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44702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0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谈耳穴的临床应用,耳朵是人体的一个全息单元,其不同分区分别代表着人体的不同部位,犹如倒置的胎儿。,一、耳穴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望诊:颜色主要观察 形态 皮屑 血管,1颜色改变:,观察颜色的变化是辨别虚实的主要方法,一般来说虚证颜色淡一些,如淡红、淡白,如果苍白就是虚极;实证颜色深一些、鲜艳一些,如鲜红、深红色。,红色:(1)淡红:血虚,疾病初起,慢性病恢复期;(2)鲜红:急性炎症、疼痛;(3)红晕:急性炎症;(4)充血:较重的急性炎症;(5)暗红:血瘀气滞或慢性病症病程较长者。,白色:(1)淡白:气血不足,或慢性病初愈;(2)苍白:气血虚寒;(3)中间白边缘红晕:慢性病急性发作。灰色:(1)

2、淡灰、暗灰:压之退色,为病后体表相应部位色素加深或色素沉着,如相应部位神经性皮炎;(2)灰褐:色如蝇屎,压之退色为肿瘤。,2形状改变:,主要包括隆起、凹陷。一般来说,隆起多代表实证,凹陷多提示虚证。,3脱屑,白色糠皮样或鱼鳞状皮屑,不易擦去,表明皮肤病,如果出现在肺、风溪,表明脂溢性皮炎可能性较大;灰尘样或脂溢性皮屑,不易擦去,提示内分泌功能紊乱,在三角窝表明妇科炎症,在食道表明消化不良。,4血管,血管红色有光泽多为急性炎症;若暗红或暗灰色无光泽,提示瘀血或慢性炎症。,触、压诊,寻找反应点,二者常常合并用,触诊是指用手摸,压诊是指用火柴头、探头或手指按压,还可以通过压痕来判定虚实,虚证:压很深

3、、色白、恢复慢,常常提示缺血、缺氧、水肿;实证:压痕浅、色红、恢复快,常常提示炎症、高血压、胆囊炎等疾病。,二、耳穴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1掌握取穴原则1根据部位取穴:即根据身体某部位在耳廓上的分区来取穴,例如胃病取胃区,腰病取腰区,肩病取肩区等。2根据中医辨证取穴3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4根据经验取穴,2取穴的要准确,(1)寻找穴位要准确(2)施术要准,3取穴少而精,取穴少很容易,但要达到精的程度,要有一定的功夫。首先要到明确病位、辨证分型以及现代医学的相关理论。其次,取穴的顺序也很重要。,体针的取穴顺序,一般情况:先上后下 由左到右特殊情况 由远及近 先主穴后辅穴,“先主后辅”的取穴优势在哪里

4、?,1治疗主要病症2发现次要症状,如何确定主穴和辅穴?,根据四条选穴原则来分,我一般是这样确定主、辅穴的:主穴:一般是病变部位对应的耳穴分区或者是经验穴。对于急性病,取主穴有时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对于慢性病可能效果来的缓慢些。辅穴:中医辨证取穴(也有主次之分)和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一般中医辨证取穴为先,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为后。,部分疾病的耳穴处方,牙痛,主穴:三焦、牙、上颌或下颌、胃或大肠。辅穴:胃肠实热,胃、大肠、屏尖,耳尖点刺放血。风火上攻,肺、屏尖,耳尖点刺放血。风虫牙痛,风溪、神门。肾虚牙痛,肾。,三叉神经痛,主穴:面颊区、神门、相应部位(眼、上颌、下颌)、枕。辅穴:风火上攻者,肺、

5、三焦、大肠;胃火上炎者,胃、大肠、耳尖放血;肝火旺盛者,肝、肾、内分泌、皮质下。,头痛,偏头痛 主穴:颞、神门;辅穴:肝、胆、三焦。额头痛 主穴:额、神门;辅穴:胃、脾。后头痛 主穴:枕、神门;辅穴:膀胱、肾。巅顶痛 主穴:枕、神门;辅穴:肝、膀胱。全头痛 神门、颞、额、枕。,胃痛,主穴:胃、胸椎(对应第六、七胸椎处)、神门。辅穴:寒湿犯胃加皮质下、内分泌;饮食停滞加脾、大肠、直肠下段、三焦;肝气犯胃,加肝、脾、三焦;痛甚者加交感、皮质下、耳迷根。,肩周炎,主穴:肩、锁骨、神门,小肠或大肠或三焦或肺。辅穴:风寒入络者,肾上腺、肺、三焦;气滞血凝者,心、皮质下;筋脉失养者,肝、脾、心。,便秘,主

6、穴:便秘点、大肠、直肠下段、交感。辅穴:热秘:耳尖放血,肾上腺;虚秘:气虚,脾、肺、三焦;阴虚,肾、小肠;气秘:肝、三焦;冷秘:肾、脾。,颈椎病,主穴:颈椎、膀胱、神门。辅穴:颈型,颈、肩背,肾、肝;神经根型,枕、肩背、上肢,肾、肝;椎动脉型:肝、肾、脑点。,失眠,主穴:神门、皮质下、心、神经衰弱点(耳垂4区中央)。辅穴:心脾两虚者,脾、胃;肝郁气滞者,肝、三焦、内分泌;心虚胆怯者,胆;心肾不交者,肾、内分泌;胃失和降者,胃、大肠、三焦、交感;,高血压病,主穴:耳背沟、角窝上(即降压点)、肝阳;辅穴:肝火旺盛者,肝、心、耳背肝、耳背心,耳尖放血;阴虚火旺者,肝、肾、心、耳背肝、耳背肾、耳背心、

7、内分泌;痰湿壅盛者,脾、肝、三焦、耳背脾、内分泌。随症加穴:头晕加枕、脑点、交感;耳鸣加内耳。,低血压病,主穴:升压点(屏间切迹下方,目1、目2之间)、肾上腺、心、皮质下。辅穴:气血虚弱者,脾、肺;脾肾阳虚者,脾、肾、交感。,耳鸣、耳聋,主穴:内耳、外耳、三焦。辅穴:风寒阻络者,肺、肾上腺;风热上壅者,肺、耳尖(放血);肝胆火旺者,肝、胆,耳尖、屏尖放血;肾阴不足者,肾、皮质下;脾胃虚弱者,脾、胃、皮质下。,喘证,主穴:对屏尖、气管、交感、肾上腺。辅穴:风寒外束者,肺、膀胱;风热犯肺者,肺、耳尖(放血)、耳迷根、神门;痰湿阻肺者,肺、脾、三焦;脾肾阳虚者,脾、肾、皮质下。,更年期,主穴:内分泌、内生殖器、脑点、丘脑(对屏尖内侧垂线直下与底区边缘交叉处)、垂体(脑点内侧垂线直下与底区边缘交叉点)。辅穴:肝肾阴虚者,肝、肾、甲状腺、皮质下;脾肾阳虚者,肾、脾、皮质下。,痛经,主穴:内生殖器、神门、交感、骶椎、内分泌。辅穴:气滞血瘀者,肝、脾、皮质下、盆腔,耳尖、耳背静脉放血;寒湿凝滞者,肾、脾、三焦;肝肾亏损者,肝、肾、脾。,湿疹,主穴:相应部位、风溪、肺、肾上腺。辅穴:湿热挟风者,耳尖、耳背沟、三焦;血燥生风者,心、脾、肝、对屏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