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变等效电路&共集放大电路.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775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变等效电路&共集放大电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微变等效电路&共集放大电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微变等效电路&共集放大电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微变等效电路&共集放大电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微变等效电路&共集放大电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变等效电路&共集放大电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变等效电路&共集放大电路.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晶体管共射h参数等效模型,放大电路是一个双口网络。从端口特性来研究放大电路,可将其等效成具有某种端口特性的等效电路。,晶体三极管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思路:将非线性的BJT等效成一个线性电路,从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出,晶体管各极电压、电流关系呈非线性关系,所以晶体管为非线性元件。给分析晶体管的工作情况造成了一定难度,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但在一定条件下(ui为低频小信号时),可以将晶体管等效成线性元件,建立线性模型。这样使问题简单化。,二、晶体管共射h参数等效模型,在共射放大电路中,低频小信号作用时,可以将晶体管看成一个线性双口网络,利用网络的h参数来表示输入、输出的电压与

2、电流的相互关系,便可得出等效电路,称为共射h参数等效模型。,这个模型是在小信号作用下的等效电路,所以只能用于放大电路动态小信号参数的分析。也称微变等效电路法。,1.输入回路:当输入信号很小时,输入特性曲线在小范围内近似直线。,uBE,对输入的小交流信号而言,三极管be间相当于电阻rbe。rbe是动态电阻,与Q的位置有关,是Q切线斜率的倒数。,rbb的量级一般为100300欧,可取200或300欧。IE 为Q的发射极电流。,2.输出回路,输出端相当于一个受ib 控制的电流源。,3、晶体管的微变等效模型:Tb-e间用一等效电阻rbe来表示(rbe为动态电阻);Tc-e间用一受控恒流源来表示,c,b

3、,e,微变等效电路模型仅对变化量而言的;2.h参数与Q有关。,非常重要!,三、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道,常用有效值表示,将交流通道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四、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分析,在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中,用晶体管的h参数等效模型取代电路中的晶体管便可得到放大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1.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体现电路的放大能力。,注意:负号表示输入和输出电压相位相反。,2.输入电阻的计算,输入电阻指的是向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入电阻的定义:,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对信号源的影响程度也越小。,3.输出电阻的计算,对于负载而言,放大电

4、路相当于信号源,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即输出电阻。,输出电阻体现了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1)输出电阻RO计算:,注意:输出电阻与负载无关。,从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看进去的电阻。,所以:,2)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rbe,Rb,RC,利用加压求流法求电路的输出电阻,令信号源电压US=0,但保留其内阻RS。然后在输出端加一正弦测试信号UO,于是产生一动态电流IO,则有,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分析,说明:虽然利用h参数等效模型分析的是动态参数,但是由于rbe与Q点紧密相关,而且只有在Q点合适时动态分析才有意义,所以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时,总是遵循“先静态,后动态”的原则,也只有Q点合适才可进

5、行动态分析。,例: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CC=12V,Rb=510k,RC=3k;晶体管的rbb=150,=80,导通时的UBEQ=0.7V;RL=3 k。(1)求电路的Q、Au、Ri和RO;,(2)若所加信号源内阻为Rs,求出:,例,解:(1)首先求出Q点和rbe,再求出Au、Ri和RO。,UCEQ大于UBEQ,说明Q点在晶体管的放大区。,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如下:,(2),25,等效电路法分析共射放大电路,根据直流通路估算直流工作点,确定放大器交流通路、交流等效电路,计算放大器的各项交流指标,26,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1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共射级放大电路偏流:当电源电压和集电极电阻确定后,放大

6、电路的Q点由基极电流IB来确定,这个电流叫偏流。偏置电路:获得偏流的电路特点:电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偏置下的工作点在环境温度变化或更换管子时,应力求保持稳定,应始终保持在放大区。对信号的传输损耗应尽可能小。,27,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28,共集电极放大器及交流等效电路,(b)交流等效电路,RL,29,一、电压放大倍数Au,Au1,而且Uo与Ui同相。,射极跟随器,30,Ri显著增大,所以共集电极电路的具有高输入电阻的特性,Ri与RL有关,二、输入电阻Ri,31,求共集放大器Ro的等效电路,三、输出电阻Ro,独立源置0,端口设电压U0,电流I0,32,式中:,Ro与Rs有关,33,是基极支路的电阻折合到射极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小。,34,共集电路的特点:,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而近于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35,共基放大电路,36,共基极放大器及其交流等效电路,(b)交流等效电路,I,i,U,i,R,E,R,i,I,e,r,be,R,i,I,b,R,C,R,o,R,L,I,o,U,o,I,b,e,c,b,37,一、1.电压放大倍数Au,式中:,Au与共射电路大小相等,但同相。,38,二、输入电阻Ri,三、输出电阻Ro,39,三种基本放大器性能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