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24703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省小麦秋种技术明白纸为高标准、高质量种足种好小麦,夯实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基础,研究制定2023年小麦秋播技术明白纸。一、抓紧抓实播前准备工作(一)选好种:因地因时鉴选良种根据茬口早晚、地力水平和生态条件等因素,选用高产稳产、优质广适、抗寒性好、抗赤霉病、抗穗发芽、抗旱(耐渍)性强的小麦品种。其中,沿淮淮北玉米(大豆)茬选择高产优质多抗半冬性品种;沿淮江淮地区杂交中稻早茬口选用半冬性品种;粳、糯稻等晚茬口选用迟播早熟的半冬偏春性或春性品种,江淮沿江地区选用耐晚播春性品种。(二)拌好种:坚持药剂拌种防病虫保全苗育壮苗播前选用复配拌种剂进行拌种,100毫升拌种剂兑水1升拌种100公斤小麦种子,与种

2、子充分搅拌均匀,晾干后即可播种。采取种子包衣处理宜在播种前广2周进行。(三)整好地:秸秆还田精细整地淮北沿淮旱茬小麦播种,选用带秸秆还田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与灭茬一体化,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每隔2、3年于小麦播前将夏玉米秸秆深耕翻埋一次,耕深为2(30厘米,再用旋耕机旋地2遍,保证田块尽可能平整,田间土壤较细碎,无大土块。达到耕层“地面平整、上虚下实”要求。沿淮江淮稻茬小麦于水稻收割前1015天排水,使用全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同步完成水稻收割、秸秆切碎和抛洒匀铺作业,水稻秸秆切碎长度在10厘米以下,留茬高度低于15厘米,土壤墙情适宜时可机械旋耕灭茬厂2遍,旋耕深度一般为15厘

3、米左右;对秸秆量大的田块需翻耕或反转旋耕灭茬,确保90%以上稻茬埋于10厘米土层下,提高整地质量,连续旋耕田块间隔23年进行一次深耕。二、抓深抓细播种保苗工作(四)播好种:精量匀播一播壮苗1 .适墙播种促早苗。坚持足墙下种,播种时02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达最大田间持水量的80%为宜(抓土成团、落地即散)。坚持有墙趁埔抢墙,无端造墙,时到不等墙。先造墙后整地,再播种。对播种后埔情较差的田块,必须及时补浇“蒙头水”,确保早出苗、出齐苗、一播全苗。2 .适期播种促全苗。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与土壤墙情下,力争适期播种。淮北旱茬小麦中筋及中强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12日10月18日;淮北半冬性强筋小麦品

4、种适宜播期为10月18日10月25日;江淮中筋、弱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22日11月10日;沿江坪区中筋、弱筋春性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月上中旬。3 .适量播种促齐苗。根据播期、土壤类型、墙情、整地质量及种子芽率等情况,适当调整播量。10月12日、18日播种的小麦,亩播量为1012公斤(1520万苗/亩);10月18日25日播种的小麦,亩播量为1214公斤(2025万苗/亩)。播种期较适宜播期每推迟2天,亩播种量增加0.5公斤。4 .适式适深促匀苗旱茬小麦采用机条播,行距2(22厘米,播深35厘米。旋耕田块播前要重耙,播后镇压,防止散失表端,影响出苗。力争选用大型复式播种机播种,一次

5、性完成碎土、施肥、开沟、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确保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对于沿淮江淮稻茬小麦土壤墙情适宜或偏旱区域可选择“新型旋耕智控施肥播种机”,一次完成秸秆残茬锄切、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施肥播种;对于土壤湿度过大可选择“高茬还田施肥开沟高畦播种一体机”,一次完成旋耕、灭茬、施肥、开沟、作畦、播种作业,作畦高度1820厘米,畦面平直。力争播深适宜、深浅一致、播量合理、覆土严密、出苗均匀。5 .开好三沟防弱苗稻茬麦播后及时开沟,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排灌通畅,竖沟深2530厘米、腰沟深2530厘米、田头沟深3545厘米,沟宽20厘米,畦面宽

6、23米。6 .适度镇压保埔防缺苗小麦播后镇压能提高土壤与种子的紧实度,防止表墙散失,是提高小麦出苗质量和苗期抗旱能力及冬前抗冻能力的有效措施。镇压次数视土壤干湿情况而定,一般2遍,土壤过湿时,要减少镇压次数,否则,影响出苗。三、多措并举播后田管工作(五)施好肥:精准施肥培育壮苗在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100公斤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亩产600公斤以上时,N、P205和K20施用量需分别达到1517、79和79公斤/亩;亩产500600公斤/亩时,N、P205和K20施用量需分别达到1416、68和78公斤/亩。N、P、K基追比为5:56:4。(六)除好草:化学除草应除尽除当前稻茬麦

7、田以大穗看麦娘、蔺草和野老鹳为难除的优势杂草种群。尤其稻茬麦田湿生性的禾本科杂草密度大,杂草对茎叶处理除草剂普遍存在耐药性和抗性,在冬春季化除还面临天气的影响,春季化除窗口期短,容易出现药害,稻茬麦杂害一般减产20%以上,严重田块损失达50%甚至绝收。因此,麦田化学除草在深翻(旋)压草基础上,应封尽封应早尽早,力争“一压二封三杀”。在小麦播种后芽前(播种后17天)土壤封闭,对未及时土壤封闭化除或封杀效果不佳导致草害严重地块冬前要及时进行化除杀草。年后小麦返青后气温回暖、日均温达到8以上时,对需要防治杂草的麦田,及时采取茎叶化除。(七)防好冻:预防冬前冻害,确保安全越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或低温冷害到来之前,对干旱麦田及时进行浇灌,保证墙情充足,减轻低温危害程度或叶面喷施防冻液,降低低温冷害程度。冻(冷)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或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或营养型叶面肥,促进小麦快速恢复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