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26343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第一节 概 述,必须遵循“先整体到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组织实施。,一、施工测量的目的与内容,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着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地形图测绘是测量地面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方向和高差。施工测量则是根据设计图上确定的点与点之间相互关系,在地面上标定点位的工作。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都是研究和确定地面上点位的相互关系。测图是地面上先有一些点,然后测出它们之间关系,而放样是先从设计图纸上算得点位之间距离、方向和高差,再通过测量工作把点位测设到地面上。

2、因此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同样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二、施工测量的特点,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比较,除测量过程相反、工作程序不同以外,还有如下两大特点:1、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较测图高,测图的精度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大小,而施工测量的精度则与建筑物的大小、结构形式、建筑材料以及放样点的位置有关。2、施工测量与施工密不可分施工测量是设计与施工的桥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 分。(1)施工过程中;(2)工程建成后;(3)变形观测。,三、施工测量的原则,第二节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为了节约经费,在测图控制网精度符合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测图控制网

3、可作为施工控制网;否则,应新建施工控制网。,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的换算,坐标换算关系,能把一个点的施工坐标够换算成测图坐标。或者将一个点的测图坐标换算成施工坐标系的坐标。图中,XOY为测图坐标系,AOB 为施工坐标系。设P点在测图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p、Yp),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P、BP)。则P点由施工坐标(AP、BP)换算成测量坐标(XP、YP)的公式为:,由测量坐标换算为施工坐标的公式为:,XO、YO、称为坐标换算元素,一般由设计文件明确给定。,课程要求学问学会问 问题!,第三节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已知水平距离的放样、已知水平角的放样和已知高程的放样。一

4、、测设已知水平距离,地面上已知一点及其直线的方向,根据设计图纸上给定的水平距离,在地面上标定出另一点的位置叫已知水平距离放样。,1、一般方法如图所示,已知点,欲放样点。设计距离为28.50m,放样精度要求达到1/2000。放样方法与步骤如下:(1)以为准在放样的方向上量28.50m,打一木桩,并在桩顶标出方向线AB。(2)甲把钢尺零点对准点,乙拉直并放平尺子对准28.50m处,在桩上画出与方向线垂直的短线,交AB方向线于 点。(3)返测 得距离为28.508m。则D=28.5028.508=-0.008m。相对误差=,测设精度符合要求。改正数=。(4)垂直向内平移4mm得mn短线,其与方向线的

5、交点即为欲测设的点。,2、精确方法 当放样距离要求精度较高时,就必须考虑尺长、温度、倾斜等对距离放样的影响。放样时,要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改正。具体做法如下:(1)先根据设计距离,概略放出一点,(2)用精密距离丈量方法(参见第四章第二节),丈量出 的准确距离(3)求出改正数 D=D-D(4)以B为起点,沿AB方向线丈量一段距离,即可得点。(若D向外量,反之向内量)当距离较长,地形复杂,常用光电测距仪进行距离放样。若施工场地比较平坦,需放样的距离较短,可用钢卷尺测设水平距离。,二、测设已知水平角,以地面上已知的一条直线为起始方向,按设计的水平角来标定另一直线方向,叫水平角放样。水平角放样与距离放

6、样结合,即可在地面上确定一个点的平面位置。水平角放样有两种方法。,1、一般方法 用经纬仪盘左、盘右取中的放样方法测设水平角。如图OA为已知方向(即地面已有O、A两点),现测设水平角AOB 等于设计值。测设方法如下:(1)O 点架经纬仪,对中、整平。(2)盘左时,先瞄准点,使水平盘读数为(等于 或略大于)。(3)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盘读数为。固定照准部,沿望远镜视线方向标定出1 点。,(4)倒转望远镜成为盘右,同样方法测设角定出点。(5)取1、2的中点为点,则方向即为需要测设的方向。,2、精确方法用多测回和垂距改正法来提高放样精度。其方法与步骤是:(1)如图在点架经纬仪,先用一般测设方法确定

7、点。(2)用测回法对AOB做多测回观测(测回数由测设精度或有关测量规范确定),取其平均值。(3)计算观测的平均角值与设计角值之差=(4)设OB的水平距离为,则需改正的垂距为(5)过B点作OB的垂线并截取BB=D(当0向内截,反之向外截),则AOB 就是要放样的水平角。,三、测设已知高程,(一)一般方法 1、已知A的高程HA=362.768m,需放样的P点高程为Hp=363.450m。先将水准仪架在A与P之间,后视A点尺,读数为=1.352。要使P点高程等于Hp,则前视尺读数就应该是:b=(HA+)HP=(362.768+1.352)363.450=0.670m,(二)高程上下传递法,放样时,将

8、水准尺贴靠在P点木桩一侧,水准仪照准P点处的水准尺。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将P点水准尺上下移动,当十字丝中丝读数为0.670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侧面画一横线,横线下用红油漆画一“”符号,“”顶的高程即为Hp,其高程为363.450m。,a,c,a1,a2,b1,b2,1、如图所示,设A为地面上的水准点,欲将高程传递到坑底的临时水准点B上,先在基坑边埋一吊杆,上面悬挂钢卷尺,零端朝下并挂一1020kg的重锤(为了减少钢卷尺的摆动,重锤可放在装有液体的桶内)。观测,时,用两架性能相同的水准仪,一架安置在地面上,A 点上水准尺为后视,读取读数为,钢尺为前视,读取读数为c;另一架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后视钢

9、尺读数为d,前视B点上水准尺读数为b,则临时水准点B点高程为 HB=(HA+a)-(c-d)-b 或 b应=(HA+a)-(c-d)-HB2、同样方法也可将高程从地面传递到高处。HB1=(Ha+a)+(C1-b)-b1;HB2=(HA+a)+(c2-b)-b2,视线高,视 线 高,课程要求学问学会问 问题!,第四节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几种。,如图A、B、C、D为方格网的四个控制点,P为欲放样点。放样的方法与步骤:1、计算放样参数计算出P点相对控制点A的坐标增量xAP=AM=xPxA yAP=AN=yPyA2、外业测设(

10、1)A点架经纬仪,瞄准B点,在此方向上放水平距离AN=x得N点。(2)N点上架经纬仪,瞄准B点,仪器左转900确定方向,在此方向上丈量NP=y,即得出P点。3、校核沿AD方向先放样x得M点,在M点上架经纬仪,瞄准A点或D点,转一直角再放样y,也可以得到P点位置。4、注意事项:放900角的起始方向要尽量照准远距离的点。,一、直角坐标法,二、极坐标法,当施工控制网为导线时,常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用经纬仪放样:如右图,A、B为地面上已有的控制点,其坐标分别为A(xA,yA)和B(xB,yB),P为一待放样点,其设计坐标为P(xP,yP)用极坐标法放样的工作步骤如下:1、计算放样元素,再计算出BAP

11、的水平角:,2、外业测设(1)经纬仪架在A点上,对中、整平。(2)以AB为起始边,顺时针转动照准部,测设水平角,然后固定照准部。(3)在视准轴(视线)的方向上测设距离DAP 即得P点。,三、角度交会法,如图所示A、B、C为已知控制点,待放样点P的坐标,由设计人员给出或从图上量得。1、计算放样参数用坐标反算AB、AP、BP、CP和CB边的方位角 AB、AP、BP、CP和CB(2)根据各边的方位角计算1、1 和2角值:1=ABAP 1=BPBA 2=CPCB 2、外业测设,(1)分别在A、B、C三点上架经纬仪,依次以AB、BA、CB为起始方向,分别放样水平角1、1和2。(2)通过交会概略定出P点位

12、置,打一大木桩。(3)在桩顶平面上精确放样,具体方法是:由观测者指挥,在木桩上定出三条方向线即Ap、Bp和Cp。(4)理论上三条线应交于一点,由于放样存在误差,形成了一个误差三角形。当误差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以切圆的圆心作为P点的位置。3、注意事项:交会角一般不得小于30 和大于150。,。,。,四、距离交会法,如图所示,A、B、C为控制点,1、2为要测设的两个点位,测设方法如下:(1)计算放样参数用坐标反算方法计算出dA1、dB1、dB2和dC2。(2)外业测设分别以A、B、C点为起点,用钢尺丈量距离dA1、dB1、dB2和dC2,两两相交的交点即为1、2点。,课程要求学问学

13、会问 问题!,第五节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如图A点的设计高程为HA,AB两点间水平距离为D,设计坡度为-1%。为了便于施工,需在AB中心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打一木桩,并在木桩上标出该点设计高程。具体作法如下:,i,(1)测设A、B点设计高程 用式HB设=HAD1%计算B点设计高程,然后用前述已知高程的放样方法,把A点和B点的设计高程测设到地面上。(2)A点上架水准仪,量取仪高i。瞄准B点上的水准尺,转动微倾螺旋使中丝读数为i,这时水准仪的视线平行于设计的坡度线。,(3)在AB间的1、2、3、,木桩处立尺,上下移动水准尺,使水准仪的中丝读数均为i,此时水准尺底部即为该点的设计高程,沿尺子底面在木桩侧

14、面画一标志线。各木桩标志线的连线,即为已知坡度线。以上所述方法仅适合于设计坡度较小的情况。如果设计坡度较大,可以用经纬仪进行测设,其方法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第六节 圆曲线的测设,圆曲线的测设工作一般分两步进行,先测设曲线主点桩,然后进行曲线细部放样即曲线桩加密,从而完整地标定出圆曲线的位置。,注:R-在设计时选定;-实地测出(有偏左、偏右之分)。,(二)主点里程计算 交点JD的里程由中线丈量得到,根据交点的里程和曲线元素值,可算出各主点的里程。ZY点里程JD里程TYZ点里程ZY里程L=QZ点里程+L/2 QZ点里程ZY点里程+L/2=YZ里程L/2JD点里程QZ里程J/2(校核),一、圆曲线

15、主点测设(一)圆曲线要素计算,(三)主点测设,1、安置经纬仪于JD,后视ZY方向,自JD点沿此方向量切线长T,打下木桩得出ZY点;2、然后转动望远镜前视YZ方向,自JD点沿此方向量切线长T,打下木桩得出曲线终点YZ;3、以YZ为零方向,测设水平角(180)2,可得外矢距的方向,沿此方向,从JD量外矢矩E,打下曲线中点桩QZ。,二、圆曲线细部点的测设,主点测设后,还要设置更多的曲线桩才能比较确切地反映圆曲线的形状。圆曲线的细部放样,就是指测设除主点桩以外的一切曲线桩。,对于桩距一般有如下规定:R50m时:l020m;20mR50m时:l010m;R20m时:l05m。圆曲线细部放样的主要方法有:

16、偏角法,直角坐标法和全站仪法。,(一)偏角法,偏角,弦长,弧弦差,偏角法测设圆曲线加桩是依据极坐标原理进行的,以曲线起点ZY至曲线任一待定点Pi的弦线与切线之间的弦切角(偏角)i和弦长Ci来确定Pi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根据几何原理,偏角i应等于相对应弧长所对圆心角li之半,即:,i,R,l,C,用偏角法测设各细部点的具体步骤如下:(1)检核三个主点(ZY、QZ、YZ)的位置测设是否正确。(2)安置经纬仪于ZY点,照准JD点,将水平度盘配置为00000点。(3)向右转动照准部,用钢尺沿ZYP1方向测设整弦长C1以标定细部点P1。继续转动照准部,并从点P1起量弦长C与ZYP2方向相交(即距离与方

17、向交会),以定细部点P2,依此方法逐一测设曲线上所有细部点。(4)最后应闭合于曲线终点YZ。如两者不闭合,其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即半径方向(横向):0.1米切线方向(纵向):L/1000(L为曲线长)其差若超过规定值,则重测。(5)当遇有障碍物阻挡视线时,如测设P4点时,()原理:A、同一圆弧段两端的弦切角(即偏角相等);B、同一圆弧的弦切角和圆周角相等。,(二)直角坐标法(切线支距法),直角坐标法又叫切线支距法,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切线的垂线为Y轴,如右图所示。根据坐标xi、yi来测设曲线上各细部点。设各细部点间弧长为l,所对的圆心角为,则,已知R,又定出l值后即可求出xi、yi。l值一般为10m(即每隔10m测设一个细部点)、20m、30m测设前可按上述公式计算,将算得结果列表备用。,测设的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检核已测设的三个主点ZY、QZ、YZ的点位有无错误。2、用钢尺沿切线ZYJD方向测设x1、x2、x3,并在地面上标出垂足m、n、p。,3、在垂足m、n、p处用经纬仪、直角尺或以“勾股弦”法 作切线的垂线,分别在各自的垂线设y1、y2、y3,以标 定细部点1、2、3等。,4、为了避免支距过长,影响测设精度,可用同法,从YZJD切线 方向上测设圆曲线另一半弧上的细部点。,课程要求学问学会问 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