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第二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第二第三章.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民族,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第一节 民 族,第二节 民族的基本特性,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第一节,民 族,一、“民族”概念的出现及含义的演变,西方学者的研究,古希腊学者最早在荷马史诗中使用过“民族”这个词(伊利亚特),1851年意大利学者马齐提出的观点,1852年瑞士政治理论家布伦奇里提出的观点,“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当中。在中国最早使用汉文“民族”一词的是王韬,他在洋务在用其所长(1882年)一文中称:夫我中国,乃天下之大国也,幅员辽阔,民族殷繁。,民族概念的最早使用,一、“民族”概念的出现及含义的演变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三、马克思主
2、义民族定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学者的研究,古代,近代,民族一词不具体指个人和族体而是分开使用的。,1882年王韬在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使用。,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使用了“东方民族”一词。,1903年,梁启超将布伦奇里的民族届说介绍到中国。,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提出了他的民族定义。,二。中国民族概念的表述,关于“少数民族”一词的使用:少数民族一词在我国是专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种民族,它是一个约定成俗的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汉族人口的数量众多而言的概念,没有任何民族歧视的含义。少数民族称谓在我国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最早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主持制定的国民党一大“宣言”中使用。我党最初
3、是在1926年中共中央关于西北军工作给刘伯承的信中提出的。建国后领导层也使用“兄弟民族”的称谓。这些称谓约定俗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是民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二是民族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三是民族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人们共同体。,提出,概念,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基于其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承认各民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历史作用。第二,社
4、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是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完全一致的。第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是因为:,国外对“少数民族”的理解与使用情况,国际社会中对于少数民族这个词的使用是不同的。国际人权文书中,一直未能就“少数民族”的法律含义取得共识。前苏联一直沿用少数民族称谓。罗马尼亚对却境内非罗马尼亚族称为“共居民族”,有时也称少数民族。美国、西欧等国使用的“少数民族”一词。,第二节民族的基本特征,1,
5、共同历史渊源,2,3,4,5,6,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构成民族的六要素,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缘渊源、族体渊源等。,共同生产方式是指同一民族群体的人们,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联系等行为方式的总和。,语言在民族构成诸要素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既是民族内部相互交往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是一个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它包括了人类通过学习获得的法律、文字、艺术、语言及其创造和传承的信仰、价值、道德、风俗等。,共同风俗习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
6、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喜好、习俗、禁忌,是在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方式。,共同心理认同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对本民族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民族和宗教的联系,民族本身的形成,就是取决于宗教信仰的。例如,中国西北的保安族,即以一支改信了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为主而渐渐形成的,宗教信仰在此的催化作用。前南斯拉夫的波黑穆斯林族,也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导致了文化认同心理的转移和变化,同其他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人斯拉夫兄弟渐相分离的结果。印度的锡克人,本是旁遮普人的一部分,原信印度教,16世纪锡克教
7、(由印度教虔诚派发展而来)创立后改宗,后因宗教分歧而与其他印度教徒分离,正在形成一个独立民族。所以,对于这些民族来说宗教的意义显然是很大的,差不多成为其民族生存的根本性标志了。,怎样认识构成民族的六要素,民族的六个要素在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中均有特定的内容,每一个特征都在民族特征中处于一定的地位,起着一定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民族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原因,六个要素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这是就民族的一般特征而言的,并非每一个民族在任何条件下,都同时完整地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民族。,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区别,民族不同于氏族、部落;民族不同于种族;民族
8、不同于阶级;民族不同于宗教;民族不同于国家。,民族和宗教的联系,当宗教信仰成为维系一个民族生存的感情纽带和区分民族差别的主要标志时,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便常常会交织到一起,显得难分难解。我们看到,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民族冲突,往往伴随着宗教的对抗,而正是这种极具心灵震撼力的不同宗教派别之间的猛烈冲撞,反过来又大大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关系,酿成许多人间惨剧。像中世纪早期查理大帝征服萨克森人的战争,中世纪中期长达200余年的十字军东征,现代中东的巴以冲突、黎巴嫩内战,以及三次印巴战争、波黑内战、英国北爱尔兰危机,等等。,三、中国的民族识别,.民族识别的原因.民族识别的依据3民族识别的实践4.恢复与更改民族
9、成分的政策要求。,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首先,我们从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实地调查识别、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以民族的客观特征和民族的主观意愿为依据和标准,力求稳妥慎重的甄别,从而使民族识别做到了历史性、现实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其次,我们在具体的识别工作中,即重视每个民族的特点,包括现实的特点和历史文献反映的特点,充分利用了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的相关资料和手段,又重视本民族的意愿,广泛征求各民族人民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和爱国上层人士的意见。,19531957年国务院第一次进行民族识别,
10、进行了各民族社会发展形态的调查,过程,依据,理论依据、事实依据,民族意愿按照“名从主人”的基本原则,民族识别,1、灵活运用民族定义(理论依据);2、注重调查研究(事实依据);3、要求有本民族的代表参与识别;4、尊重民族意愿(名从主人的精神)。,民族识别的原则,第一、1950年至1954年的了解情况、确定对策并取得成果阶段;第二、1954年至1965年的民族识别并对民族支系进行归并阶段;第三、1978年至1987年民族恢复和更改阶段,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绝大多数的民族成分都已得到确认。,民族识别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3(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认定了38个民族第二阶
11、段:1954-1964(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认定了15个民族第三阶段:1964-1982(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1965年8月,认定珞巴族 1979年2月,认定基诺族,民族识别的成果,民族识别的意义,第一、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和完成,使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使中国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第二、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和完成,使我国的民族数量和民族称谓得到了确定,从而为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三、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和完成,增强了各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增强了各少数民族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事业。,第三章,民族的发展,一、民族形成的时间和
12、基本条件二、民族的发展三、民族的消亡,民族形成的时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一、民族形成的时间和基本条件,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至文明时代的低级阶段,时间,民族形成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形成决定性因素;,地缘关系的确立是民族形成的基础;,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某些大民族的形成起到了政治纽带作用。,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中外民族的形成,大体都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这样一些阶段
13、(民族形成途径)。前四种人们共同体与民族人们共同体是有本质区别的。根本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后者主要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民族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一般是经过血缘部落到地域部落的过程和部落联盟的阶段,部落联盟朝民族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东西。,“亲属部落间的联盟,常因暂时的紧急需要而结成,随着这一需要的消失即告解散。但在个别地方,最初本是亲属部落的一些部落从分散状态中又重新团结为永久的联盟,这样就朝民族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恩格斯,规律,从部落发展到民族,二、民族的发展,民族发展的规律,民族发展,是指在民族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内部结构、整体素
14、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的过程。由此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自身同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质和量的提高。,概念,民族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社会发展决定民族发展。民族从产生到发展,消亡,总的一般性过程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序列相一致的。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殊情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殊道路。,民族发展的规律,民族有自己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进程。,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不可能经历以后的各发展阶段。新产生的民族,不可能经历从前的各历史阶段。跳跃性发展的民族。,民族发展的例外,制约
15、民族发展的因素,制约因素,内部,外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族间的交往,社会生活中的阶级斗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民族素质,人口状况,宗教信仰,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模 式,民族的常态发展,民族的异态发展,民族的跳跃式发展,民族的类型与发展趋向,类 型,前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不同社会条件下民族发展的不同趋势,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中。由于阶级剥削与民族压迫,形成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大多数民族发展的缓慢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阶级铲除了民族剥削与压迫,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走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三、民族的消亡,民族是一
16、个历史范畴,在民族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因素也不断出现和积累,并且经过量变到质变,民族将实现融合,民族将走向消亡。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民族分化,是指民族的某些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这种分化多是因民族迁徙等导致民族居住地域的隔离而造成的。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民族分化、民族组合是民族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过去的民族发展历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现象。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一个民族的整体或一部分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
17、另一个民族的历史现象和社会过程。,概念,民族同化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形式,强制同化,自然同化,强制同化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是反动的。自然同化是不同民族整体、或部分成员之间,经历的一个长期的“自愿选择”、接受和自然适应过程,有利于民族的交往和接近。马克思主义反对强制同化,欢迎自然同化。,野蛮的征服者,总上被那些征服了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马克思,自然同化的规律,民族的消亡不是指个别民族的消失,而是指全世界所有民族特点和差别的最终消失。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在经过长期的共同繁荣发展基础上融为一体的过程,即民族差别的最终消失。,概念,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实现的结果
18、和趋势。“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是如此。”民族融合实现之日,就是民族最终消亡之时。民族消亡是民族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它是长期、缓慢的自然过程,当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会出现民族共同因素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才会进入民族融合时期。,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联系,首先是阶级消亡,其次是国家消亡,最后是民族消亡,民族消亡的规律,两者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民族的消失,民族数量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的消失,即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世界形成了一个无民族差别的人类共同体。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区别,民族消亡的标志,各民族心理素质差别的消失和全人类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各民族语言差别的消失全人类共同语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