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640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感染管理科 韩宇萍,伊通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其相关规章制度和护理有关规定,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结合我院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方面做如下规定:,一、消毒灭菌操作基本原则,1、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病人的手术刀片、缝线、剪子、钳子、持针器等禁止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

2、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消毒灭菌操作基本原则,4、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不得重复使用。5、用于仪器、物体表面等消毒用的含氯消毒剂现用现配,用完立即废弃。6、医院实行集中式消毒供应,不具备器械清洗、消毒、干燥条件和设备设施的临床科室不可违规操作,不得自行清洗和包装。,案例:2009年10月9日-12月27日,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名剖宫产患者中,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手术器械灭菌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

3、剂不达标,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案例:2008年12月-2009年1月,山西太原某职工医院、山西煤炭某中心医院47名透析患者20名感染丙肝事件,调查发现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程没有制定和落实,重复使用一次性透析器,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案例:2013年初,辽宁省丹东东港市社保医疗门诊部发生医源性感染事件,导致120名患者中99人感染丙肝。该门诊部一只针头多名患者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二、接触患者的器具用品的感染管理,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应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

4、使用含有效氯1000mg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在清洁的基础上采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严重污染的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20分钟。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专人专用。,三、诊疗处置用品及操作感染管理,1、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湿化罐、新生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湿化液应用无菌水,无菌水每日更换一次。(散装的蒸馏水不是无菌水)。重复使用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湿化罐用后应用毛刷、清洁剂等专用工具和用品清洗,然后用含有效氯500mg/L

5、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干燥后保存。,氧气湿化瓶,案例:2003年1月,我国某煤业医院呼吸科连续发生8例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65-75岁之间,均有持续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史。调查发现,由于该院湿化瓶和雾化器数量少,常有多人合用并有未消毒就使用现象。,2009年3月,天津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中5例死亡。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新生儿感染聚集病例,相关人员反应迟钝,新生儿暖箱采样结果显示,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吸氧所需用湿化瓶不更换。,三、诊疗处置用品及操作感染管理,2、呼吸机管路: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管路用后弃掉,可重复使用的管路,先用流动水

6、清洗,然后用酶液浸泡,清水冲净酶液后,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用灭菌水或当日煮沸的饮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封闭保存备用(用无菌棉布材料包装,有效期7天),不具备清洗干燥条件的科室送供应室处理。,三、诊疗处置用品及操作感染管理,2、呼吸机管路:传染病、特殊感染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包括结核分支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AIDS病毒、肝炎病毒、MRSA等多重耐药菌群感染等)应先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钟,清洁后再次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呼吸机管路,三、诊疗处置用品及操作感染管理,3、无菌敷

7、料罐内应有独立的符合无菌包装条件的小包装,灭菌日期和失效期以小包装为准。(开包24小时)4、无菌持物钳及镊子采用干燥保存法。将盛有无菌持物钳及镊子的无菌干罐保存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疗前开包,4小时更换一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必须注明启用时间。取消戊二醛浸泡持物钳及镊子。最终目标是实现一人一用一灭菌。,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手消毒剂。治疗车上的方盘、弯盘用消毒剂消毒处理。,三、诊疗处置用品及操作感染管理,6、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每天开机至少两次,每次1小时。臭氧空气消毒器每天开机1次,每次运行2小时,启动时间设在夜间无人时。污染严重时可

8、随时启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三、诊疗处置用品及操作感染管理,8、金属仪器设备表面如监护仪、输液泵、气垫泵、血滤机、透析机、呼吸机、病床、输液架、平车、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等。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化验室的各种物表及台面等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每天擦拭一次,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设备显示屏用75%酒精擦拭消毒。,2012年执行的新标准,手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50-2011,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GB27952-2011,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53-201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

9、与卫生标准GB 28235-2011,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51-2011,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48-201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四、消毒剂管理,手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50-2011,开瓶后使用有效期 易挥发性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d,(注明开启时间及失效时间)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60d,(注明开启时间及失效时间),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51-2011,微生物污染指标完整皮肤消毒剂菌落总数10CFU/ml(g),霉菌和酵母菌10CFU/ml(g),不得检出致病菌

10、;破损皮肤的消毒剂应无菌。,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51-2011,对使用中消毒剂的要求 开封后使用中的消毒剂感官性状、PH等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菌落总数10CFU/ml(g),霉菌和酵母菌10CFU/ml(g)。应符合GB15982的要求,不得检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使用中破损皮肤消毒剂应符合出厂要求。,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28353-2011,注意事项:13.4严禁堵塞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的进风口、出风口。13.5为确保有效的循环风量和消毒效果,应根据使用环境清洁度定期清理过滤器,保持清洁;不宜使用风速调节器。,五、隔离要求,1、接触患

11、者前后和无菌操作前应按手卫生规范洗手和消毒。2、在各种诊疗活动中,根据不同操作使用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4、在病区的末端,应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5、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6、传染病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用黄色医疗垃圾袋盛装,保洁员回收时向其说明情况,回到洗衣房后先消毒后清洗。,五、隔离要求,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常用诊疗护理用品使用期限表,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