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糖分解代谢.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46809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糖分解代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部分糖分解代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部分糖分解代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部分糖分解代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部分糖分解代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分糖分解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糖分解代谢.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胞外降解:,水解的键 作用方式 产物,-淀粉酶-1,4糖苷键 任何位置 麦芽糖、葡萄糖、麦芽三糖糖、-糊精-淀粉酶-1,4糖苷键 非还原性端 麦芽糖、核心糊精-淀粉酶-1,4糖苷键 非还原性端 葡萄糖-1,6糖苷键 R-酶-1,6糖苷键纤维素酶-1,4糖苷键 纤维二糖、葡萄糖,胞内降解,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糖原是葡萄糖非常有效的贮藏形式.糖原在细胞内的降解称为磷酸解,即加磷酸分解.胞内糖原的降解需要三种酶协同作用.,非还原端,寡聚-(1,41,4)葡萄糖转移酶,H2O,脱支酶,磷酸化酶,双糖酶 蔗糖酶、乳糖酶、麦芽糖酶 蔗 糖 葡+果;乳 糖

2、 葡+半乳麦芽糖 2 葡萄糖,糖的消化、吸收与转运,1、口腔消化 次要,2、小肠内消化 主要,小肠粘膜刷状缘各种水解酶,各种单糖,小肠中各种糖类水解酶的作用,下页,糖的消化与临床,机体若缺乏蔗糖酶或乳糖酶,会导致糖吸收障碍而引起腹泻和胀气。,人不能通过食纤维素获取糖类物质,因人体内缺乏水解-1,4-糖苷键的酶,但纤维素促进肠蠕动,可防止便秘。,返回,糖的吸收,部位:小肠上部,糖的吸收,方式:单纯扩散 主动吸收 易化扩散,糖的吸收-单纯扩散,实验证明:以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为100计,各种单糖的吸收速度为:D-半乳糖(110)D-葡萄糖(100)D-果糖(43)D-甘露糖(19)L-木酮糖(15)L

3、-阿拉伯糖(9),结论:各种单糖的吸收速度不同,糖的吸收-主动吸收,结论:葡萄糖的吸收是耗能的过程。,钠泵,下页,果糖的转运,易化扩散,第二节、糖的分解代谢,生物体内葡萄糖(糖原)的分解主要有三条途径:动物体内的分解代谢:,1.无O2情况下,葡萄糖(G)丙酮酸(Pyr)乳酸,2.有O2情况下,G CO2+H2O(经三羧酸循环),3.有O2情况下,G CO2+H2O(经磷酸戊糖途径)植物体:生醇发酵及乙醛酸循环,丙酮酸,CO2+H2O,重点,一、糖的酵解及调控,(一)定义:在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成丙酮酸,进而还原为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这一过程与酵母菌使糖发酵的过程

4、相似,又称为糖酵解,简称EMP途径。,(二)反应部位:细胞液(胞浆),E:Embden;M:Meyerhof;P:Parnas,乳酸与 ATP 的结构,乳 酸(lactate),A T P(三磷酸腺苷),(三)反应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的活化葡萄糖或糖原,3步或4步,1,6二磷酸果糖,第二阶段:糖的裂解阶段,1,6二磷酸果糖,两分子的磷酸丙糖,2步,第三阶段:产能阶段,两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两分子丙酮酸,5步,第四阶段:还原阶段,两分子丙酮酸,两分子乳酸,1步,1、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一阶段:,葡萄糖glucose(G)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ATP,ATP,AT

5、P,ADP,ADP,P,P,己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限速酶/关键酶(rate-limiting enzyme/key enzyme),1、催化非平衡反应,特点,2、催化效率低,3、受激素或代谢物的调节,4、常是在整条途径中 催化初始反应的酶,5、活性的改变可影响整个 反应体系的速度和方向,已糖激酶(hexokinase),G-6-P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葡萄糖磷酸化反应的意义,1 葡萄糖磷酸化后容易参与反应2 磷酸化的葡萄糖有防止胞内葡萄糖外渗的作用;3 为后续进行的底物水平磷化贮备了磷酸基团。,2、磷酸己糖异构化,glucose-6-phosphate(G-6-P),fructos

6、e-6-phosphate(F-6-P),P,3、1,6-二磷酸果糖的生成,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最重要的限速酶,ATP,ATP,ADP,ADP,P,(fructose-1,6-diphosphate,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1),ADP,4、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fructose-1,6-diphosphate,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相当于1,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两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glyceraldehyde 3-ph

7、osphate),6、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第三阶段:,P,+NAD+Pi,+NADH+H+,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这是糖酵解过程中唯一一步脱氢反应,(1,3-diphosphoglycerate),7、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糖酵解中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ATP,+ADP,+ATP,ATP,(3-phosphoglycerate),8、3-磷酸甘油酸异构为2-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第四阶段、丙酮酸的形成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生成,(phosphoenolpyruvate),10、丙酮酸的生成,糖酵解中第二次

8、底物水平磷酸化,丙酮酸激酶是第三个限速酶,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ATP,ADP,ATP,ATP,(enolpyruvate),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1),自发反应,(enolpyruvate),(pyruvate),2ATP,2ATP,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2ADP,烯醇化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脱氢酶,NAD+Pi,NADH+H+,2ATP,2ADP,2ATP,2NADH+H+,糖酵解与发酵的比较,丙酮酸的去向,乳酸发酵,

9、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乙醇发酵,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糖酵解的反应特点,1、整个过程无氧参加;2、在细胞质内进行,反应的最终产物是 丙酮酸;3、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通过糖酵解可以获得有限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从葡萄糖开始净生成2分子ATP,从糖原开始净生成3分子ATP;一次脱氢辅酶为NAD,生成的NADH H中的2H最后又交给丙酮酸生成了乳酸。,糖酵解的意义,1、是生物体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能力;2、是红细胞和某些组织细胞的主要供能方式;3、在工业、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肌肉收缩与糖酵解供能,肌肉内ATP含量很低;

10、,糖酵解意义,结论:糖酵解为肌肉收缩迅速提供能量,肌肉中磷酸肌酸储存的能量可供肌肉收缩所急需的化学能;,即使氧不缺乏,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的过程比糖酵解长得多,来不及满足需要;,背景:剧烈运动时:,肌肉局部血流不足,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初到高原与糖酵解供能,人初到高原,高原大气压低,易缺氧,糖酵解意义,机体加强糖酵解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海拔 5000米,背景:,结论:,某些病理状态与糖酵解供能,某些病理情况下机体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得暂时能量.,糖酵解意义,无线粒体,无法通过氧化磷酸化获得能量,糖酵解意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成熟红细胞:,视网膜、神经、白细胞、骨髓

11、、肿瘤细胞等:,视网膜,某些组织细胞与糖酵解供能,在工业、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酒酸奶泡菜饲料,糖酵解的调控,糖酵解中有三步反应由于大量释放自由能而不可逆,它们分别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因此它们调节着糖酵解速度,述三种酶均为变构调节酶。1.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起调节作用的酶。酵解速度主要决定于该酶活性,因此它是一个限速酶。ADP和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而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当ATP浓度低时,ATP和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作为底物,酶发挥正常的催化功能;当浓度高时,ATP可被酶的变构中心结合,引起酶构象改变而失活,ATP是变构抑制剂。2.己糖激酶的调控

12、。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为其产 物磷酸葡萄糖。,糖酵解的调控,3.丙酮酸激酶的调节。丙酮酸激酶活性也受高浓度ATP、丙氨酸、乙酰C等抑制,这是一种生成物对反应本身的反馈抑制。,体内ATP/AMP调控EMP速率 当ATP/AMP酶被抑制,EMP受抑;当ATP/AMP酶激活,EMP加速。调控目的:在于根据机体对能量的需要来调整糖酵解速度以适应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由此可见:,课堂小结,反应的条件:,无氧或缺氧,反应的部位:,细胞的胞浆,反应的底物:,葡萄糖/糖原,反应的产物:,反应的特点:,丙酮酸、ATP,一次脱氢二次底物磷酸化,生理意义:,二、三羧酸循环及其调控,糖的有氧氧化,(一)定义:葡萄糖在

13、有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CO2、H2O和大量ATP的代谢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二)反应部位:细胞液和线粒体,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糖有氧氧化概况,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乙酰CoA,CO2+H2O+ATP,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内,胞浆,糖的有氧氧化与糖酵解,(三)反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丙酮酸的生成(在细胞液中进行),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在线粒体中),葡萄糖2NAD2ADP2Pi,2丙酮酸 2ATP2NADH2H,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线粒体中),2NADH+H+,丙酮酸的生成(胞浆),2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2(NADH+H+

14、),2H2O+6/8 ATP,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系,3 种 酶:丙酮酸脱羧酶(TPP、Mg2+)二氢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硫辛酸、辅酶A)二氢硫辛酸脱氢酶(FAD、NAD+)6种辅助因子:TPP、Mg2+、硫辛酸、辅酶A、FAD、NAD+(含B1、泛酸、B2、PP四种维生素),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丙酮酸脱羧酶Mg2+,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丙酮酸+CoA-SH+NAD+乙酰CoA+C O2+NADH+H+,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AC)又称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

15、ycle)/Krebs循环(Krebs cycle)。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含3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乙酰基被彻底氧化,草酰乙酸得以再生的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上一页,下一页,节首,三羧酸循环,反应过程 反应特点 意 义,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一)缩合反应,(二)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三)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酮戊二酸,(四)-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五)琥珀酰CoA水解生成琥珀酸,(六)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七)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八)草酰乙酸的再生,CH3,CSCoA+,CH2,O,O,CCOOH,CH2COOH,柠檬酸合成酶,HO,CC

16、OOH,CH2COOH,CH2COOH,HSCoA,H2O,H,H,H,H,H,H,H,H,H,H,CH2COOH,O,柠檬酸合成酶,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HSCoA,(一)缩 合 反 应,柠檬酸合成酶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限速酶,H2O,(citrate),(二)柠檬酸异构化为异柠檬酸,HO,CCOOH,CHCOOH,CH2COOH,H,CCOOH,CHCOOH,CHCOOH,CHCOOH,CH2COOH,CH2COOH,HO,H2O,H2O,顺乌头酸酶,顺乌头酸酶,HO,H,H2O,HO,H,H2O,柠檬酸,顺乌头酸,异柠檬酸,(isocitrate),(citrate),HO,H,

17、(三)异柠檬酸生成-酮戊二酸,CHCOOH,CHCOOH,CH2COOH,CCOOH,CHCOOH,CH2COOH,HO,异柠檬酸,H,O,CH2,CHCOOH,CH2COOH,O,H,COO,NAD+,NADH+H+,异柠檬酸脱氢酶,CO2,CO2,草酰琥珀酸,-酮戊二酸,这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次氧化脱羧反应,异柠檬酸脱氢酶是第二个限速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ketoglutarate),(四)-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CH2,CHCOOH,CH2COOH,O,-酮戊二酸,CH2,CH2,COOH,+,HSCoA,COSCoA,琥珀酰CoA,NAD+,NADH+H+,CO2,-

18、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这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二次氧化脱羧 反应,-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第三个限速酶。,COO,CO2,(succinyl CoA),(五)琥珀酸的生成,CH2,CH2,COOH,COSCoA,琥珀酰CoA,GDP+Pi+,GTP,CoASH,CH2COOH,CH2COOH,琥珀酸,琥珀酰CoA合成酶,这是三羧酸循环的唯一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GTP,(succinate),H,H,(六)延胡索酸的生成,CHCOOH,CHCOOH,琥珀酸,+FAD,CHCOOH,CHCOOH,H,H,+FADH2,H2,延胡索酸,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fu

19、marate),HO,H,H2O,(七)苹果酸的生成,CHCOOH,CHCOOH,延胡索酸,H2O,CHCOOH,CHCOOH,延胡索酸酶,苹果酸,+,(fumarate),(malate),(八)草酰乙酸的再生,CHCOOH,CCOOH,苹果酸,O,CCOOH,CH2COOH,草酰乙酸,NAD+,NADH+H+,H,苹果酸脱氢酶,(malate),(oxaloacetate),琥珀酰CoA,CO2,三羧酸循环,FAD,ATP,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的来源(1),+CO2+ATP,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的来源(2),反应特点,1、需氧2、不可逆:三个限速酶3、两次脱羧、四次脱氢(三次受体是NAD,

20、一次是FAD)、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4、共产生12molATP,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糖有氧氧化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糖有氧氧化是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总枢纽。,糖有氧氧化途径与体内其他代谢途径有着密切的联系。,糖有氧氧化过程中ATP的生成,第一阶段:葡萄糖 2丙酮酸,第二阶段:2丙酮酸 2乙酰CoA,第三阶段:2乙酰CoA2CO2+4H2O,2ATP,糖 的 有 氧 氧 化 底物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23ATP,211ATP,葡萄糖 6 CO2+6H2O+?mol ATP,糖原中的1mol葡萄糖 6 CO2+6H2O+?mol ATP,36/38 ATP,37/39 ATP,22/3AT

21、P,2ATP,-酮戊二酸,氨基酸、糖及脂肪代谢的联系,草酰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酰CoA,柠檬酸,乙酰Co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甘油三酯,葡萄糖或糖原,丙酮酸,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及其调节,酶 的 名 称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变构激活剂ADP,变构抑制剂ATPNADH ATP、NADH、琥珀酰CoA,P,丙酮酸氧化和三羧酸循环的调节,琥珀酰CoA,草酰乙酸,苹果酸,琥珀酸,-酮戊二酸,异柠檬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乙酰辅酶A,丙酮酸,三羧酸循环不仅是各种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释放能量最多的氧化分解阶段,而且架起了三大类物质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的桥梁。,写出三羧酸循环的反应

22、过程,标出脱羧、脱氢、产能部位,指出限速酶及其调节物。,小结:,返回,三、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三羧酸循环在异柠檬酸与苹果酸间搭了一条捷径。(省了6步),异柠檬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草酰乙酸,CoASH,三羧酸循环,乙酰CoA,只有一些植物和微生物兼具有这样的途径;,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这种途径对于植物和微生物意义重大!,只保留三羧酸循环中的(8)脱氢(1NADH)产能,只相当于3个ATP,意义不在于产能,在于生存。种子发芽,糖异生,油类植物种子中的油,脂代谢,糖,乙醛酸循环,草酰乙酸,乙酰CoA,四、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概 念

23、过 程 小 结 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以6-葡萄糖开始,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称为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phosphopentose pathway)又称磷酸已糖旁路(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HMS)。,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第一阶段:氧化反应 生成NADPH和CO2第二阶段:非氧化反应 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1)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6-磷酸葡萄糖glucose 6-phosphat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6

24、-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限速酶,对NADP+有高度特异性,(2)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6-phosphoglucono-lactone,6-磷酸葡萄糖酸6-phosphogluconate,H2O,内酯酶lactonase,(3)6-磷酸葡萄糖酸转变为 5-磷酸核酮糖,6-磷酸葡萄糖酸6-phosphogluconate,5-磷酸核酮糖ribulose 5-phosphate,(4)三种五碳糖的互换,(5)二分子五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转酮醇酶,(TPP),(6)七碳糖与三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转醛醇酶,(7)四碳糖

25、与五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转酮醇酶,(TPP),经一系列反应:,6C6 5C5+6CO2 总反应:6(G-6-P)5(R-5-P)+6CO2+12NADPH,6(6-磷酸葡萄糖)+6O2 6(5-磷酸核酮糖)+6CO2+6H2O+36ATP,木酮糖,核糖,木酮糖,木酮糖,木酮糖,核糖,C2,C3,C2,磷酸戊糖途径小结,反应部位:胞浆 反应底物:6-磷酸葡萄糖 重要反应产物:NADPH、5-磷酸核糖 限 速 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生物学意义:,1)产生NADPH+H+,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2)产生磷酸戊糖参加核酸代谢;3)产生甘油醛-3-P将糖代谢的3条途径(EMP、TCA

26、、HMP)联系起来,构成糖分解代谢的多样性,以适应环境变化。4)提供多种C3C7的糖,为生物合成提供碳架来源。,糖的分解代谢,5-磷酸核糖,5-磷酸核糖参与各种核苷酸辅酶及核苷酸的合成,NADPH的主要功能,1、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合成反应,2、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对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起重要作用,3、作为加单氧酶的辅酶-参与肝脏对激素、药物和毒物的生物转化作用,4、清除自由基的作用,NADPH作为体内多种物质生物合成的供氢体,脂肪酸、胆固醇和类固醇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均需要大量的NADPH。,NADPH+H+,谷胱甘肽的功能,(1)解毒功能(2)保护巯基酶/蛋白质(3

27、)可消除自由基(4)协肋氨基酸的吸收,糖的合成代谢1、光合作用2、蔗糖的合成3、淀粉的合成4、糖原合成5、糖原异生作用,1、光合作用机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和暗反应组成。光反应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反应,即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使水分子活化分裂出O2、H+和释放出电子,并产生NADPH和ATP。即光合磷酸化反应和水的光氧化反应。暗反应为酶促反应,由光反应产生的NADPH在ATP供给能量情况下,使CO2还原成简单糖类的反应。即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反应。,叶绿体 叶片 叶绿体 分布于叶肉组织 气孔控制着CO2 和O2进出叶绿体的形状类似于一个凸透镜,直径范围为2-7 m。叶绿体

28、外包被是双层生物膜,膜内含有称为基质的致密液体,悬浮分布于基质中的是一些膜系统,它们是一系列排列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称之为类囊体。部分类囊体相互垛叠在一起像一摞硬币,称为基粒,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2、蔗糖的合成,G-1-P+UTP UDPG+PPi,PPi+H2O 2Pi,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G,G-6-P,F-6-P,F,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蔗糖合成酶,蔗糖+UDP(1),Pi,UDPG,UDP,磷酸蔗糖,磷酸蔗糖合成酶,Pi,蔗糖(快速)(2),(1)平衡常数 K1=8(pH7.4)(2)平衡常数 K2=3250(pH7.5),3、淀粉的合成

29、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G,ATP,ADP,G-6-P,G-1-P,(A)UTP,PPi,(A)UDPG焦磷酸化酶,(A)UDPG,引物(G)m m2,(A)UDPG转糖苷酶,n(A)UDP,(-1,4-G)m,Q酶,(-1,6),4、糖原的合成,糖原的知识 糖原的合成,非还原端:多个,形 状:树枝状,分子量:1001000万,还原端:一个,糖原的结构特点,糖原的分布,肝糖原:含量可达肝重的5%(总量为90-100g),肌糖原:含量为肌肉重量的12%(总量为200-400g),返回,部位:肝脏、肌肉组织等细胞的胞浆中,糖原合成,定义: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的合成(glycogene

30、sis)。,单糖:葡萄糖(主要)、果糖、半乳糖等,(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ATP,葡萄糖激酶,Mg2+,葡萄糖(glucose),(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glucose-1-phosphate),6-磷酸葡萄糖(glucose-6-phosphate),(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生成,UDPG焦磷酸化酶,H2O,2Pi,(4)UDPG中的葡萄糖连接到糖原引物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糖原引物(Gn)(glycogen primer),糖原合酶,糖原(Gn+1)(glycogen),UDP,(5)分支酶催化糖原不断形成新分支链,1218G,糖

31、原合成图,消耗能量 需要引物 非还原端,葡萄糖,返回,5、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概 念 过 程 意 义,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定义: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原料:生糖氨基酸、丙酮酸、乳酸、甘油及三羧酸循环中的有机酸,部位:肝脏(主要)及肾脏(饥饿时),返回,糖异生作用的过程,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过程 跨越三个能障(energery barrier),糖 酵 解 过 程,葡萄糖,三个不可逆过程,6-磷酸葡萄糖的水解,底物循环,1,6-二磷酸果糖的水解,底物循环,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CO2+ATP,草酰乙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丙酮酸羧化支路,乳酸、丙酮酸的糖异生作用,乳酸,甘油的糖异生作用,甘 油,三羧酸循环中的有机酸,三羧酸循环中有机酸的糖异生作用,葡萄糖,返回,糖异生作用的意义,在饥饿情况下保证血糖 浓度的相对恒定 补充糖原贮备 有利于乳酸的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