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5232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史.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脊柱外科项 泽 文,1、19世纪60年代由Harrington发明的哈氏棒开创了脊柱畸形手术矫正的先河。,单棒矫正特点:平面矫形,断棒发生率高,术后融合率低。,术前,术后,单棒术前术后比较,矫正效果较差,2、单棒加节段钢丝、Luque手术,特点:固定较坚强,但操作复杂,损伤大,仍然是平面矫形,术后有加重脊柱旋转和躯干失衡的可能。,术前,术后,单棒加节段钢丝矫正,术后侧弯cobbs角明显减小,3、分叉钩棍的发明和应用,特点:为田慧中教授发明,将上钩的应力分散,减少了上钩椎板的撕脱骨折,适用于重度脊柱畸形的矫正,但仍然是平面矫形,有加重旋转和术后躯干失

2、衡的可能。,术后正位,术后侧位,4、经椎弓椎体联合截骨术加 器械矫正,特点:本术式为田慧中教授发明,拥有发明专利。进一步提高了以后凸为主畸形的矫正率,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但手术难度很大,对医师要求太高,术中容易损伤脊髓。仍属平面矫正,术后有假关节和躯干失衡等并发症。,术前,术后,椎弓椎体联合截骨加器械矫正,术前侧弯cobbs角95度,术后39度,、PRSS等新器械的使用,特点:对轻度和中度的侧弯疗效有进一步提高,固定较牢固,脊髓损伤率明显减少。对重度侧弯缺乏较好的手术策略,有三维矫正的原理,但部分病例很难达到三维矫正的效果,仍有部分病例术后旋转畸形会加重。,术前,术后,轻侧弯PRSS术后,脊柱在冠状面已变直,术前正位,术前侧位,术后正位,术后侧位,PRSS术后畸形基本完全矫正,6、三维器械矫正,矢状面 与冠状面的重建,特点:新技术,钛合金材料,坚强固定的代表,真正的三维空间矫正,手术难度相对较低,术后较少发生器械断裂、假关节和躯干失衡,是目前最优方案,但费用昂贵。,术后正位,术后侧位,应用中华长城原位弯棒矫正术后,冠状面、矢状面完全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