5)设计单位应指定煤气工程施工现场代表,及时解决存在的设计问题。(6)任一煤气设施、设备、管道的设计,均应设可靠隔断煤气装置和具备介质彻底置换条件,为煤气安全动作创造良好前提。,(7)煤气设施的焊接工作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担任,煤气工程的焊接、施工与验收应符合GB50235的规定。(8)新建、改建和大修后的煤气设施应经过检查验收,证明符合安全

21、要求并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后,才能投入运行。煤气设施的验收必须有煤气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9)现有企业的煤气设施达不不到本规程要求者,应在改建、扩建、大修或技术改造中解决,未解决前,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0)煤气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责任。(11)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12)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建立以下制度: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

22、资料归档保存;煤气设施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煤气设施运行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13)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14)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准上岗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入“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

23、气作业。(15)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安全管理工作。(16)煤气的生产、回收及净化区域内,不应设置与本工序无关的设施及建筑物。(17)剩余煤气放散装置应设有点火装置及蒸汽(或氮气)灭火设施,需要放散时,一般应点燃。,(18)煤气设施的人孔、阀门、仪表等经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均应设置固定平台。走梯、栏杆和平台(含检修平台)应符合GB 4053.1、GB 4053.2、GB 4053.3、GB 4053.4的规定。,3 煤气管道3.1管网的分布及敷设要求 工业企业的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这样便于维护检修、泄漏煤气时也可及时发现处理,还可避免地面杂散电流腐蚀管道。若架

24、空敷设有困难,也可埋地敷设。但是,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管道严禁埋地敷设,因其CO含量比较高。(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若架空有困难,可埋地敷设,但应遵守规定。一氧化碳(CO)含量较高的,如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管道不应埋地敷设。)3.1.1 架空敷设管道的要求(1)煤气管道架空敷设应遵守下列规定: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柱或栈桥上;不应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堆场和仓库区内敷设;不应穿过不使用煤气的建筑物、办公室、进风道、配电室、变电所、碎 煤室以及通风不良的地点等。如需要穿过不使用煤气的其他生活间;应设有套管;,架空管道靠近高温热源敷设以及管道下面经常有装载炽热物件的车辆停留

2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在寒冷地区可能造成管道冻塞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在已敷设的煤气管道下面,不应修建与煤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在索道下通过的煤气管道,其上方应设防护网;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架空电力线路交叉时,煤气管道如敷设在电力线路下面,应在煤气管道上设置防护网及阻止通行的横向栏杆。交叉处的煤气管道应可靠接地;架空煤气管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倾斜度;通过企业内铁路调车场的煤气管道不应设管道附属装置。)(2)煤气分配主管,应尽量于室外沿外墙敷设,距墙壁不小于500mm;沿屋顶敷设,则离屋面不小于800mm。(3)工业管线,除动力电缆、电线和腐蚀性介质管道外,可共架敷设,但要求垂直净距2

26、50mm,水平净距300mm。(4)架空敷设管道与建构筑物水平净距不小于表6-1规定。(5)架空煤气管道高度(管底至地面的净距)应符合表6-2的规定。,3.1.2 埋地敷设管道的要求3.2 煤气管道的防腐 在煤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许多介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质,对煤气设备和管道产生严重的腐蚀。腐蚀的结果使设备、管道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并造成跑、冒、滴、漏现象,不但使操作环境变坏,而且也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因此,积极开展防腐蚀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2.1 腐蚀的概念 金属由于外界介质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称为腐蚀。腐蚀与防腐蚀通常是指碳钢铸铁的腐蚀与防腐蚀。材料的耐蚀性是相对的及有条

27、件的,绝对的耐腐蚀材料并不存在,一定的材料仅适用于一定的条件。材料的腐蚀总是从表面开始,再逐步向内部扩展或同时向表面其他部分蔓延。3.2.2 影响腐蚀的因素 影响腐蚀的因素较多,比较复杂,总的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组成、表面状态、有无变形应力存在等属于内因。外因的影响主要有:,(1)腐蚀介质的影响。(2)温度和压力对腐蚀的影响。(3)溶介运动速度对腐蚀的影响。腐蚀速度一般随着溶液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4)设备结构的影响。3.2.3 煤气管道的防腐蚀方法(1)架空管道的防腐 架空管道,钢管制造完毕后,内壁(设计有要求者)和外表面应涂刷防锈涂料。管道安装完毕试验合格后,

28、全部管道外表应再涂刷防锈涂料。管道外表面每隔四至五年应重新涂刷一次防锈涂料。(2)埋地管道的防腐 钢管外表面的防腐,按加强绝缘级处理。在表面防腐蚀的同时,宜采用相应的阴极保护措施。铸铁管道外表面可只浸涂沥青。防腐的目的是将腐蚀控制到完全切实可行的、与设施的现状和周围环境相符合的程度。,3.3 煤气管道气体置换作业 煤气设备或管道停送煤气,都必须进行气体置换,这是停送煤气安全作业的重要环节。3.3.1 置换方法(1)直接置换法 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在启用前或开始输送煤气前,直接用煤气置换,并取样分析,以煤气中含氧量不超过1%为吹扫置换合格的标准。这种方法危险性较大,其混合气体必定会经过达到爆破下限

29、到超过爆炸上限的过程,存在着发生着火、爆炸的严重危险,一般不应采用。(2)烟气置换法 用煤气在控制空气比例的情况下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作气体介质,经冷却后导入煤气设备或管道内,以排除空气或赶掉煤气。在无充足氮气气源,或地处冷冻区域难以使用蒸汽吹扫的一些工厂,往往采用这一方法,且这种方法是安全的。(3)惰性气体置换法 用N2、CO2等惰性气体置换管道或煤气设备、设施的煤气或空气,这是较理想的安全可靠的方法。,(4)蒸汽置换法 冶金工厂和不少工厂采用蒸汽置换煤气和空气,一般每300-400m的管道设计一个吹刷点。(5)空气置换法 用空气置换煤气,因其置换过程中某一时刻会处于煤气爆炸范围,而管道中的铁

30、片、氧化铁皮等摩擦易引起着火、爆炸,在某些含有自燃沉积物的系统还存在自燃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故一般不推荐用空气作为气体置换介质。3.3.2 置换原则 煤气设备、设施需分段进行吹扫置换,其置换顺序视煤气设备、设施的情况不同而异。置换的作业程序如下:关闭各段两端水封或闸阀,并进行可靠隔断打开各管段上处于末端的放散阀接通蒸汽(或氮)进行吹扫取样化验含氧量小于1%(或做爆发试验)合格后进行检修。较大的煤气管网,爆发试验连续3次合格,才能算合格。开工时,抽开盲板用蒸汽或氮气置换空气合格后,打开管道阀门送煤气置换蒸汽或氮(如为蒸汽则应在开阀门后才关闭蒸汽)在管道末端放散管放散检验煤气合格后,关闭放散管。,3

31、.3.3 置换时间 置换时间,应以达到合格的停送煤气操作的气体标准来计算。(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施均应保持正压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应用蒸汽、氮气或烟气为置换介质。3.3.4 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不应在煤气设施上拴、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不应有火源。3.3.5 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3.4 煤气管道的动火(1)常压动火方法 拆迁 隔离,在防火防爆场所动火,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在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通常采用金属盲板,将联

32、接的进出口隔断,必要时应拆卸一截,使动火管道与在用管道完全隔离。切忌依赖原有阀门而不加装盲板。这种隔断管道的盲板,除应考虑其截面大小和密封性能外,还应考虑能耐受一定的压力,以防由于系统内泄使管内压力升高,将盲板压破。盲板厚度可按压力容器圆形平盖进行计算。a.清洗置换 凡需动火的设备或管道,应进行清洗置换,并取样分析。清洗置换及吹扫的目的是消除可能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清洗置换及吹扫必须有进出通道,尽量避免弯头死角,才能使残液及爆炸性气体完全赶出。b.充惰性气体保护 在可燃性混合气中掺入惰性气体,将减少可燃性气分子与氧分子的接触机会,并且破坏燃烧过程的连锁反应,因此可降低爆炸危险程度。如在爆炸性混合

33、气中掺入惰性气体,使其氧含量减少到临界添加量以上,即可避免燃烧和爆炸。c.水封 所谓水封法动火就是对内有可燃介质的管道、设备,在动火检修前,将水注入其内,待满溢后再直接在管道、设备上进行电焊。其基本原理是把管道、,设备内的可燃物封在水中,不能与助燃物相混合,从而消除燃烧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助燃物,遇明火也不致着火爆炸。d.测爆 测爆法动火是指厂房内外,地沟内和设备、管道等的空气中含有可燃介质的区域空间的检修动火,通过测爆仪测试或仪器分析其空气中可燃介质的含量,可预知可燃介质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否在着火、爆炸下限浓度以下。根据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百零六条 动火分析应执行以下标准:若使用测爆仪时,

34、被测对象的气体或蒸汽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体积比。以下同)。若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浓度大于等于10时,其浓度应小于;当爆炸下限浓度大于等于时,其浓度应小于0.5,当爆炸下限浓度小于,其浓度应小于0.2。值得注意的是:动火前半小时应做气体分析或测爆检测,合格方可动火;工作中每小时应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半小时以上也应再重新分析。(2)带压动火方法 正压动火法 正压动火法是比较普遍和常用的动火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a.处于密闭管道、设备内的正压状况下不断流动的可燃气体,由于与大气之间存在压差,一旦泄漏,只会是可燃气体冒出而空气不能由此进入。因此,在正常生产条件下

35、,管道、设备内的可燃气体不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b.由补焊处泄漏出来的可燃气体,在动火检修补焊时,只能在动火处形成稳定式的扩散燃烧。由于管道、设备内的可燃气体处于其着火爆炸极限含氧值以下,失去了火焰传播条件,火焰不会向内传播。c.由于管道、设备内可燃气体处在不断流动状态,在外壁补焊时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内部可燃气体时随即被带走,而外壁的热量便散失于空气之中,不会引起内部可燃气体受热膨胀而发生危险。正压动火法的安全对策 采用正压动火法进行生产检修动火之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保持管道、设备内可燃气体处于压力稳定的流动状态,如果压力较大,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b.从需动火补焊的管道

36、、设备内取可燃气体做含氧量分析,且含氧量必须低于该可燃气体着火、爆炸的极限含氧量以下。,c.在有条件和生产允许的情况下,应在动火处上侧加适量蒸汽或氮气,以稀释可燃气体的含氧量。d.以打卡子的方法事先将补焊用的铁板块在泄漏处紧固好,使可燃气体外漏量尽量减少。这样做,一方面避免在补焊中焊处着大火将工作人员烧伤,另一方面便于补焊。e.动火处周围要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应设临时通风机。避免外漏可燃气体积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动火时遇火源发生爆炸。3.4.1 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应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3.

37、4.2 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2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3.4.3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0.5h,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

38、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0.5h,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当煤气比重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气样;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时,取中、上部各一气样。3.4.4 打开煤气加压机、脱硫、净化和贮存等煤气系统的设备和管道时,应采取防止硫化物等自燃的措施。3.4.5 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应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应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3.4.6 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险工作,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并应遵守下列规定: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

39、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距工作场所40m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点40m以外;,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脂的铁制工具;距作业点1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不应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等建、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3.4.7 在煤气设备上动火,除应遵守以上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应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应装压力表或与附近仪表室联系;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除应遵守以上的规定外,还应遵守: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并经取样分析,其含氧量接近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含氧量;将煤气设

40、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或通上蒸汽,确认在动火全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负压动火法 负压动火法现比较少见,一般都认为它是一种冒险的动火法。如焦化在鼓风机前的负压煤气管道及其设备,更被视为“禁火区”。事实上许多单位在这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规程不允许。,负压动火法的安全对策 a.首先用树脂和玻璃纤维将负压管道、设备的泄漏处粘严,防止空气由此吸入管道、设备内,再在其上面铺盖大小适宜的钢板进行动火补焊。d.在动火补焊前,必须取样作可燃气体含氧量分析合格。e.用测厚仪测定管道、设备泄漏处钢板的现有厚度,以保证动火补焊时不致烧穿。(但一旦烧穿后果将不可设想)d.根据可燃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可使爆炸极限降

41、低或消失的原理,在生产条件具备和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动火补焊时加入适量的蒸汽或氮气,以提高安全动火的可靠性。e.在动火补焊过程中,每半小时做一次可燃气体含氧量分析(如有固定式氧气监测仪连续监测可燃气体含氧量则更为理想)f.加强操作,保持负压稳定,如生产条件允许可适当地降低吸力,统一指挥。3.5 动火管理与动火安全技术标准(1)动火安全技术标准,着火、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下测定的,同时又因测定的条件和方法不同而不尽相同,所以只能作为参考数据而不能作为动火安全技术标准数据。为确保安全动火,必须符合下列动火安全技术标准。空气中含可燃介质浓度标准:着火、爆炸下限4%的单一可燃气体(蒸汽),其在空气中含量

42、不得0.2%;着火、爆炸下限4%的单一可燃气体(蒸汽),其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得0.5%。正、负压煤气管道和设备内的煤气含氧量不得l%。取样分析不得早于动火前2小时;取样要有代表性,即在动火容器内上、中、下各取一个样,再做综合分析。用测爆仪测试时,不能少于2台同时测试,以防测爆仪失灵造成误测而导致动火危险。若当天动火未完,则第二天动火前也必须经空气含可燃介质分析合格,方可继续动火。,4 煤气设备与管道附属装置4.1燃烧装置 煤气的燃烧装置也叫煤气烧嘴。煤气与空气的混合速度是决定燃烧速度、温度与火焰性质的主要因素。根据煤气与空气混合燃烧的机理,可将烧嘴分为扩散式和预混式两类煤气烧嘴的型式。扩散式烧嘴

43、,是煤气与空气预先不混合,扩散燃烧适用于低压、低发热值煤气,如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其火焰稳定,没有回火危险性,但不易产生高温,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预混式烧嘴,是煤气与空气预先混合,再进入炉内较快地燃烧。可形成短而高温的火焰,较适合于高压、高发热值煤气,如焦炉煤气。可准确调节空气与煤气比例,但有回火危险。所谓回火与脱火,是指混合气体的流速比火焰速度慢时,火焰将回到烧嘴中去,而形成回火事故;反之,当流速过快时,火焰将远离烧嘴,发生吹灭,引起脱火事故。一般情况下,回火与脱火的产生受以下因素影响;烧嘴的大小、燃料的种类、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及温度等。,燃烧装置的煤气、空气管道应安装低压警报装置;煤气管

44、道的末端应设有放散管,放散管应引到室外;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设逆止装置或自动隔断阀,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4.1.1 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止回装置或自动隔断阀。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4.1.2 煤气、空气管道应安装低压警报装置。4.1.3 空气管道的末端应设有放散管,放散管应引到厂房外。4.2 隔断装置 煤气隔断装置是重要的生产装置,也是重要的安装装置。对煤气管道用的隔断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操作灵活,便于控制,经久耐用,维修方便,避免干扰。工厂常用的隔断装置有:闸阀,插板,蝶阀,水封,眼镜阀,扇形阀,旋塞,盘形阀和盲板等。4.2.1

45、一般规定 凡经常检修的部位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管道的隔断装置不应使用带铜质部件。寒冷地区的隔断装置,应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采取防冻措施)插板 插板是可靠的隔断装置。因操作时大量冒出煤气,故装设插板的管道底部距地面应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使用金属封面的插板,管道底部距离地面应不小于8m;使用非金属密封面的插板,则应不小于6m;在煤气不易扩散的地区,上述数值还应适当提高。中小型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使用叶形插板。4.2.2 闸阀 4.2.2.1 单独使用闸阀不能作为可靠的隔断装置。4.2.2.2 所用闸阀的耐压强度应超过煤气总体试验的要求。4.2.2.3 煤气管道上

46、使用的明杆闸阀,其手轮上应有“开”或“关”的字样和箭头,螺杆上应有保护套。,4.2.2.4 闸阀在安装前,应重新按出厂技术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才能安装。密封蝶阀4.2.3.1 密封蝶阀不能作为可靠的隔断装置,只有和水封、插板、眼镜阀等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4.2.3.2 密封蝶阀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密封蝶阀的公称压力应高于煤气总体气密性试验压力;单向流动的密封蝶阀,在安装时应注意使煤气的流动方向与阀体上的箭头方向一致;轴头上应有开、关程度的标志。4.2.4 双板切断阀(平行双闸板切断阀、水封阀)4.2.4.1 阀腔注水型且注水压力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5000Pa,并能全闭到位,保证

47、煤气不泄漏到被隔断的一侧的双板切断阀是可靠的隔断装置。,水封 水封使用较普遍,因其制作、操作和维护均较简便,投资少,只要达到煤气计算压力要求的有效水封高度,即可切断煤气。它主要用于焦炉煤气和净高炉煤气、转炉等用户的煤气管道上。工厂最常用的水封是U型水封:其控制水封高度的溢流管设在外面,煤气阻损较小,也便于维护检查,使用较为普遍。U型水封见图4-1。规程规定:“水封只有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之后并用,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水封的有效高度或有效压头,应为煤气计算压力加500mm。水封的给水装置上应设给水封和逆止阀。禁止将水封的排水管、溢流管直接插入下水道。水封下部侧壁上应安设清扫孔和放水头。U型水封两侧

48、应安设放散管、吹刷用的进气头和取样管。,图4-1,工厂煤气净化回收、使用和输送管网中,水封使用较为普遍,但存在问题也较多,主要是:必须有可靠的水源,以保证断水时的操作;不能视为可靠的切断装置单独使用,否则一旦煤气压力过高,突破水封有效高度,就会造成严重事故;注水和放水需要很长时间,不适应操作变化的需要;寒冷地区使用水封,冬季易出现冻结;煤气阻损较大,不利于输送;工厂水封不少设计结构不合理,易发生故障或不便于维护检查,或者达不到有效高度;加之不少工厂对水封管道不善等等。因此,工厂煤气水封事故也较多,且往往造成煤气着火、爆炸和中毒等重大事故。4.2.6 眼镜阀,4.2.7.1 眼镜阀和扇形阀不宜单

49、独使用,应设在密封蝶阀或闸阀后面。4.2.7.2 敞开眼镜阀和扇形阀应安设在厂房外,如设在厂房内,应离炉子10m以上。4.2.8 旋塞旋塞一般用于需快速切断的支管上。一般的旋塞头部都有明显的开关标志。4.2.9 盲板 盲板主要用于煤气设施检修或扩建延伸而且多年仅操作数次的部位。盲板是整圆板,其石棉绳的垫圈用两圈3mm的铁丝点焊于盲板上,并用铁丝扎紧。制造盲板时要求使用钢板,材质要求无砂眼、两面光滑、边缘无毛刺。4.2.9.1 盲板主要适用于煤气设施检修或扩建延伸的部位。4.2.9.2 盲板应用钢板制成,并无砂眼,两面光滑,边缘无毛刺。盲板尺寸应与法兰有正确的配合,盲板的厚度按使用目的经计算后确

50、定。堵盲板的地方应有撑铁,便于撑开。),4.3 排水器 工厂副产煤气,目前普遍采用湿式净化工艺,煤气管道输送的是水蒸气饱和煤气,还含有气流携带的机械水,以及酚、氰、萘、油雾等杂质和固体尘粒,因此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产生大量冷凝液,这会加速煤气管壁的电化学腐蚀;冷凝液较多时,被煤气流推动,还将产生潮涌,造成煤气压力波动;冷凝液的积聚会使管道断面减小,增加压力降,在低洼段形成水封使输气停止;严重的甚至造成管道荷载过大或管道震晃而倒塌。煤气冷凝物中萘的凝降影响煤气输送最为突出,尤其是焦炉煤气输送,萘是冷凝液中主要的凝取物。在冬季,管径较小而输送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萘与油蒸气相溶形成稠度较大的胶体粘附管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