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论1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37677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折概论1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骨折概论1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骨折概论1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骨折概论1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骨折概论1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折概论1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概论1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折概论,陵城区中医院外一科朱金勇,2016.01,骨折概论,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愈合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治疗骨折的原则,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中断,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1、创伤性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积累性劳损 2、病理性 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 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 即发生骨折),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创伤性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2、,1、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 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a、裂缝骨折:骨质发生裂缝,无移位,多见于颅骨。b、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与青嫩树枝被折断时相似。可有成角畸形,多见于儿童。,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a、横行骨折 e、嵌插骨折 b、斜形骨折 f、压缩性骨折 c、螺旋骨折 g、凹陷性骨折 d、粉碎骨折 h、骨骺分离,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 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3、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骨折的定义

3、、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发生移位者,常见的移位方式,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影响移位的因素,外界暴力的性质、大小和作用方向肌肉的牵拉骨折远侧段肢体重量的牵拉不恰当的搬运和治疗,成角畸形,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全身表现,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2.发热:出血量较大的骨折病人38.5,局部表现,骨折的一般表现 2.骨折的特有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Ray检查

4、正侧位X-Ray片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必要时加拍特殊体位 X-Ray片小儿应双侧对比X-Ray受伤当时未显示骨折征象者,若怀疑有骨折嘱病人1-2w后复诊重新拍片,其间应严格进行良好制动,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骨折的并发症,早期并发症,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重要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骨折的并发症,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折的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1、血肿机

5、化演进期 12周 血肿,骨质坏死;无菌性炎症反应;肉芽组 织;纤维结缔组织;纤维连接2、原始骨痂形成期 48周 骨内膜,骨外膜,骨折端处形成原始骨痂;膜内化骨,软骨内化骨3、骨痂改造塑型期 812周 应力作用下的骨痂加强,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的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公斤重物持续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治疗方法的影响,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因素,1、年龄 新生儿2周,成人6-12周;儿童

6、快,老年人慢2、健康情况 健康状况欠佳,特别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者,恶性肿瘤以及钙磷代谢紊乱者,骨折愈合速度减慢,甚至不愈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局部因素,1、骨折的类型和数量 螺旋骨折、斜骨折骨折端接触面大,愈合速 度快;横行骨折骨折端接触面小,愈合速度慢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1)、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良好 2)、其中一骨折段血液供应较差 3)、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差 4)、骨折段完全丧失血液供应,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局部因素,3、软组织损伤程度4、软组织嵌入骨折端5、感染,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治疗方法的影响,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2、切开复位骨膜剥离过多3、开放性骨折清创

7、时摘除了较多的骨折片,造成骨缺损4、持续骨牵引治疗造成骨折分离移位5、骨折固定不牢固6、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要注意骨折的处理,更要注意全身情况的处置。,急救的目的:要用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运、以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骨折的急救,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急救原则,骨折的急救,固定的目的: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内脏的损伤。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疼痛。便于转运,骨折治疗的原则,复位 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2.固定 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

8、固愈合。3.功能锻炼 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的复位,(一)复位标准,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段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解剖复位,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影响者,为功能复位。,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的复位,功能复位的标准:骨折的旋转移位和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 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在2cm以内。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以接受;向侧

9、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必须完全复位。在上肢骨折,肱骨干骨折可要求稍低,但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的复位,(二)复位方法,手法复位切开复位,(一)、手法复位1、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手法复位2、手法必须轻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3、不可强求解剖复位而采取多次复位 4、步骤:1)、解除疼痛 2)、肌松弛位 3)、对准方向 4)、拔伸牵引 5)、根据X-RAY所示采用不同手法 6)、避免在X线透视下进行手法复位,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的复位,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的复位,(二)、切开复位1、手术切

10、开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暴露骨折段,直视下将骨折复位2、切开复位指征 1)骨折端之间有肌肉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 者 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3)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者 4)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 5)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的复位,3、切开复位优缺点1、优点:可以达到手法复位不易达到的解剖复位,牢固固定,病人可以提前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2、缺点:1)、切开复位时分离软组织和骨膜,减少骨折部位的血供 2)、增

11、加局部软组织的损伤程度,降低局部抵抗力,易于发生感染。3)、切开复位后所用的内固定器材若选择不当,造成手术困难和固定效果不佳,内固定质量不佳时,可因氧化和电解作用发生无菌性炎症;多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手法复位,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小夹板固定石膏绷带固定外展架固定持续牵引外固定器,(二)内固定金属内固定物非金属内固定物 接骨板 螺丝钉 髓内钉 加压钢板,治疗骨折的原则,功能锻炼,1、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及早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2、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充分发挥病人的积极性,遵循动静结合,主被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骨折治疗的原则,功能锻炼,1、早期阶

12、段 骨折后1-2周内 目的: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 方式:患肢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骨折上下关节不活动 2、中期阶段 骨折2周后 目的: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方式:骨折上下关节主动活动,不负重3、晚期阶段 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目的: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 方式:骨折上下关节主动活动,负重,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分度,根据软组织损伤的轻重,可分为三度:一度:皮肤由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 损伤轻二度:皮肤破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肉组 织中度损伤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 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处理原则,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防止感染,力争将开

13、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一)术前检查与准备,询问病史,了解创伤的经过、受伤的性质和时间、急救处理的情况等。检查全身情况,是否有休克和其它危及生命的重要器官损伤。通过肢体的运动、感觉、动脉搏动和末梢血循环状况,确定是否有神经、肌腱和血管损伤。观察伤口,估计损伤的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和污染程度拍摄患肢正侧位X线片,了解骨折类型和移位。,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二)清创的时间,清创时间越早,感染机会越少,治疗效果越好。,一般认为应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平时:6-8小时,如受伤时气温较低,伤口污染较轻,周围组织损伤较轻,清创时间可适当延长。冬季:小于24小时,开放

14、性骨折的处理,(三)清创的要点,清创即将污染的创口,经过清洗,消毒,然后剪除创缘、清除异物,切除坏死和失去活力的组织,使之成为清洁的伤口。,1.清 创,清洗切除创缘皮肤1-2mm。关节韧带和关节囊严重挫伤者,应予切除。骨外膜应尽量保留,以保证骨愈合。骨折端的处理,既要彻底清理干净,又要尽量保证骨的完整性,以利于骨折的愈合。再次清洗,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三)清创的要点,2.组织修复,骨折固定 清创后,应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根据骨折的种类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方法固定骨折。二、三度骨折的清创时间超过6-8小时者,不宜应用内固定,可选用外固定。重要软组织修复 肌腱、神经和血管等重要组织的损伤,应争取在清创

15、时 采用合适的方法予以修复。创口引流,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三)清创的要点,3.闭合创口,完全闭合创口,争取一期愈合,是达到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的关键,也是清创术争取达到的主要目的。,直接缝合减长缝合和植皮术延迟闭合皮瓣移植,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治疗目的防止关节感染和恢复关节功能,定义:皮肤和关节囊破裂,关节腔与外界相通。,分度及处理,第一度:锐器刺破关节囊,创口较小,关节软骨和骨骺 无损伤。清创缝合,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固定3周后开始 功能锻炼 第二度:软组织损伤较广泛,关节软骨和骨骼部分部分 破坏,创口内有异物。清创缝合,修复关节内破坏,修复关节囊,负压引流,持续冲洗 第三度:

16、软组织毁损,韧带断裂,关节软骨和骨骼严重 损伤,关节内有异物,可合并关节脱位和血管、神经损伤。清创后延期3-5天后缝合。皮瓣覆盖。关节融合,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延迟愈合(Delayed union)定义:骨折经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所需时间,骨折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X线: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治疗:去除原因,仍可愈合。,延迟愈合原因及处理,1、全身因素:营养不良2、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确实,骨折断端有 剪切应力、旋转力或骨折断端分离移位3、处理:针对病因处理,仍有愈合的可能,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不愈合(N

17、onunion),1、定义: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 间,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 达不到骨性愈合。2、X-RAY:骨折断骨痂少,骨端分离,两 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 硬化的骨质封闭。3、查体:骨折断端有假关节活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不愈合病因和处理,一、病因1、骨折断端嵌夹较多软组织2、开放性骨折去除较多骨质造成骨缺损3、多次手术造成局部血运丧失二、处理1、切除硬化骨,打通髓腔,修复骨缺损2、植骨,内固定3、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骨膜或骨移植,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畸形愈合(Malunion),1、定义:骨折愈合的位置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 求,存在成角、旋转或重叠畸形 2、原因: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过 早拆除外固定,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3、处理:、对功能影响不大者:不予处理2)、影响肢体功能者:矫形手术,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