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补充.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51880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补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补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补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补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补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补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补充.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离散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basic theory)Z变换及Z反变换(Z transform&Z inverse transform)差分方程(difference equation)脉冲传递函数(pulse transfer function)离散系统稳定性判据(stability criterion),第四章 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discrete control system and Z transform),4.1 离散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一、信号的基本形式(basic form of signal)1)连续信号(continuous)2)采样信号sampling,3)采样保持信号(samp

2、ling holding),因此,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四种信号:连续信号、采样信号、采样保持信号、数字信号。,4)数字信号(digital):用量化单位q来度量采样信号幅值后所得的信号。如图d,量化,图d,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变换过程如下:,模拟信号,采样信号,数字信号,采样,采样保持信号,模拟信号,-,+,模拟信号,采样信号,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量化、保持功能由A/D转换器完成,采样开关为软开关,由程序的脉冲序列完成,故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变换过程等效如下:,经A/D转换器量化,经采样开关,经保持,经D/A转换,二、信号的数学表示(math form of signal)1、

3、理想采样开关的数学表示,单位脉冲函数是一个幅值为1,宽度为0的脉冲量,图形表示如右,其数学表达式为,由于理想采样开关的闭合时间很短,所以图中其波形看作是一个有强度、无宽度的脉冲序列,其数学表达式为,其中,2、采样信号的数学表示连续信号用 表示,采样信号用 表示。,由采样过程知,连续信号与采样信号分别是采样开关的输入/输出信号,则有,3、零阶保持器的数学表示(zero-order holder)保持器有零阶保持器、一阶保持器、二阶保持器等。实际中,用的最多的是零阶保持器。其图如下由图得,零阶保持器的数学表示为:,三、数字控制系统中采样周期T的确定,1、理论依据香农采样定理:为了使采样信号能不失真

4、的反映连续信号 的变化规律,采样频率 至少应该是 频谱的最高频率 的两倍,即,采样定理给出了采样周期的上限值:2、实际过程中T的选择因素,(采样周期:sampling period),理论上,采样周期越小,离散信号复现连续信号的精度越高,但在实际操作中,采样周期不应小于设备输入/输出及计算机执行程序消耗的时间,即 T太小:增加计算机的计算负担;同时,采样间隔太短,偏差变化不大且调节过于频繁,使得执行机构不能及时响应。T太大:调节时间隔长,干扰输入得不到及时调节,系统动态品质变坏,对某些系统,过大的采样周期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因此,实际操作中,选择采样周期时,要综合考虑系统的下列因素。,系统动态

5、指标(dynamic criterion)一般取(settling time)为过渡时间(调节时间):被控量进入偏离稳态值的误差为5(或2)的范围并且不再越出这个范围所需的时间。2、系统的动态特性(dynamic character)若对象为,一般取 若对象为,,3、给定值的变化频率(variety frequency)若加到被控对象上的给定值变化频率越高,采样频率也应越高以使给定值的改变得到快速反映。4、执行机构的类型(actuator type)若执行机构动作惯性大,则采样周期可相应大一些,反之则可小些。5、计算机的运算速度(operation speed)采样周期必须保证计算机执行控制算

6、法的足够时间。各回路可选择不同的采样周期。,6、被控量的性质(quality of object)如温度对象,热惯性较大,反映较慢,调节不宜过于频繁,可选择较大的采样周期,而对于流量对象,变化迅速,反映快,则选择较小的采样周期。常见被控对象的采样周期经验值如下表:,研究一个实际的物理系统,首先要解决它的数学模型和分析工具问题,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采样控制系统,即离散系统。离散系统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是与连续系统相对应的。,4.2 Z变换及Z反变换(Z transform&Z inverse transform),Z变换(Z transform)一、定义(definition)由前面得,采样信号得数

7、学表达式为:,对上式两边取拉氏变换,令 则,令,解得,则,定义:,几点说明:1、Z变换定义是关于z的幂级数。只有当级数收敛时,才称为采样函数的Z变换。2、Z变换是针对采样函数 而言。即是说Z变换由采样函数决定,它只对采样点有意义,反映的是采样时刻的信息,对非采样时刻不关心。,故Z变换与采样函数是一一对应的。上述关系说明:一个采样函数 对应一个Z变换,一个Z变换对应一个采样函数,但是由于一个采样函数 可对应无穷多的连续函数,因为采样函数只是考查得一些离散点的值。如下图所示:,3、Z变换的物理意义表现在延迟性上。,上式中,通项,由 决定幅值,决定时刻,称 为位移(延迟)算子,n为位移量。,二、Z变

8、换的性质(character)1、线性性质,2、延迟性质,3、超前性质,4、初值定理(initial value theorem),5、终值定理(finial value theorem),常见函数的Z变换表如下,三、Z变换的求法(Z transform methods)1、级数求和法(series summing)(1)展开采样函数(expanding),(2)求拉氏变换(transforming),(4)然后按级数的性质写出级数的和函数,(3)令,例1 求单位阶跃函数 的Z变换,解:因,故,例2 求 的Z变换,求拉氏变换得,令,令,解:因,2、部分分式法(partial fraction

9、decomposition)方法:已知 的表达式,将其化成部分分式之和,再查拉氏变换表,例1 已知,求,解:,查表得,得,用部分分式法求Z变换时,系数求法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凑(适用于展开项数不多的场合)2、留数法(适用于任何场合),设传递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重根系数的求法,单根系数求法,当 时 也即特征方程有重根,例:求,的Z变换,Z反变换(Z inverse transform)一、定义(definition)根据 求采样函数 或离散函数 的过程称为Z反变换。记为,也可利用MATLAB中的命令residue进行部分分式展开,命令格式为:r,p,k=residue(num,den),

10、二、求法(methods)求Z反变换的方法有长除法和部分分式法 1、长除法(幂级数展开法series expansion)方法:将 展开成如下形式,式中以 的升幂顺序排列,然后求出对应的 即可。,先将分子分母分别按 的升幂排列,然后通过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其幂级数的展开式。,若 为两个有理多项式之比表示,即,例1 设,求,解:分子除以分母得,例2 求 的Z反变换,写出前五项,分子分母同除以 得,解:按要求整理得,长除后得,则,特点:此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较为方便,只需要计算有限项就够了,缺点是得到 的一般表达式较难。,2、部分分式法(partial fraction decomposition)方法

11、:将 展开成部分分式之和的形式,然后通过查表求出各部分分式的Z反变换。需要指出的是:参照z变换表可以看到,所有z变换函数在其分子上都有因子z。因此,先把 除以z,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部分分式展开,然后将所得结果每项乘以z得 的部分分式。最后查表即可。下面按照f(z)的特征方程无重根和有重根两种情况举例说明。,若其一般表达式如下:,则按部分分式展开,得,系数c的求法:,(1)当 时,也即f(z)无重根时。,例1 求 的Z反变换,解:将上式变形得,从而有,特征方程 的解为,则有,解得,所以,故有,查表得,所以,所以,(2)当 时 也即特征方程有重根,重根系数的求法,单根系数求法,令分母为0得,分解因

12、式,得重根,单根,则,例3 求 的Z反变换,则,故,查表得,4.3 用Z变换求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解一、定义1.差分:相邻两个采样值的差(一阶差分).后向差分:本次采样值与前一次采样值的差.基于现在和过去值前向差分:本次采样值与后一次采样值的差.基于现在和未来值二阶差分:对一阶差分再取一次差分.差分在离散系统中的作用与()在连续系统中的作用相同,当两个采样点无限接近时,差分即为()。2.差商一阶差商:一阶差分除以采样周期的商,二、思想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与连续系统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类似。其思想是:首先通过Z变换,将离散时域问题转化到z 域中考虑,将差分运算转换为代数运算,然后通过Z反变换求

13、得离散解,3.差分方程(difference equation)反映各采样时刻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如:,差商在离散系统中的作用与()在连续系统中的作用相同,当两个采样点无限接近时,差商即为()。,步骤:先对差分方程进行Z变换,然后写出 最后求 的Z反变换,例 用Z变换求 的解,已知初始条件为,超前性质,延迟性质,将初始条件代入得,解:对上述差分方程两边Z变换,利用超前性质,得,查表得,总结:关于Z变换以及Z反变换的求法重点掌握部分分式法和差分方程求解法。,1 求 的Z变换,习题:,2 求 的Z反变换,3 用Z变换求 的解,已知初始条件为,4.4 脉冲传递函数(pulse transfe

14、r function)一、定义连续系统的对象描述方式有:微分方程、结构方框图、传递函数等。离散系统对象描述方式:差分方程、结构方框图及脉冲传递函数。,二 开环系统的z传递函数,三、串连环节的z传递函数离散系统串连时其z传递函数的求法与采样位置有关。,结论:(1)当开环系统由多个线性环节串连而环节之间无采样开关隔开时,开环系统的z传递函数等于各个环节传递函数乘积的z变换。(2)当开环系统由多个线性环节串连而环节之间有采样开关时,开环系统的z传递函数等于各个环节z传递函数之乘积,四、并联环节z传递函数,五、闭环z传递函数,-,+,举例: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如下所示,求其脉冲闭环传递函数,利用Z变

15、换线性性质及延迟性质得,总结:以后可以直接将广义传递函数中的 项移到Z变换符号之外变成,其余部分按照前面的Z变换方法求得。,4.5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一、s域到z域的变换根据Z变换的定义有,当,s平面上虚轴上的所有点对应在z平面的单位圆上,当,s平面的左半平面上的所有点对应在z平面的单位圆内,s平面的右半平面上的所有点对应在z平面的单位圆外,当,二、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及稳定条件连续系统稳定判据(劳斯判据):系统的闭环极点全部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内即,小结:s平面的左右平面上的点对应z平面的单位圆内外。注意:从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是唯一的,但从z平面到s平面的映射是多值的。,根据s平面与z平面的映

16、射关系:连续系统稳定条件s平面左半平面上的所有点对应离散系统在z平面的单位圆内。,结论:离散系统稳定的条件,即:系统的所有闭环极点都在z平面的单位圆内。,三、离散系统的劳斯稳定判据,判据:离散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经过双线性变换 后,若特征方程的根全部具有负实部,则系统稳定。,证明:令,由,步骤如下:,当,z平面单位圆上所有点映射到w平面的虚轴上,当,z平面单位圆内所有点映射到w平面的左半平面内,当,z平面单位圆外所有点映射到w平面的右半平面内,举例 系统结构如右所示,先求出闭环特征方程;再做双线性变换,即将 代入 中,得到;最后用劳斯判据判定 的根是否全部在左半平面内。,已知,-,求使闭环系统稳

17、定的K的范围。,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将 代入特征方程整理得,特征方程,三、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1.开环增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开环增益K增大时,系统可能变得不稳定,即增大K对系统稳定性不利。2.采样周期对系统稳定性影响举例:系统结构如右图所示,证明:,-,当 时,特征方程为,对上式作双线性变换得,由系统稳定条件得,同理,可计算出当 时,系统稳定范围为,当 时,系统稳定范围为,结论:增大采样周期对系统的稳定性不利,减小采样周期对系统稳定性有利,当采样周期为0时,系统为连续系统.既是说稳定的连续系统经采样变成数字系统后不一定稳定.(连续系统的稳定性优于离散系统),分析:采样

18、周期由1s增大到2s,临界开环增益由2.4减小到1.45,当采样周期减小到0.5s,临界开环增益由2.4增大到4.36.,一、基本概念,总 结,1、采样:采样、采样时间、采样周期、采样定理2、量化:量化、量化单位q得计算3、保持:零阶保持器及其传递函数、电路组成及原理二、Z变换1、Z变换定义、性质2、Z变换求法:级数求和法和部分分式法3、Z反变换求法:长除法和部分分式法,四、离散系统的稳定性1、稳定条件2、稳定判据3、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影响1一个连续系统,在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将其改造为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的稳定性与原连续系统相比将。A 变好;B 变坏;C 不变。2为了减少有限字长产生的量化误差,采样周期。A 应增大;B 应减小;C 可以保持不变。3某系统的Z传递函数为(z)=0.5(z+0.5)/(z+1.2)(z-0.5),可知该系统是。A稳定的;B不稳定的;C 临界稳定的。4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抑制干扰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