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培训专题党课宣讲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2342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法培训专题党课宣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劳动法培训专题党课宣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劳动法培训专题党课宣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劳动法培训专题党课宣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劳动法培训专题党课宣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法培训专题党课宣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培训专题党课宣讲课件.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品课件,1,内容提要,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律渊源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律关系、特征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劳动法律事实,2023/9/26,精品课件,2,本章三个基本原则: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中“利益”矛盾的法律之和。2、劳动法以劳动“利益”关系为核心,但兼顾了“道德扶弱”的原则。3、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产生作用的基础。,2,2023/9/26,精品课件,3,第一节 劳动法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3,2023/9/26,精品课件,4,狭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其一,其二,其三,广义,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

2、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学科,以劳动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律体系,即所谓的劳动法学。,1、劳动法概念,4,2023/9/26,精品课件,5,本书所指,劳动法的核心内容,5,2023/9/26,精品课件,6,2、劳动法意义上“劳动”的含义,基于法定义务基于劳动合同关系有报酬的为职业的,区别于一般意义的助人为乐式的劳动,区别于夫妻和亲子关系的劳动,区别于道德风格的义务劳动,区别于大学生打工的社会实践劳动,6,2023/9/26,精品课件,7,3、“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劳动者与劳动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指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力

3、,劳动工具,7,2023/9/26,精品课件,8,4、“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缘起于劳动过程,可以分为劳动关系和密切相关社会关系。,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的,有偿的,8,2023/9/26,精品课件,9,第一节 劳动法体系,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9,2023/9/26,精品课件,10,(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特征,1、基本原则含义,调整,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10,2023/9/26,精品课件,11,(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特征,2、基本原则特点,高度的权威性,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高度的稳定性,指导性、纲领

4、性法律 规范,基本原则特点,11,2023/9/26,精品课件,12,(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第一,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第二,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第三,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对于认识劳动法本质有指导意义,可以弥补劳动法律可能存在的缺陷,12,2023/9/26,精品课件,13,(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保护劳动者劳动权,宪法:就业歧视,劳动关系民主化,第一,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通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第二,就劳动关系和经营管理平等协商的权利第三,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第四,“三方原则”第五,利益听

5、取意见权第六,工会参与权、知情权、咨询权,物质帮助权,宪法:杠杆:社会保险社会特征: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13,2023/9/26,精品课件,14,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劳动权的内容,平等的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劳动权的核心,14,2023/9/26,精品课件,15,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对公民来说,不分性别、民族、政治信仰、财产状况、均有权实现就业,有权依法选择职业,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促进条件。对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扩大就业机会。,15,2023/9/26,精品课件,16,

6、劳动权的保障的具体体现,.,.,.,1,2,3,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16,2023/9/26,精品课件,17,基本保护:对劳动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也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最长劳动时间,17,2023/9/26,精品课件,1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

7、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18,2023/9/26,精品课件,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004年1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公布最低工资规定第十条 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19,2023/9/26,精品课件,20,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编制工资支付表,记载工资支付对象姓名、支付时间、支付项目、加班工

8、资、应发金额、扣除项目、实发金额和劳动者签名等事项。工资支付表应当按照国家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至少保存15年的时间备查。企业应当在支付工资时向劳动者提供工资支付单,工资支付单应当载明工资支付表中的事项。劳动者有权查询本人的工资支付记录,企业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资料。第二十五条 根据本规定第二十条计算加班工资的工资基数和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计算劳动者休假工资基数,应当按照劳动者上一月份提供正常劳动所得实际工资扣除该月加班工资后的数额确定。劳动者上一月份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按照向前顺推至其提供正常劳动月份所得实际工资扣除该月加班工资后的数额确定。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企业应当按照工伤保险

9、条例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20,2023/9/26,精品课件,21,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一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产、歇业,企业未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停工、停产、歇业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该工资支付周期的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企业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劳动者没有到其他单位工作

10、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第三十条 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经济损失需要赔偿的,企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扣除后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21,2023/9/26,精品课件,22,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应当纳入劳动法的保护之内。,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护,22,2023/9/26,精品课件,23,优先保护:,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双方给予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者地位的劳动者。,劳动法中应当体现劳动者的权利本位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本

11、位。,劳动者,用人单位,法律关切的是竞争制度下的不幸的受害者,而不是那些获得利益的幸运儿。英国法律经济学家J.M.奥利弗,23,2023/9/26,精品课件,24,优先保护:特定条件下,当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与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应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安全重于生产从立法或政策上对企业裁员行为进行严格限制:规定经济补偿金、规定禁止被裁的人员范围,劳动者,用人单位,24,2023/9/26,精品课件,2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一)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

12、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 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25,2023/9/26,精品课件,26,(四)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

13、重整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1、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2、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26,2023/9/26,精品课件,27,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内容,1、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2、双方当事人就劳动关系事务和生产经营事务平等协商权利3、双方当事人享有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集体合同形式)4、政府制定或调整劳动关系标准遵循“三方原则”(政府、工会、企业家协会)5、内部规章制度设计劳动者权益的

14、听取工会意见6、仲裁委员会组成贯彻“三方原则”(劳动行政部门、工会、企业)7、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等,27,2023/9/26,精品课件,28,3、物质帮助权原则,含义:物质帮助权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途径:社会保险,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28,2023/9/26,精品课件,29,第一节 劳动法体系,三、劳动法律渊源,29,2023/9/26,精品课件,30,(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第一种含义:对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如劳动法学文献,国家劳动行政、法院实践、国民意识

15、等。,第二种含义: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可以得到国家强制程序保障的规范的总和。,第三种含义: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我国劳动法学界的理解,30,2023/9/26,精品课件,31,(二)劳动法律渊源类别,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2、劳动法律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4、劳动规章5、地方性劳动法规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国际劳工法)7、正式解释,31,2023/9/26,精品课件,32,32,2023/9/26,精品课件,33,其他一些国家的劳动法律渊源,1、雇用规则2、劳动(雇用)合同3、集体合同4、习惯法5、法官法和判例法,处理劳动争议时的适用规范,33,

16、2023/9/26,精品课件,34,第一节 劳动法体系,四、劳动法的体系,34,2023/9/26,精品课件,35,1、就业促进制度,就业促进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的就业方针,政府有关部门在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服务、实施失业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措施,以及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退出现役的军人等特殊群体的专门促进措施等内容。,根据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特点和内容,35,2023/9/26,精品课件,36,1、就业促进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十七条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扶持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对下列企业、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一)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二)失

17、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三)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四)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五)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六)国务院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的其他企业、人员。第三十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36,2023/9/26,精品课件,37,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1、劳动合同制度 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履行和终止等内容。2、集体合同制度 主要包括集体合同的

18、订立、变更和解除,以及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37,2023/9/26,精品课件,38,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张某于2008年1月份入职深圳某电子厂,该厂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张某入职时填写的入职登记表下面有一行备注:新入职员工试用期为三个月。另外电子厂的员工手册中也规定:凡是新入职的员工,试用期均为三个月。张某工作二个多月后,公司以张某试用期不合格为由将张某辞退,张某不服,提起劳动仲裁。,是否可以其他形式替代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单独约定试用期是否合法?该案应该如何处理?,首先,在入职登记表或员工手册中载明的试用期无效,视为无试用期,其次,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

19、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8,2023/9/26,精品课件,39,谷先生与某企业签订有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谷先生的工资每月计发一次。合同履行期间,企业工会与企业经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该份集体合同中约定:企业所有员工每年年终可获得一次第13个月的工资。根据这份集体合同的具体规定,谷先生属于可以享受第13个月工资的员工范围。该企业的集体合同获得企业职代会的通过并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后开始生效实施。但年终过后,谷先生没有得到企业支付的第13个月工资。于是,谷先生即向企业提出补发第13个月

20、工资的要求。但企业表示,谷先生和企业签定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劳动报酬的支付次数,双方应当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对谷先生提出的要求不予同意,双方由此产生争议。,39,2023/9/26,精品课件,40,要点:A、劳动法第35条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B、谷先生与企业签定的劳动合同中虽然没有约定可以享受第13个月工资,但工会与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中规定了第13个月工资的有关内容。根据劳动法规定,企业应当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补发谷先生年终第13个月工资。,40,2023/9/26,精品课件

21、,41,3、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是国家为保护劳动者而制定的有关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劳动标准制度的内容包括:第一,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第二,工资制度;第三,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等。,41,2023/9/26,精品课件,42,3、劳动标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八小时的工时制度。1994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

22、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42,2023/9/26,精品课件,43,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

23、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43,2023/9/26,精品课件,44,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则规定:女方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7日。增加的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3、劳动标准制度,44,2023/9/26,精品课件,4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

24、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3、劳动标准制度,45,2023/9/26,精品课件,46,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

25、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3、劳动标准制度,46,2023/9/26,精品课件,47,案例:39岁的耿先生本来是一家物业公司的员工,工作性质是夜班。为了补贴家用,耿先生便想到利用白天的休息时间找份兼职做。去年12月,经过面试后,耿先生来到“和合谷”海龙店做工,每天工作4小时,每小时工资5.5元,不久后耿先生得知,当地规定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每小时工资由7.3元提高到7.9元。法定节假日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提高到18元。耿先生遂

26、将餐厅告上法庭,要求补发工资。,耿先生是否适用于非全日制用工规定?,兼职是指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业务时间从事另外一项工作,兼职员工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固定的劳动关系。按照规定,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是指在同一用人单位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并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发放工资的劳动者。比较常见的是没有固定劳动关系的小时工,如果同时兼做几份小时工,仍属于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工资标准方面,兼职员工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但对于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来说,每小时工资不能低于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47,2023/9/26,精品课件,48,4、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对要求就业或已就业的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

27、操作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我国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的具体立法内容:规定用人单位在发展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方面的职责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定。,48,2023/9/26,精品课件,49,5、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的项目种类、社会保险的享受范围、资格条件和待遇标准,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运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三)因公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事业(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49,2023/9/26,精品课件,50,案例:何正系宿迁市兰特锻造有限公司检验员,男,24岁。按公司排班,

28、何正上的是夜班,每晚21时为上班时间。何正住处到公司上班地点,骑摩托车一般在20分钟左右。2006年5月12日19时30分左右,何正提前1个半小时驾驶二轮摩托车到公司上班,途中为躲避一行人受伤,先被送至宿迁市工人医院,后转至宿迁市钟吾医院住院治疗,于2006年6月4日出院,诊断结论为右膝韧带断裂。2007年4月30日,何正向宿迁市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因其与公司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遂先行向宿迁市劳动局仲裁处申请劳动关系仲裁。市劳动局仲裁处于2007年6月19日裁决何正与兰特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何正即于6月21日正式填写工伤申请表,宿迁市劳动局于2007年8月7日作出裁定,认定何正负伤为工伤。

29、,50,2023/9/26,精品课件,51,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劳动部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将“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解释为既可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双方当事人所争执的焦点在于何正当时是否是在上班途中。首先,从时间上看,该行政法规并未规定职工必须准时准点上下班,职工无论是提前上班还是推迟上班,均不影响工伤的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职工或者其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而上诉人兰特公司在行政机关认定工伤过程中并没

30、有提供证据来证明何正发生事故不是在上班途中。,51,2023/9/26,精品课件,52,劳动者患病或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发给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上述方法发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照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52,2023/9/26,精品课件,53,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为了保证劳动实体法的实现而

31、制定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节程序、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规范。,53,2023/9/26,精品课件,54,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

32、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54,2023/9/26,精品课件,55,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55,2023/9/26,精品课件,56,保障劳动者的结社权和民主管理参与权。规定工会的法律地位,工会的职责与任务,工会的工作方式与活动方式

33、,以及规定劳动者民主参与管理的形式,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内容。,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56,2023/9/26,精品课件,57,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一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情况复杂确实需要延长的,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三十日。,57,2023/9/26,精品课件,58,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劳动保障检查条例第二十条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

34、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一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情况复杂确实需要延长的,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三十日。,58,2023/9/26,精品课件,59,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根据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59,2023/9/26,精品课件,60,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职能,60,2023/9/26,精品课件,6

35、1,复习题一、判断题1、一旦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最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2、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强制力,劳动关系当事人可以约定高于劳动标准的劳动条件,但不能约定低于劳动标准的条件,低于劳动标准的部分无效。()3、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唯一关系。()4、所有与劳动有关系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5、劳动关系是构成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关系。(),61,2023/9/26,精品课件,62,二、单选 1、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A)劳动合同(B)专项协议(C

36、)集体协议(D)集体合同 2、在社会保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企业富余职工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劳动者权益。A、偏重保护 B、优先保护 C、平等保护 D、全面保护 3、()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4、()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A)集体协议(B)劳动关系(C)集体合同(D)劳动合同,62,2023/9/26,精品课件,63,三、多选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物质帮助权原则(B)适用性原则(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D)灵活性原则(E)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2、下面属于劳动权的是()(A)平等就

37、业权(B)劳动报酬权(C)自由择业权(D)休息休假权(E)职业培训权3、社会保险包括()。(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工伤保险(D)医疗保险(E)生育保险,63,2023/9/26,精品课件,64,4、下列属于劳动标准内容的是()。A、最低工资标准 B、最长工作时间 C、休息休假制度 D、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E、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5、劳动是公民的权利的原则包括()。A、对公民来说,有就业权和择业权 B、对国家来说,要提供公民实现劳动权的必要保障,要提供发展经济的就业条件 C、对用人单位来说,有提供失业保险的职责 D、我国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权利,64,2023/

38、9/26,精品课件,65,6、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应当是()。A、优先保护 B、平等保护 C、全面保护 D、基本保护 E、特殊保护7、以下属于我国的劳动法律渊源的是()A、劳动合同 B、宪法 C、法律法规 D、正式解释 E、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F、集体合同8、以下属于劳动法的体系的是()A、职业培训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促进就业制度 D、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F、集体合同制度,65,2023/9/26,精品课件,66,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66,2023/9/26,精品课件,67,(一)劳动法律关系,1、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

39、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通常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67,2023/9/26,精品课件,68,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区别,联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结果体现。,区别:形成的前提条件不同。内容和效力不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68,2023/9/26,精品课件,69,劳动法律关系与相邻法律关系区别,1、人事关系,人事关系的范围:公务员的

40、人事关系 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人事关系的特点:工资法定,通常指行政介绍、工资介绍和党团组织介绍的总称。具体包含人员身份、职称、政审、工资记载、行政关系、职务任免、奖惩、党团组织关系等。,69,2023/9/26,精品课件,70,2、劳务关系(补),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70,2023/9/26,精品课件,71,71,2023/9/26,精品课件,72,(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

41、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为员工与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72,2023/9/26,精品课件,73,劳动合同法律关系,劳动合同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其他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与运行是以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目的。通常所说的劳动法律关系一般为劳动合同关系。,73,2023/9/26,精品课件,74,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客体,劳动行政主体,劳动行政相对人,劳动行政机关,兼有劳动行政职能的,授权具

42、有的,被管理或接受服务的,一般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行政关系,74,2023/9/26,精品课件,75,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服务对象为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服务项目、服务规则、服务主体等由劳动法律或劳动行政机关规定,职业培训机构与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培训服务关系,工会组织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而产生的关系,75,2023/9/26,精品课件,76,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式 只有法律的权利义务转化为实际享有和旅行的权利义务时法律才具有时效2、劳动法律关系

43、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后,若其运行出现障碍,如违约行为、侵权行为出现,劳动法将对劳动法律关系继续进行调整,这是劳动法的第二次调整。3、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76,2023/9/26,精品课件,77,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77,2023/9/26,精品课件,78,备用页,精品课件,79,劳动法律关系要素,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主体是享有权利、承担义务额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44、 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劳动者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限制劳动行为人: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女性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无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79,2023/9/26,精品课件,80,劳动法律关系要素,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者与企业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劳动者的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80,2023/

45、9/26,精品课件,81,劳动法律关系要素,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纪律、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等。(多选),81,2023/9/26,精品课件,82,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三、劳动法律事实,82,2023/9/26,精品课件,83,劳动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就是劳动法律事实,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事实,只有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带来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事实才能成为劳动法律事实。,83,2023/9/26,精品课件,84,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 劳

46、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84,2023/9/26,精品课件,85,备用页,精品课件,86,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事件 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或其他现象。,86,2023/9/26,精品课件,87,复习题1、()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法律事实多选 121、()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A)保险福利(B)工资(C)工作时间(D)员工(E

47、)休息休假5、()指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法律关系(B)法律关系(C)劳动合同关系(D)劳动关系,87,2023/9/26,精品课件,88,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答:A、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B、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5、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答: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客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6、什么是劳动法律行为?什么是劳动法律事实?,88,2023/9/26,精品课件,89,6、什么是劳动法律行为?什么是劳动法律事实?答:劳动法律行为: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48、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劳动法律事件:指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89,2023/9/26,精品课件,90,90,2023/9/26,精品课件,91,91,2023/9/26,01,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03,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20%,25%,点击添加标题文字,75%,02,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OPTION 1,OPTION 2,OPTION 3,15%,25%,55%,20%,30%,50%,45%,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点

49、击添加标题文字点击添加标题文字,备用页,说点什么吧,备用页,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添加标题,备用页,备用页,备用页,备用页,备用页,单击添加,单击添加,单击此处输入文字单击此处输入文字单击此处输入文字单击此处输入文字,单击此处输入小标题,单击此处输入文字单击此处输入文字,单击此处输入小标题,备用页,单击此处填加文字内容,单击此处填加文字内容,单击填加标题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单击填加标题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单击填加标题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单击填加标题点

50、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单击填加标题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单击填加标题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填加标题,备用页,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添加文字内容,备用页,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备用页,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单击此处 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