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光学与光谱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3514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光学与光谱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固体光学与光谱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固体光学与光谱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固体光学与光谱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固体光学与光谱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光学与光谱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光学与光谱学.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固体光学与光谱学(Solid State Optics&Spectroscopy),廖 源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 Address:物理楼303房间 Tel:3607142 Email:,2,参考书:1.半导体光学(Semiconductor optics,Springer-Verlag),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2.发光学与发光材料,徐叙瑢,苏勉曾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3.半导体光谱和光学性质,沈学础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教材:固体光谱学(Solid State Spectroscopy),方容川编著,中国科学大学出版社,2003年,3,绪论(Introduction),主

2、 要 内 容,一、研究内容二、光学的发展简史三、课程安排,4,光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客观世界中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受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一、研究内容,固体光学与光谱学是关于光(电)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性质、规律、及其应用研究的学科。,5,具体内容:,引入描述固体光学性质的若干基本参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光吸收和光发射规律来获得固体中的电子态、能带结构及其它各种激发态的知识,如:介电系数()、复折射率(n)、复极化率()、光电导率().,如:激子态、极化激元、声子态、缺陷态.,6,典型的半导体吸收光谱,7,固体吸收光谱的主要特征:,基本吸收区:价带(电子)导带,伴随光

3、电导,a-105106 cm-1激子吸收峰:激子态自由载流子吸收:导带(价带)中的电子(空穴)声子吸收带:光与晶格振动模式间的作用,a杂质吸收自旋波量子吸收和回旋共振吸收,离子晶体:105cm-1非极性晶体:101-102cm-1,8,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在2000.11 世界科技大会上题为“探求自然界的基本构造”的演讲,“回顾世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国有着重要的贡献:在科学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最早的物理课题,公元前四世纪周朝墨子的著作中就有这方面的详细记载”。例如,墨子经说下第四十三中:“光至,景(ying)亡,若在,尽古(ku)息。世纪春秋出土丝光瓷器:纳米贵金属颗粒镶嵌的瓷器,在阳光

4、下色彩斑斓世纪,Archimede 利用巨型透镜会聚太阳光焚烧敌舰的故事,二、光学的发展简史,萌芽时期:远古15世纪末、16世纪初,9,从墨翟开始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构成了光学发展的萌芽时期,在此期间光学发展比较缓慢。到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凹面镜、凸面镜、眼镜、透镜以及暗箱和幻灯等光学元件的相继出现,预示着新的时期即将到来。,10,几何光学时期:16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光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同时为了提高人眼的观察能力,人们发明了光学仪器,第一架望远镜的诞生促进了天文学和航海事业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给生物学的研究提

5、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到17世纪中叶,基本上已经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11,17世纪下半叶,牛顿和惠更斯等人把光的研究引向进一步发展的道路。牛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论。惠更斯反对光的微粒说,从声和光的某些现象的相似性出发,认为光是在“以太”中传播的波。这一时期中,在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占统治地位的同时,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也初步提出来了。,12,1665年,牛顿第一次用三棱镜观察到太阳这个凝聚态物质的光谱,他正确地解释了这是由于不同光线折射率不同引起的,即折射率的色散关系,可以说是牛顿开创了光谱学的研究。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斯托列托夫所说,牛顿的伟大实验开辟了整个光谱学。随后

6、他又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13,波动光学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到了19世纪初,初步发展起来的波动光学的体系已经形成。1801年杨氏最先用干涉原理令人满意的解释了白光照射下薄膜颜色的由来并做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还第一次成功的测定了光的波长。1815年菲涅耳用杨氏干涉原理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形成了人们所熟知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14,1845年法拉第揭示了光学现象和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麦克斯韦在1865年的理论研究说明光是一种电磁现象。这个理论在1888年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至此,确立了光的电磁理论。,1808年马吕斯偶然发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反射时的偏振现象。随后菲

7、涅耳和阿拉果对光的偏振现象和偏振光的干涉进行了研究。,15,1859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制成了第一台棱镜光谱仪。开始了光谱与物质组成的关系,确认各种物质都具有自己的特征谱线,从而开创了光谱化学分析这一学科领域。由于光谱分析对鉴定物质化学成份的巨大意义,导致了光谱研究的急骤发展和应用。很快地就有人把分光镜用于天文观测,立即得到了重大发现,知道天上的物质与地上一样,而当时地上没看到过的氦元素,则是先从太阳光谱中发现的,接着,分光镜为填满元素周期表的空缺立下了巨大功劳。,16,量子光学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中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光学的研究深入到光的发生、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中,开始了量子光

8、学时期。,1871年,瑞利(Layleigh)发现物质对光的 弹性散射,因此叫做瑞利散射,期间Mie散射,即颗粒物质的散射问世,17,1896年,洛伦兹创立电子论,解释了发光和物 质吸收光的现象,也解释了光在物质中传播的 各种特点,包括对色散现象的解释。,18,1905年爱因斯坦(A.Einstein)发展了普朗克的能量 子假设,把量子论贯穿到整个辐射和吸收过程中,提出了杰出的光量子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光与物质 相互作用的量子效应-光电效应,并被后来的许多 实验证实。,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辐射的量子论,即各种频 率的电磁波,包括光,只能以各自确定的能量从 振子射出,这种能量微粒称为量子。量子

9、论不仅 解释了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分布的规律,而且以 全新的方式提出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整个问题。量子论给整个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概念,所以通常 把它的诞生视为近代物理学的起点。,19,在原子光谱大量的实验事实基础上,玻尔(N.Bohr)在1913年提出著名的量子论1922年,康普顿(A.H.Compton)把来自钼靶的X射线投射到石墨上以观测被散射后的X射线。他发现其中包含有两种不同频率的成分,一种频率(或波长)和原来人射的X射线的频率相同,而另一种则比原来入射的X射线的频率小,即康普顿效应 1928年,喇曼(C.V.Raman)和兰德斯别尔格(Landsberg)相继发现了液体(苯)和固体(石英

10、)对光的非弹性散射,早期称为联合散射,现在都称之为喇曼散射.迄今,固体散射光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表征方法,20,至此,人们一方面通过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光学现象证实了光的波动性;另一方面通过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又证实了光的量子性粒子性。光的本性物质(实物和场)的本性波粒二象性,21,现代光学时期:20世纪中,从五十年代开始,固体光学发展到一个活跃时期.1954年,黄昆提出晶格动力学的理论 M.Born,K.Huang(黄昆),Dynamical Theory of Crystal Latti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54).在处

11、理光波在离子晶体中的传播时,在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物质方程的过程中,经典地给出了光学常数和色散关系,预言红外区的色散起源于入射光子与离子晶体的横向光学声子(TO)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强耦合极限下,耦合体系的简正模极化激元(polariton),具有辐射类光子和类声子的特征,这一预言被年代发展起来的激光喇曼散射实验所证实,22,1960,Maiman,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70年代,同步辐射光源,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人沾光”:III-V,GaN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激光管(LD)的突破II-VI,ZnSe,ZnO,蓝色LED&LD 问世有机固体LED低维(量子尺寸效应)和无序体系的奇异光学

12、性质,如多孔硅的发光光纤通信生命物质的光现象,23,章节顺序:1-2章,8-9章,3-6章;授课方法:多媒体的使用:图,表,讲课提纲;习题与考试等,三、课程安排,24,第一章 光学常数与色散关系,要点:复光学常数(Complex Optical Constant);色散关系(Dispersion Relation),25,光在耗散介质中传播的实验规律 A+R+T=1,能量守恒律 A 吸收率(Absorptance)R 反射率(Reflectance)T 透射率(Transmittance)I=Io e-d,固体对光的吸收律 I 光强(Intensity),J/m2.s 吸收系数(Absorpt

13、ion Coefficient),cm-1,1.1 复光学常数,26,对实验规律的解释,引进一系列复光学常数复波矢 复介电系数复折射率复极化率 复光电导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及物理意义,27,复波矢,平面波,波矢方程,波的传播方向,电磁波能量损耗,28,复折射率,n 折射率,消光系数:基本光学常数,非铁磁性介质,:,i.对振幅无衰减介质:均为实数,ii.对振幅有衰减介质:为复数,为实数:波的振幅有衰减,波在介质中传播无能量损耗(?),为复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振幅衰减,能量有损耗,离子晶体中的剩余辐射现象,广义 Maxwell 关系式,29,复极化率,固体中(仅考虑线形响应范围内):有其中,极化光与

14、物质相互作用耗散机制的经典理解,而是二阶张量,有六个独立分量,通过坐标变换可以过渡到主轴坐标系上,使之对角化,30,介质中与光场相关的矢量之间的位相关系,D=0(1+)E=0(1+r)E+i0iE,P=0E=0(r-1)E+i0iE,J=-iP=0iE-i0(r-1)E,31,复光电导率,在平面波照射的固体中,产生极化电流密度,也是一个二阶张量,则有,32,1.2 介质中的光强(J/m2.s)定义 即,(设传播方向为x),吸收系数与消光系数,讨论:,33,对电介质材料:,则,因此材料是透明的,对金属材料:,即因此有,随透入固体的距离增加光强按指数衰减,可定义穿透深度:光强穿透深度 振幅穿透深度,34,表1.1 电导率为的材料中,波长为0入射光的光强穿透深度d1、振幅穿透深度d2以及光学反射率R,35,介质中的光功率密度和吸收率,定义,W:光功率密度(W/m3);A:吸收率;d:介质厚度,当d很小时,因此测量光电导率也可以测量吸收系数,36,名称表达式无耗分量耗能分量复波矢 k=kr+iki kr ki 复折射率 n=n i n 复介电系数=r+ii r i 复极化率=r+ii r i复光电导率=r-ii i r 共轭表达式,光学常数的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