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精简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39677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PPT 页数:369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精简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9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精简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9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精简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9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精简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9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精简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精简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精简版.ppt(3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主讲:林凌Email:,课程目的与要求,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以及发 展趋势;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3、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4、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特点,1、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2、是基于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系统性的科学。,学什么?,管理信息系统,常见系统,系统开发,技术基础,理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结构,正确理解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转变思想。,重点是介绍网

2、络知识和数据库技术,常见系统介绍、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影响。,本部分是重点,也是实践的依据,介绍系统开发步骤及方法。,第一部分理论基础,第1章信息系统和管理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本章内容,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1.2 信息及其度量1.3 系统1.4 信息系统的类型1.5 信息系统和管理1.6 信息系统与决策1.7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

3、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定义:,认识(1)组成:人工、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2)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3)支持层次:高层经理、中层管理、基层业务处理(4)目标:适应变化管理和战略管理的要求,使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有利于改善TQC。T(交货时间)Q(产品和服务的质量)C(产品和服务的成本)(5)MIS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一个管理系统、社会系统、人机系统。,1.2 信息及其度量,信息是关于客观世界可通讯的知识。,认识(1)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2)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4、(3)信息形成知识。,一、信息,二、数据,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例如:描述5个人可以用5,五,伍,正,101,five,条形码等。,三、数据与信息,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2、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3、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三、数据与信息,【案例】某施工企业开发了一个总经理信息查询系统。当第一次演示系统时,得到了企业领导高度表扬,但是时隔不久,领导反映:该系统没有什么用,原因是给出的东西看不懂。,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

5、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信息,信息=数据?,(1)同一项事实记载,对某个人而言是信息,对别人而言是数据。,(2)一个系统的信息可能成为另一个系统的数据。,四、信息的基本属性,1、事实性(1)客观、真实、准确、精确(2)是信息的第一和基本的性质(3)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值。,四、信息的基本属性,2、等级性,四、信息的基本属性,3、可压缩性信息可以进行浓缩、集中、概括和综合,而不丢失信息的本质。,四、信息的基本属性,4、扩散性力图冲破保密的非自然约束,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向四面八方传播。,扩散具有两面性(1)有利于知识的传播;(2)可能

6、造成信息的贬值,不利于保密,可能危害国家和企业利益,不利于保护信息所有者的积极性。,四、信息的基本属性,5、传输性传输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四、信息的基本属性,6、分享性不同于一般物质的分享:物质交换是零和的;信息分享是非零和的。,四、信息的基本属性,7、增值性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又显示其他用途的价值。信息的增值在量变的基础上可能产生质变,在积累的基础上可能产生飞跃。,四、信息的基本属性,-不同类型的系统对特性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不要求信息必须具有上述所有特性。,1.3 系统,概 念,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

7、机整体。,例如: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农业的灌溉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等等,特 征,一个系统至少要由两个或更多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或称子系统所组成,它是这些要素和子系统的集合。作为集合的整体系统的功能要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的总和还大。,特 征,目的就是系统运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它表现为系统所要实现的各项功能。一个系统有一个总目标,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都为实现这个系统的目标而贡献。,特 征,由于系统是由内部各个互相依存的组成部分按照某种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各个组成部分尽管功能上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往往表现为系统与环境、子系统与子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沙子

8、也可以构成系统吗?,特 征,系统在环境中运转。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系统。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进行物质的、能量的或信息的交换。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二)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有一个中心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标志;*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方式是以数据库和网络为基础的分布式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企业中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辅助管理、决策的重要手段,1.5 信息系统和管理,一、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管理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好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要管理

9、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MIS,1.6 信息系统与决策,决策,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决策过程,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可以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决策过程,情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研究决策环境,分析相关因素。,设计:发现、制订和分析各种可能行动方案。,选择:从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评价和审核。,实施:实施方案并作评价。,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特点:简单、直接,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

10、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使用MIS支持决策,非结构化决策,特点:决策过程复杂,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学识、经验、直觉、判断力、洞察力、个人偏好和决策风格等)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往往是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作出决定。决策者提出解决方案,半结构化决策,特点:介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即有所了解但又不全面,有所分析但又不确切,有所估计但又不确定。这样的决策问题一般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

11、最优方案。决策者+计算机(DSS)提出解决方案,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本章内容,2.1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结构2.2 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2.1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硬件:包括计算机、必要的通信设备等;软件:系统软件、实用软件和应用软件等;数据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辅助企业管理的基础;,软件运行的基础,相关人员企业最高层领导、C

12、EO、CIO、中层管理人员、业务主管、业务人员、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维护人员等企业管理制度与规范管理思想与理论,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个部件的构成框架,由于对部件的不同理解就构成了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等。,概念结构,层次结构,根据处理的内容及决策的层次,可以看作金字塔式的结构。,功能结构,学院综合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党务管理,后勤管理,教师管理,学生党务管理,教师党务管理,功能过程结构,软件结构,三种综合,(2)纵向综合:即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这种综合沟通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便于决策

13、者掌握情况,进行正确分析。,(1)横向综合:就是把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3)纵横综合:完全一体化的系统结构,能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硬件结构,星形网络,b.总线形网络,2.2 MIS与现代管理方法,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的结合才可以使系统在管理中发挥作用。,20世纪,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什么?,1、MRPII(制造资源计划),2、ERP(企业资源计划),ERP突破了MRPII的局限,把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看作是受控对象集中进来,并且把时间

14、作为一项关键的资源来考虑。,3、JIT(准时生产),JIT(JUST IN TIME)是日本丰田公司的看板生产为代表的企业管理方法。基本思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实质是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4、Agile制造,第二部分 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只有将信息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第二部分 技术基础,第3章计算机网络技术第4章数据资源管理技术,第3章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章内容,3.1 计算机网

15、络及其发展3.2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概念3.3 内联网与外联网,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3.1 计算机网络及其发展,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结构。,二、网络拓扑结构,节点:网络中某分支的端点或网络中若干条分支的公共汇交点。,链路:是指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星形网络,b.总线形网络,c.环形网络,星形网络,b.总线形网络,c.环形网络,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在一个有限的范围

16、内(一栋大楼或一个学校),将各种计算机、终端和外围设备互联而形成的网络。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覆盖几十公里范围内企业、单位的多个局域网互联而成的网络。它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它覆盖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的范围,可达到一个国家、地区,或几个洲的国际远程网。Internet是一个最大的广域网。,三、网络的类型,3.3内联网与外联网,内联网(Intranet)是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网络,它基于Internet的TCP/IP协议、Web技术和设备构造成可提供Web信息服务

17、以及数据库访问等服务的企业内部网。用户使用浏览器操作,完成数据处理和企业管理的各项功能。,Intranet的功能与传统的MIS相同,都是一个封闭系统,只面向企业内部,完成企业内的各项管理工作。但传统的MIS通常是基于C/S模式,维护起来比较困难,对于跨地区、跨国企业,各分支机构之间的通信问题必须依靠架设专线来解决。而Intranet是B/S模式,以Internet作为网络基础,各种费用大大下降,且很方便与Internet连接。,Intranet,外联网,外联网(Extranet)是企业内联网对企业外部客户的安全延伸。Extranet是利用Internet的协议和标准,并通过公共通信系统(可以是

18、Internet网络和专用线路),使通过认证的指定用户(供应商、销售商、合作伙伴、顾客、在外地的企业员工)能够分享企业内联网上部分信息和部分应用服务的半开放专用网。,第四章数据资源管理技术,本章内容,4.1 数据组织4.2 数据库技术4.3 数据库设计4.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1 数据组织,数据组织:指把数据按照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组织起来,目的是为了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数据组织分为物理组织和逻辑组织。,数据组织的层次: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数据项:是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基本单位。它的作用是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数据组织的层次: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记录:

19、是与数据处理的某一对象有关的一切数据项构成了该对象的一条记录。,数据组织的层次: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文件:相关(同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数据组织的层次: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数据库: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逻辑相关的文件集合形成数据库。,数据组织各层次的关系,三、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数据的汇集,它们以一定的形式存于存储介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它实现数据库的各种功能。,应用:指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各种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DBA,database administrator):负责数据库的规划、

20、设计、维护和管理的人员。,4.3 数据库设计,一、信息的转换,二、数据库设计步骤,(一)E-R信息模型设计(Entity Relationship),(1)实体(Entity):是指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具体对象,例如一本书、一个工厂、一种材料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联系,例如学生的一次选课、一次借书等。实体集(Entity Set):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实体的集合。例如所有教师、所有选课等。(2)属性(Attribute):实体的特征。例如学生的实体可由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等属性组成。(3)联系(Relationship):实体与实体的关系。联系方式:1:1,1:n,m:

21、n,实体,属性,联系,线段,(4)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如:学号为学生的码。,E-R图绘制,E-R图:E-R模型用以描述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实体关系图是表示该模型最常用的工具,设计E-R图的方法称为E-R方法。E-R方法:首先根据分析阶段收集到的材料,利用分类、聚集、概括等方法抽象出实体,并一一命名,再根据实体的属性描述其间的各种联系。用矩形表示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用菱形表示,用无向边把菱形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在边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实体的属性可用椭圆表示,并用无向边把实体与属性联系起来。,E-R图绘制,(二)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1、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

22、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2、一个联系也转换为一个关系,联系的属性及联系所联接的实体的码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但是关系的码会根据联系的类型变化,如果是:(1)1:1联系,两端实体的码都成为关系的候选码。(2)1:n联系,n端实体的码成为关系的码。(3)m:n联系,两端实体码的组合成为关系的码。,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图书(ISBN,书名,页数,类别,出版社,价格)作者(身份证号,姓名,出生地)写作(定稿时间,ISBN,身份证号),转换举例(1),厂长(厂长号,姓名,年龄)工厂(厂号,厂名,地点)管理(厂长号,厂号),转换举例(2),仓库(仓库号,地点,面积)产品(货号,品名,价格

23、)存放(仓库号,货号,数量),转换举例(3),学生(学号,姓名,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学习(学号,课程号,成绩),练习,某工厂生产多种产品,每种产品又要使用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能装在多种产品上。每种零件由一种材料制造,每种材料可用于不同零件的制造。有关产品、零件、材料的数据字段如下:产品:产品号(GNO),产品名(GNA),产品单价(GUP)零件:零件号(PNO),零件名(PNA),单重(UW),单价(UP)材料:材料号(MNO),材料名(MNA),计量单位(CU),单价(MUP)以上各产品需要各种零件数为GQTY,各零件需要的材料数为PQTY。(1)请画出产品、零件、材料的E-

24、R图。(2)请将该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4.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是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相关的、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可以看成是一种数据搜寻过程,它不必预先假设或提出问题,但是仍能找到那些非预期的却令人关注的信息,这些信息表示了数据元素的关系和模式。它能挖掘出数据键潜在的模式,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指导商业行为或辅助科学研究。研究对

25、象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合。,第三部分 系统开发,本部分内容,第5章信息系统开发概述第6章信息系统规划第7章信息系统分析第8章信息系统设计第9章系统实施、运行与维护第10章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第5章信息系统开发概述,本章内容,5.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5.2系统开发方法 5.3系统开发方式,5.2 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CASE方法,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Methodology,SSA&D,1、基本思想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

26、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也就是说,先将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划分成若干个不同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和维护,然后在系统规划、分析和设计阶段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最后在系统实施阶段,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逐步实施。,组织结构与业务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提出分析处理方式和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程序设计;系统调试;人员培训;系统切换。,系统维护;系统评价。,2、开发步骤,MIS开发的生命周期,系统运行和维护,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27、,系统分析,3、特点,优点: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密切结合,强调自顶向下的观点,更强调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即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工作成果文档化,文档资料规范化、标准化;质量控制严格。,缺点:1.系统的开发周期长,有时系统开发尚未完成,而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对系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2.这种方法要求系统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地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3.需要大量的文档和图表,这方面的工作量很大,有时会造成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二、原型法(Prototyping),原型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系统

28、。,1、基本思想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凭借系统开发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初始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MIS系统。,2、开发过程,1、用户提出系统要求2、识别、归纳上述要求3、开发一个模型原型4、评价模型5、模型不可行处理6、模型不满意处理7、修改模型8、确定模型后的处理N、实际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等,3、特点,优点: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2、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3、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缺点:1、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2、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3、对

29、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三、面向对象开发方法(Object-Oriented Method),1、基本思想:系统开发人员首先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和确定问题领域的对象和类,对其进行静态的结构描述和动态行为描述,然后建立解决领域的模型,用问题领域对象和类、接口对象和类、运行对象和类以及基础与实用对象和类去构成一个体系结构,通过不断地反复与累增,尽可能直接描述现实世界,实现模块化、可重用,完全而准确地满足用户的所有要求。,2.面向对象法的基本概念,对象:是现实世界中具有相同属性、服从相同规则的一系列事物的抽象,也就是将相似事物抽象化,其中的具体事物称为对象的实例。对象的属性:是指描述对象的数据

30、。行为:是指一个对象对于属性改变或消息收到后所进行的行动和反映。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行为描述的一组对象。关系:是指现实世界中两个对象或多个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3、开发过程,(1)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对系统将要面临的具体管理问题以及用户对系统开发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弄清要干什么。(2)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在问题域中抽象地识别出对象以及其行为、结构、属性、方法等,称之为面向对象的分析。(3)整理问题:对分析的结果作进一步的抽象、归类、整理,并最终以范式的形式确定下来,称之为面向对象的设计。(4)程序实现: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上一步整理的范式直接映射为应用软件,称之为面向对象

31、的程序设计,即OOP。,4、面向对象法的特点,优点:以对象为中心,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结构的转换,缩短了开发周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系统开发方法。缺点: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撑,并且在大型开发中不进行自顶向下的整体划分,直接采用自底向上的开发,同样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整体部分关系失调等问题。,第6章信息系统规划,本章内容,6.1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概述6.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常用方法6.3战略规划的可行性分析6.4业务流程重组,6.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概述,一、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MIS战略规划(MIS Strategy Planning)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用户提出的

32、需求,从用户的现状出发,经过调查,对所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划分、开发组织和开发队伍、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工作进度,用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规划。,企业已经注意到信息化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聘请专家或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信息化规划或培训。,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1.指明组织中建立信息系统的范围和目标;2.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利于集中全部资源优势,使其得到合理配置与使用,从而节省投资;3.使开发的目标系统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4.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薄弱环节,促进信息系 统的应用;5.作为考核系统开发的标准,指导信息

33、系统的开发;,五、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1确定规划的性质。明确MIS战略规划的年限及具体的方法。2收集相关信息。3进行战略分析。对MIS的目标、开发方法、功能结构、计划活动、信息部门的情况、财务情况、风险度和政策等进行分析。4定义约束条件。根据单位(企业、部门)的财务资源、人力及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义MIS的约束条件和政策。5明确战略目标。根据3、4的结果,确定MIS的开发目标,明确MIS应具有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等。6提出未来的略图。给出MIS的初步框架,包括各子系统的划分等。7选择开发方案。选定优先开发的项目,确定总体开发顺序。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8提出实施进度。估计项目成本和人员需求

34、,并列出开发进度表。9可行性分析,通过战略规划。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档,进行可行性分析,经组织(企业、部门)领导批准后生效。,6.2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70年代,由IBM公司提出并将它用于内部系统的开发,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根据企业目标制定MIS战略规划。BSP是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BSP法的工作步骤,4业务过程重组。5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是按业务过程进行的,即分别从各项

35、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定义数据类,识别主题数据:主题数据指支持业务流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一个主题数据指满足一个或多个业务流程信息需求的一大类数据。主题数据的类型:(1)存档类数据:记录资源的状况。(2)事物类数据:反映由于获取和分配活动引起的存档类数据变更。(3)计划类数据:计划、预测、操作日程、模型等,可以为数据和文件。(4)统计类数据:历史的和综合的数据,用做对企业度量和控制。,定义数据类,BSP法的工作步骤,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目的是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主要工作是划分子系统,具体实现可利用UC

36、矩阵。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对总体结构中的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开发计划。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二、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在MIS模型中使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决定MIS成败的因素。经过10年发展,MIT教授John Rockart把CSF提高为MIS的战略规划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通过分析找出使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主要思想,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

37、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就是要识别联系于组织目标的主要数据类型及其关系。不同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不同,不同时期关键成功因素也不相同。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关键成功因素解决后,新的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又开始。,1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分析影响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3识别关键成功因素:不同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个数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行业的组织,由于各自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差异和内部条件的不同,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不尽相同;4明确每

38、个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关键成功因素法步骤,(1)用“因素结果”图(或称树枝图、鱼骨图)列出所有成功因素;(2)用德尔斐方法或其它方法确定所有成功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应用工具,CSF,例1:以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系统战略规划工作,加工质量,改善售前服务,CSF,例2:以缩短企业产品制造工期为主要目标的系统战略规划工作,提高生产计划柔性,提高材料配套率,CSF,国,际,一,流,大,学,教学成果,学术水平,教学质量,课程水平,教学环境,科研力量,科研成果,三、战略集合转移法(SST),战略目标集转换法是威廉金1978年提出的,他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

39、由目的、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的复杂性、重要的环境约束)等组成,其基本出发点是将该集合转换为MIS战略与目标。主要思想:(1)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信息集合(使命、目标、战略、管理复杂性、环境约束等)”。(2)MIS的战略规划过程就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化为MIS的战略目标的过程。,步骤,(1)识别组织的战略集:描绘出组织各类人员结构,如卖主、经理、雇员、供应商、顾客、贷款人、政府代理、地区社团及竞争者等。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2)将组织战略文本报上级(总经理)审批,形成包括企业目标、战略和战略属性的企业战略集合。(3)将组织战略转化成MIS战略,MIS战略

40、应包括系统目标、约束以及设计。,三种方法的结合,6.3系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二、规划的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成本与收益并了解在新系统开发上的风险,确定项目是否值得开发。(1)支出的费用:开发成本(薪水/工资、硬件设备与安装、软件与许可证、咨询费与对第三方的付款、培训、设施、实用程序与工具、差旅杂项);运行费用(设备连通、设备维修、软件维护、计算机运行、设备分期偿付、培训和辅助)(2)取得的收益:一部分是可以用钱衡量的效益,如加快流动资金周转,减少资金积压等;另一部分是难以用钱表示的,例如提供更多的更高质量的信息,提高取得信息的速度等。,直接收益来源,增加生

41、产力降低操作费用减少劳动量降低计算机开支降低外购费用降低职员和专家费用降低开支增长率减少设备费用,减少成本增加收入,直接收益来源举例,由于手工自动化或效率增加而减少工作人员维持定量的工作人员而增加工作量减少运行费用,如应急发货的运输费用由于自动检错而减少错误率确保文件或交易的快速处理和周转捕获货币管理上损失的折扣减少不良账单或不良信贷损失由于严格控制,减少库存或商品损失更快地收取可收账款较好的库存管理减少由于过期造成的损失采用批量折扣和购买减少商品成本采用电子数据交换和其他自动化手段减少文书工作的成本,系统开发和每年运行费用举例,培训:三天的开发人员内部培训课程$7,00030个用户,三天的内

42、部培训课程 10,000物资:复印 500磁盘、纸张等消耗品打印消耗品(色带、色盒等)650,系统开发和每年运行费用举例,购买硬件、软件:20台工作站Windows软件$1,00020台工作站内存升级 8,000网络软件 17,50020台工作站办公软件产品 20,000系统开发总费用$167,790,系统开发和每年运行费用举例,2、年运行费用(每年)人员:维护程序员/分析员(250小时/年,42美元/小时)$10,500 网络管理员(300小时/年,50美元/小时)15,000 购买硬件、软件升级:硬件 5,000软件 6,000物资和杂项 3,500每年总运行费用$40,000,2、技术可

43、行性,考虑将来采用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能否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考虑开发人员的水平。3、管理上的可行性管理人员对系统开发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好坏表现在管理制度和方法是否科学,规章制度是否齐全以及原始数据是否正确等方面。,6.4 业务流程重组,一、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提出1993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哈默(Michael Hammer)和CSC Ind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在二人合著的一本书重组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44、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中提出的。,BPR是哈默等人对影响当今企业发展的“3C”要素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作了深入分析后提出的。他们认为,“3C”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三股重要力量,要适应这种趋势,实施业务流程重组是根本的出路。,什么是“流程”,企业流程: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企业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个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原手工

45、管理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要的是重组企业流程,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成为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二、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1)根本性:是指企业进行企业流程重组时,根本不考虑企业现状,而对问题进行根本的再思考,这样就可以发现企业原来的流程动作机制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采取“我们为什么要做现在的工作”

46、、“我们为什么要用现在的方式做这份工作”、“为什么必须是由我们而不是别人来做这份工作”等思考问题的方式。,二、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2)彻底性:表明企业对流程的变革不是进行简单的、肤浅的改变或修补,而是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毫无效益或效益低下的作业方式,创造全新的工作方式。,二、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

47、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3)显著性:说明业务流程重组追求的企业效益显著增长或极大飞跃,而不是略有改善、稍有好转或简单提升等,这是BPR的标志与特点。,业务流程重组与企业持续改进的区别,案例,假如做一个手术需要四个小时,流程再造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其中一个小时用于病人的麻醉,相当于在手术室白白浪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手术室有很多非常昂贵的设备,一个小时的折旧费可能就是几百美元;而且麻醉期间并不需要无菌,完全可以在手术室旁边设一个麻醉室,这

48、样一来,手术室占用的时间从四个小时缩短为三个小时。原来每天可以做四个手术占用十六个小时,现在可以完成五个手术。假如一次手术收费5000美元,那么现在一天就可以多收入5000美元。,三、BPR实现手段,信息技术(IT):充分发挥IT的潜能,利用IT改造企业过程,简化企业过程。,组织变革:变革组织结构,达到组织精简,效率提高的目的。,例:Intranet为BPR提供了理想的工具,(1)加强外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方便企业内部的合作、沟通与协调。(3)内联网提供统一的浏览器界面,方便运用。(4)内联网的构建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5)内联网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推进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6

49、)内联网有利于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形成,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创新、开放、追求速度的企业文化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四、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原则,1服务对象以客户为中心 2组织设计以流程为中心 3用系统的观点注重整体流程最优化 4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作用,第7章信息系统分析,本章内容,7.1系统分析概述7.2详细调查 7.3管理业务调查7.4数据流程调查7.5数据字典7.6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7.7系统分析7.8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7.9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7.1系统分析概述,一、定义 系统分析是由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按照系统观点,在对现有系统深入调查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50、,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网络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多学科知识,深入描述及研究现行系统的活动和各项工作及用户的各种需求,使用一系列分析工具与技术绘制一组描述系统总体逻辑方案的图表,建立目标系统逻辑模型。,7.2详细调查,对象,现行系统(手工系统和老的管理信息系统),目的,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原则,用户参与原则,方式,1重点询问调查,2全面业务需求分析的问卷调查,3深入实际的调查方式,内容,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一、组织结构调查,组织结构,指的是一个组织(部门、企业、车间等)的组成以及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