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剪结构总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9603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剪结构总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框剪结构总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框剪结构总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框剪结构总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框剪结构总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剪结构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剪结构总结.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结构,土木工程系,第7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计算,框剪结构协同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第7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计算,两种计算图形,铰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刚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刚度特征值对框剪结构受力、位移特性的影响,内力计算,二、计算基本思想(合分再分)本章介绍手算的平移协同工作计算方法(连续分析法,可查表)(1)首先将所有剪力墙合并为总剪力墙,所有框架合并为总框架(2)把总剪力墙与总框架之间的联系连续化,根据力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和力与变形物理关系剪力微分方程(协调工作)解决荷载在总剪力墙与总框架之间的分配,得到各自的总内力和共同的变形曲线(3)总剪力墙的总内力按各片墙的

2、等效抗弯刚度EI分配到各片墙,总框架的总内力按各柱的抗侧刚度D值分配至各柱,三、基本假定(1)平面结构假定纵横两主轴方向分别计算(2)刚性楼板假定无扭转时,同一楼面上各点水平位移相同(3)所有结构参数沿建筑高度不变(如有不大的变化,则可取沿高度的加权平均值),四、两种计算简图 根据总剪力墙与总框架之间的联系性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可分为两类铰结体系与刚结体系(1)通过楼板联系简化为铰结连梁,形成铰结体系,通过楼板和连梁联系,(2)通过楼板和连梁联系简化为刚结连梁,形成刚结体系主要考虑连梁对剪力墙的刚结端,当梁很弱时也可忽略其约束作用而处理成铰结端;框架与总连梁间为铰结,表示楼板的连接作用

3、,至于梁对框架柱的约束作用将反映在D值中,总剪力墙,总框架,通过楼板,框架和剪力墙之间只通过楼板联系,可简化为铰结体系。,总剪力墙:2片组成;总框架:5片框架组成,通过联系梁,横向:总剪力墙:4片墙组成;,总连杆:联系梁简化为连杆,连杆与剪力墙相连端为刚结,与框架相连端为铰结。,总框架:5片框架组成;,包括4个刚结端。,1,2,3,4,通过联系梁,纵向:、轴又有剪力墙又有柱。一端与墙相连,一端与柱相连的梁也称为联系梁,该梁对墙、柱都会产生约束作用,对柱约束反映在D值中,故同、轴,连杆与剪力墙为刚结,与框架为铰结。,总剪力墙:4片墙组成;,总框架:2框架6根柱子组成;,总连杆:包括8个刚结端,1

4、,2,3,4,5,6,7,8,所有剪力墙,总剪力墙,所有框架,总框架,所有楼板连梁,铰接体系,刚接体系,杆端约束情形,刚性连杆包括所有与墙肢相连的联系梁刚结端,总连杆,7.2 铰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一、总剪力墙以及总框架刚度计算,总剪力墙:抗弯刚度为每片剪力墙抗弯刚度之和:,其中:k剪力墙片数;,总 框 架:为所有梁、柱单元总和,其刚度为所有柱抗推刚度的总和。,总 连 杆:为所有楼板、联系梁单元总和。,EIeq 每片墙的等效抗弯刚度,按第四章方法进行计算。,框架抗推刚度的定义:产生单位层间变形角所需的推力。,根据柱D的定义,CF可由 柱D值计算。,假定:1、总框架各层抗推刚度相等,均为CF;,

5、注意:实际工程中各层抗推刚度和抗弯刚度不可能相同,如果各层变化不大,本方法适用,相差过大,用加权平均方法可以得到 平均的CF 以及EIW 值。,CFi总框架中各种不同的抗推刚度;,EiIWi总剪力墙中各种不同的抗弯刚度;,ni每种不同的抗推、抗弯刚度的层数。,2、总剪力墙各层抗弯刚度相等,为 EIW。,切开后的总剪力墙为静定结构,按照下图中正符号规则,悬臂墙的弯曲变形与内力有如下关系:,符号规则,对框架而言:=dy/dx,故,求导一次:,代入式得:,这是关于y的微分方程。,令,有,其中,框架结构刚度特征值,为框架抗推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相对坐标,原点为固定端处,应注意与双肢剪力墙推导

6、时不同。,式的解为 yc1c2 Ash Bch y1,C1、C2、A、B为四个待定常数,可以由边界条件确定。,(1)当 1(顶部),在倒三角以及均布水平荷载下,总剪力为0,VW+VF=0 即,顶部集中水平力P下 VW+VF=P 即,(2)当 0(底部),底部为固接,转角近似为0,即,(3)当 1(顶部),剪力墙弯矩为0,即,(4)当 0(底部),底部为固接,位移为0,即,在确定的荷载形式下,顺序解出上述四个边界条件,可以求出四个待定常数。,用此方法可以分别求出在三种荷载下的变形曲线 y(),对总剪力墙:,对总框架:,或者 VF=VPVW,倒三角分布荷载下:,均布荷载作用下:,顶点集中荷载作用下

7、:,计算图表,三、计算图表,y,Mw,Vw中自变量为和。为使用方便,分别将三种水平荷载下的位移,弯矩以及剪力画成曲线,示于图表5.9图5.11中。,求出系数后;用下列公式求出位移和内力:,刚度特征值对框剪结构受力、位移特性的影响,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或,也就是框架抗推刚度(或广义抗推刚度包括联系梁约束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的根。,当框架抗推刚度很小时候,值较小,0 即剪力墙结构。,当框架抗推刚度很大时候,值较大,即纯框架结构。,值对框架剪力墙受力,变形性能影响很大。,一、位移曲线,从右图可见,在均布荷载下:很小时候,剪力墙作用大,变形曲线呈弯曲型。很大时候 6,框架作用大,变形曲线呈

8、剪切型。16时,位移曲线介于两者之间,下部略带弯曲型,上部略带剪切型,成为弯剪型变形,上下层间变形较均匀。,二、剪力分配,上图给出了在均布荷载下总框架与总剪力墙之间的剪力分配:,两者之间的剪力分配关系随 而变,很小时,剪力墙承担大部分剪力,很大时候,框架承担大部分剪力。,同时:框架与剪力墙间剪力分配在各层不相同。剪力墙下部承受大部分剪力,而框架下部剪力很小,框架底截面计算剪力为0,这是由于计算方法造成,不符合实际。上部剪力墙出现负剪力,框架担负了较大的正剪力。顶部处框架与剪力墙剪力都不是零。,三、框架剪力墙结构荷载的分布,从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框架剪力墙结构相同工作的特点:,剪力墙下部的荷载 Pw

9、 大于外荷载,上部逐渐减小,顶部有反向集中力。,框架荷载下部为负,上部为正,顶部有正向集中力。,剪力墙及框架顶部剪力不为0的原因是由协调变形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工作使得框架各层剪力趋于均匀,有利于框架柱的设计。梁、柱尺寸从上到下可以比较均匀。,框架的剪力最大值在结构中部某层,大约在=0.30.6之间,随 值的增大,最大剪力层向下移动。可以根据最大剪力值控制柱断面配筋。,应注意,由于协同工作。框架与剪力墙间剪力传递十分重要,剪力时通过楼板传递的,故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应能有效传递剪力,特别是屋顶面要传递相互作用的集中剪力。楼板整体性要求较高。,内力计算,本节需解决的问题:,1、求出总剪力墙、总框

10、架和总联系梁内力后,如何计算各墙肢、各框架梁、柱以及联系梁的内力。,2、解方程的结果时连续化的弯矩以及剪力,如何确定设计中所需控制断面的内力。00,一、剪力墙内力,剪力墙的弯矩和剪力都是底截面最大,愈网上愈小。一般取楼板标高处的弯矩、剪力作为设计内力。,因此,取各楼板标高处的坐标计算 求出总剪力墙内力Mw,Vw后,按各片墙的等效刚度分配,第 j 层第 i 个墙肢内力:,其中:k 第 j 层的剪力墙墙肢总数。,二、框架梁、柱内力,求出框架总剪力 VF后、按各柱D值成比例的分配 VF。,严格地说,应计算各柱反弯点位置的 VF,但计算过于复杂,并且计算结果误差不会太大。,近似可以求各柱中点处的剪力。

11、用各楼层上下两层楼板标高处 求出框架上下两层楼板标高处的VF,取平均值为该层柱中点剪力。,故第j层第i个柱剪力为,其中:m第 j 层的柱子总数。,例51:某12层住宅楼,建筑尺寸及结构布置如图所示。设计烈度为8度,计算横向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的内力及位移。,解:1梁柱刚度计算柱的计算结果列于表(1)梁:2555cm,C20级混凝土,(1.2为考虑T形截面乘的系数),柱的计算结果,2框架刚度计算,用D值法计算。中柱7根,边柱18根。标准层:,底层:,框架刚度:计算结果列于表(2),3剪力墙刚度计算,剪力墙厚度一律12cm,混凝土等级与柱相同。墙1:有效翼缘宽度取2.0m,首层,23层,47层

12、同上,812层 同上,平均,墙2:首层,23层,47层,812层,平均,4地震作用计算(1)铰结体系(不考虑梁的约束弯矩)。计算地震作用,先要确定自振周期,有剪力墙的高层框架结构,自振周期可下式确定:,式中w为沿建筑高度单位长度的平均重量(kN/m);g=9.81/s2;根据刚度特征值 由第二章图2-8查出。在本例中,,查得,修正周期,结构底部剪力(总地震荷载)为,顶层附加地震力,地震力沿高度分布(如图所示),(2)刚结体系(考虑梁的约束弯矩):,忽略剪切变形影响,刚域取法见图,平均约束弯矩,(式中乘4是有4处梁与剪力墙连接),查得,修正周期,总地震力,,及 值计算如表(3)(顶点地震荷载为)

13、。,将楼层处集中力按基底等弯矩折算成倒三角形荷载,计算列于表(4)。,5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计算,(1)由值及荷载类型查图表计算。当不考虑梁的约束弯矩影响时,计算内力、位移所用的值与计算地震力时相同,取2.06当考虑梁的约束弯矩影响时,内力计算因考虑联系梁塑性调幅,联系梁刚度乘以0.55折减系数,重新计算值。,总框架分担的剪力,总联系梁的线约束弯矩,总剪力墙剪力,上述计算列于表(5)。,(2)总内力计算:,各层剪力墙底截面内力MW,VW,即表(5)计算结果。各层总框架柱剪力应由上、下层处VF值近似计算,VFi=(VFi-1+VFi)/2 各层联系梁总约束弯矩由下式求得:Mbi=m()(hi+h

14、i+1)/2计算结果见表(6),(3)位移计算(查图表5-4)列于表(7),6简单的讨论,考虑梁约束作用时,结构刚度特征值 增大,自振周期 T1减小,地震力增大,因而总底部剪力增大;剪力墙承担的剪力加大,但除底层外,墙弯矩反而有所减小;框架承担的剪力减小;建筑物顶点位移减小但层间位移加大。本例题中联系梁截面较小,因此考虑与不考虑联系梁约束计算得到的内力及位移相差不多。在联系梁刚度很小时,近似计算中可忽略其抗弯刚度而按铰结体系计算。在求得总剪力墙、总框架、总联系梁内力以后,需根据各构件刚度进行第二步分配,计算构件控制断面的内力。值得提出的是,在刚结体系中还应计算由联系梁约束引起的墙肢及柱轴力,可以在求得各个联系梁的剪力以后,由平衡条件求出它对相邻墙肢及柱的轴力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