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2566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前不久,江苏省科技厅发布的一组数据引发关注:全省8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0%的科技平台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在企业,70%的有效发明专利由企业创造。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也要看到,不少重点产品、关键核心技术还存在短板和弱项,部分技术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

2、透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面对新形势,企业要扛起科技创新主体责任,增强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首先,企业应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焦产业重点领域,企业要积极开展前瞻性、储备性基础研究,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次,企业应积极主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能够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发挥交叉融合优

3、势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推动创新效率大幅提高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最后,科技创新要靠人才驱动,企业应构建人才培养全链条,培育符合技术创新需求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建立健全全周期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机制,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企业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无数个创新型企业汇聚成的创新动能,将推动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一方面,应突出企业主体,开展校企互聘,全力促引高校教育教学改

4、革。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往往存在系统性设计不足、长效机制缺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资源不完备等问题。应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坚持“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将行业体系、企业人才引用标准融入高校管理育人之中,支持企业以评估促建、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高校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到企业培训实习、顶岗挂职,选聘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企业人才入校兼职,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应明确育人导向,扩建孵化载体,全面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氛围。一些高校培养技能型人才还存在与企业需求、产业发展、行业实情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应进一步鼓励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围绕我省重点支柱产业,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特色鲜明、创新成果突出、产业匹配度高的创新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联合打造区域产业应用型学院、学科、专业,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完善政策引领,加快科研转化,确保产教融合精准助力产业发展完善产教融合相关政策,应着力消除校企合作阻力,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