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672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症状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常见症状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常见症状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常见症状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常见症状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症状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症状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症状的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发 热(Fever),内 容,一、定义二、正常体温、生理变异、病理性体温变异四、发生机制五、临床表现六、会谈、观察要点七、参阅辅助诊断资料八、相关护理诊断,本讲重点,掌握发热的概念、临床表现与会谈观察要点。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及与发热相关的护理诊断。了解正常人体温及其生理变异。,一、定 义,发热(fever)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致热源(pyrogen)作用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二、正常体温、生理变异、病理性体温变异,(一)正

2、常体温:36-37 左右(二)体温的生理变异: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下午剧烈运动、劳动进餐后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高温环境年龄,(三)病理性体温变异,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手术、烧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致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2)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3)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重度脱水(4)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衰(5)体温调节中枢功

3、能紊乱:中暑、脑出血、安眠药中毒等(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三、发生机制,(一)致热源性发热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二)非致热源性发热,产 热,散 热,(一)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发 热,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不能直接作用 于体温调节中枢),(透过血 脑屏障),散热减少,产热增加,感染性发热部

4、分非感染性发热,(二)非致热源性发热,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2、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3、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非感染性发热,五、临床表现,(一)发热的分度(口温)低热 37.338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 以上,(二)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1、体温上升期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寒战,产热散热2、高热期皮肤发红灼热、呼吸加快变深,产热=散热3、体温下降期产热散热,(三)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fever type):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

5、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常见热型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4、波状热(undulant fever)5、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范围内见

6、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渐升至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5、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注 意,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

7、热型。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六、会谈要点,(一)发热相关情况1、PQRST:诱因、加重缓解因素;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热度高低;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2、伴随症状: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3、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等。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5、诊治经过6、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史等,伴随症状1、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2、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3、肝脾肿大:常见于传

8、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4、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5、出血:重症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败血症等6、皮疹:麻疹、猩红热、风疹、风湿热等,(二)对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营养与代谢型态活动与运动型态压力与压力应对型态,七、观察要点,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变化皮肤的颜色、湿度,是否有炎症、出血;口腔黏膜变化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心、肺、腹部有无阳性体征、关节有无肿痛。查找观察原发感染灶。,八、参阅辅助诊断资料,九、相关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2、营养失调

9、:低于机体需要量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4、体液不足5、活动无耐力6、焦虑,呼吸困难(Dyspnea),本讲内容,一、呼吸困难的定义二、病因三、发病机制四、会谈要点五、观察要点六、参阅的辅助诊断资料七、相关护理诊断,本讲重点,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与会谈要点、观察要点;熟悉呼吸困难的相关护理诊断;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一、定 义,呼吸困难(Dyspnea)病人主观表现: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形式的异常。有缺氧的表现:呼吸急促、疲乏无力、发绀、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等,二、病因,(一)呼吸系统疾病1、气道阻塞 2、肺部疾病 3、胸廓疾病 4、神经肌肉疾病 5、膈

10、肌运动障碍,(二)循环系统疾病1、心力衰竭2、心包积液3、原发性肺动脉 高压和肺栓塞,(三)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性中毒吗啡、巴比妥类药物、有机磷农药中毒(四)血液系统疾病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五)神经精神性因素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肿瘤、脑膜炎症癔症性呼吸困难,三、发病机制,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精神性因素,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1、肺源性呼吸困难,类型 时像 特点 病因,吸气性 吸气 吸气时间延长 上气道梗阻 呈三凹征,呼气性 呼气 呼气时间延长 下呼吸道阻塞 哮鸣音 肺泡弹性减弱,混合性 吸气

11、与呼气 病理性呼吸音 换气功能障碍,肺性呼吸困难临床分类,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三 凹 征,2、心源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所致呼吸困难机制肺淤血:气体弥散功能肺泡弹性:肺泡扩张、收缩能力肺活量特点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回心血量膈肌位置)强迫体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所致呼吸困难机制1、右心房与上腔V压 刺激压力感受器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2、血氧含量,酸性产物堆积 刺激呼吸中枢3、淤血性肝大、胸水、腹水 呼吸运动受限 常见于:慢性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特点病人常取半坐卧位,肺淤血加重,冠状A收缩,心肌供血,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起、数分钟或

12、数十分钟缓解。重症伴有气喘、发绀、吐粉红色泡沫痰。,2.回心血量,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迷走神经,3.呼吸中枢敏感性,心功能,反应迟钝,坐起,缺氧明显,3、中毒性呼吸困难酸中毒深大呼吸机制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呼吸中枢特点:呼吸深长而规则,常伴鼾声常见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O中毒机制:CO+Hb HbCO亚硝酸盐和苯胺类中毒机制:Fe2+Fe3+,4、血源性呼吸困难机制 RBC携O2量,血氧含量-R缺血与BP刺激呼吸中枢R常见中度贫血高Fe血红蛋白血症大出血或休克时,5、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机制1、重症颅脑疾病(脑溢血、脑外伤、脑膜炎等)颅压

13、,脑供血 刺激呼吸中枢 R深 伴鼾声及节律异常2、精神心理因素 呼吸困难,R浅快 过度通气 呼碱,四、会谈要点,1、PQRST:呼吸困难发生的可能诱因,发作时间、缓急、缓解的办法、严重程度2、伴随症状3、既往史:病史: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以了解呼吸困难与疾病的关系。外科手术史、外伤史,4、呼吸困难对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活动与运动型态:日常生活的影响认知与感知型态:语言困难、意识障碍睡眠与休息型态:睡眠、休息压力与压力应对型态:焦虑、恐惧等角色与关系型态:是否影响到工作和社会交往,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轻度:平地行走,登高时气急,中重度体力劳动后呼吸困难中度:平地慢步

14、行走需要中途休息,轻体力劳动出现呼吸困难,日常生活需他人协助重度: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依赖他人,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1、伴哮鸣音 支气管哮喘、气管异物、肺栓塞、自发性气胸2、伴发热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等 3、伴一侧胸痛肺炎、肺栓塞、肺癌;气胸、胸膜炎;心梗 4、伴咳嗽咳痰支气管、肺感染性疾病;有机磷中毒(大量泡沫痰)、左心衰(粉红色泡沫痰)5、伴意识障碍脑出血、脑膜炎、肺性脑病,中毒等,五、观察要点,1、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特别是呼吸速率、节律、深浅度、呼吸类型。2、观察咳嗽的性质(单声咳嗽、慢性连续性咳嗽、发作性咳嗽),咳嗽的时间、音色(金属声、嘶哑咳

15、嗽、犬吠样咳嗽、无声咳嗽)。3、注意有无咳痰,痰的颜色、性质、量、气味,是否咯血等。,3、体格检查:皮肤颜色(有无青紫、潮红、苍白、灰土色),有无冷汗和盗汗。有无皮疹。注意胸廓形态,有无桶状胸;听诊时应注意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例有何变化(正常吸气与呼气比率应为1:2);注意有无干湿性罗音或胸膜摩擦音。检查四肢有无杵状指(趾)。,六、参阅辅助诊断资料,血、尿常规检查结果;血二氧代碳结合力、动脉血气分析数据;痰常规检查及痰培养结果;肺功能测定: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肺活量等;胸部X线诊断、纤维支气管镜、心电图、CT扫描检查报告。,七、相关护理诊断,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上呼吸道梗阻有关,与心肺功能不全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弹性降低、肺淤血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有关。4、语言沟通障碍:与严重呼吸困难有关。5、焦虑:与呼吸困难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