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标的研读》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育视域下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标的研读》 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育视域下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标的研读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标准,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作为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的语言来传递情感、思想,有助于发展人类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人类的综合思维水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的实现,其美术课程自身在情感与理性、脑力与体力方面的独特性,也是促进全面发展所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感知,文化理解,传承传统工艺,学习迁移引言:本篇文章通过以北城世纪学校小学部为例,结合自己所参与的项目及目前所带的三至四年级部分
2、学生为依据,在美育视域下对义务阶段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研读和感悟。通过美术课程教育的改革,促进各阶段学生的学科知识迁移,培养学生严密的学科逻辑思维,完善自身的艺术素养,推动学生全面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提供坚强的后盾,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一、美术课程研究概况课程(curriculum)一词,曾在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主题全球会议中颁布的一些文件指出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其意思是“aracecourse跑道或要遵循的课程。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课程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学习课程”或“学习计划”或“由学校指导以实现教育目标为主的所有学生学习计
3、划”。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新的美术课程不仅仅是这些,是体现社会价值观以及它对教育系统期望的表达,是必须要从以美术本位课程向以素养本位课程的转变,为未来作准备。我们学校的学生处在城市与乡村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参差不齐,学生个人、班级所处的环境氛围也不一样,具有一定地动态性、复杂性、多变性的。在面对不同地情境的学生和我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此,在以素养本位课程中也要强调获取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能运用所学美术知识来解决问题。二、研读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发新课标义务阶段美术课程标准都是单独提出来的,而今年4月最新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是首次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数字媒体艺术合为一本课标,
4、并在此艺术标准上提出了四个核心素养分别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而在早期2011年义务教育修订版中,义务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具有人文性质,坚持将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作力为重要特征,主要明确了美术课程的内容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究四个学习领域。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里,提出的“核心素养”一词并不是新名词,它最早提出是在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其课程标准清晰地论述了艺术课程中美术学科的地位和性质,是培育和发展学生全面的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1 .新旧美术课程标准要求(1)第一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是2年级,虽然他们
5、很早就接触过美术,但是按照新旧课标要求他们学生同样地欣赏美、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新课标需要能感知身边的美,培养他们从小对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认识美存在我们生活的周边;让学生从小体验设计与制作活动的乐趣,新课标增加了学生体验我国传统美术文化、传统工艺,按照自己的想法,采用美术语言或者用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语言来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新旧课标都让学生参与造型游戏活动,增大自己的美术兴趣、美术领域的探索精神,新课标注重文化理解,理解美术文化的学习精神,增强我们的中华民族美术文化自豪感。(2)第二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是3-5年级,他们是最有想法、创作力的时候,新课标开始要求他们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
6、欣赏、评述的方式可以与他人交流,合理运用自身的想法付出实践来改善、美化我们的周围;坚持让我们学生进一步学习制作传统美术文化、传统工艺品,学习他们的专注及精益求精的优秀工匠精神,而旧课标要求我们运用多种方式学会简单的工艺制作;旧课标也提出了与其他学科进行美术创作意图与展示,新课标明确让我们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迁移能力和探索精神,将我们所学的美术语言很好地与大自然、我们自身所喜欢的跨学科领域相融合。(3)第三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是6-7年级,按照现代社会学生心理发展,学生逆反心理开始初步形成,新旧课标要求我们学生同样地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感受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新课标他们
7、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审美、感知来表达各种不同的美术语言和尊重不同的态度;能运用自己现在所学习到的美术语言,注重提升自己的创意表达能力,而新课标要求学生传递我们的创意;旧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进行工艺制作设计,而新课标要求我学着理解让我们营造美术氛围环境,让我们学生学习并将传统工艺传承含义,增强我们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试着创编校园为电影,增强学生自我的综合学习迁移和探案能力。(4)第四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是初中8-9年级,他们在匆忙地学习过程中,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对自我的肯定,坚定我们中华伟大民族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新旧课标还要求我们在了解中外美术史文化相关的理论及技
8、术知识的基础上,能用美术语无限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新课标我们需要与设计同行,而旧课标能形成初步的设计意图;新课标还需要需要进一步地了解更多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利用美术语言传承它们保护它们,理解美术语言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及贡献,而旧课标不需要我们掌握那么多,了解中外美术文化史,了解美术与人类生产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2 .新课标里对综合课程与课程综合的理解本次新颁布的新课标并不是独立学科的方式出现,而是以各艺术学科为课程,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综合课程利用学生掌握多种学科素养,利用相关课程知识点充分发挥自身的协同能力,站在全方面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生活中或者其
9、他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课程综合是利用现有的课程重新构成的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综合性的学科知识,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注重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3 .新课标里首次制订了学业质量标准师生评价作为整节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始终要围绕内容、素养、理解三个课程目标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反思自己,教师要结合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学习单、问答卡、评价表的填写、准备资料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建立激励机制,激将学生的艺术潜能,侧重对学生评价的要求。三、结合新课标,重新设计美术课程根据今年新课标的要求,明确了一至七年级美术在义务阶段教学课程中的主
10、线地位,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其中新课程指出,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的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级课时总比例的9%-1设,略高于外语课程;其中,根据新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美术为主,融入舞蹈等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需要学生至少掌握-2项艺术特长;由于新课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课程的多元化,需要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的教学、美术技法的培养等16项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多方面核心素质的发展。新课标在针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新要求,我在教授三至四年级的课程中注重叠加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却忽视了弊端是增加了课程的广度,但深度有些不够。我们需要在设计课程中,根据学生、班级所能接受的特点可以采用减法的方式来删除
11、一些相关的拓展知识或者不同美术语言表达方式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思考和感知,利用美域的思维习惯想象的机会进行可能性的推理,始终保持着自己艺术美的好奇心去探索,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美术语言的成长和理解,使自己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实施。高质量的课程需要老师精心设计的同时,也要依赖于实际情况,比如今年我们组共同参与了全市组织的第一届作业设计大赛,我们组从选择课程的时候第一要素考虑的是知识的延续性。最终我们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家乡系列的课程作业设计,其中课程内容覆盖了学习四个领域,涉及范围广,又与其它学科课程相联系。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首次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尤其我们注重以学生为本位,坚持六年级学生以核心
12、素养为主要维度,通过家乡系列课程,让学生学业最后展现美术作业表达形式呈多样化,提升了学生的感知表达,领略了不同地美术语言,理解了家乡传统文化的意义,共同增强我们师生对家乡传统文化保护的责任意识,培养我们学生的综合探索和学习迁移能力。四、研读新课标,更新美术教学方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学习还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在教师和其他人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并提出来,在我们的支持下进行深入探究、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我们的职责是积极引导,新课标尤其注重了学生学业质量问题并首次在义务教育阶段制订了学业质量标准,需要我们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真实评估学生完成的真实人物,而不是通过回答
13、试卷上他认定的问题来展示他们所学的知识。目前正好教授学生三至四年级美术课程,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学习环境背景有所不同,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家庭在乎美育也能为美育创造有利的物资环境和精神环境条件;另一种是来自农村家庭家长在乎却在创设美育教育的物质环境或精神环境条件不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面对学生宣扬美术文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面对今年五月份我所带的四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国家素质测验后,我作为老师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很多美术的相关知识都是隐藏于我们生活周围,改变了我主要以引导教授方式为主的课程教学方法,增加了用美术语言品析自己的作业或者其它学科课本中与课本相关的插画,以抽查地方式检查学生课后的美术
14、观察作业及美术造型、色彩等方面的感悟。对于学生有着暑假长期的假期,增加一些特殊且有趣味性的作业,比如视觉笔记、美术日记笔记等过程性作品集,来锻炼学生对于审美的感知,美术文化的理解及独立创新意识。五、解读新课标,阐述美育新理念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加,更多地是教学思维、课程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课程思维方式方面,需要我们从教授转向学习的挑战;从个人学习转向协同学习的挑战;从关注美术学科转向关注我们的周围生活的挑战。在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方面,应该帮助学生落实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为目标,侧重弘扬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课程与社会生活及经验的创新探索能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推动学生美育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借用德国安德烈亚斯施莱希尔说过一句“教育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展望未来,未来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来发展和塑造他们的世界。参考文献1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第2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168页。2滕守尧: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第1版)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页。3宋晓亮:新视野下的美术教育探论J.4王芬: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网络财富,2012:107.知识经济,2011(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