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40384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2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实施途径,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举措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素质教育,1.1 素质教育的内涵1.2 素质的三要素1.2.1 知识1.2.2 能力1.2.3 品德1.3 如何培养素质,1.1 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就是不以应试为目标而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广大青年成才,而不是层层选拔尖子。把“人人皆可成才”作为人才观的基本出发点。全面教育“德智体美劳”知识、能力、品德,1.2 素质的三要素,知识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基本知识(基础教育)专门知识(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知识教育的要求(课程体系)一是理

2、论体系的完整性;二是实际需要的现实性;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性。,1.2 素质的三要素,能力动手能力?(窄)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于抽象,不好把握)在高等教育中加强能力培养共识思维能力(人自身)思考习惯-学而不思则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批判思维(趋同求异(发散)思变)技艺能力(对事物):实践能力工科学生尤为强调沟通能力(人对人):正确理解对方意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口头、书面)学习能力(人对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终身学习。(授人以鱼,授人以渔),1.2 素质的三要素,品德基本道德(社会公德)忠、孝、礼、义、信(传统)八荣八耻(现代)职业道德人生观、世界观

3、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诺千金:李嘉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做“逃兵”,1.2 素质的三要素,知识、能力、品德之间既相互独立,有密切相关。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强,获取知识的能力亦强。品德好,内在和外部条件好,对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有利。全面发展,才能获得更大发展。,1.3 如何培养素质,知识靠传授传授什么:核心、更新如何传授:不应是一味灌输、而应多启发如何接受:研究性学习教风、学风问题能力靠训练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社会实践实验的层次:验证、设计、研究、创新如何对待实验:珍惜机会,多实践、多思考;做中学、学中做。示波器的使用为例品德靠养成良好的品行成为习惯:责任、

4、严谨、务实、协作。,二、创新人才培养,2.1 创新2.2 创新人才 2.3 对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2.1 创新,创新型国家(背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发展迅猛,但规模大、效益差。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的到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规模、数量、消耗)集约(技术、高附加值)关键是提高科技含量,必须坚持创新,创新的内涵,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全时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中的技术

5、并非一定要原创性或独占性的,只要是对于本企业是新的即可,创新不等于创造发明,不一定要有专利。技术创新的方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也可以涵盖所有方面。,2.2 创新人才,狭义的仅指在源头提出新思想的人;广义的则指所有参与创新各个环节的人。开展创新活动时,只要能很好地适应需要,完成任务,就是创新人才。需求类型:技术层面: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层面:决策型、指挥型、执行型,2.3 对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知识结构:宽基础、专业性、交叉性能力更重要(全方位)从创新角度来看:思维能力对应于创新思维,技艺能力对应于创新实践,沟通能力是建立创新团队的基础,而学习能力则保证了创

6、新的可持续性。品德高度的责任心(态度决定成败)个人与集体 勤奋刻苦,百折不回,三、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举措,培养方案优化相关措施导师制创新研修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竞赛,导师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感受科研气氛。二年级开始选择导师,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双向选择,达到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主的一对一指导。学生可以跟随导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尽早进入实验室感受科研气氛,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指导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共同的导师联系起来,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形成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三者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开设创新研修课,实

7、现学习、研究一体化我校自2007年开设创新研修课,本专业已开出23门,课程均由博士生导师担任主讲教师。每期选修人数限制在610人,以实践、研究为主。课程内容以教师相应的科研项目为依托,从项目中提炼,突出实践性、创新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之中参与研究,实践了集“知识传授”与“研究创新”为一体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教学新模式。,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项目为载体,由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得以充分锻炼。

8、,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学科竞赛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竞赛的方法,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磨练意志,增强自信。数学建模、电子设计、ACM、机械;众多的专题竞赛,四、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国家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其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竞赛活动的指导方针是“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全国设有组委会和专家组,组委会负责组织领导工作,专家组负责命题、测试评审等工作。我校竞赛工作在教务处、电气学院领导下,由学生电子科技创新中心负责,竞赛成绩一直稳步提高。2005年获全国奖6项,2007年获全国奖8项,2009年达到10项,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五位。(),附件:20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哈工大获奖名单,学生电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设课程,电子设计与实践I: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大二)II:电子小系统设计(大三),竞赛组织,人员选拔2010年省赛:07、08各占50%;总规模120人左右;选拔方式:笔试+经历培训讲座、实训,以后要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评奖及有关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