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3009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儿剥脱性皮炎护理.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张林霞,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名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又称葡萄球菌皮肤烫伤综合症或Ritter氏病。,概 念,全身泛发性暗红色红斑,其上表皮剥脱,粘膜常受累,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主要特征,急性严重皮肤病婴幼儿,病死率高接触感染,可引起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感染严重程度与细菌毒素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临床特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新生儿脓疱疮,鉴别诊断,1.面部(尤其口周)或颈部开始出现 2.两、三天内扩展全身 3.局部皮肤潮红,基底上出现水疱 4.触痛明显,疱壁薄易破,尼氏征阳性 5.发热、腹泻,临床表现,(1)常由口周或眼周开始发生

2、红斑,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及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特别是皱褶部位,以面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部位显著。皮温高,触痛明显,但掌跖及粘膜部位少见。,临床表现,(2)在红斑基础上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松弛性水疱或大疱,水疱在额部、颈部、耳后、躯干较多见,尼氏征阳性。(3)常因大片表皮易剥脱露出红色糜烂面,颇似烫伤样,继之结痂;手足皮肤可呈手套、袜套样剥脱。,临床表现,(4)可有不同程度的睑结膜充血及脓性分泌物,起病1-2d后出现典型口周放射性皲裂。(5)患者常伴有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尼氏征(Nikolsky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发生机理是由于表皮棘层细胞发生棘刺松解,彼此失

3、去联合作用,尼氏征,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表皮松解素,感染带菌患儿、医护接触,病原菌,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大疱有关。疼痛:与皮肤受损有关。瘙痒:与感染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粘膜破损及免疫 功能低下有关。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有关。,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维持体温稳定,当体温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予以保暖措施;当体温高时,予多喂温开水及物理降温,补充营养患儿皮肤脱落,大疱、渗液增多,丢失大量蛋白质和体液,病程长抵抗力低.易致体液不足和低蛋白血症,应加强营养支持。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儿情况按时、按量喂养,逐日增量,保证足够入量。,护理措施,保护创面,减少摩

4、擦,疱疹多见于手足、肘、膝等易受压摩擦部位,故如何避免摩擦是护理的关键。将患儿裸体置入消毒暖箱内,根据体重、日龄调节箱温至2830,保持相对湿度55,暴露创面,衬垫为软棉布。勤换衬垫,保持床铺及皮肤干燥;根据皮损程度及面积大小、肢体循环情况采用灵活翻身法。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皮肤护理,防止损坏皮肤,防止压疮发生;患儿因疼痛影响较烦躁,肢体摩擦增多,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以减少哭闹。患儿皮肤易摩擦部位陆续起大小不等的水疱,每日清创前应注意有无新的大疱出现,对腐败的痂皮要彻底清除。水疱溃破后表皮脱落露出真皮层,可将中药制剂如湿润烧伤膏或如意金黄散用灭菌棉签在创面均匀涂抹,以盖严创面。每天34次,涂药前先用生理盐水将干药洗去,再涂新药。,皮肤护理,皮肤护理,病情观察,观察患儿神志,精神状态,吸吮能力,哭声情况等。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示感染征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密切观察全身大疱的情况:大疱有无继续增多,有无破溃流液注意流出的液体性状,并及时送化验室检查。,各种物品专人专用,床单、包被、尿布及衣物用后应高压灭菌并每日更换;接触病人的听诊器、体温表等固定使用并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工作人员操作要戴口罩、帽子。接触病人时需戴消毒手套,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尽量减少感染。加强口腔护理,每天2次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预防院内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