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26699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擦亮叫响“农业大县金字招牌XX县把握纵深推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第二阶段重要契机,紧紧围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的“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突破”“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等有关部署,认真学习领会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精神,立足丘区农业大县定位,细心谋划贯彻落实,聚焦对标补短、强基固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省委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落实落细,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XX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60亿元、力争达到1400亿元,为XX再上新台阶贡献基层力量。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大会战。

2、一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紧密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抓好教育和健康扶贫,综合实施保障性扶贫政策,统筹解决“插花式”贫困问题,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危房改造和农村土坯房改造任务,力争改造土坯房49173户,确保现行标准下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二是加快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深化县域南路丘区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以3个镇为支点,持续推进7个乡镇核心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10个乡镇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培育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加快推进红花园养心谷、妻B江古镇等项目,打造县域南路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办大办优牡丹文

3、化节、鲁班湖文化旅游节、云台观祖师庙会、邦江城隍庙会等特色节会,切实助农增收,确保区域全面同步小康。三是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保障机制。依托“XX脱贫”APP,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动态监测,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持续做好“六个一”帮扶、对口帮扶、百企帮百村、光彩扶贫等工作。建立“四项扶贫基金”县级补充长效机制,严格规范扶贫项目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农民夜校“双万千百十”工程,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拓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培养路径,加强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关爱激励,让肯实干苦干、群众满意的干部得到重点培养、优先提拔。二、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无限活力。一是发

4、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依靠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特色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特色农村资源为依托,促进农业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利益链向广域覆盖。持续完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麦冬大健康产业园、藤椒产业示范园、百万头生猪品质提升工程等建设,努力建成100亿元优势主导产业和1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力争到2025年培育年产值100O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个。二是探索破解制约振兴难题。针对现代农业生产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制定农村承包地经

5、营权、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宅基地使用权等权能抵押融资办法,提高涉农行业对工商资本吸引力。针对财政支农方式呆板、效果不显著问题,创新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扩大“绿箱”政策实施范围和规模,主攻涉农补贴作为产业发展股金、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等灵活运用。针对县域东路乡村振兴试验区内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少问题,放活村办公用房用地用于抵押融资获取村集体经济发展原始资本,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土地经营权与龙头企业合作经营,整合多个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创建农联社。三是切实建强乡村人才队伍。坚持解决当前急需和服务长远发展相结合,以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引进、管理、稳定机制为切入点,制定全县人才振兴工程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新型农

6、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力争2023年实现一村一名农技员、一户一名技术能手。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实施乡村旅游、文化、规划建设、生态环保、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专项培训,支持引导退休干部、知识分子等新乡贤返乡归田参与乡村建设、发展、管理,挖掘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三、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一是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在石安镇开展试点,探索建立“三治协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理清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践应用中的各类问题,加强人民调解员等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以村(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支

7、撑,探索建立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联动机制,为群众提供优良服务,促进社会和谐。探索建立职业村支书选聘机制,公开招聘具有一定涉农工作基础的人才,提供参照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以5年为聘期,坚持“能者上,劣者下”,补足基层党支部治理能力短板。二是建设美丽宜居和谐新乡村。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格执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规,切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打造一批国省市级特色小镇,沿县城涪江凯江建设生态长廊,在塔山等3个中心镇试点建设生态宜居场镇。全面落实“美丽XX-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抓好“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等

8、体系。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等模式,在县域东路乡村振兴试验区打造一批新村聚居示范点、生态庭院示范点,力争2025年全县建成省级幸福美丽新村800个。三是涵养特色文化和文明乡风。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文化振兴,积极推动塔山镇张天汉烈士墓创建市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通塔山镇张天汉烈士墓与柳池镇毛主席语录著作室,打造红色旅游线。依托永新镇崭山米枣、金鼓镇条粉传统品牌及龙树镇写生基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米枣节、红薯节及大地艺术节文化活动品牌,丰富民间特色文化。以忠孝乡娘娘庙会为契机,举办特色忠孝文化旅游节,切实发扬“忠”“孝”文化,强化重要文保单位蓝家大院等家族祠堂保护,开展“写村史、建村标、立家风、讲家训”活动,力争年内建设3个家风传承示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