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作用机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37669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作用机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混凝作用机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混凝作用机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混凝作用机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混凝作用机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作用机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作用机理.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混凝的作用机理,混凝: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称为混凝,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凝聚: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凝聚。絮凝: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称为絮凝。混凝过程涉及:水中胶体的性质;混凝剂在水中的水解;胶体与混凝剂的相互作用。,2.1 水中胶体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是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与水和废水泥凝处理有关的胶体粒子的主要性质,就是它的稳定性。在一般情况下,由胶粒和水组成的胶体分散体系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即使是粉径大干胶粒的细小物质(粒径在1-10um),也不会在水和废水处理工艺允许的时间范围内自动沉淀下来。,由Stokes方程可知,粒子的沉降速度与其粒径平方

2、成正比,因而粒径愈小,沉降速度越慢。,如果假定水中胶体粒子为球形质点,则其自然沉降速度可以用Stokes方程描述:,胶体粒子的平均粒径般为1nm-1um,每小时自然沉降距离仅为10-2 cm到l 0-4cm。考虑到胶体分散系统本身所受到的不可避免的扰动,这样的沉降速度实际上不能使胶粒沉降下来。,胶体稳定性分“动力学稳定性”和“聚集稳定”两种。动力学稳定性: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强,对抗重力影响的能力强。聚集稳定性包括:胶体带电相斥(憎水性胶体);水化膜的阻碍(亲水性胶体)在动力学稳定性和聚集稳定两者之中,聚集稳定性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起关键作用。,2.1.1 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胶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的过

3、程或途径:1.胶体颗粒结晶中的晶格取代使胶体表面产生电荷。2.胶体颗粒表面某些化学集团在水中电离使胶体带电。3.胶体颗粒表面与水作用后溶解并电离使胶体带电。4.胶体颗粒对水中某些离子的吸附使胶体带电。,1.胶体粒子的结构,以AgI的水溶胶为例。固体粒子AgI称为“胶核”。若稳定剂是 KI,则胶核吸附I带负电,反号离子K+一部分进入紧密层,另一部分在扩散层。胶核与紧密层的反号离子构成“胶粒”。溶胶中的独立运动单位是胶粒,胶粒与扩散层离子构成“胶团”。可用下式表示:,(1)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2)胶粒电荷的符号取决于被吸附离子的符号,胶粒带电 的多少由被吸附离子与紧密层反号离子电荷之差(n-x

4、)来决 定。,2.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粒子的相反电荷离子是由紧密层和扩散层两部分组成。紧密层中的反号离子被束缚在胶体粒子周围,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虽受胶体粒子的静电引力的影响,但可脱离胶体粒子而移动。,0:固体表面和液体内部的总的电位差,动电位(电势):紧密层的外界面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电势决定着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当电解质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扩散厚度变零,电势也变为零。这就是胶体电泳的速度会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加大而变小,甚至变为零的原因。,电势对其它离子十分敏感,外加电解质的变化会引起 电势的显著变化。因为外加电解质浓度加大时,会使进入紧密层的反号离子增加,使得粒子外界面与溶液

5、本体的电势差减小,即 电势下降,从而使双电层变薄。,2.1.2 胶粒之间的相互作用-DLVO理论,从总势能图上可以看出,吸附势能只是在两个胶体颗粒距离很短时起作用,排斥势能则作用稍远些。两个胶体颗粒处于不同距离时,总势能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当两胶体颗粒间距很小趋近于0时,EA趋近于,ER增加接近于一个常数,此时EA 大于ER,ET未负值,表现为两个胶体颗粒吸引聚集;当两个胶体颗粒间距很远时,EA 和ER均趋近于0,ET趋近于0,此时胶体颗粒仅受热运动和溶剂化的作用影响;当两胶体颗粒的间距与双电层的厚度在同一个数量级时,ER可能会大于EA,ET为正值,总势能曲线上出现一极大值,即为势垒,若势垒总

6、够高胶体颗粒的热运动无法克服势垒的阻碍,则交替颗粒保持稳定,不能聚沉。,2.2 混凝机理1电性中和作用机理 电性中和作用机理包括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 中和作用机理,见图6-4。(1)压缩双电层 加入电解质加入,形成与反离子同电荷离子,产生压缩双电层作用,使电位降低,从而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产生凝聚作用。压缩双电层机理适用于叔采哈代法则,即:凝聚能力离子价数6。该机理认为电位最多可降至0。因而不能解释以下两种现象:混凝剂投加过多,混凝效果反而下降;与胶粒带同样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也有良好的混凝效果。,(2)吸附电性中和 这种现象在水处理中出现的较多。指胶核表面直接吸附带异号电荷的聚合离子、高分子物质、胶粒等,来降低电位。其特点是:当药剂投加量过多时,电位可反号。2吸附架桥 吸附架桥作用是指高分子物质和胶粒,以及胶粒与胶粒之间的架桥,架桥模型示意见图6-5。高分子絮凝剂投加后,通常可能出现以下两个现象:高分子投量过少,不足以形成吸附架桥;但投加过多,会出现“胶体保护”现象,见图6-6;,3网捕或卷扫 金属氢氧化物在形成过程中对胶粒的网捕与卷扫。所需混凝剂量与原水杂质含量成反比,即当原水胶体含量少时,所需混凝剂多,反之亦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