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尹沈君墓志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7362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5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安尹沈君墓志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安尹沈君墓志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安尹沈君墓志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安尹沈君墓志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安尹沈君墓志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安尹沈君墓志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安尹沈君墓志铭.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安尹沈君墓志铭明归有光(1507-1571),1、君姓沈氏,讳壁,字惟拱,自号如川。大父讳朴,考讳寿,中弘治八年南京乡试,未仕,卒。2、君年二十余,中正德二年南京乡试,遂父子相继以易学名。君之试也,同考官得其卷,以为绝出,持以示他教官。会持卷者坐口语,所取卷悉落第。君卷独在他教官所,以故得荐。于是试礼部者四,乃就鄱阳教谕。,大父:祖父。考:死去的父亲。遂父子相继以易学名:科举必须考经义,考生可以在五经中选择一种。沈寿、沈壁父子都以考易经中举,因此以易学知名。同考官:协同主考或总裁阅卷之官,因在闱中各居一房,又称房考官,简称房官。绝出:杰出,突出坐:因获罪 口语:被毁谤。所:地方、那里 荐:被

2、推荐试礼部:即礼闱,又称礼部试、春试、春闱。教谕: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未上,以母丧归。服除,改建昌之南丰。南丰学者得君之条,争自奋励,起为进士,盖南丰旷三十年无登进士者矣。久之,升建安知县。3、君为人抗直,所事大吏以为儒官,多假借之。及为县,见趋走庭谒,上下候伺颜色,自以为不能,欲谢去。上官由是知其人也,卒强留之。,上:上任服除:守丧期满,去掉孝服。条:条令,规章。旷:久远;空缺;荒废、耽误。旷日持久: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抗直:刚直不屈。抗:刚正不阿。假借:宽容。史记刺客列传:“愿大王少假借之。”趋走庭谒:忙碌奔走,拜访上司。趋谒:小步快走前往拜见。庭谒:下级官

3、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候伺:观察,窥视。谢:辞官 卒:最终,杨文敏公之族,籍累世贵显,挠吏治,前令莫能谁何。君一绳以法,豪右皆怗怗。,杨荣(1372-1440),谥号文敏。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杨荣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籍:凭借。莫能(敢)谁何:没有谁敢怎么样。杨文敏的族人,凭借数代显贵,扰乱(或“妨碍”)官吏治理政事,以前的县令都对他们无可奈何(没有谁敢怎么样)。一:全部豪右

4、:豪门大族。怗怗(titi):驯服。,汀、漳饥,布政司檄州县市籴转输之。君曰:“民旦暮且死,必得米,是索之枯鱼之肆也。第解银,而米商随之矣。”即解银,米商果随之。他县籴者,皆不及事。其不逆上官意,求便于民,多如此也。御史行县,未至十里所,停舟欲拷掠人,索狱具,不得。方盛怒,同官皆累息。君抗言曰:,檄:檄文,名作动,用檄文晓谕。市:购买。籴:买进粮食,与“粜”相对第:但,只管,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弟举兵,吾从此助公。”解:押送,遣送。索我于枯鱼之肆:索:寻求。枯鱼之肆: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到卖干鱼的市场里找我,表示缓不济急,救助无效。老百姓生命危在旦夕,一定要先在各地买米再送到灾区,未免缓不济急

5、。其实只需要解送银两,米商就会随之将粮食运到。行县:考察或巡视县里政务。所:左右。拷掠:拷问。累息:屏气。因恐惧而不敢喘息。抗言:高声而言(抗:通“亢”);直言进谏。,“即至治所而不得,则令罪也,奈何责之中途?且此亦非拷讯之地。”御史卒自愧屈,曰:“令言乃是也。”无何,御史来刺苏州,诘其属曰:“沈建安非汝嘉定人乎?汝曹皆学此人,不患不为良吏也。”三载,将入觐,过家,遂留不往。监司方列状荐之,闻而叹曰:“咄咄,沈君负我矣。”,“如果到了县衙还拿不出刑具,那是县令的罪过,怎么在半路索要刑具呢?况且这里也不是拷打审问犯人的地方。”(治所:旧指地方各级官吏的任职所在地,地方政府驻地,此指县治。)御史最

6、后自己惭愧而屈服,说:“县令说的还是对的。”无何:不多时。刺:担任州刺史或郡守。诘:询问/责问/责罚 曹:辈。觐:朝见帝王。明代朝廷对县令三年考核政绩一次,县令要向上述职。监司:监察考核的官员。列状:陈述事迹咄咄:叹词,表感慨。,4、君少孤,与寡母幼弟妹相依倚,茕然也。既得举,家益贫。太孺人春秋高,之鄱阳为禄养。而前教谕未满,君方待次,太孺人客死,竟不得禄养。还,又遇盗,掠之湖中,几不免。及为吏,尤清苦,终以不屑意而归。盖生平备历辛艰,而其志意不少屈云。5、君卒于嘉靖二十六年二月二日。子钰曰:“吾先人宦不遂,其所存有以异于人,不可以不传。”,太孺人:母亲。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

7、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春秋:指人的年岁。之:前往。为禄养:享受官禄。待次:依次按照资历补缺竟:最终。掠:被抢劫。不屑意:不屑曲意逢迎。他一生历尽艰辛,而他的意愿不曾有一点曲抑。遂:成功,顺遂,称心,如意。他的儿子沈钰说:“我的父亲在仕途没有实现志向,他立身处世却与众不同,不能不为他立传。”,5.D(询问,追问?)6.A(举人)服除:父母死后服丧三年,不做官、婚娶、赴宴、应考枯鱼之肆: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

8、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涸辙之鲋:喻处在困难中急待援助的人】,(1)杨文敏公之族,籍累世贵显,挠吏治,前令莫能谁何。(5分)杨文敏的族人,凭借数代显贵,扰乱(或“妨碍”)官吏治理政事,以前的县令都对他们无可奈何(或“没有谁敢怎么样”)。(5分)(2)即至治所而不得,则令罪也,奈何责之中途?且此亦非拷讯之地。(5分)如果到了县衙还拿不出刑具,那是县令我的罪过,怎么(或“为什么”)在半路索要刑具呢?况且这里也不是拷打审问犯人的地方。(5分)(治所:旧指地方各级官吏的任职所在地,地方政府驻地,此指县治。),8.根据全文,简要列举沈壁遭际之“异”。(4分)父中乡试,未仕而卒,与寡母和弟妹相依为命;因为试卷偶在其他教官手中未受牵连而中举;奉母赴鄱阳教谕,逢前任未满期而不得上任,母死异乡;回乡途中船上遇盗抢劫,几乎遇害。(遭际:人生经历或不幸,4点,答对1点给1分),根据全文,简要列举沈壁立身处世之“异”。(4分)为人抗直,不曲意逢迎;敢于冲破显贵的阻挠;灵活变通,能顺上便民;廉洁自守,耐得住清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